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5)
2023(12418)
2022(10494)
2021(9570)
2020(8148)
2019(18677)
2018(18392)
2017(35960)
2016(19611)
2015(22132)
2014(21969)
2013(21509)
2012(19706)
2011(17918)
2010(17934)
2009(17273)
2008(17155)
2007(15695)
2006(13628)
2005(12478)
作者
(55572)
(46871)
(46443)
(44521)
(29479)
(22230)
(21328)
(18052)
(17412)
(16497)
(15701)
(15642)
(14711)
(14615)
(14608)
(14443)
(14263)
(13705)
(13674)
(13418)
(11498)
(11485)
(11239)
(10676)
(10547)
(10482)
(10435)
(10346)
(9382)
(9121)
学科
(79544)
经济(79440)
管理(61242)
(57116)
(47872)
企业(47872)
方法(36235)
数学(31878)
数学方法(31573)
(24775)
(22111)
中国(20940)
(20855)
业经(18068)
(15929)
财务(15892)
(15892)
贸易(15885)
财务管理(15854)
(15433)
(15047)
企业财务(15040)
(14770)
银行(14742)
(14262)
金融(14258)
(14027)
农业(13935)
地方(13822)
(13595)
机构
学院(281284)
大学(280487)
(118716)
经济(116243)
管理(107466)
研究(92446)
理学(91768)
理学院(90791)
管理学(89327)
管理学院(88779)
中国(72625)
(58853)
(57835)
科学(53928)
(46668)
财经(45995)
(45679)
(43247)
中心(43188)
研究所(41733)
(41541)
业大(39804)
经济学(37615)
北京(36141)
农业(35870)
(34852)
师范(34499)
财经大学(34075)
经济学院(33948)
(33884)
基金
项目(181680)
科学(143188)
研究(134374)
基金(132286)
(114168)
国家(113243)
科学基金(97261)
社会(86299)
社会科(81783)
社会科学(81758)
(71083)
基金项目(69720)
教育(62692)
自然(61539)
自然科(60110)
自然科学(60092)
(59528)
自然科学基金(59039)
编号(55391)
资助(53919)
成果(45450)
重点(41073)
(40980)
(38838)
(38323)
课题(38002)
(37820)
创新(35827)
国家社会(35712)
教育部(35635)
期刊
(133631)
经济(133631)
研究(83639)
中国(55464)
(48553)
(41880)
学报(41757)
管理(39426)
科学(38591)
大学(31856)
(30319)
金融(30319)
学学(30165)
教育(27947)
农业(27457)
财经(23957)
技术(23669)
业经(22405)
经济研究(21832)
(20535)
问题(17475)
(14822)
(14463)
理论(14008)
技术经济(13855)
商业(13618)
(13482)
统计(12707)
财会(12635)
实践(12476)
共检索到421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则祥  王家华  
QFII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实践证明 ,对于推进资本市场开放 ,增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促进新兴资本市场向成熟资本市场转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如果QFII制度设计不当或QFII实施的环境建设不到位 ,有可能制约QFII对资本市场转型作用的有效发挥 ,甚至产生负效应。为此 ,我们应在法律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培育蓝筹股群体、培植券商实力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姜秀谦  
我国资本市场将逐步走向全面开放,但资本市场的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应采取循序渐进、稳步开放的战略。实施QFII制度可以改变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壮大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活力,优化投资者结构,稳定资本市场,推动资本市场的稳健开放。我国应当尽快建立QFII制度框架,制定与QFII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为QFII制度的实施创造条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恢复和增长,然而,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资本市场却与实体经济呈现出了较长时间的背离。这种背离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中国资本市场在制度和规则层面上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本文试图从股票发行、上市与交易、并购与重组、市场增持(减持)与回购、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上市公司再融资、信息披露、退市机制八个方面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和规则体系作全面系统的审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义  
论文在对国内外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前沿问题最新动态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研究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理论和政策思路,论证了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一般性及制度约束条件,从制度安排和制度供给方面提出进一步实现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一般性制度约束条件,提出促进我国养老基金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安生  翟彦杰  
交易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良好的交易制度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通过差别化的交易制度供给,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其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撑;多层次的交易制度在市场中各自有序进行,以并行不悖的方式实现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和资金融通的功能。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在交易法律制度的设计上存在入口狭窄、层次单一的问题,使得市场呈现出较强的投机性特征,VIE架构海外上市等现象大量存在。基于此,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改革之中,交易制度改革应是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永森  
