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
2023(11)
2022(8)
2021(9)
2020(5)
2019(14)
2018(9)
2017(16)
2016(10)
2015(18)
2014(16)
2013(13)
2012(9)
2011(5)
2010(17)
2009(11)
2008(6)
2007(7)
2006(6)
2005(2)
作者
(54)
(46)
(40)
(25)
(25)
(24)
(21)
(21)
(21)
(18)
(18)
(17)
(16)
(14)
(14)
(13)
(13)
(11)
(11)
(11)
(11)
(11)
(11)
(11)
(10)
(10)
(10)
(9)
(9)
(9)
学科
(48)
经济(48)
方法(35)
数学(34)
数学方法(34)
(15)
(15)
管理(15)
(13)
中国(12)
(12)
企业(12)
(11)
地方(8)
(8)
植物(8)
环境(8)
生态(8)
统计(8)
(8)
业经(7)
(7)
(7)
(7)
(7)
森林(7)
理论(7)
(7)
贸易(7)
企业财务(6)
机构
学院(193)
大学(185)
科学(72)
研究(70)
(68)
(67)
理学(64)
理学院(64)
经济(63)
业大(61)
管理(61)
农业(55)
管理学(53)
管理学院(53)
中国(47)
(45)
研究所(42)
农业大学(40)
(38)
实验(36)
中心(35)
(35)
实验室(34)
科学院(33)
科技(32)
重点(32)
(31)
(31)
工程(30)
技术(30)
基金
项目(160)
(124)
科学(124)
国家(123)
基金(116)
科学基金(97)
基金项目(73)
(73)
自然(70)
自然科(70)
自然科学(70)
自然科学基金(70)
研究(69)
(58)
社会(54)
社会科(53)
社会科学(53)
教育(47)
资助(45)
计划(40)
科技(36)
重点(36)
科研(35)
专项(34)
(34)
(33)
(31)
(29)
大学(27)
技术(27)
期刊
学报(80)
大学(63)
学学(63)
科学(63)
(60)
农业(44)
中国(32)
(31)
经济(31)
业大(27)
(27)
研究(27)
自然(27)
林业(26)
(25)
统计(24)
自然科(24)
自然科学(24)
农业大学(22)
决策(22)
(22)
中国农业(21)
技术(17)
科技(15)
管理(15)
农业科学(14)
科技大(13)
科技大学(13)
农林(12)
(12)
共检索到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吴子睿   石凌峰   孙瑞   田华   王轩   舒歌群  
由于良好的性能和环保性,CO_2+HFC二元混合物被认为是冷电联合循环系统中良好的替代工作流体。气液相平衡特性是计算混合物焓和熵的关键,这冷电联合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至关重要。为了准确预测CO_2和HFC (R23,R32,R41,R125,R134a,R143a,R152a,R161,R227ea)二元混合物的气液平衡性质,本文建立了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混合规则的群贡献模型(PR+MHV1+UNIFAC和PR+LCVM+UNIFAC)。通过CO_2和HFC制冷剂的气液相平衡实验获得了-CO_2、-烷烃、-CHF和-CHF3等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这些基团参数对于预测其气液相平衡性质(压力和气相摩尔分数)至关重要。PR+LCVM+UNIFAC模型计算的AARDp值为5.53%,AADy1值为0.0132,PR+MHV1+UNIFAC模型的AARDp值和AADy1值分别为7.40%和0.0229。然而,对于CO_2+R32系统,PR+MHV+UNIFAC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AARDp和AADy1的值分别为1.53%和0.0045。综上所述,对于CO_2+HFC二元混合物,PR+LCVM+UNIFAC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但对于CO_2+R32二元混合物,PR+MHV1+UNIFAC模型也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基团贡献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之前系统使用的PR+MHV1+UNIFAC模型相比,PR+LCVM+UNIFAC模型的计算进度显著提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曙云  关积珍  李元左  
针对交通流流量、占有率和速度3个基本参数,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道路交通状态特征辨识方法.利用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算法实现对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结合Bayes方法和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检验进行混合模型的选择.应用北京市实际道路交通流参数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取得一些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特征指标,并就此方法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浩华  刘次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延群   尹建兵   王妍艳   张明进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发展、税收、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及时了解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对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做出预判,有必要构建刻画数字经济发展状态的数字经济状态指数。本文提出运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从不同频度的数据中提取因子构建月度数字经济状态指数的方法,并运用杭州市季度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和月度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杭州市月度数字经济状态指数。实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月度数字经济状态指数能很好地刻画数字经济发展状态,且可以为预测季度数字经济状态指数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延群   尹建兵   王妍艳   张明进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发展、税收、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及时了解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对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做出预判,有必要构建刻画数字经济发展状态的数字经济状态指数。本文提出运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从不同频度的数据中提取因子构建月度数字经济状态指数的方法,并运用杭州市季度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和月度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杭州市月度数字经济状态指数。实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月度数字经济状态指数能很好地刻画数字经济发展状态,且可以为预测季度数字经济状态指数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仲昆  
笔者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产业结构总体不合理,对国际收支失衡起重要推动作用;与产业的非结构性变动相对比,产业的结构性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程度更高。在现阶段,应对本国汇率和资本管制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荣  崔江浩  宋协法  唐衍力  赵芬芳  黄六一  
