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9)
- 2023(8772)
- 2022(7748)
- 2021(7114)
- 2020(6336)
- 2019(14574)
- 2018(14421)
- 2017(27864)
- 2016(15810)
- 2015(17974)
- 2014(18289)
- 2013(18174)
- 2012(17508)
- 2011(15743)
- 2010(16112)
- 2009(15108)
- 2008(15629)
- 2007(14431)
- 2006(12239)
- 2005(11090)
- 学科
- 济(65375)
- 经济(65308)
- 管理(42872)
- 业(42819)
- 企(34620)
- 企业(34620)
- 方法(32218)
- 数学(28193)
- 数学方法(27855)
- 农(17879)
- 财(17653)
- 学(17400)
- 中国(15533)
- 地方(14094)
- 业经(12615)
- 贸(12533)
- 贸易(12529)
- 制(12414)
- 易(12136)
- 农业(11692)
- 务(11661)
- 财务(11636)
- 财务管理(11603)
- 企业财务(10984)
- 理论(10216)
- 和(10026)
- 银(10022)
- 银行(9982)
- 融(9690)
- 金融(9684)
- 机构
- 大学(236658)
- 学院(235058)
- 济(89987)
- 经济(87940)
- 管理(83762)
- 研究(83046)
- 理学(72210)
- 理学院(71258)
- 管理学(69713)
- 管理学院(69281)
- 中国(60637)
- 科学(56386)
- 农(52252)
- 京(51275)
- 所(45584)
- 江(42363)
- 农业(42154)
- 财(42029)
- 业大(41895)
- 研究所(41794)
- 中心(38417)
- 财经(33612)
- 范(31537)
- 师范(31077)
- 北京(30711)
- 经(30324)
- 州(29475)
- 院(28766)
- 省(28750)
- 经济学(27673)
- 基金
- 项目(156345)
- 科学(120511)
- 基金(112293)
- 研究(106928)
- 家(100874)
- 国家(100057)
- 科学基金(83044)
- 社会(65566)
- 省(63350)
- 社会科(61903)
- 社会科学(61878)
- 基金项目(59588)
- 自然(56606)
- 自然科(55276)
- 自然科学(55252)
- 自然科学基金(54283)
- 划(53193)
- 教育(49900)
- 资助(46843)
- 编号(42561)
- 重点(36363)
- 成果(35423)
- 部(34370)
- 发(33427)
- 创(31856)
- 计划(31484)
- 科研(30931)
- 课题(30320)
- 创新(29875)
- 性(28515)
- 期刊
- 济(98944)
- 经济(98944)
- 研究(63568)
- 学报(48882)
- 农(47190)
- 中国(46326)
- 科学(39973)
- 财(34958)
- 大学(34788)
- 学学(33122)
- 农业(31921)
- 管理(28926)
- 教育(24060)
- 融(20299)
- 金融(20299)
- 技术(19137)
- 业(17602)
- 财经(17271)
- 业经(16123)
- 经济研究(15505)
- 经(14756)
- 版(14271)
- 问题(13391)
- 业大(13259)
- 技术经济(11683)
- 农业大学(11374)
- 统计(11216)
- 贸(11011)
- 资源(10999)
- 科技(10805)
共检索到345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军 杨杰 杨金欢 范方军 朱金燕 陈志德 仲维功
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的功能标记对2009,2010年江苏省粳稻中间试验的部分粳稻品系进行基因型检测,结合穗颈瘟抗性结果,通过关联分析Pi-ta、Pi-b在江苏省粳稻穗颈瘟抗性中的价值。结果表明:Pi-ta、Pi-b基因与江苏省粳稻穗颈瘟的抗性呈正相关,Pi-ta基因2009,2010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37;Pi-b基因2009,2010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51;Pi-ta、Pi-b基因的联合效应与穗颈瘟抗性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62。因此,同时携带这2个抗病基因可以大大提高江苏省粳稻穗颈瘟抗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方军 王芳权 刘永峰 王军 朱金燕 李文奇 仲维功 杨杰
