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3)
2023(8145)
2022(6913)
2021(6624)
2020(5515)
2019(12458)
2018(11976)
2017(23859)
2016(13139)
2015(14319)
2014(14273)
2013(14316)
2012(13485)
2011(11724)
2010(12250)
2009(11195)
2008(11702)
2007(10533)
2006(9359)
2005(8610)
作者
(35993)
(30199)
(29603)
(28874)
(19537)
(14428)
(13565)
(11476)
(11372)
(11253)
(10214)
(10018)
(9914)
(9784)
(9754)
(9121)
(8859)
(8757)
(8617)
(8537)
(7486)
(7369)
(7237)
(6896)
(6861)
(6740)
(6739)
(6636)
(6090)
(6023)
学科
(48819)
经济(48765)
管理(47056)
(42546)
(35980)
企业(35980)
(31271)
方法(18267)
数学(15670)
数学方法(15453)
(15351)
财务(15330)
财务管理(15278)
(15159)
财政(14943)
企业财务(14687)
中国(14669)
(13467)
(12414)
(11553)
(11535)
地方(11491)
业经(10343)
农业(9581)
(9439)
银行(9433)
(8859)
(8824)
(8571)
土地(8523)
机构
学院(180120)
大学(177837)
(75460)
经济(73767)
管理(69756)
研究(62836)
理学(58939)
理学院(58304)
管理学(57561)
管理学院(57172)
中国(50518)
(48220)
(37566)
科学(36423)
财经(33285)
(32122)
(30170)
(29159)
中心(28728)
(28616)
研究所(28219)
财经大学(24272)
北京(23745)
业大(23736)
(23151)
经济学(22888)
(22519)
农业(22110)
(21986)
师范(21806)
基金
项目(112259)
科学(88619)
研究(83656)
基金(82243)
(71200)
国家(70605)
科学基金(60442)
社会(53470)
社会科(50807)
社会科学(50789)
(42776)
基金项目(42265)
自然(38549)
教育(37837)
自然科(37587)
自然科学(37578)
自然科学基金(36928)
(36061)
资助(34416)
编号(33728)
成果(28974)
(25805)
重点(25113)
(24597)
(23966)
课题(23917)
(22938)
国家社会(22197)
教育部(22114)
(21897)
期刊
(88923)
经济(88923)
研究(58779)
(43328)
中国(41921)
管理(26143)
(26096)
学报(24857)
科学(24822)
(21567)
金融(21567)
大学(19199)
学学(18340)
农业(17232)
财经(17058)
教育(16755)
经济研究(14543)
(14470)
业经(13572)
技术(12931)
问题(11280)
财会(10666)
会计(10090)
(9736)
(9369)
财政(9369)
(8618)
现代(8487)
(8478)
(8441)
共检索到287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占东  王雪标  
本文在Barro(1979,1990)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不包含和包含土地要素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土地对于消费、资本和政府支出的影响,讨论地方政府采取Ponzi偿债策略的债务可持续条件。并以省级政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一是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对于我国省级政府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保持一定的土地价值增速,对于保持消费稳定增长,抑制资本过度积累,防范投资过热具有重要作用。二是采取Ponzi偿债策略,借新债还旧债,从偿债机制上化解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三是采取Ponzi策略偿债、以低于经济增长率的利率借新债,财政预算平衡是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的三个条件。其中Ponz...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丹  庞晓波  方红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丹  庞晓波  方红生  
本文在考虑政府财政调整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财政-政府负债特征构建适用非线性财政反应函数,通过分析不同经济状态对应的财政空间情况展开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并进一步将财政后备作为财政调整的储备渠道纳入分析,探讨后危机时期我国财政缓冲建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初现"财政疲劳"迹象,采用政府债务负担率的二次项函数能更好拟合我国财政反应现实,而危机后我国财政空间呈不断缩减趋势,且经济低迷时经济增长滞缓会进一步缩减财政空间,政府应关注财政空间使用效率。同时,随财政后备上升改善财政反应的"垂直效应"加速抵消增大财政调整成本的"水平效应",且现阶段提高财政后备改善财政反应的边际递减效应不显著,政府应增加财政后备,这一举措将使得经济低迷时的财政空间提升8.85%,经济处于常态时提升8.59%。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丹  方红生  
本文从居民储蓄视角探讨中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并结合政府财政反应函数演变趋势和负债上限决定机制,分析居民储蓄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居民储蓄会增大财政调整成本,居民储蓄提高了政府负债均衡点,但需要警惕居民储蓄过高放大经济无效性的风险;居民储蓄通过债务耐受度会影响政府偿付意愿,对政府债务是否可持续产生关键影响;中国从2019年开始财政空间呈大幅下降趋势,政府应关注财政空间的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万里   秦玉奇   单昱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已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大阻碍。以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开前门”和“关后门”两个阶段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两阶段改革都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开前门”和“关后门”阶段改革分别通过财政收支巩固和债务规模控制来发挥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有效作用;异质性分析来看,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激励较弱和财政监管力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效应会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为推进债务预算硬约束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司海平  魏建  刘小鸽  
笔者将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代理变量,运用2009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发债行为和发债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出让收入越少的城市发债越多、发行债务利率越高,越有可能爆发债务危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地方财政支出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土地出让收入少的地方政府有更强动机大规模发债、进而由于土地收入少,偿债能力弱,会面临更大的偿债风险,更高的发债利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凯  
