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8)
2023(5922)
2022(5068)
2021(4441)
2020(3581)
2019(8361)
2018(8230)
2017(16344)
2016(8393)
2015(9508)
2014(9710)
2013(9776)
2012(9474)
2011(9022)
2010(9447)
2009(8746)
2008(8497)
2007(7914)
2006(7426)
2005(6868)
作者
(25187)
(21399)
(21304)
(20327)
(13798)
(10175)
(9678)
(8265)
(8033)
(7774)
(7550)
(7083)
(6967)
(6940)
(6828)
(6452)
(6441)
(6157)
(6114)
(5845)
(5642)
(5238)
(5099)
(4877)
(4864)
(4840)
(4693)
(4445)
(4366)
(4155)
学科
(65537)
经济(65502)
管理(24650)
(23278)
地方(19359)
(18848)
企业(18848)
方法(16733)
数学(14574)
数学方法(14468)
地方经济(13822)
中国(12717)
(11770)
业经(11483)
(9600)
(8679)
农业(8453)
(8075)
贸易(8066)
(7814)
(7699)
环境(7414)
(7343)
金融(7342)
(7287)
关系(7270)
(7110)
(6966)
经济学(6957)
(6867)
机构
学院(135279)
大学(133470)
(70568)
经济(69312)
研究(52237)
管理(49939)
理学(42327)
理学院(41822)
管理学(41311)
管理学院(41036)
中国(37998)
(28064)
科学(27880)
(27468)
(26319)
研究所(23612)
经济学(22457)
财经(22454)
中心(22006)
(20633)
(20056)
经济学院(19746)
(18467)
(18374)
(17750)
北京(17696)
师范(17650)
(16735)
财经大学(16282)
科学院(16102)
基金
项目(81797)
科学(64831)
研究(62354)
基金(59518)
(50967)
国家(50573)
科学基金(42875)
社会(42016)
社会科(39928)
社会科学(39919)
(30871)
基金项目(30665)
教育(28025)
(25846)
自然(24936)
编号(24918)
资助(24671)
自然科(24325)
自然科学(24321)
自然科学基金(23897)
成果(20965)
(20335)
(18612)
重点(18578)
课题(17859)
国家社会(17762)
发展(17409)
(17174)
(16490)
教育部(16439)
期刊
(90182)
经济(90182)
研究(46519)
中国(25643)
管理(21203)
(20128)
(18261)
科学(17022)
学报(15506)
经济研究(15048)
(13449)
金融(13449)
技术(12876)
业经(12416)
大学(12377)
财经(12225)
农业(12053)
教育(11846)
学学(11799)
问题(11510)
(10786)
(9797)
国际(9609)
世界(9207)
技术经济(8840)
经济问题(7462)
统计(7122)
改革(7111)
(7111)
商业(6918)
共检索到218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毕世鸿  
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巧施大国平衡战略,通过签署5个东盟+1自由贸易协定取得了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领导地位。但美国力推的TPP使东盟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东盟推出RCEP予以应对,试图重构以东盟为轴心的东亚经济合作网络,制衡大国势力,维护东盟在本地区的话语权。虽然RCEP谈判将会面临诸多困难,但其实现也是可预期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欢子  
东盟作为东亚的一个区域合作组织,自加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加快自身一体化进程的同时,积极发展与东亚的多边经济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本文主要是在分析阐述东盟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东盟在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对东盟参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的背景、问题,以及东盟参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进军,陆大道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地缘战略是大国实施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指出,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缘政治斗争逐渐让位于地缘经济斗争。东亚虽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东亚奇迹确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从长远来看,东亚地区仍将是美、日、欧等大国地缘政治经济斗争的焦点地区。各大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东亚地缘战略,特别是美日的东亚地缘战略,其目的在于主宰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其控制全球的战略目标。为了制衡美日的地缘战略,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根据东亚地区的实际,加强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以促成东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洪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出现新地区主义发展趋势,其基本思想是在加强南北合作的基础上,在本地区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层次、有大国参与的多边自由贸易区,同时加强双边合作。在此背景下,东盟不断调整其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重视开放的、发展的地区主义,并在推动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寅  
最近十多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在贸易、投资、国际分工、技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相当大的发展,引起世人的瞩目。但与欧洲或北美相比,本地区经济有其特点,发展的模式也不相同。 一、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诸因素 1、经济集团化压力。当前,区域性经济集团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在已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洪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出现了新双边主义发展趋势,其主要特征就是在双边FTA的 形式下扩大合作领域、加强地区交流。在此背景下,日本改变了其历来重视多边合作的做法, 转而重视双边合作。日本实行FTA战略,有其国内的政治经济原因和长远的外交目标,必将对 东亚经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宝仁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是个区域性广、成员国间差别大、合作潜力深的非排他性的经济合作体,韩国是其贸易、投资议长国。韩国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基本战略是重振经济提高国际地位、坚持中间立场、积极谋求多边经济合作、调整同美日的关系、实现朝鲜半岛统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建人  
2002年是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东亚地区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日本和新加坡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JSEPA)正式签署;第二,中国与东盟10国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其主要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皖南  
丰富的合作经验,独特的大国平衡战略,使得东盟在当今的东亚经济合作中占据着主导和核心地位。但是,这种中心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其持续维持还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的论述,分析了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其制约因素。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锐  苏红红  
以区域合作为时代背景的中日双边经济合作,是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乃至东亚一体化的关键步骤。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地缘安全、大众舆论、域外力量等因素的影响,中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在总体上处于相对滞后的不佳状态。两国应在东亚"10+3"框架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和积极引导东亚经济合作形势的新变化与新趋向,以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为新起点,不断开拓新思路,努力创建新模式。要不断促进中日各领域合作关系的全面深入发展,尤其是大力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要进一步推动形成中日围绕东亚经济合作的互利共赢新格局,实现两国在经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锐  苏红红  
以区域合作为时代背景的中日双边经济合作,是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乃至东亚一体化的关键步骤。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地缘安全、大众舆论、域外力量等因素的影响,中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在总体上处于相对滞后的不佳状态。两国应在东亚"10+3"框架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和积极引导东亚经济合作形势的新变化与新趋向,以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为新起点,不断开拓新思路,努力创建新模式。要不断促进中日各领域合作关系的全面深入发展,尤其是大力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要进一步推动形成中日围绕东亚经济合作的互利共赢新格局,实现两国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双重良性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联友  
一、亚太经合会议与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9月10日—11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了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这一富有积极成果的会议充分表明了亚太经济合作会议这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宏恩  
本文以东亚金融危机后中国与东盟的相对经济状况为特殊背景,通过1998-2007年东盟10个国家1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东盟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首先对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给予分析,并建立三个计量模型予以检验。经验研究发现:(1)在上述背景下,东盟对中国出口是东盟外资流入的重要推动因素;(2)在同样的背景下,东盟对中国出口与其带动的东盟外资流入一起构成了推动东盟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始的2002年是东盟GDP增长率增加的转折点。因此本文得出结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推动了东盟的经济增长。本文研究还发现: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东盟中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在获得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士新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演进历程至少出现四个独立但相互重叠的态势:跨太平洋地区整合,东亚地区整合,东盟为核心的地区整合以及双边合作。前三个态势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当前正处于如何进一步发展的十字路口,双边合作对前三大态势给予了较为有益的补充,它们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对地区经济整合进程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