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9)
2023(13953)
2022(12239)
2021(11494)
2020(9728)
2019(22377)
2018(22312)
2017(43205)
2016(23594)
2015(26239)
2014(26424)
2013(26066)
2012(23842)
2011(21551)
2010(21524)
2009(19698)
2008(19437)
2007(17095)
2006(14882)
2005(13280)
作者
(68055)
(56697)
(56234)
(53617)
(36217)
(27295)
(25529)
(22022)
(21531)
(20359)
(19359)
(19137)
(18141)
(17904)
(17723)
(17465)
(17006)
(16726)
(16286)
(16227)
(14017)
(13909)
(13586)
(12950)
(12676)
(12581)
(12549)
(12472)
(11490)
(11156)
学科
(89551)
经济(89414)
管理(73076)
(68275)
(58793)
企业(58793)
方法(41510)
数学(35876)
数学方法(35451)
(27935)
(23261)
中国(22673)
(22041)
(20585)
业经(20466)
(18626)
财务(18549)
财务管理(18514)
地方(17942)
企业财务(17713)
(15690)
贸易(15684)
(15266)
(15230)
农业(15212)
理论(14968)
(14966)
银行(14922)
技术(14666)
(14535)
机构
大学(334752)
学院(331170)
管理(131720)
(128961)
经济(126087)
理学(114211)
理学院(112871)
管理学(110931)
研究(110521)
管理学院(110296)
中国(81901)
(71623)
科学(68917)
(63496)
(55570)
(53299)
研究所(50466)
财经(50405)
业大(50081)
中心(50078)
(48317)
(45876)
北京(45191)
(42957)
师范(42523)
农业(41755)
(40339)
(39334)
经济学(38615)
财经大学(37789)
基金
项目(228689)
科学(179805)
基金(167001)
研究(165452)
(145674)
国家(144506)
科学基金(124308)
社会(103913)
社会科(98494)
社会科学(98470)
基金项目(89278)
(88150)
自然(82277)
自然科(80353)
自然科学(80331)
自然科学基金(78898)
教育(75785)
(74979)
资助(68648)
编号(66692)
成果(54627)
重点(50938)
(50742)
(47435)
(47205)
课题(45851)
创新(44301)
(44040)
科研(43862)
教育部(43557)
期刊
(140805)
经济(140805)
研究(98221)
中国(63569)
学报(54598)
(50339)
科学(49518)
管理(48534)
(48087)
大学(41273)
学学(38942)
教育(35587)
农业(32841)
(30371)
金融(30371)
技术(26904)
财经(25018)
业经(22175)
经济研究(21775)
(21166)
问题(18447)
理论(16843)
(16521)
图书(16169)
科技(16133)
(15787)
实践(15461)
(15461)
技术经济(14951)
现代(14933)
共检索到484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文荣  刘纪显  
中国股市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11月QFII制度及2006年4月QDII制度引入后,中国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联动性也随之增强。美国股市作为全球最发达的股市,对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间的联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相关分析和单位根、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中美股市在QFII及QDII制度实施后的联动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之间的联动性正在逐步加强,投资者可以根据双方的股市的变化来预测股市的发展趋势。这一结论进一步表明,如何应对危机、保持中国股市的稳定已成为政策制定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金萍  王准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市场不断走向国际化,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连创新高,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已越来越密切。实体经济上的往来必定会对两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本文以199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中国上证指数收益率和美国道琼斯指数收益率为数据样本,通过建立DCC-GARCH模型获取二者的动态相关系数矩阵和走势图。研究发现,在2003年以前,中美股市呈现负相关,2001年以后二者相关系数开始企稳上升,并在2003年开始由负变为正。此后二者一直保持正相关,并在金融危机和美债危机时期,出现了阶段性峰值。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加入WTO、引入QFII和QDI...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建武  安宁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股市表现出与美国股市"趋同"的表象,但这是否意味着两国股市就存在长期联动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选取金融危机期间沪深300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有单方向影响,并且影响有一定持续性,而反之则不然,但长期看来,两国股市不存在协整关系。最后,本文探究了中美股市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关键原因是两指数所代表的经济实体存在的实质性差异造成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与预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非  肖辉  
国外发达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引起很多学者与投资者的关注,本文研究表明, 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的相关性很弱。从中美股市的相互影响方向来看,中国股市收盘对美国股市的开盘有影响,但是影响很弱。而美国股市收盘对中国股市的开盘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健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研究中美股票市场之间联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具有时变和频变双重特性的金融市场时间序列,本文采用极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MODWT)方法对上证综指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研究,包括单变量的多分辨分析以及双变量之间交叉相关系数和交叉协方差的计算,样本时间跨度为2000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本文的研究结论是:无论短期、中期还是长期,中美股市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联动关系,其中短期3个交易日频率下中美股市联动关系最为显著,半个月、一个月以及一年频率下观察到的中美股市联动关系也比较明显。半个月和一个月频率下中美股市间交叉相关...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长治  方芳  
