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2)
2023(1584)
2022(1327)
2021(1240)
2020(1037)
2019(2273)
2018(2190)
2017(3520)
2016(2205)
2015(2426)
2014(2263)
2013(2371)
2012(2382)
2011(2001)
2010(2082)
2009(2046)
2008(1938)
2007(1945)
2006(1734)
2005(1571)
作者
(8737)
(7414)
(7276)
(6958)
(4747)
(3761)
(3176)
(3027)
(2861)
(2860)
(2852)
(2632)
(2577)
(2528)
(2391)
(2314)
(2274)
(2270)
(2236)
(2205)
(1970)
(1931)
(1828)
(1815)
(1778)
(1712)
(1709)
(1640)
(1635)
(1628)
学科
(5921)
经济(5918)
管理(4863)
(4494)
(3348)
企业(3348)
(2824)
(2124)
(2046)
方法(2042)
中国(1903)
(1898)
农业(1823)
业经(1667)
数学(1638)
数学方法(1596)
(1582)
及其(1353)
地方(1246)
(1163)
理论(1138)
(1057)
(1048)
贸易(1046)
银行(1038)
(1019)
(1018)
财务(1016)
财务管理(1015)
(982)
机构
大学(31738)
学院(31527)
研究(14851)
(14284)
农业(12038)
科学(11072)
中国(9899)
(9888)
经济(9584)
业大(9518)
(9338)
研究所(8650)
管理(8635)
农业大学(7555)
(7466)
(7462)
(7189)
理学(7139)
理学院(7040)
管理学(6773)
管理学院(6735)
中心(6397)
(6105)
科学院(5605)
(5505)
技术(5135)
实验(5062)
(4793)
实验室(4775)
(4769)
基金
项目(22714)
(15896)
国家(15798)
科学(15737)
基金(15042)
研究(12505)
科学基金(11406)
(9639)
自然(8694)
(8668)
自然科(8494)
自然科学(8486)
自然科学基金(8330)
基金项目(7707)
社会(6626)
计划(6539)
科技(6537)
资助(6439)
社会科(6245)
社会科学(6243)
(5908)
重点(5904)
教育(5693)
(5371)
(5115)
专项(4841)
(4644)
科研(4623)
(4516)
编号(4509)
期刊
(13895)
学报(12409)
(12238)
经济(12238)
农业(10223)
中国(9376)
大学(8344)
学学(8139)
科学(8043)
研究(7773)
(5849)
业大(4760)
农业大学(4373)
(4102)
管理(3563)
教育(3335)
(3145)
中国农业(2896)
技术(2566)
(2475)
金融(2475)
自然(2278)
自然科(2132)
自然科学(2132)
科技(1850)
西南(1799)
农业科学(1746)
财经(1746)
林业(1720)
(1542)
共检索到51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洪涛  虞娜  张玉龙  黄毅  
对自行研制的3种包膜缓释肥料(PG、PGg、PG f)的肥效进行旱稻盆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包膜肥料具有较好的养分缓释效果,能使土壤中长时间保持较高的养分含量,包膜肥料缓释效果PGg型优于PG型和PG f型。相同试验条件下,PGg处理株高和生物量比对照处理(CK)分别增加了15.7%和12%,氮素利用率比CK提高了7.5%,减少了氮素损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邹洪涛  张玉龙  黄毅  虞娜  张玉玲  党秀丽  
本文概述包膜缓释肥料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详细地介绍了该类肥料的缓释材料、缓释机理、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瑞荣  孙锐锋  肖厚军  苟久兰  
为探索缓释肥在马铃薯上的作用,2009年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引进施可丰牌缓释肥和氮肥抑制剂(一种氮肥缓释剂),设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缓释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可丰牌缓释肥在一次性施肥的情况下,对马铃薯增产效果显著,并能较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施可丰牌缓释肥用量(按总养分量折算)在比常规施肥减少20%用肥量的情况下仍有5.6%的增产效果。初步认为,种植马铃薯施用施可丰牌缓释肥有节本、增效、省工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海林  杨凯  杨红竹  林清火  罗微  茶正早  
