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7)
2023(9822)
2022(7885)
2021(7050)
2020(6277)
2019(14406)
2018(14381)
2017(28537)
2016(15852)
2015(18094)
2014(18581)
2013(18423)
2012(16942)
2011(15227)
2010(15540)
2009(14781)
2008(15010)
2007(13743)
2006(11836)
2005(10957)
作者
(46683)
(39090)
(38911)
(37278)
(24859)
(18619)
(18072)
(15309)
(14713)
(13916)
(13184)
(12984)
(12325)
(12321)
(12285)
(12269)
(12064)
(11593)
(11362)
(11175)
(9642)
(9635)
(9610)
(8974)
(8912)
(8861)
(8793)
(8685)
(7863)
(7809)
学科
(68086)
经济(68007)
(45683)
管理(43108)
(34896)
企业(34896)
方法(32583)
数学(28566)
数学方法(28319)
中国(20765)
(19352)
(18916)
(14728)
业经(14489)
(14464)
银行(14439)
(13984)
贸易(13981)
(13781)
金融(13779)
(13614)
(13608)
(12855)
地方(12676)
农业(12573)
(12229)
财务(12200)
财务管理(12161)
企业财务(11533)
(11134)
机构
大学(232129)
学院(230338)
(97597)
经济(95523)
管理(87921)
研究(77355)
理学(74190)
理学院(73405)
管理学(72120)
管理学院(71688)
中国(64033)
(49173)
(48451)
科学(46244)
(40494)
(39948)
财经(37888)
中心(36597)
研究所(36017)
(35597)
(34290)
业大(33803)
农业(31906)
北京(31287)
经济学(30727)
(28657)
师范(28369)
(28238)
财经大学(28111)
经济学院(27998)
基金
项目(146716)
科学(114425)
研究(107063)
基金(106316)
(92238)
国家(91492)
科学基金(77643)
社会(67731)
社会科(64127)
社会科学(64105)
(56446)
基金项目(55834)
自然(49586)
教育(49000)
自然科(48349)
自然科学(48333)
(47825)
自然科学基金(47461)
编号(44339)
资助(44228)
成果(36825)
(33206)
重点(33125)
(31242)
课题(30176)
(29590)
科研(28412)
教育部(28392)
国家社会(28153)
(27903)
期刊
(106783)
经济(106783)
研究(70633)
中国(44167)
(38870)
(36914)
学报(35456)
科学(32052)
管理(29748)
(29222)
金融(29222)
大学(26677)
学学(25112)
农业(24271)
教育(20754)
技术(19500)
财经(18706)
经济研究(17129)
业经(16759)
(15885)
问题(15048)
(13620)
(13249)
国际(12851)
技术经济(12156)
理论(11931)
统计(11708)
(11371)
财会(11004)
实践(10807)
共检索到349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黄忠平  
本文以资产组合的国际分散化为视角,在我国股市风险溢价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对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即QDII①可能带来的收益与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股市目前风险酬报低下的情况下,QDII为国内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资产组合国际分散化和更优风险酬报的机会。但与此同时,QDII存在一定的汇率风险和对国内股市资金分流的风险。因此,应趋利避害,积极稳妥地分阶段推进QDII。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刁怀宏  
分散化作为现实股票市场中的一种投资策略,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会带来投资成本的上升。因此,最优股票组合规模是分散化策略的成本与收益权衡的结果。以2002年~2009年间上证180指数成分股的周对数收益率为样本,按照随机等权构造不同规模的股票投资组合,实证得到沪市股票组合规模与其风险分散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分散化的成本与收益两个度量,从而以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原则确定出最优组合的股票数量。结果表明,无论对于借款投资者还是贷款投资者,在沪市180成分股中随机选择5只股票构建的等权重组合即可作为最优组合。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辉  陈立文  杨艳芳  
风险是金融投资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下一,投资组合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人们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总是追求在一定收益率下风险最小。本文论述了投资组合收益和风险的数学统计方法,阐明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后者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分散化。本文还探讨了证券相关性和组合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作了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聂民  
国际资产组合投资(Internaf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s)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是80年代以来国际证券市场的热点。它的发展渊源于资产组合投资理论,可以说是后者在国际范围的推广。资产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是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管理学界的重大成果。其鼻祖为哈里·马尔科维茨、威廉·夏普和莫尔顿·林特纳。而国际资产组合理论的重要进展则是80年代以后完成的,作出突出贡献的当属艾德勒(Adler)、杜马(Dumas)、恩(Eun)、和莱斯尼克(Resnick)等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英  陈桂芬  
文章以Harry Markowitz的证券组合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将投资组合理论模型运用于世纪统计资料中,提出了确定最优投资组合比例系数的数理统计方法,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桂元  
