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0)
- 2023(10460)
- 2022(8707)
- 2021(8099)
- 2020(6798)
- 2019(15088)
- 2018(14912)
- 2017(26885)
- 2016(15145)
- 2015(17402)
- 2014(17344)
- 2013(16677)
- 2012(15945)
- 2011(14434)
- 2010(14976)
- 2009(14249)
- 2008(13710)
- 2007(12767)
- 2006(11618)
- 2005(10549)
- 学科
- 济(52559)
- 经济(52474)
- 管理(40202)
- 业(37286)
- 企(31298)
- 企业(31298)
- 融(26862)
- 金融(26854)
- 银(24562)
- 银行(24501)
- 行(23754)
- 中国(23030)
- 方法(20078)
- 学(17260)
- 财(16898)
- 制(16700)
- 数学(16420)
- 数学方法(16035)
- 农(15697)
- 地方(13442)
- 业经(12973)
- 理论(12449)
- 体(11826)
- 中国金融(11188)
- 务(10947)
- 财务(10900)
- 财务管理(10871)
- 农业(10562)
- 企业财务(10395)
- 贸(9336)
- 机构
- 大学(217993)
- 学院(217051)
- 研究(84143)
- 济(77201)
- 经济(75098)
- 管理(69882)
- 中国(68969)
- 理学(58533)
- 理学院(57655)
- 科学(57470)
- 管理学(55950)
- 管理学院(55604)
- 农(51988)
- 京(48955)
- 所(46712)
- 研究所(42726)
- 农业(41791)
- 中心(39933)
- 财(39533)
- 业大(38826)
- 江(36018)
- 北京(30904)
- 院(30119)
- 财经(30101)
- 范(29581)
- 省(29175)
- 州(29118)
- 师范(28991)
- 技术(28206)
- 经(27147)
- 基金
- 项目(143267)
- 科学(109174)
- 基金(100798)
- 研究(97668)
- 家(92725)
- 国家(91928)
- 科学基金(74690)
- 省(58533)
- 社会(57444)
- 社会科(54150)
- 社会科学(54127)
- 基金项目(52047)
- 自然(51058)
- 划(50397)
- 自然科(49873)
- 自然科学(49849)
- 自然科学基金(48910)
- 教育(45268)
- 资助(42339)
- 编号(38800)
- 成果(34301)
- 重点(34162)
- 发(31443)
- 计划(30625)
- 创(29733)
- 部(29666)
- 课题(29563)
- 科研(28174)
- 创新(27993)
- 科技(27834)
共检索到350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根英 夏兰芹 夏先春 何中虎
【目的】构建Pina、Pin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验证Pina和Pinb基因的功能,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小麦籽粒质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材料。【方法】以软质小麦京411作为Pina和Pinb基因的供体,将Pina、Pinb基因融合后,与基础质粒pG4AB上的Ω和poly(A)等增强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及pAHC25上的Ubiqutin启动子和bar基因表达盒相连接,构建Pina、Pinb融合基因植物高效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转化硬粒小麦幼胚,并对硬粒小麦幼胚再生体系进行探索。【结果】在构建完成Pina、Pinb融合基因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FUBPaPb的基础上,转化硬粒小麦幼胚16000多枚,经biol...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 王建锋 王晓杰 康振生 韩德俊
以小麦品种西农1376为受体,利用Overlapping PCR的方式构建了防御素基因alfAFP和抗菌肽基因spCEMA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与pAHC20共转化幼胚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再生T0代植株269株,春化后移栽成活188株。对叶片基因组DNA进行目的基因和bar基因PCR扩增表明其中7株是共整合植株,共整合频率为0.1%,初步证明融合基因已成功通过共转化方式导入受体小麦品种中。影响共整合率的因素分析表明,在使用除草剂PPT对bar基因进行筛选的过程中,筛选时间的缩短并不会明显降低筛选的效率。
关键词:
小麦 转基因 融合基因 共转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玉建 石东里 张兰 田莎 张韩杰 刘南南
在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条件下,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常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是小麦品质改良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小麦的转化效率还比较低。通过克隆大肠杆菌ots A和ots B基因,将目的基因和p2300-GFp相连,成功构建p2300-ots AB表达载体。以普通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建立较完善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转化,将ots AB导入到受体细胞,进而获得耐盐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种。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农杆菌的oD600=0.5,侵染成熟胚或愈伤组织的时间为30 min,共培养时间为3 D,小麦的转化效率最高。结果可以为今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小麦的抗逆能力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君艺 陆璇璇 朱维宁 张林生
【目的】利用基因枪将WZY2基因RNA干扰表达载体pAHC-WZY2-Ri导入"郑引1号"小麦,获得WZY2基因表达缺失型小麦,为深入分析WZY2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植物表达载体pAHC25为基础,构建含有反向重复序列的RNA干扰表达载体pAHC-WZY2-Ri,利用基因枪将其转入"郑引1号"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中,经过筛选、PCR检测得到阳性植株。【结果】从转化的1 500个愈伤组织中获得27株再生植株。利用PCR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获得阳性植株3株,转化率为0.2%。【结论】构建了WZY2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成功地将WZY2基因RNA干扰表达载体导入"郑引1号"小麦,获得阳性植株...
