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4)
- 2023(3791)
- 2022(3001)
- 2021(2761)
- 2020(2203)
- 2019(4870)
- 2018(4616)
- 2017(8780)
- 2016(4777)
- 2015(5105)
- 2014(4932)
- 2013(4832)
- 2012(4198)
- 2011(3796)
- 2010(3680)
- 2009(3167)
- 2008(3191)
- 2007(2757)
- 2006(2246)
- 2005(2001)
- 学科
- 济(20139)
- 经济(20126)
- 管理(13366)
- 业(11262)
- 方法(10164)
- 数学(9508)
- 数学方法(9320)
- 企(8716)
- 企业(8716)
- 财(5676)
- 中国(5339)
- 农(4657)
- 业经(4013)
- 贸(3788)
- 贸易(3786)
- 易(3695)
- 地方(3628)
- 学(3330)
- 环境(3324)
- 制(3187)
- 农业(3143)
- 融(2951)
- 金融(2951)
- 技术(2897)
- 银(2895)
- 银行(2885)
- 产业(2867)
- 务(2867)
- 财务(2848)
- 财务管理(2843)
- 机构
- 大学(64657)
- 学院(64492)
- 济(27496)
- 经济(27003)
- 管理(23286)
- 研究(20643)
- 理学(20457)
- 理学院(20235)
- 管理学(19728)
- 管理学院(19615)
- 中国(15288)
- 科学(13343)
- 财(12847)
- 京(12753)
- 农(11603)
- 业大(10570)
- 财经(10394)
- 所(10041)
- 中心(9674)
- 经(9591)
- 经济学(9452)
- 研究所(9210)
- 农业(9092)
- 江(9056)
- 经济学院(8698)
- 财经大学(7814)
- 北京(7696)
- 院(7667)
- 范(7532)
- 师范(7443)
- 基金
- 项目(47223)
- 科学(37009)
- 基金(35310)
- 研究(31830)
- 家(31476)
- 国家(31261)
- 科学基金(26997)
- 社会(21593)
- 社会科(20725)
- 社会科学(20719)
- 基金项目(18397)
- 省(18297)
- 自然(17626)
- 自然科(17293)
- 自然科学(17289)
- 自然科学基金(16985)
- 划(15102)
- 教育(14688)
- 资助(14599)
- 编号(11576)
- 重点(10379)
- 部(10231)
- 发(9904)
- 创(9865)
- 国家社会(9856)
- 创新(9309)
- 科研(9309)
- 教育部(8875)
- 计划(8825)
- 大学(8693)
共检索到92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震 石凯欣 潘思轶
为研究枳雀总酚的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及组成成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超声温度,再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浸泡时间15 min,乙醇体积分数44%,液料比45.5 mL/g,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34℃,此时,枳雀冻干粉的总酚含量为16.29±0.12 mg/g。此外,HPLC结果显示,枳雀提取液中主要含有18种酚类物质,包括4种黄酮醇类物质、1种黄烷醇类物质、6种二氢黄酮类物质、4种酚酸类物质和3种多甲氧基黄酮类物质,其中,柚皮苷含量占总酚含量的91.3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传奎 肖斌 王艳丽 李瑞 宋红霞
【目的】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多酚的提取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紫阳群体种绿茶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建立了料(g)液(mL)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波功率5因素与茶多酚提取率之间的回归优化模型,模型拟合检验P0.05不显著,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回归模型与实测值能够较好拟合。5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波功率。从模型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g)...
关键词:
茶多酚 提取率 超声波辅助提取 工艺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丰俊 王建中 郝俊 郭晓萍 呼晓姝
针对桑叶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影响因素与水平,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较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较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1.5℃,超声波时间30 min,超声波功率100 W,水料比为10 mL/g.采用该工艺条件,桑叶多糖的提取得率达到2.99%.