利用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Pi-b、Pi-ta、Pikm和Pi54的功能标记检测2012年江苏省迟熟中粳稻预试64份品系,结合水稻穗颈瘟抗性鉴定,解析稻瘟病抗病基因Pi-b、Pi-ta、Pikm和Pi54在江苏省粳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64份材料中含稻瘟病基因Pi-b的有49份,含Pi-ta的26份,含Pikm的19份,含Pi54的25份。64份品系的人工或病圃鉴定其抗性表现为2级中抗的有10份,3级感病的有43份,4级高感的有11份。64份品系中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ta(26个新品系),或Pi-b、Pikm和Pi54组合(4个新品系),则该品系穗颈瘟抗性水平在2级中抗或3级感病...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功能标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宛柏杰 刘凯 赵绍路 朱静雯 刘艳艳 张桂云 朱国永 王爱民 唐红生 孙明法 严国红
【目的】为了分析不同抗性基因和基因组合对穗颈瘟抗性的变化。【方法】利用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Pi-ta、Pi-b、Pigm和Pi54的功能或紧密连锁标记,对经过多年抗性筛选的80份骨干亲本材料进行基因型分析,并进行连续两年穗颈瘟接种鉴定。【结果】在80份试验材料中,只有4份携带Pi-b基因,5份携带Pi54基因,8份携带Pi-b+Pi54基因组合、10份携带Pi-b+Pi54+Pigm基因组合,只有Pi-b+Pi54+Pigm基因组合没有出现高感材料。连续两年穗颈瘟接种鉴定结果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单个抗病基因的抗病能力在逐步减弱,甚至丧失。【结论】在水稻品种选育中,聚合抗性强、抗谱互补的基因是增强水稻抗病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弯弯 王健康 丁成伟 郭荣良 吴玉玲 王友霜 赵轶鹏 胡婷婷
【目的】探明抗稻瘟病基因Pib、Pi9、Pi2、Pi54和Pish 在粳稻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及不同基因型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方法】利用该5个基因的分子标记及人工接种稻瘟病的方法对93份材料进行研究。【结果】包含3个、2个和1个抗性基因的材料分别为19份(占20.4%)、25份(占26.9%)和28份(占30.1%),但这5个抗性基因在93份材料中均有分布。携带抗性基因Pib、Pi9、Pi2、Pi54和Pish的材料分别为49份(52.7%)、16份(17.2%)、8份(8.6%)、31份(33.3%)、31份(33.3%),抗性基因Pib的检出率最高;抗性较好的6个基因型或基因组合分别是Pi9、Pi54、Pib+Pi9、Pib+Pi2、Pib+Pish和Pi9+Pi54,但检出率均很低。【结论】本研究进行的抗稻瘟病基因检测和抗病性评价结果为稻瘟病抗性育种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芳艳 李春光 孟昭河 刘华招 刘永巍 孟巧霞 张景龙 宋冬明
稻瘟病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的第一大病害。Pi-b基因在我国很多稻区都表现出广谱抗病性并得到了应用。然而该基因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及应用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源于Pi-b基因本身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结合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混合接种鉴定及田间自然抗病鉴定,检测和分析了来自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所36份水稻品种Pi-b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垦稻06-193、垦稻06-774、垦稻19、垦稻13这4份材料含有Pi-b基因。该结论有助于含有Pi-b基因的品种合理布局及利用,为进一步进行抗病基因聚合育种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基因 显性标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继琼 孙一丁 杨奕 李进斌 陈惠查 焦爱霞 谭金玉 阮仁超 许明辉
【目的】了解"贵州禾"携带的稻瘟病抗性基因以明确其利用价值。【方法】对来自贵州省黎平、从江、雷山、榕江、荔波5个县的82份"贵州禾"品种在云南宜良(海拔1600 m)条件下鉴定了其田间叶稻瘟抗性,并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kh、Pi2、Pi9、Pi5紧密连锁的4个分子标记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检测。【结果】46个品种对叶瘟表现高抗(0~1级),占56. 1%,表明多数贵州禾对云南宜良的稻瘟病菌具有一定的抗性;贵州禾通过长期的人工和自然选择,Pi5(32. 35%)、Pikh(30. 86%)基因频率相对较高,而Pi9(2. 56%)和Pi2(2. 47%)频率较低;这4个基因可以组合成0、Pikh、Pi5、Pi9、Pi5+Pikh、Pi2+Pi5、Pi9+Pi5等7种基因型,其比例分别是50%、21. 