一种基于有限元原理的非线性混合法被用于预测捕捞作业中的金枪鱼延绳钓的形状与张力,为渔具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并以期在设计阶段能替代传统的水槽模型试验,为实际渔业生产作业调整提供有益的技术参数。构成延绳钓渔具的绳索可以被一系列绝对柔软的被称为绳索要素的单元所模拟,因此,整个延绳钓渔具可以被看作为一系列绳索要素在其两端点通过无摩擦铰接连接而成的集合体。根据最小位能原理,可以导出描述系统平衡状态的非线性基本平衡方程式。利用Newton-Raphson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负荷-形状迭代法求解基本平衡方程式,可以获得海流作用下延绳钓渔具作业时的形状和张力分布的数值解。简化模型的回流水槽试验验证表明,本方法具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章禄  任超  胡凌凤  
本文首先对煤炭基础价格和价格的偏移比率进行界定,在检验各变量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动力煤价格的供给和需求状态空间模型,同时将其基础价格作为状态变量引入模型。运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时变参数和价格偏移比率进行估计,分析了我国动力煤价格变动趋势及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我国动力煤价格偏移比率平均达到30.5%,整体存在价格虚高现象;考虑通胀因素下,2013-2014年我国动力煤价格相对于基础价格已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敬博  李同昇  祁航  朱依平  
通过构建供需匹配模型对秦巴山区人地关系均衡状态进行定量研究,采用OLS最小二乘法和GWR地理加权法对空间供给能力和空间需求强度间的作用关系和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模式。结果表明:(1)秦巴山区存在明显的供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外围低,中部高值区的区县供给指数多处于0.72~1.16之间,外围区县供给指数多小于0.6;需求强度则与供给能力基本相反,中部区县需求强度均小于0.14,外围和东部区域需求强度普遍较高,最高值主要位于秦岭北麓、东麓和汉江中游的区县;这种供需错位源于复杂地形阻隔下的空间资源配置失效。(2)人-地供需两端相互作用,作用程度在地形影响下存在明显空间分异。(3)人地关系均衡指数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呈现明显的"中部低、外围高"特征,低效均衡、协调均衡与空间失衡的区县数量比约为11∶3∶2。(4)可将研究区分为发展严控区、发展提升区、发展优化区和发展疏解区四大管控分区,针对均衡状态制定人地调控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先军  李亦亮  余呈先  
在RCK(Ramsey-Cass-Koopmans)模型框架下,文章对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性研究。对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多重均衡情况及其在联动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联动发展的均衡性特点具有怎样的差异性等问题进行了解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成胜  
基于PSR模型,从时间尺度上对江西省1990~2007年的农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农地压力指数呈现出快速上升后趋于稳定;农地状态指数则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3个阶段;响应指数则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趋于稳定并略有上升的趋势;而农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则一直呈线性上升的趋势。运用多元回归定量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农地集约利用影响的结果表明,城市化是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其影响最大;人均GDP和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影响最小;第三产业的发展则与农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从农业科技、物资使用效率、城市化进程、第三产业、农民收入,提出了提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宗军  潘文砚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五因素模型框架,构建了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07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经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由西部向东部逐渐提高、由北部向南部逐渐提高、局部地区表现突出的格局;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及其利用情况和政策扶持力度等因素决定了各地区的低碳发展水平;中、西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建设是我国低碳发展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梅   曹丹丹   王鑫   杨秀平  
各省份积极贯彻落实碳达峰行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达峰是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构建CO_2排放状态定量判断模型分析省域碳排放状态,并运用支持向量机多情景预测2019—2035年27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碳达峰时间。能源“双控”指标将27个省份分为高消费高强度、高消费低强度、低消费低强度与低消费高强度的四个区域,分析每个区域的碳达峰与能源“双控”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将“碳达峰”看作一个过程,目前我国6个省份处于下降期,4个平台期与17个上升期;(2)在低碳情景下各省份的碳排放水平最低,碳达峰进展最顺利,21个省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3)从整体上看高消费高强度与低消费低强度区域能源“双控”进展更顺利,高消费低强度与低消费低强度区域“碳达峰”进程更快。能源“双控”与控制碳排放增长密切相关。为此,针对不同区域的能源“双控”进展与碳排放状态提出参考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梅   曹丹丹   王鑫   杨秀平  
各省份积极贯彻落实碳达峰行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达峰是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构建CO_2排放状态定量判断模型分析省域碳排放状态,并运用支持向量机多情景预测2019—2035年27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碳达峰时间。能源“双控”指标将27个省份分为高消费高强度、高消费低强度、低消费低强度与低消费高强度的四个区域,分析每个区域的碳达峰与能源“双控”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将“碳达峰”看作一个过程,目前我国6个省份处于下降期,4个平台期与17个上升期;(2)在低碳情景下各省份的碳排放水平最低,碳达峰进展最顺利,21个省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3)从整体上看高消费高强度与低消费低强度区域能源“双控”进展更顺利,高消费低强度与低消费低强度区域“碳达峰”进程更快。能源“双控”与控制碳排放增长密切相关。为此,针对不同区域的能源“双控”进展与碳排放状态提出参考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顾颖  周悦  
文章构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均衡状态重建的H-T模型,并应用计量方法对农民由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户资金可获得性、改善农村信息来源条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拓宽非农业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均衡的重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