关键词:
小麦 WZY2基因 RNA干扰 遗传转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子平 翟清华 曾令锋 邓西平 杨淑慎
为了研究催化活性半胱氨酸Cys154、Cys158残基对小麦细胞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Ta GaPC)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利用重叠延伸PCR法分别将这2个位点的半胱氨酸突变成丝氨酸,并分别连入P ET28a(+)原核表达载体。在25℃条件下,Ta GaPC及其定点基因Ta Cys154s/Ta Cys158s经0.25 mmol/l IPTG诱导后高效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显示,目标重组蛋白均为可溶性且大小约为40 k Da,与预测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经超声波破菌及镍柱纯化获得3种纯化重组蛋白。这为后续Ta GaPC及其定点突变体蛋白酶活性测定及活性位点分析提供试验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西廷业 王洪刚 后猛 刘海燕 刘树兵
以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2300-35为基础,设计带有酶切位点KpnI和XbaI的一对引物,从克隆载体pGEM-NCED1扩增到目的基因TaNCED1,酶切回收后与同样双酶切的表达载体pCAMBIA2300-35连接,获得表达载体pTaNCED1,并将所构建的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GV3101菌株,为该基因的功能鉴定及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森燕 吴忠义 张秀海 刘占磊 王永勤 黄丛林
构建了ZmPti1基因的正义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以bar基因为抗性筛选标记,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构建的两个表达载体分别转化到玉米自交系178。收获的种子播种于营养钵中,出苗后,经0.1%的草丁膦筛选得到40株草丁膦抗性植株,进一步用PCR鉴定与PCR-Southern检测得到33株转基因植株,其中15株是转化正义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植株,18株是转化RNAi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植株。并对转化方法和ZmPti1基因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振艳 刘峰 苟小清 王晓军
小麦TaNADP-ME1基因对干旱、盐、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作出响应。利用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TaNADP-ME1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E1,农杆菌介导法成功转化水稻品种日本晴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通过潮霉素筛选获得了抗性愈伤,分化和生根后获得转化植株,PCR鉴定获得20株转基因水稻苗。结果为进一步确定TaNADP-ME1的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TaNADP-ME1 转化 水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振艳 苟小清 张正斌 肖向文 王晓军
小麦TaNADP-ME2是一光反应基因,并对干旱、盐、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作出响应。构建TaNADP-ME2基因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利用重组技术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冻融法转化农杆菌,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水稻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潮霉素筛选和PCR鉴定转基因植株。成功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质粒pSUE2,并将pSUE2转入农杆菌EHA105,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基因和TaNADP-ME2基因PCR鉴定获得16棵转基因阳性水稻植株。为进一步确定TaNADP-ME2基因的水分利用效率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闵东红 陈阳 霍冬英 胡笛 赵月 徐兆师 张小红 李连城 陈明 马有志
干旱、高盐和病虫害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ERF(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转录因子是介导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的重要调控因子。本实验室从小麦中克隆到抗逆相关ERF转录因子W17基因,本研究以植物表达载体pAHC25为基础,构建了含有反向重复序列的RNAi表达载体pAHC-W17RNAi。采用基因枪法45枪轰击小麦品种新春9号幼胚材料2 379个,共获得115株T0代再生植株,其中12株为阳性转基因植株。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转基因植株中W17基因及其调控的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表型鉴定发现转基因小麦苗期发育受到抑制。本研究为深入分析小麦ERF基因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煜星 崔燕 武寒雪 祝建波 周鹏
