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4)
- 2023(9764)
- 2022(8821)
- 2021(8359)
- 2020(7083)
- 2019(16759)
- 2018(16617)
- 2017(32341)
- 2016(17525)
- 2015(19573)
- 2014(19440)
- 2013(19416)
- 2012(17716)
- 2011(15976)
- 2010(15705)
- 2009(14149)
- 2008(13585)
- 2007(11610)
- 2006(10057)
- 2005(8668)
- 学科
- 济(67167)
- 经济(67098)
- 管理(48033)
- 业(45456)
- 企(38478)
- 企业(38478)
- 方法(32080)
- 数学(27519)
- 数学方法(27160)
- 农(17076)
- 学(16988)
- 中国(16672)
- 财(15782)
- 业经(14420)
- 地方(13697)
- 理论(12150)
- 贸(11830)
- 贸易(11824)
- 易(11455)
- 农业(11431)
- 和(11270)
- 制(10732)
- 技术(10572)
- 务(10202)
- 环境(10149)
- 财务(10137)
- 财务管理(10120)
- 教育(9677)
- 企业财务(9593)
- 划(9340)
- 机构
- 大学(244421)
- 学院(240697)
- 管理(97843)
- 济(90143)
- 经济(88063)
- 理学(85482)
- 理学院(84526)
- 管理学(82921)
- 管理学院(82501)
- 研究(81784)
- 中国(57998)
- 科学(53795)
- 京(52720)
- 所(41874)
- 农(41378)
- 财(39990)
- 业大(39362)
- 研究所(38591)
- 中心(36041)
- 江(34157)
- 北京(33419)
- 财经(32591)
- 农业(32563)
- 范(32189)
- 师范(31879)
- 院(30108)
- 经(29693)
- 州(28123)
- 技术(26464)
- 师范大学(26017)
- 基金
- 项目(172877)
- 科学(134214)
- 基金(124336)
- 研究(124253)
- 家(109543)
- 国家(108647)
- 科学基金(92265)
- 社会(75449)
- 社会科(71340)
- 社会科学(71320)
- 省(67744)
- 基金项目(66731)
- 自然(62116)
- 自然科(60654)
- 自然科学(60639)
- 自然科学基金(59511)
- 划(57489)
- 教育(56601)
- 资助(51633)
- 编号(50617)
- 成果(41152)
- 重点(38450)
- 部(37418)
- 发(36096)
- 创(35726)
- 课题(34877)
- 科研(33513)
- 创新(33223)
- 计划(32119)
- 大学(31994)
共检索到343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四明 施季森 白嘉雨 吴坤明 吴菊英
以 1个尾叶桉×细叶桉全同胞家系的 2个亲本和 2 12个子代为材料 ,利用 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 RAPD标记在桉树中的分离方式研究。结果表明 :7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4 0个标记 ,标记在 F1代的分离方式可以分为两类 :符合孟德尔方式和偏离孟德尔方式。符合孟德尔方式的标记包括 :亲本均有而在子代中不分离的 9个 (在这类位点上代表的杂交组合为 AA× AA、AA× Aa或 Aa× AA) ,亲本间呈多态性而在子代中不分离的 7个 (aa× AA或 AA× aa) ,亲本间均有而在子代中 3∶ 1分离的 2个 (Aa× Aa) ,亲本间呈多态性且在子代中 1∶ 1分离的 9个 (Aa...
关键词:
RAPD标记 桉树属 分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维 赵凯歌 陈龙清
以2株花部观赏形态差别较大的蜡梅‘素心’单株H4和‘红心’H29作为亲本,杂交获得64个子代个体。利用AFLP和ISSR技术对F1代群体的分离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2对AFLP引物组合和9条ISSR引物扩增获得的838条谱带在F1代呈3种分离方式:孟德尔分离、偏孟德尔分离和异常分离,分别为634(75.66%)、144(17.18%)、85(10.14%)条;在符合孟德尔分离的标记中,可用于图谱构建的分离比符合1:1和3:1的条带共有166条。研究结果表明,"双假测交模型"适用于蜡梅这种木本观花灌木,此F1代群体可用于蜡梅遗传图谱的构建。
关键词:
双假测交 遗传图谱 分离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雷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罗氏沼虾缅甸引进群体和浙江本地群体及其一对一杂交产生的F1的分离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双亲及F1的遗传结构。结果显示,50个RAPD随机引物中有9个可扩增出多态性位点,共产生47个位点,其中22个有多态性,占总位点的46.8%;9个位点可用于遗传连锁作图;13个为偏分离位点,1个为异常分离位点。克隆分析该异常分离位点发现,其大小为707 bp,与已知序列同源性极低。父母本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85 7,双亲与F1间的距离分别为0.158 2和0.107 3。以上结果表明,F1群体可以作为作图群体应用于罗氏沼虾遗传图谱的构建。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杂交 遗传结构 偏分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龚友才 郭安平 刘伟杰
采用NCⅡ(NorthCarolina)交配设计,对42个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组合和13个亲本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优势及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红麻品种间杂交杂种优势明显,大多数性状杂种优势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杂种一代单株纤维产量优势最明显。影响杂种一代单株纤维产出能力的性状从大到小依次是单株鲜茎(含叶,下同)重,基部茎粗,基部皮厚,株高。同一性状两亲本对不同性状的影响有差异,F1单株纤维产量与小值亲本P2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大值亲本P1呈显著正相关,与两亲本之差呈不显著负相关,获得较理想杂种一代组合的亲本标准是:双亲的单株纤维产量及株高均比较优良;必须有一亲本茎粗和皮厚表...