基于一般均衡条件下的代际预算约束模型,本文选取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的29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新兴经济体的财政反应函数,在此基础上,测算中国政府债务的上限。结果表明,政府负债率理论上限为130.50%,历年实际负债率上限处于84.81%-93.04%之间,就实际负债率而言,政府债务具有可持续性,且可持续的空间较大。本文进一步设计压力情景,研究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发现,利率的变动与负债率上限呈反向关系;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与负债率上限变动存在正向关系;负债率的上限随经济规模对稳态值的正向偏离程度的减小而降低,随经济规模对稳态值的负向偏离程度的减小而提高;负债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黄显林  张旭涛  
各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纷纷出台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这种导致政府债台高筑的财政政策影响着财政的可持续性,也影响着经济稳定增长。以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长期低水平的基本赤字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其经济增长效应与公共债务水平息息相关,二者呈倒U型关系,并存在一个最优组合关系。因此,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维持合理的赤字水平与国债规模,以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睢党臣  李盼  
伴随着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的升级与蔓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激增、潜在风险较大等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稳步增长进程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基于财政风险视角,研究在道德风险驱使下地方与中央政府间的博弈关系以及地方债务风险沿着由低到高的行政链条层层转化的传导路径。从债务期限结构出发,将当期财政收支与长期的成本、收益效应等纳入动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以此评估当期地方债的最大可持续规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作为首个偿债高峰的2011年,其当期举债规模已超出其可持续范围,而且"新债偿还旧债"现象严重,潜在违约风险不容忽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2008年以后,随着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有加速膨胀趋势,实际债务规模与可承受债务规模的差距也在缩小,债务风险加大。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可持续性是融资需要与经济负担的有机结合,是要实现有目的的融资和有约束的融资。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或危机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必须有效约束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也要给地方政府融资留有足够的空间,使其在法律框架下,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发展的机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地方政府融资研究"课题组  刘立峰  
我国地方政府的建设性资本,一般通过自有资金、上级政府拨款和举债等三种方式筹集,而举债又主要分为发行债券和向银行借款两种形式。近年来,地方政府通过下属的投资公司(融资平台)向银行大量借款,并借助城市建设投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一花   乔栋  
2015年后实施的债务置换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值得关注。为此,将债务置换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8—2020年285个城市为样本,检验债务置换对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务置换对隐性债务和经济增长产生了双重不利影响。其一,债务置换降低债务利息负担,拉长债务期限,虽然缓解了流动性风险,但债务置换助长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强化金融机构救助预期,导致隐性债务继续增加,总体上不利于债务可持续性。其二,债务置换产生明显挤出效应,也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损害了经济增长,同样不利于债务可持续性。鉴于此,应重点防范债务置换过程中产生的负面作用,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有效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刁伟涛  徐匡迪  
新《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开列赤字和举借债务,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可能也进入到了收支矛盾加大、赤字持续存在的"新常态",由于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融资,因此地方政府债券的可持续性规模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构建相应模型可以得出,地方政府的负债率主要取决于基本赤字率、债券利率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三个指标,经过估算,在相对乐观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负债率到2020年可降低至21.76%,在相对悲观的情况下,可升高至25.19%,而这一区间基本是可持续和可控的。但是,地方债务的短期流动性风险却基本不可避免,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和化解。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东亮  
日本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受到中日学者的普遍关注。通过对1980~2011年日本国债负担率动态波动特征进行线性与非线性建模分析,发现日本国债负担率是非平稳的,得到日本政府债务是不可持续的结论以及我国应加强国债余额管理、外汇储备资产中国债发行国的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谨慎持有日本国债等研究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魏向杰  
本文基于一个分析框架,构建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模型,利用1997-2012年数据,估算样本区域2012年地方政府债务的最优规模与实际规模。结果发现,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均具有可持续性;政府债务实际规模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最优规模不具有这种特征;债务逾期率则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但样本区域仍处于安全值内。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仍具有一定空间,但须加强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