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8)
2023(9588)
2022(7791)
2021(7041)
2020(6005)
2019(12920)
2018(12848)
2017(24544)
2016(12887)
2015(14082)
2014(13254)
2013(13191)
2012(11882)
2011(10164)
2010(10521)
2009(10003)
2008(10465)
2007(9614)
2006(8536)
2005(7965)
作者
(35214)
(29641)
(29601)
(27459)
(19063)
(13951)
(13124)
(11226)
(10976)
(10728)
(9999)
(9957)
(9624)
(9360)
(9188)
(8932)
(8896)
(8606)
(8488)
(8396)
(7265)
(7163)
(7122)
(6817)
(6712)
(6631)
(6521)
(6334)
(5920)
(5755)
学科
(81055)
(78061)
企业(78061)
管理(61660)
(59799)
经济(59738)
业经(26420)
方法(26223)
(23878)
技术(22008)
(20679)
财务(20668)
财务管理(20660)
(19719)
企业财务(19698)
数学(18360)
数学方法(18263)
农业(15032)
技术管理(14176)
(13244)
(13190)
(13092)
中国(12856)
理论(12436)
企业经济(12278)
(11859)
经营(11675)
(11202)
体制(10011)
决策(9328)
机构
学院(187926)
大学(179235)
(83132)
管理(82595)
经济(81809)
理学(70700)
理学院(70182)
管理学(69519)
管理学院(69158)
研究(53615)
中国(44741)
(39451)
(36628)
财经(31073)
(29700)
科学(29430)
(28473)
(28228)
(25737)
商学(25182)
商学院(24978)
中心(24830)
业大(24801)
经济学(24040)
(23293)
北京(22889)
财经大学(22761)
研究所(22599)
经济管理(22399)
农业(22184)
基金
项目(118014)
科学(96374)
研究(89570)
基金(87030)
(73711)
国家(73010)
科学基金(66460)
社会(59620)
社会科(56840)
社会科学(56826)
(48761)
基金项目(46398)
自然(42058)
自然科(41236)
自然科学(41228)
自然科学基金(40616)
教育(39561)
(38060)
编号(34745)
资助(33776)
(32898)
(32767)
创新(29520)
(25899)
重点(25813)
(25731)
成果(25680)
(25101)
国家社会(24742)
人文(23314)
期刊
(96667)
经济(96667)
研究(53987)
管理(39160)
中国(37417)
(36548)
(27399)
科学(23180)
技术(21843)
学报(20864)
农业(19090)
(18941)
金融(18941)
业经(18440)
大学(17248)
学学(16682)
财经(16365)
教育(15229)
经济研究(14872)
技术经济(14390)
(14204)
(13498)
财会(12323)
科技(11718)
问题(11692)
现代(10803)
会计(10268)
商业(10195)
经济管理(9455)
(9257)
共检索到285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凌鸿程   凌晓红  
企业如何走好新型工业化绿色创新发展道路已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由于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发展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成为重要选择。本文基于我国A股2010—2020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QFII持股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QFII持股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正向驱动效应,且QFII持股通过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环保投资效率两条路径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均可在QFII持股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产生正向调节效应。本文为提升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开拓了新的激励机制,同时为我国QFII制度改革与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磊  王曼  王春燕  刘丽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创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深入探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只体现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中,在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中未能体现,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升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此外,分样本研究发现,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是影响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的重要情境因素:在非重污染企业和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为机构投资者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提供重要补充,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绿色创新决策与实践有效施行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庆原   李延喜  
文章以我国2005—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产出,较股票期权而言,限制性股票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在增加控制变量以及使用DID模型估计缓解内生性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股权激励可以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和降低盈余管理水平作用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以及固定资产占比更高的企业中,股权激励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辛雅儒   申晨   冯锐   马永喜  
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引擎,为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CEO绿色经历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2006-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与沪深A股上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据,实证检验了机器人应用、CEO绿色经历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EO具有绿色经历的企业,机器人应用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越强。机器人应用通过提升企业效率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且CEO绿色经历促使机器人应用引发的技术创新偏向于绿色技术创新。此外,在环境规制约束更强的地区和重污染行业,企业CEO绿色经历正向调节机器人应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在CEO绿色经历视角下探讨企业应用机器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彧泽  
文章建立了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推演探索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采集3505家上市企业1992—202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模型推演结论。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都能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促进作用最明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边际效率抑制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最明显;同时,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新能源型绿色专利、常规能源能效提高型绿色专利、末端治理型绿色专利具有促进作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边际效率抑制了上述三种绿色专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易珈西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报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则会增强这种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水平低、治理能力强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汉友  高一璇  
文章以2013—2020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粘性现象且绿色技术创新会抑制企业的成本粘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主要通过调整成本路径、管理者乐观路径影响成本粘性,而未通过代理成本路径作用于成本粘性;区分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发现,激进式绿色创新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薛龙  张倩瑜  李雪峰  
ESG表现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华证ESG评级指数衡量上市公司的ESG表现,并据此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企业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表现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及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敏  曹洪军  陈泽文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选择与外部环境规制和内在环境责任密切相关。本研究以186家企业调查问卷为样本数据,从微观视角探讨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环境责任与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正向促进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而对绿色产品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工艺创新以及绿色产品创新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环境责任在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与不同程度绿色技术创新之间起到的调节作用具有差异性。因此,政府应注重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组合设计,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企业应加强自身环境责任的培养和提升,发挥环境责任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调节动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发明,许庆瑞  
在处理环境问题上,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战略已经由预防战略所替代,从长远来说,绿色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本文剖析了创新过程这一黑箱,主要从创新决策、创新信息流动以及创新选择环境等角度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试图为我国的绿色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鑫   徐琼   王核成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能否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热点话题。基于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证实,优化人力资本结构、降低信息不对称并强化市场正面预期、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低融资约束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低碳试点城市和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亮   王钰  
绿色金融是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保基金为研究视角,选取了中国2010—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中央环保督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环保基金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2)中央环保督察强化了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3)环保基金持股可以增强高管环保意识、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4)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非污染企业和高经营性现金流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从环保基金投资者的视角丰富了绿色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拓展了企业参与绿色治理的相关研究,同时对我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金  李江颖  段清清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行绿色战略转型,特别是重污染行业,其绿色技术创新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本文选取2008~2020年重污染行业中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利用Tobit模型研究国有股权参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与能够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股权参与能够通过优化企业外部资源配置、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来提高企业创新意愿,从而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区差异、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差异均会影响国有股权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姬新龙   董木兰  
文章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重污染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同时将股权结构分为股权制衡度和股权集中度,检验其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下,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重污染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可以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而股权集中则会弱化这一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无环保投入及规模较大类型的重污染企业中,绿色技术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以及股权结构的调节作用均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衣明卉  
行政型治理模式的长期存在使得国有企业绿色创新内源动力不足。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被赋予更多董事会“话语权”的市场化非国有股东是否会提升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本文基于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2013—2020年数据,研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在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的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显著更多,且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占比越高,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越多。进一步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可以通过降低政府干预和提高高管激励水平来促进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会显著降低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政府补贴越多、环境规制越强与高管任期越长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越大。本文从绿色技术创新角度丰富了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治理的非经济后果研究,解释了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的路径及情境因素,对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的经济型治理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