采用PCR方法分别从陆地棉和拟南芥基因组中扩增出Accase羧基转移酶-βCT亚基编码基因accD,Accase羧基转移酶-αCT亚基编码基因CAC3的定位于叶绿体的转运肽序列。分析结果与NCBI公布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100%,99%。将CAC3基因转运肽序列与accD基因进行体外重组,构建了融合植物表达载体pBI-CAC3tp-accD,为下一步作物的遗传转化打下了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芸 李会 车丽玲 黄思齐 邱承祥 杨志敏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长度约为21~24个核苷酸,在基因表达、生长发育、细胞周期及环境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表明:植物miRNAs通过转录后以切割的方式对其靶基因的表达起着负调控作用。miR395的靶基因分别为ATP硫酸化酶和硫转运体SULTR2;1,两者在硫同化及转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miR395的功能,本研究利用PCR法从拟南芥中克隆了miR395d前体基因,并与pCAMBIA1304载体连接,构建了miR395d前体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到甘蓝型油菜特选4号中,目前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美玲 廖小芳 李枝玲 周步进 郑杰 孔祥军 刘一丁 李宏伟 周瑞阳
【目的】构建红麻线粒体基因atp6过表达载体遗传转化体系,为红麻线粒体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以红麻UG93A花药cDNA为模板,通过同源克隆技术克隆atp6基因编码区(CDS)的全长序列;利用In-Fusion基因融合技术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野生型烟草,并对转基因阳性烟草植株进行抗性筛选和PCR验证。【结果】红麻UG93A的atp6基因CDS全长为1182 bp,成功构建红麻atp6基因全长过表达载体pBI121-atp6-EGFP,并获得4株转基因烟草植株(B1、B2、B3和B4),使用过表达载体上3对不同位点的引物组合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验证,发现有2株转基因烟草植株在3对不同引物中稳定表达,即获得2株含pBI121-atp6-EGFP的T_0代转基因阳性植株(B1和B2)。【结论】构建的红麻线粒体基因atp6过表达载体遗传转化体系,可用于指导后续atp6基因调控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分子机理研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海生 陈敏氡 温庆放
根据草莓psy、pds和zds基因序列,设计含有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以草莓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法分别克隆psy、pds和zds基因.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为基础,利用口蹄疫病毒2A序列将psy、pds和zds基因融合在同一个开放阅读框下,构建成三价融合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2A2Apsy-pds-zds.同时构建了psy和zds基因二价融合植物表达载体pBI2A2Apsy-zds.经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鉴定后,成功将2个重组表达质粒pBI2A2Apsy-pds-zds和pBI2A2Apsy-zds导入农杆菌EHA105中.
关键词:
草莓 psy pds zds 表达载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超 康国章 郭天财 岳彩风 沈丙权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品种豫教2号的发育籽粒中克隆出小麦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质体型大亚基(AGPase plastidial large subunit,LSU Ⅱ)cDNA一段特异保守序列,长度为535 bp(GenBank No.EF378944),与DQ409820(小麦)、U66876(大麦)、AK069296(水稻)和DQ406819(玉米)分别有98%,97%,88%,88%的同源性,表明克隆出了小麦LSU Ⅱ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以pWM101质粒表达载体为基础,将LSU Ⅱ反向置于pWM101质粒的CaMV35S启动子之后,构建了LSU Ⅱ的反义表达载体pWM10...
关键词:
小麦 AGPase LSU Ⅱ 表达载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