资本市场各方协同努力,保持A股市场全年基本稳定,并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继续推进各项市场建设工作进入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资本市场稳定面临巨大压力。面对内外部复杂因素相互交织利空频发,国际市场震荡下行的影响,各方协同努力,保持A股市场全年基本稳定,化解了境外输入性风险的冲击,管控了市场风险,
关键词: 持续推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华伟  杨娟  刘昊  
人民币国际化要求我国资本市场更大程度地开放,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是资本市场完全开放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本文以我国历年的QFII总额度及其占资本市场规模比重的时间变化趋势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进程。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我国QFII总额度绝对规模逐年上升,但与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外汇储备的增速相比,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略显缓慢,与执行过类似制度的国家或地区的同期数据相比,发现我国在QFII框架下对资本市场的开放过于保守。为此,我国需要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放松对国际资本流动额度的限制,适当加快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以配合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莉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约束我国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原因,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初始构建并非以资源优化配置为起点,而且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由于制度参与主体对制度环境的反馈而存在着财富的耗散。进而指出要实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实现租金的消散;二是制度逆行过程,而这已经逐渐由市场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的变化成为可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震强  李泱  
退市机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合理可行的退市标准,并且与市场发展、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退市配套制度等密切相关。境外市场的成熟度、司法环境、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对风险的承受力等虽与我国存在一定差异,但其相关经验可为我国证券市场提供一定参考。一、境外资本市场退市制度比较(一)退市标准退市标准通常与上市标准相对应,上市标准的制定与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定位等多方因素相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晓晶  
2002年11月7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境内证券市场。 一、国际新兴市场开放的历史回顾 QFII制度是一种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过渡性制度,并非是国际通行的作法,是少数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由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被标准普尔公司列为新兴市场的国家和地区,货币没有完全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资本市场不完善,外资大规模地介入有可能对其金融市场乃至整体经济带来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育军  
资本市场制度设计与建设必须符合合理性与合法性原则。为使制度合理,制度设计必须满足一定的前置条件和遵守包括效率原则等在内的基本原则。同时,制度建设是监管机构依法行政的具体过程,必须遵循程序正义原则,并依此取得制度的台法性。过去由于设计不讲究程序,制度建设总处于利益博弈的动态过程,制度体系不能达到均衡、缺乏稳定性,是市场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设计与建设应满足三个基本前提,一是科学界定市场自主行为与行政监管的边界,二是公正合理对待所有市场参与者,三是制度设计过程程序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耿志民  
根据对中国实施QDII制度成因的分析,本文讨论了QDII制度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揭示了QDII制度的本质,认为QDII制度绝非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繁荣香港股市的短期应急手段,而是应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战略出发审慎有序地实施,进而对QDII的资格认定、投资限制、进出资金监控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卫平  伍中信  陈凤英  
风险资本市场财务治理是借助财务契约在风险资本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配置剩余财务索取权和剩余财务控制权,是为了降低三者之间产权交易成本而设计的一种制度装置。在上述财务治理主体中,兼有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二重身份的风险资本家是最重要的财务治理主体。从总体上讲,风险企业的财务控制权呈现出明显的状态依存性。我国风险企业财务治理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是:在主要的财务治理主体之间建立剩余财务收益权和剩余财务控制权对称性的制度安排,进而健全风险企业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端民  
现代资本市场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促进平台。中小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护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缺陷。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侵吞源于两方面:上市公司内部人和政府部门。资本市场发展就是要通过制度的形成来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构建与演化逻辑相结合的制度形成思维,提出资本市场上的法官诉讼和政府管制相结合以解决公司内部人侵吞问题;基于政府官员自利性和利益集团的挟持,政府部门没有激励采取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举措,而它又是国内强制力的唯一拥有者,所以用贸易开放和资本市场开放引入外来竞争的方式来约束政府的行为,促使本国资本市场内在非正式规则形成与外在正式制度移植的统一,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志文  吴有琴  
本文从中国企业集团形成和证券市场制度特征两个方面,对中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形成的特殊制度背景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