95%、14. 63%、1. 22%、8. 54%、2. 44%、1. 22%,即50%不携带这4个抗性基因。每个县分布有其中2~6种基因型,从江县61. 54%的品种不携带这4个抗性基因,0型是优势类型,黎平县的优势类型是0型(46. 43%)和Pikh型(42. 86%),荔波县基因型达到6种,比从江县(4种)和黎平县(3种)多,没有明显的优势类型,品种类型相对丰富; 0、Pikh、Pi5+Pikh和Pi5这4种基因型平均抗性分别为2. 39、1. 28、1. 57和1. 17级,Pikh、Pi5+Pikh和Pi5这3种基因型平均抗性明显高于0型,说明田间叶瘟抗性与所检测的Pi5、Pikh基因有一定的关联,携带0个基因的部分品种在田间也表现出对叶稻瘟抗性,表明这些材料携带所检测的4个基因之外的抗性基因。【结论】研究结果为挖掘和利用贵州禾种稻瘟病抗性基因资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稻 贵州禾 抗稻瘟病基因 分子标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悦 邓晓娟 江南 黄红梅 王丹 何峰 孙平勇 王国梁
为了更好地揭示天津野生稻对稻瘟病抗性的遗传机理,以天津野生稻与感病品种CO39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稻瘟病菌株CHL1743、110–2和318–2进行室内接种鉴定,F2群体的抗感单株分离比符合3∶1,表明其对3个稻瘟病菌株的抗性均由1个主效基因控制,命名为Pi2–1。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和隐性群体分离法进行初步定位分析,将Pi2–1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SSR标记AP5659–5到RM7213之间,与2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9 cM和1.4 cM。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抗性遗传 基因定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素君 戴良英 刘雄伦 吴俊 宁约瑟 高佳 胡亚军 刘金灵 王国梁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导入籼稻品种1701中,得到了大量的T1代和T2代转基因植株.对T2代植株进行遗传分析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Pi9已转入到受体基因组中,并在T2代植株中得到表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南 王素华 李智强 文婷 梁毅 吴俊 杨婷婷 戴良英 王国梁 刘雄伦
采用35个不同来源的稻瘟病菌菌株,对3个稻瘟病抗性基因Pi9、Pi2、Pizt的供体亲本和以日本晴为遗传背景的转基因近等基因系进行室内接种鉴定,比较分析3个基因的抗谱差异。结果表明:Pi9和Pi2的抗谱较广,抗性频率均达到94.2%,Pi9对菌株ROR1和X2007A–7表现感病,Pi2对菌株CHNOS60–2–3和RB14表现感病,Pizt抗谱较窄,抗性频率仅为60%,使用13对SSR引物分析其中20个稻瘟病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可划分为4个宗谱,菌株的遗传宗谱和来源相关性不显著,与致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海燕 李定琴 黄兴奇 余腾琼 殷富有 张敦宇 付坚 程在全
稻瘟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所用Pi-ta+基因是一个来自景洪直立型紫秆普通野生稻的基因,该基因属于稀有的抗稻瘟病Pi-ta+等位基因,具有抗稻瘟病的能力;几丁质酶是一种以几丁质为底物的水解酶,它可以降解病原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破坏细胞新物质的沉积使病原体死亡。为获得抗稻瘟病的水稻新材料和进一步培育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本研究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构建了Pi-ta+和Bchi的双价表达载体pCAMBIA1300-Pi-ta+-Bchi,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栽培稻品种云资粳41中,经过一定浓度的甘露糖筛选培养,分化得到的再生苗经氯酚红显色法和PCR检测,获得11棵转基因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满开 程极益
应用离差均方比相似分析法预测水稻穗颈瘟流行程度肖满开1程极益2(1安徽省安庆市农业局植保站,安庆246001;2南京农业大学)FORECASTINGTHEEPIDEMICOFTHENECKBLASTOFRICESPIKEBYSIMILARITYAN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亚玲 高清 赵羽涵 刘瑞 付忠举 李雪 孙宇佳 靳学慧