关键词:
红麻,杂种一代,杂种杂势,相关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何斌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通过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正反单对杂交子一代幼虫进行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分析了双亲位点在杂交子一代中的传递分离方式。从2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引物807和834进行扩增,正交家系和反交家系均统计了70条清晰稳定的扩增带。正交家系中双亲和F_1共有位点占总位点数的38.6%,仅由母本或父本传递给F_1的位点分别占总位点数的27.1%和21.4%。反交家系中双亲和F_1共有位点占总位点数的34.3%,仅由母本或父本传递给F_1的位点分别占总位点数的25.7%和22.9...
关键词:
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单对杂交 ISS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洪贵
采用人工催产和干法授精技术,进行了以中华倒刺鲃、倒刺鲃为母本与其父本及黑脊倒刺鲃雄鱼的种间杂交实验,获得4个杂交组合和2个自交组合,在(27±0.5)℃温度条件下,对其F1卵膜径、受精率、孵化率、孵化时间、畸形率、子代早期形态特征与成活率进行了比较,同时,观察了胚胎发育及其异常现象,结果表明:以中华倒刺鲃为母本的F1卵膜径差异不显著;以倒刺鲃为母本的F1卵膜径,在多细胞期时差异不显著,在耳石期时,倒刺鲃♀×中华倒刺鲃♂F1卵膜径显著大于母本(P<0.05)。杂种F1的受精率、孵化时间与母本差异不显著,畸形率显著高于母本(P<0.05)。中华倒刺鲃杂种F1的孵化率较高,与母本差异不显著(P<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莉
早实核桃品种因具有定植当年即可开花结实,56 a进入盛果期以及丰产性强和坚果品质好等特性,成为我国北方产区的主栽品种,深受种植者青睐。然而,由童期过短这一生物学特性所带来的核桃树体早衰,进而病虫害严重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屏障。众所周知,在不更换品种的条件下,除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强健树体之外,选用生长旺盛的砧木品种可以部分弥补由于过度结果导致树体衰弱的缺陷,同时还可以延长盛果期时间。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课题组采用核桃属种间杂交方法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选育出我国首批在生长势和抗性等方面具有明显杂种优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林 陈法志 谢焰锋 戢小梅 童俊 陈卫东 杨守坤
为改良紫珠属植物的园林性状,以白棠子(Callicarpa dichotoma)和紫珠(C.bodinieri)为亲本,对结实特性、杂种子代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棠子和紫珠不存在孤雌生殖现象,自交不结实,天然杂交结实率分别为93.08%和98.08%。人工杂交座果率最高可达95.24%,但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结实率降至26.21%~37.07%。部分子代的叶片形态介于父母本之间,初步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白棠子×紫珠组合的杂种子代在株高、冠幅及一级分枝数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18.96%、125.06%和130.62%,远高于反交组合子代。因此采用白棠子为母本、紫珠为父本...
关键词:
白棠子 紫珠 杂交育种 子代性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劲枫 林茂松 钱春桃 庄飞云 Stephen Lewis
为了鉴定甜瓜属野生种酸黄瓜 (CucumishystrixChakr.)对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incognit(Kofoid&White)Chit wood]的抗性 ,进而评估抗性向酸黄瓜与栽培黄瓜种间杂种的转移 ,选用了酸黄瓜、 4个栽培黄瓜材料、两种倍性水平的 3个正反交杂种F1和 1个回交后代作为试材 ,在温室中进行抗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 ,酸黄瓜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度抗性 ,而 4个栽培黄瓜材料均为高度敏感。酸黄瓜平均每株根系形成约 3个根结 ,栽培黄瓜材料每株根系的根结数超过 10 0个。酸黄瓜通过与栽培黄瓜的正反交 ,其抗性已被部分转移到杂种之中。当杂种作为供体...