【目的】研究脲醛缓释肥料棒对橡胶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脲醛缓释肥料棒在橡胶树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脲醛氮占总氮的0%、25%、50%、75%的脲醛缓释肥料棒为试验肥料,采用橡胶苗盆栽试验,测定橡胶苗的株高、茎粗、生物量及氮磷钾吸收量。【结果】脲醛氮占总氮50%的脲醛缓释肥料棒处理橡胶苗株高和茎粗均为最大,分别为149.32 cm和17.96 mm,但与常规肥料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脲醛氮占肥料总氮比例的增加,橡胶苗全株生物量、氮磷钾吸收量以及肥料利用率均表现为先增后减,脲醛氮占总氮50%的脲醛缓释肥料棒处理全株生物量、氮磷钾吸收量以及肥料利用率均为最大。【结论】脲醛缓释肥料中脲醛氮占总氮50%时最有利于橡胶苗生长和橡胶苗养分吸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雪芹  彭克勤  王少先  童建华  
以不施肥(处理A)和施用烟草专用配方肥(处理B)为对照,研究施用缓释肥料M和N对烤烟茎尖和根尖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M或N较不施肥处理显著提高茎尖和根尖的IAA、GA3、ZR含量,降低茎尖和根尖的ABA含量.移栽45d后,茎尖和根尖IAA、GA3含量达到峰值,茎尖的ZR、ABA含量在移栽后60d达到峰值.打顶后,根尖IAA、GA3、ZR含量稍有升高,ABA含量则下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丽艳  黎志彬  葛正平  黄四化  潘秀娟  鲍锐  孔令明  龚亚菊  
以空白(CK-1)和常规施肥(CK-2)为对照,在夏秋番茄上研究了5种缓释肥对番茄的生长发育、主要病害、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植株生长初期,不同处理的株高、茎粗等未产生明显差异;施用5种缓释肥后的发病情况普遍较施用常规肥料轻微;5个缓释肥处理的产量和品质均超过2个对照,其中桂湖18-8-15的产量最高,俩控的品质最好。综合研究结果与成本分析,最终筛选出适宜云南省夏秋番茄生产使用的缓释肥品种2个(桂湖18-8-15和俩控)。研究结果可为缓释肥在夏秋番茄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兴泉  闵凡国  杨靖民  李洁  陈晓佳  
新研制的缓释肥料具有环保、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聚丙烯酰胺(PAM)生产的缓释肥料可以增产0 76%~12 82%,增加经济效益179 5~579元·hm-2,对玉米生长中后期的性状也有很大改善,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缓释肥料。表3参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胡培毅  向阳  郄浩然  仝迎芳  刘子超  郭仕伟  郭建峰  刘亚青  
为从生物降解角度研究高分子脲醛缓释肥料,以含氮、磷、钾的高分子脲醛缓释肥料(PSRF)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设计筛选培养基,从连续施用PSRF 2年的土壤中分离和筛选高分子脲醛肥料降解菌,并利用形态学、ITS基因序列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筛选的菌种进行鉴定;同时,应用SEM、激光粒度分布、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和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对100℃超声处理后的抗热解不溶性大分子PSRF(rPSRF)的降解效果。结果如下:筛选得到1株高分子脲醛肥料降解菌,经形态学和ITS鉴定为产红青霉菌Penicillium rubens,保藏号CGMCC23229(P.rubens 23229);SEM与激光粒度分布结果表明,与rPSRF共培养期间,P.rubens 23229可以在rPSRF肥料中附着生长并将其从致密大块颗粒结构降解为小块以及更小的碎屑;降解过程中溶液磷含量从0μg/mL增加到21.52μg/mL,甲醛含量从0μg/mL增加到0.213mg/mL,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此外,P.rubens 23229在含诱导物PSRF的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后,其除菌发酵液可降解rPSRF,说明P.rubens 23229产生的降解酶为胞外酶,受PSRF诱导产生。本研究可为高分子脲醛肥料的生物降解途径及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牟林  韩晓日  张芳  于成广  徐志强  
根据氮素肥料大多采用含氮量较高尿素作为原料的特点,采用一种检测酰胺态氮的化学方法来研究包膜尿素态氮肥的缓释性能。通过水溶与土壤淋溶试验,对比分析氮素释放率曲线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基本上评价出包膜尿素态氮肥的缓释效果,尤其对疏水型材料包裹的尿素态氮肥评价更为贴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乔梦吉  姜金英  符韵林  
【目的】研究构成壳体的木材剩余物类型、壳体密度和厚度等因素对壳体肥料释放规律的影响,为制造可根据植物生长需要调控肥料释放速度的木材剩余物缓释肥料壳体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松木、香椿木材剩余物为原料,制备木材剩余物缓释肥料壳体,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构成壳体的类型、密度和厚度等对壳体肥料释放速度的影响。【结果】木材剩余物缓释肥料壳体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使用壳体的肥料释放期长,释放速度较均匀,90天时,肥料释放率在39.20%以下;而没有使用壳体的肥料初期释放量很大,之后迅速减少,释放期短,90天时,肥料释放率达65.46%。壳体的肥料释放速度与构成壳体的剩余物种类有关,松木壳体的释放速度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时艺  韦云东  陈蕊蕊  盘欢  徐钏  李菊馨  罗燕春  郑华  