本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视角,选取2003年6月至2015年6月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美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机制,得到四点主要结论:一、美国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总体是正向的,但存在"反转"现象,即美国投资者情绪会先对中国股市收益率有负向冲击,后转为正向影响。二、以2011年为临界点,美国投资者情绪传染所需的时间缩短,上述负向冲击的时间从3个月缩短到2个月,正向冲击的时间从2个月缩短到1个月。三、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证券投资负债"项目的规模越大,美国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力越强,表明资本流入和跨境资产配置是美国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市场的机制之一。四、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美国投资者情绪可通过中国投资者情绪间接影响中国股市收益率,投资者情绪传染是美国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股市的另一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子光  
本文分3个阶段考察了香港回归以来,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的联动关系及其变化。协整分析表明,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在内地资本市场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后更趋于稳定。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香港回归以来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的引导关系在经历B股开放和股权分置改革后发生了变化。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从动态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的引导关系及其变化,并深入分析了单个变量的波动或冲击对其自身及另一变量的影响程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百三  王黎明  聂倩倩  陈小明  
2007年2月27日,中国股市的暴跌270余点引发了美国、欧洲日本及港台股市的大幅下挫。于是,关于中美股市是否存在联动性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焦点。本文剖析了中美两国股市长期来没有出现联动性的原因,如中美两国宏观实体经济走势的不同、汇率走势不同、货币流动性充裕程度不同以及市场开放程度不同等等,据此论证了中美股市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存在实质性的正相关联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秋灵  刘伟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基于2007年8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的日数据,文章对中国上证综合指数和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日收益率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对投资者及时采取合理准确的投资策略以及管理当局制定相关金融政策有一定指导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莉  
采用DCC-GARCH模型研究开放背景下中国股市国际联动性变化,应用分位点回归的方法探讨了极端条件下国际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包括:(1)随着一系列开放政策的实施,在2007年以后中国股市的国际的联动程度大幅提高,主要体现在国际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2)2007年以后中国股市对香港股市具有引导作用;(3)国际股票市场上证A股开盘收益率的系数呈现"U"形图像变化,在极端情况(大涨或者大跌)下,国际股票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冲击更加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秋灵  刘伟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基于2007年8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的日数据,对中国上证综合指数和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日收益率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普尔500指数日收益率前一期值对上证指数日收益率当期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美股市之间有一定的联动性。研究结果对投资者及时采取合理准确的投资策略以及管理当局制定相关金融政策有一定指导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龚朴  黄荣兵  
为了揭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对我国内地股市的冲击大小,本文基于中美股市的联动性,采用时变t-Copula模型测算次贷危机对内地股市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次贷危机加剧了我国内地股票市场的震荡,不过次贷危机对内地股市冲击的程度并不高,而且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内地股市的影响呈阶段性的变化;结果也显示香港股票市场在危机的传染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股市的剧烈震荡易于通过香港股票市场传导至内地股票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  范致镇  李心丹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股市逐步融入全球资本市场。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研究中美股市的联动关系对于关注市场风险传染、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从"经济基础假说"和"市场传染假说"理论层面分析了股票市场联动的传导机制,然后以2001年12月12日到2009年1月23日上证指数与道琼斯指数的日交易数据为样本,分阶段检验了中美股市的联动特征。主要结论是:第一,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走势相对独立。第二,在价格和波动溢出方面,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引导作用很弱。在QDII实施之后,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开盘价和收盘价均有显著的引导作用,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波动溢出呈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裴延华  余万林  
本文讨论"沪港通"的开通是否使沪市与港市及沪市与美市的联动性产生显著变化,以沪港通开通为节点,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2013年7月2日至2016年4月15日沪、港、美三个股票市场SCI、HSI、SPX500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沪港通"开通前,上证综指波动主要源于其自身,几乎不受美股和港股市场的影响,美市和港市与沪市没有联动性;"沪港通"开通后,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对沪股市场的影响显著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