本文在指出王辉等人的《投资组合风险的分散化研究》一文中出现的错误的基础上,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将组合投资的风险分离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最后讨论了组合投资的均值-方差模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石玉山  刘海龙  
目前股票质押率定价一方面忽视了质权人的组合分散化效应对质押率定价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忽视了股票收益率特征对质押率定价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单一股票质押问题扩展至组合质押视角,利用AR(1)-GARCH(1,1)刻画股票收益率边缘分布的尖峰厚尾、波动聚集等特性,继而采用R-vine Copula刻画任意n只股票之间的联合分布和相依结构,最终得到基于R-vine Copula-GARCH的组合VaR分解法对应的质押率定价。本文定价方法充分考虑了质押标的的尖峰厚尾特征、收益率之间的复杂相依结构以及组合的分散化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立广  
本文运用世界16个主要股市1994~2008年的历史数据,在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基础上构建了既包括国内证券也包括国外证券的有效组合和有效边界,并与同期纯粹的国内证券组合的收益和风险相比较,考察了中国投资者进行国际分散化证券投资的潜在利益。研究发现,在风险相同条件下,国际分散化有效组合的收益率高于国内组合,在收益相同条件下,国际分散化有效组合的标准差低于国内组合;如果按照风险调整后收益来衡量,所有国际分散化有效组合均优于纯粹的国内投资组合。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QDII制度的推出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实现全球资产配置的机会,有利于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应不断完善该制度,进一步拓宽中国投资者从事国际分散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波  吴婷  
本文定量分析了地理分散化对中国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收集我国1998~2017年间各省市区的财产保险业和人身保险业的收入和支出数据,基于投资组合原理,比较了三种地理布局战略下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研究发现:无论是财产保险业还是人身保险业,各省区市之间赔付风险的差异性较大,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这六大区域内部经营并不能显著地分散风险,但扩大到全国范围内经营,便能够较好地分散风险。进一步,采用Bootstrap随机模拟方法分析发现:财产保险公司在约10个省区市经营能够分散掉约80%的赔付风险,而人身保险公司在约5个省区市经营能够分散掉约40%的赔付风险。鉴于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各条产品线之间的风险差别较大,本文还发现:农业保险的地理分散化效果最强,短期健康险的地理分散化效果最弱。研究结果既支持保险公司跨地域经营以降低风险,也为监管资本设计中考虑地理分散化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立广  黄珍  
本文运用2009年中国8家QDII基金境外组合的周收益历史数据,与基于全球29个股市指数的收益数据构建的国际投资分散化有效前沿进行比较,探讨QDII基金在境外投资过程中是否存在"本土偏好"。研究发现我国QDII基金与国际投资分散化有效边界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反映出较显著的本土偏好的投资行为。本土偏好减弱了国际分散化效果,降低了QDII基金的绩效。资本管制、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本土偏好的主要原因,因此放松资本管制,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加快资本市场开放和合作能够使投资者更好地享受国际分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雅君  李志冰  董俊华  吴卫星  
经典理论认为投资者为追求效用最大化,会尽可能分散投资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大部分投资组合的分散化程度普遍较低,我们通过2009年中国15省城市居民投资行为调查数据也发现了同样的特点。本文试图从投资者风险态度的角度去解释不完全分散化投资频繁出现的原因,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细化投资组合的构成,力图还原影响投资者的投资选择要素。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态度对中国家庭投资组合的构成确实有显著影响,且投资决策者风险厌恶程度与其持有高分散化投资组合的概率负相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炳志  唐甜  
针对巨灾风险分散问题,对传统再保险方式与新兴风险证券化方式进行探讨,认为两种路径各具特色,通过经济学成本收益法定性分析得出结论:二者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不同风险程度上的补充结合。同时采用定量验证方法得出:在风险分散额较小的情况下运用再保险的方式是较为经济的,而当风险分散额大过临界点后,运用风险证券化方式分散巨灾风险是较优的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万欣  谢军  
本文调查了747家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及其产业特征,考察了分散化的价值效应,探索了分散化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方向。研究结果显示,分散化企业较之非分散化企业具有更高的成长性,即使在控制了企业规模、资产结构、财务杠杆以及股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之后,分散化对企业价值仍然存在显著的正向解释力。通过分析企业成长性的产业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分散化的溢价效应。同时还预测了分散化组织优势源于债务融资的税盾收益以及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所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研究表明,在不发达的金融体系中分散化战略具有价值创造功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  
在以往的投资理论中不考虑交易成本,导致投资的完全分散化,对其实际的指导还是有差距的。文章在研究传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交易成本为固定成本和数量成本后对模型的一个共同影响:有交易成本时,投资者的投资是不完全分散化的,即交易成本越大,投资项目越少,弥补了以往模型的不足,使得模型更加贴近实际市场,对投资者和理论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晓凤  
资产组合的投资收益与风险的计量分析戴晓凤在现代证券市场上,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的决策不仅仅是个别证券的选择,从分散风险的目的出发、把其资金投向多种证券或资产以构成一个资产组合,而不是将持有的资产局限在单一证券形式上,这便是分散投资的基本内容。在进行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