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6)
2023(9336)
2022(7677)
2021(7166)
2020(5760)
2019(13338)
2018(12994)
2017(25244)
2016(13316)
2015(15156)
2014(15159)
2013(15044)
2012(14598)
2011(13772)
2010(14012)
2009(13024)
2008(12593)
2007(11319)
2006(10476)
2005(9725)
作者
(37323)
(31356)
(31191)
(30031)
(20383)
(14766)
(14088)
(12123)
(12032)
(11232)
(11035)
(10278)
(10235)
(10190)
(10144)
(9727)
(9422)
(9120)
(8955)
(8488)
(8215)
(7525)
(7463)
(7195)
(7179)
(7137)
(6717)
(6537)
(6287)
(6213)
学科
(82167)
经济(82105)
管理(36044)
(31471)
方法(25627)
数学(23451)
(23412)
企业(23412)
数学方法(23276)
中国(22537)
地方(19373)
(17860)
(15126)
贸易(15117)
(14708)
业经(13862)
(13669)
(13631)
地方经济(13408)
(12393)
农业(11581)
(11413)
金融(11413)
(11263)
(11262)
银行(11260)
(11039)
环境(10922)
(10705)
(9860)
机构
大学(199132)
学院(198636)
(106465)
经济(104733)
研究(79347)
管理(73458)
中国(62127)
理学(61814)
理学院(61139)
管理学(60499)
管理学院(60107)
(46469)
(41925)
科学(40792)
(39332)
财经(35761)
研究所(35224)
经济学(35202)
中心(34193)
(32682)
经济学院(31403)
(29589)
(28047)
北京(27753)
(27623)
财经大学(26318)
(25561)
师范(25433)
科学院(23866)
(22724)
基金
项目(121205)
科学(97615)
研究(93668)
基金(91123)
(77943)
国家(77357)
科学基金(66006)
社会(64232)
社会科(61110)
社会科学(61101)
基金项目(45742)
(42968)
教育(42037)
资助(38696)
自然(38089)
自然科(37199)
自然科学(37190)
(36935)
自然科学基金(36573)
编号(35980)
成果(30797)
(29479)
(28623)
国家社会(28207)
重点(27362)
中国(26868)
教育部(26056)
课题(26056)
发展(24791)
人文(24778)
期刊
(127243)
经济(127243)
研究(71772)
中国(42323)
(32982)
管理(29792)
(26453)
科学(24804)
(24279)
金融(24279)
学报(22601)
经济研究(22174)
财经(19228)
教育(19190)
大学(18445)
农业(18042)
技术(17463)
学学(17325)
(16868)
业经(16831)
问题(16581)
(16341)
国际(15724)
世界(15004)
技术经济(11946)
统计(10554)
经济问题(10435)
(9630)
经济管理(9415)
(9269)
共检索到326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漆莉  
2012年2月26日,东盟提出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其目标是消除内部贸易壁垒、创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贸易。对中国而言,这将是扩大在亚洲地区乃至世界影响的新机遇。本文对组建RCEP的背景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RCEP对中国的意义和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并对RCEP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支伟  刘钧霆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期,推进东亚经济合作的要求更显紧迫。但阻碍东亚经济合作走向深入的各种内外部困难仍然存在,推进合作的环境短期内很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深入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应当更加务实。建立更大范围的合作机制需要克服更多的差异性与利益冲突,因而东亚共同体只能作为一个长期目标。当前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立足于已经取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毕世鸿  
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巧施大国平衡战略,通过签署5个东盟+1自由贸易协定取得了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领导地位。但美国力推的TPP使东盟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东盟推出RCEP予以应对,试图重构以东盟为轴心的东亚经济合作网络,制衡大国势力,维护东盟在本地区的话语权。虽然RCEP谈判将会面临诸多困难,但其实现也是可预期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房裕   邢文昕   田泽  
数字经济是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双方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重点领域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当前,RCEP全面实施不仅可有效释放东盟数字市场潜力、促进贸易便利化,更可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为中国与东盟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创造崭新机遇。但由于东盟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数字营商环境欠佳、成员内部数字鸿沟较大、数字治理能力水平不高、域内数字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突出,给双方深层次开展数字经济合作带来严峻挑战。未来,双方可从加强数字基础能力建设、共建便利化数字营商环境、创新数字经济合作机制与方式、深化数字治理合作、打造高水平数字经济伙伴关系等方面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合作行稳致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康  丁又双  
经济合作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对于中国来说 ,参与东亚经济合作首先是并且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经济的发展 ,因此中国应该主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同时充分考虑到东亚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趋势、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等重要因素 ,合理选择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的具体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秀三  廖小健  
东亚地区以其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 ,成为 2 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增长点。本文分析了目前东亚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并分析了“入世”后中国面临的客观现实及对东亚区域合作应采取的立场和对策 ,对 2 1世纪中国依托东亚 ,加入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华晓红  庄芮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步伐自20世纪末以来迅速加快,本文认为,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与策略是:以CEPA起步,推进与东盟乃至整个东亚的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桑百川  王伟  
亚洲金融危机推动了东亚合作的机制化建设,经过了20年的发展,本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东盟为主导、"10+3"为核心、东亚峰会为主要平台的多层次合作框架。本文基于中日两国对掌握东亚合作主导权博弈的视角,回顾了在域外因素影响下的中日韩东亚政策演变。本文认为当前东亚地区的合作困境源于本地区仍然存在的冷战对抗思维与零和博弈认知,而逆全球化给各国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合作契机。中日韩应积极重启领导人对话机制,以互惠的经济关系和共同的和平诉求为合作基点,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安排的谈判,利用边境自贸试验区的建设等途径,尽快在经济合作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寅  
最近十多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在贸易、投资、国际分工、技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相当大的发展,引起世人的瞩目。但与欧洲或北美相比,本地区经济有其特点,发展的模式也不相同。 一、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诸因素 1、经济集团化压力。当前,区域性经济集团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在已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运仓  
近年来,俄罗斯摆出了东进的姿态,无论其成果怎样,至少这种举措迎合了世界经济合作的潮流。笔者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俄罗斯挟其疆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之优势,再加上其历史遗留下来的高新技术及工业基础,其对东亚的影响不可能一直维持在目前的低水平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柴瑜  
2 0 0 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不平静。自从 2 0 0 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崩溃之后 ,世界经济步入了低谷 ,尽管到 2 0 0 3年年底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2 0 0 4年美国经济的形势将好于上年 ,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 ,这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复苏。2 0 0 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 SARS的突然出现更是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 2 0 0 3年 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 WTO部长级会议以失败告终 ,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吸引力均受到极大的损害。 2 0 0 2年美元贬值之后 ,国际金融体系的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洪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出现新地区主义发展趋势,其基本思想是在加强南北合作的基础上,在本地区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层次、有大国参与的多边自由贸易区,同时加强双边合作。在此背景下,东盟不断调整其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重视开放的、发展的地区主义,并在推动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