关键词:
桑叶多糖 超声波 提取 响应面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春玲 王建中 王丰俊 徐桂娟
该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RSA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棘籽油的工艺方法,探讨不同提取剂、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次数、功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沙棘籽油的最佳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剂,超声波功率为800 W,提取时间17 min,料液比为1∶9。该条件下,沙棘籽毛油的提取得率可达到9.27%;沙棘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较传统方法提取的沙棘籽油高25%。
关键词:
沙棘籽油 超声波辅助浸提 响应面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但汉龙 李娜 叶红莲 刘云 王连春 赵平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从无患子果皮中提取无患子皂苷,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无患子皂苷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确定无患子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2.2%、提取时间33.75 min、料液比1:28.9、提取次数4次,在此优化条件下无患子皂苷的理论提取率可达到21.52%。依实际试验情况,将其修正为乙醇体积分数82%、提取时间34 min、料液比1:29、提取次数4次,经验证此条件下无患子皂苷提取率为21.48%,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表明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无患子皂苷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方法可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猛 朱洪梅
【目的】筛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小米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小米黄色素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得到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R2=0.9884),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模型方差分析表明,影响小米黄色素超声波提取的主要因素为超声波功率,其次是提取时间,液料比影响最小。【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510 W,液料比5.0∶1,提取时间46 min。在该提取工艺下,小米黄色素含量为(4.24±0.04)mg/k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星 刘振春 董欣 李泽鸿
【目的】优化黑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黑豆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东北青仁黑豆为原材料,运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黑豆异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料(g)液(mL)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5个因素对黑豆异黄酮得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选择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3个影响黑豆异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以异黄酮得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取提取工艺最佳条件并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5个因素对黑豆异黄酮得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
关键词:
黑豆 异黄酮 超声波 微波 响应面法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奥 何文辉 李鲜鲜 蔡清洁 崔丽香
针对海膜藻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质量浓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水浴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90℃;料液质量浓度对多糖提取有显著影响,即料液质量浓度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超声时间,再次是超声功率;最佳工艺为料液质量浓度0.020 g/mL、超声时间60min、超声功率400 W;多糖提取率为36.91%,总糖含量为63.85%。
关键词:
海膜藻 多糖 超声波 提取工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群 徐明慧 王振宇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类物质以高效获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酚。以多酚得率、DPP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的数学模型回归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52 min、超声温度53℃、超声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可达27.80 mg/g,多酚得率与同温度水浴240 min得率相同,提取时间缩短2 H。此条件下提取的松多酚对DPPH·清除的iC50值为20.72μg/m ...
关键词:
超声 多酚 提取 抗氧化 红松种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开拓 马莉 卢霞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工艺,在二水平五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组合)对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12∶1(mL/g)、提取温度35.6℃、提取时间34.8 min和超声波功率231 W时,白藜芦醇的最高提取量为48.72μg/gFW,且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相对误差为0.73%)。这些结果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在葡萄皮渣白藜芦醇提取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惠斌 钱诚 白丽珍 李慧 牟丹磊 李骏杰
为了减小免耕播种机防堵装置数值模拟的误差,结合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进行玉米秸秆离散元参数的标定。基于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接触模型建立了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以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中临界载荷的相对误差为试验指标进行仿真单轴压缩试验;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影响的试验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接触半径和单位面积切向刚度对试验指标影响极显著(P<0.01),单位面积法向刚度对试验指标影响显著(0.0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祖明 霍笑靓 高丽萍 惠伯棣 杨卫东 王栋 白志辉
为了研究类球红细菌SOD的提取工艺,采用研磨法、超声波法、冻融辅助超声波法和酶法辅助超声波法提取类球红细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表明:酶法辅助超声波法是较优的提取方法。对类球红细菌SOD的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较优的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输出功率500W,超声波工作总时间15min,固液比1∶15,酶添加量300μL,酶解温度40℃,酶解pH值7,酶解时间60min。在此较优提取工艺参数下,类球红细菌SOD活性达到385.7 U·mL-1,较优化前提高4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振春 钱月
【目的】以葵花籽仁为原料,优化提取绿原酸的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法提取葵花籽绿原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为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方法对绿原酸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绿原酸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绿原酸的提取率随着液料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保持不变的趋势,而随着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响应面法优化的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mL)料(g)比25.47∶1,超声波功率307.1W,微波功率539.36W...
关键词:
葵花籽 绿原酸 超声波 微波 响应面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霞 黄丹慜 苟志辉 田蜜
三叶鱼藤伴生红树林植物,严重威胁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了变废为宝,挖掘三叶鱼藤中活性物质鱼藤酮,采用渗漉法浸提,选择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2个因素,进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鱼藤酮,利用液相色谱检验鱼藤酮含量.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84%,提取时间为4.1 d时,鱼藤酮含量为1.97%,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2.48%.因此鱼藤酮的优化模型可行.
关键词:
三叶鱼藤 鱼藤酮 优化 响应面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飞虎 张玲 曾志红 高伦江
为优化超微粉碎辅助提取辣椒红素工艺,采用6种提取液对辣椒红素进行提取,对比结果,选择95%乙醇作为提取液。选择液料比、微粉细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自变量,辣椒红素提取相对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试验设计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辣椒红素提取相对量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作出响应面图,得到二次数学模型方程,确定出辣椒红素的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常温条件下,液料比7∶1,超微粉碎细度500目,提取时间14.00 min,提取次数2次。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超微粉碎 提取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