关键词:
甜瓜属 黄瓜 酸黄瓜 种间杂交 根结线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梅 崔文山 杨宏光 年玉欣 王亚斌 罗凤霞
应用RAPD标记对百合杂交种真实性进行了鉴定。研究表明: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百合杂交种进行早期鉴定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在本试验中杂种既具有相加性带型、单亲本带型,又具有融合双亲的特异带,并出现了新的带型。这样可以通过多个引物的应用,对杂交种进行早期鉴定。
关键词:
RAPD标记 百合 杂交种 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涵 殷云龙 徐朗莱 於朝广 陈永辉
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落羽杉属原种及其杂交后代共13个样本进行亲缘关系鉴定。从10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2条带,其中72条为多态性带。根据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代中山杉302(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与母本落羽杉更为接近。在回交后代(中山杉302×墨西哥落羽杉)中,BCF1118与BCF1140相似系数最大;BCF11与母本F1302亲缘关系最近;BCF1118与父本墨西哥落羽杉亲缘关系最近。
关键词:
落羽杉属 杂交后代 RAPD 亲缘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中 盛炳成 徐惠瑛 戴文浩 陶建敏
以丰艳×嗄啦、丰艳×早捷和早捷×嗄啦的杂交种胚为材料进行早熟苹果的胚培养。1/2MS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有利于早熟苹果胚的生根、抽枝,表现为苗高,根长而粗;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天然植物浸提物水解乳蛋白(LH)和活性碳有利于胚的萌发、生根;经0.5mg/L6-BA处理的种胚抽枝慢,苗过于粗矮,根过于粗短,而用1mg/LIBA处理基本上不能使种胚萌发。果实低温处理后再接种比接种后低温处理进行胚培养效果略佳。本文还对早熟苹果胚培苗适宜的生根技术及移栽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早熟苹果 杂种 胚 离体培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宏波 周莉花 郝日明
以蜡梅属3种(蜡梅、柳叶蜡梅、浙江蜡梅)为材料,进行种间杂交实验,通过荧光镜检技术观察种间杂交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的附着与花粉管萌发情况,探讨蜡梅属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各个种间杂交组合处理所授花粉均可在母本的柱头上附着并萌发花粉管;蜡梅属不同种间杂交组合之间花粉管的生长特性较为一致:在6h左右父本花粉在母本柱头上黏附,在12h左右萌发出花粉管而后在花柱内生长,到第4d,花粉管进入胚囊完成受精作用。荧光镜检结果说明:蜡梅属种间杂交具有一定的亲和性,但是最终没有获得杂种种子,可能是在受精卵或幼胚的后期发育过程中代谢紊乱而败育。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石耀华 王嫣 曲艳波 叶翚 顾志峰 王爱民
杂色鲍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分别自交和杂交产生野生鲍自繁F1代(WW)、养殖鲍自繁子代(CC)、正交子一代(W♀×C♂,简称WC)和反交子一代(C♀×W♂,简称CW)4个群体,采用RAPD分析4个群体遗传特性。就多态位点比例、Nei基因多样性值和Shannon信息指数而言,WW群体比CC群体高;杂交群体WC的值分别为88.76%、0.3246和0.4811,比其余群体都要高,与群体WW最接近;另一杂交子代群体CW除多态位点比例比群体CC高外,其余参数均为最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析表明,WW与各群体的遗传距离都较大,其中与CC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849,与两个杂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旭红 桂敏 蒋亚莲 苏艳 卢珍红 田敏 余蓉培 莫锡君
研究栽培种香石竹与野生种瞿麦种间杂交障碍,为获得抗逆性好且花色花型独特的种间杂交新品种奠定基础。以瞿麦为父本,春之歌、四季红和Promesa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统计其膨大率和结实率;并采用压片法对亲本的染色体倍性进行测定;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石竹种间杂交花粉萌发情况、花粉管伸长及受精情况,探讨种间杂交不亲合性的原因。3个种间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为0,揭示石竹种间杂交存在杂交障碍。染色体倍性鉴定发现,瞿麦为二倍体(2n=2x=30),春之歌为二倍体(2n=2x=30)、四季红为三倍体(2n=3x=45)、香石竹栽培品种Promesa为二倍体(2n=2x=30);花粉活力测定发现瞿麦花粉活力高,为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