【目的】稻瘟病严重威胁黑龙江省水稻的生产,选育和利用抗瘟品种是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了解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的稻瘟病抗性,明确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有效性,为黑龙江省稻瘟病抗病种质资源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秋季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采集134株水稻单孢菌株,采用病原物接种鉴定方法对黑龙江省50个水稻主栽品种进行抗性分析;针对已报道的35个稻瘟病抗病基因,利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参试品种及阳性对照品种进行抗瘟基因检测,对部分无阳性对照品种抗性基因扩增后测序,与NCBI中公布的参考序列比对,分析稻瘟病抗性基因在相应品种中的存在情况;通过基因聚合类型与品种抗性表现相关性分析,明确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抗性表现相关的基因型。【结果】根据抗性频率评价,参试的黑龙江省50份水稻品种中,龙粳20表现为抗,龙粳67、龙垦202、龙粳40、龙粳31、龙粳57和龙粳43表现为中抗,其余43个品种均表现感病。通过品种组合抗性分析发现龙粳20与龙粳67等33对品种组合的联合抗性系数(resistance association coefficients,RAC)较高,联合致病性系数(virulence association coefficients,VAC)较低,联合抗病性较好,该类搭配结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特异性引物对品种携带的抗瘟基因鉴定结果显示,抗瘟基因Pish、Pi36、Pi33和Pi-CO39在供试品种中均被检测到,Pi63、Ptr、Pi37、Pi64、pi21、Pi9、Pi54、Pi-kh、Pia、Pikp、Pi35、Pikm和Pik的被检出率为50%—100%,说明这类基因在黑龙江省水稻育种中应用较广泛;Pita、Pib、Pii、Pi5、Piz-t、Pi50和Pi2的被检出率为10%—50%,Pid2仅在2个品种中被检测到,Pigm仅在吉粳88中被检测到,而Pit、Pid3、Bsr-d1、Pi25、Pid3-A4、Pi56、Pi1、Pike和Pb1在供试品种中均未被检测到,说明这类基因在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中分布较少。通过品种基因型分析发现,供试品种携带抗瘟基因12—19个不等,共58种抗瘟基因型,说明供试品种的抗瘟基因组合类型较丰富。单基因及多基因聚合与抗病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2、Piz-t、Pi50、Pi5和Pii的分布频率与携带该基因且表现抗病的百分率相当;研究发现品种携带抗瘟基因越多,其表现为抗病品种的概率越高,携带Pi2+Piz-t+Pi50+α聚合类型的6份品种均表现为抗病。【结论】参试的黑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抗性偏低,部分品种组合种植有较高应用价值,抗瘟基因在参试品种中分布不等,Pi2、Piz-t、Pi50、Pi5和Pii在品种抗病方面起主导作用,Pi2+Piz-t+Pi50+α基因聚合类型可以提高水稻抗瘟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树芳 董丽英 赵国珍 李迅东 杨勤忠
云粳优5号、云资粳41号和楚粳28号是农艺性状优良但对稻瘟病抗性弱的粳稻品种,采用回交的方法将2个广谱抗稻瘟病的基因Piz-t和Pi9导入这些品种以改良这3个品种的抗稻瘟病特性。为提高后代抗病材料选择的准确性和效率,本研究开发获得5个与Piz-t和Pi9基因紧密连锁并且在供体亲本和受体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跟踪检测来源于供体亲本与受体亲本回交获得的BC1F1单株中Piz-t和Pi9基因,并进一步利用对受体亲本云粳优5号、云资粳41号和楚粳28号致病,但对持有Piz-t和Pi9基因的供体亲本不致病的稻瘟病菌09BSH-10-5A进行接种分析。结果显示,携带有供体亲本和受体亲本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金燕 王军 范方军 李文奇 王芳权 仲维功 杨杰
为不断发掘和鉴定新的抗性基因,从而克隆和利用广谱持久抗性基因,选育水稻广谱抗稻瘟病新品种,解决稻瘟病危害。根据已克隆的水稻稻瘟病广谱抗病隐性等位基因pi21的序列设计分子标记Pi21-1,对育种上高频率使用的广亲和品种02428进行PCR扩增,测序比较分析发现了新的等位基因类型,同时对广亲和品种02428进行田间稻瘟病接种鉴定,苗期鉴定结果为免疫,从而鉴定了一个广谱抗稻瘟病的新等位基因pi21t,为水稻广谱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有利资源。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能够快速明确目标品种中所携带目标基因的等位基因型,从而加快水稻广谱抗稻瘟病育种的进程,提高抗病效率。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广谱抗病 等位基因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