以‘南植199’为试验材料,选择8、10、15、20 cm 4个不同的施肥深度(种茎的种植深度与施肥深度相同),施用单膜小颗粒缓释肥(C1)和双膜小颗粒缓释肥(C2),以不施肥(C0)为对照,设置C0–8、C1–8、C1–10、C1–15、C1–20、C2–8、C2–10、C2–15等8个处理,通过测定木薯的农艺性状、产量、结薯深度、半幅宽以及肥料利用率,比较2种缓释肥不同施肥深度对木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1和C2肥料下,施肥深度15 cm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分别比同种肥料施肥深度8cm处理的高13.2%、18.0%;在块根形成期(植后79d)和收获期,C1–15的株高显著高于C2–15的;收获期C1–8的茎粗显著大于C2–8的,C1–10的显著大于C2–10的;C1–10和C2–10的单薯质量、鲜薯产量、淀粉产量、淀粉含量分别为C1、C2肥料下的最高值,C1–10的鲜薯或淀粉产量比C1–8的增产约10%,C2–10比C2–8仅略有增产,差异均不显著;8个处理中,C1–20的氮肥利用率(40.6%)最高,C2–8的磷肥利用率(43.8%)最高,C1–10的钾肥利用率(59.4%)最高。综合分析比较,C1–10为本试验最优处理,推荐在木薯机械化作业时采用8~10 cm的种植深度和施肥深度,如遇干旱天气可适当增加播种深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时艺  韦云东  陈蕊蕊  盘欢  徐钏  李菊馨  罗燕春  郑华  
以‘南植199’为试验材料,选择8、10、15、20 cm 4个不同的施肥深度(种茎的种植深度与施肥深度相同),施用单膜小颗粒缓释肥(C1)和双膜小颗粒缓释肥(C2),以不施肥(C0)为对照,设置C0–8、C1–8、C1–10、C1–15、C1–20、C2–8、C2–10、C2–15等8个处理,通过测定木薯的农艺性状、产量、结薯深度、半幅宽以及肥料利用率,比较2种缓释肥不同施肥深度对木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1和C2肥料下,施肥深度15 cm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分别比同种肥料施肥深度8cm处理的高13.2%、18.0%;在块根形成期(植后79d)和收获期,C1–15的株高显著高于C2–15的;收获期C1–8的茎粗显著大于C2–8的,C1–10的显著大于C2–10的;C1–10和C2–10的单薯质量、鲜薯产量、淀粉产量、淀粉含量分别为C1、C2肥料下的最高值,C1–10的鲜薯或淀粉产量比C1–8的增产约10%,C2–10比C2–8仅略有增产,差异均不显著;8个处理中,C1–20的氮肥利用率(40.6%)最高,C2–8的磷肥利用率(43.8%)最高,C1–10的钾肥利用率(59.4%)最高。综合分析比较,C1–10为本试验最优处理,推荐在木薯机械化作业时采用8~10 cm的种植深度和施肥深度,如遇干旱天气可适当增加播种深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欢  唐兵  张萌  肖厚军  安江勇  郑常祥  祝云芳  芶久兰  秦松  
为筛选出玉米覆膜栽培条件最佳缓释肥用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覆膜及缓释肥减量对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养分累积、品质、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各施肥处理较不施肥(T_1)处理:产量提高35.77%72.09%,其中,普通复合肥(T_6)最高,为8964 kg/hm2;缓释肥(T_3)处理其次,为8465 kg/hm2;缓释肥减量15%(T_4)第三,为8218 kg/hm2,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②穗行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22.06%34.55%、-2.77%13.66%;覆膜穗粗和行粒数分别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欢  唐兵  张萌  肖厚军  安江勇  郑常祥  祝云芳  芶久兰  秦松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又升  陈明亮  袁家富  赵书军  彭成林  徐祥玉  
采用电子显微镜探讨了3种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的膜结构和厚度与养分释放的关系。扫描电镜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膜的基本结构为叠加层状,叠层间有微小颗粒或孔隙,包膜尿素、包膜磷铵-1和包膜磷铵-2的膜平均厚度分别为65μm、35μm和45μm。膜的叠层致密程度和厚度与养分释放速度成负相关关系。采用电超滤(EUF)在短时间内确定包膜肥料氮养分释放量(g/kg)和时间(min)的关系,用数学方程进行拟合,建立了包膜尿素、包膜磷铵-1和包膜磷铵-2的氮养分释放动力学经验方程分别为y=2.162x-3.973,y=2.817x+20.867和y=2.434x+4.733。从而,可以快速鉴别包膜肥料的控释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