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6)
- 2023(8700)
- 2022(7301)
- 2021(6958)
- 2020(6020)
- 2019(13682)
- 2018(13341)
- 2017(26525)
- 2016(13566)
- 2015(14924)
- 2014(14516)
- 2013(13807)
- 2012(12104)
- 2011(10377)
- 2010(9918)
- 2009(8795)
- 2008(8175)
- 2007(6651)
- 2006(4987)
- 2005(3994)
- 学科
- 济(50849)
- 经济(50796)
- 业(40538)
- 管理(39472)
- 企(32307)
- 企业(32307)
- 方法(29202)
- 数学(26603)
- 数学方法(26264)
- 财(15042)
- 中国(14249)
- 农(12850)
- 险(10868)
- 保险(10776)
- 业经(10647)
- 务(10499)
- 财务(10466)
- 财务管理(10441)
- 企业财务(9927)
- 制(9641)
- 银(9576)
- 银行(9573)
- 贸(9405)
- 贸易(9402)
- 易(9209)
- 行(8988)
- 融(8591)
- 金融(8590)
- 农业(8513)
- 技术(8380)
- 机构
- 大学(172840)
- 学院(172719)
- 管理(76963)
- 济(74004)
- 经济(72716)
- 理学(67338)
- 理学院(66803)
- 管理学(65782)
- 管理学院(65456)
- 研究(46535)
- 中国(39967)
- 财(35442)
- 京(33098)
- 财经(29167)
- 经(26906)
- 科学(25696)
- 中心(24991)
- 经济学(23675)
- 业大(23071)
- 江(22711)
- 财经大学(22407)
- 经济学院(21639)
- 农(20771)
- 商学(20153)
- 经济管理(20132)
- 商学院(19976)
- 北京(19518)
- 范(19303)
- 所(19145)
- 师范(19115)
- 基金
- 项目(128373)
- 科学(104245)
- 基金(97623)
- 研究(95143)
- 家(83193)
- 国家(82533)
- 科学基金(74460)
- 社会(63716)
- 社会科(60575)
- 社会科学(60561)
- 基金项目(52335)
- 省(48677)
- 自然(48243)
- 自然科(47256)
- 自然科学(47243)
- 自然科学基金(46390)
- 教育(44172)
- 划(40787)
- 资助(38952)
- 编号(37671)
- 部(29579)
- 重点(28032)
- 成果(28019)
- 创(27880)
- 国家社会(27312)
- 教育部(26568)
- 人文(26409)
- 发(26215)
- 创新(26039)
- 制(25563)
共检索到231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志刚 郭雪萌
作为当前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模式,PPP承载了政府与社会各方的美好愿景。然而,PPP项目一般由于运营期限长、参与主体多元以及环境不确定等因素,再加上作为确定各方法律关系体系的法律文本本身又存在天然的契约不完全性,使其在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风险。能否有效识别并化解这些风险,成为影响和制约PPP健康成长的关键。对此,有必要立足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以实践中已运作的PPP项目存在的风险机理与风险特征作为科学认知并有效识别PPP项目风险的根据,进而从完善PPP项目法律规范体系、构建PPP项目风险分担与协同治理机制以及创新金融工具和引入PPP项目后期评价制度等方面入手,力争有效化解PPP项目中的可能风险。
关键词:
PPP项目风险 不完全契约理论 风险共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蕊
围绕建设过程中发包人对风险转移方案进行调整的问题,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引起风险转移调整的条件,从降低再谈判交易成本的角度探讨基于法律规定、友好协商以及第三方证实的三种风险转移调整的执行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邵江鲁 周咏梅
PPP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虽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主体复杂、周期长和成本高的固有特征也使其面临更多风险。对风险进行合理分担是PPP项目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鉴于PPP项目参与双方的地位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论文从不完全信息的角度构建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得到风险分担的影响因素为损耗系数、风险转移比例和风险转移概率。基于此,对PPP项目风险分担提出以下建议:建立政府信用约束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促进政府角色转变。本文的研究为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邵江鲁 周咏梅
PPP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虽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主体复杂、周期长和成本高的固有特征也使其面临更多风险。对风险进行合理分担是PPP项目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鉴于PPP项目参与双方的地位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论文从不完全信息的角度构建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得到风险分担的影响因素为损耗系数、风险转移比例和风险转移概率。基于此,对PPP项目风险分担提出以下建议:建立政府信用约束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促进政府角色转变。本文的研究为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广乾
公司治理契约的不完全性诱发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当事人道德风险行为,制约着企业经营效率,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文章从契约不完全性视角探讨了公司治理道德风险的本质和起源,并从公司治理当事人委托代理交互关系中指出了委托人-代理人框架、委托人-监督人-代理人框架、知情委托人框架三类道德风险分析框架。结合公司治理道德风险的本源,从微观视角提出了偏好治理机制、声誉治理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横向监督机制以及第三方执行机制五种由弱到强、由内到外的道德风险多层次治理机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五种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最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 道德风险 治理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新 史本山
文章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指导下,分析了项目公司和产品购买方的套牢机制,并对项目公司投资决策和事后谈判行为决策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产品购买方降低项目产品价格时的套牢问题,分析事前权益比例对双方决策行为的影响,给出了再谈判时双方的临界条件和最优决策。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BOT 套牢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瑞龙 侯方宇
国内学术界对产业政策的争论仍停留在"产业政策是否有效"的阶段,而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产业政策什么时候有效",即讨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认为,产业政策本质上是政府与企业签订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由于剩余控制权分配既是缓解不完全契约环境下敲竹杠问题的方法,也是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契约模型来分析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发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依赖于4个条件:第一,当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不一致时,政府对产出价值的评价足够高;第二,产业政策不应是"一刀切"的,要包含政府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第三,国家具备产权明晰化的微观基础;第四,政府不滥用谈判力。本文从不同方面对模型假设进行了讨论,发现结论是稳健的。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不完全契约 剩余控制权 外部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清海 史本山
技术转移的核心是知识转移。论文运用契约经济学理论,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研究了研发管理中的技术转移效率问题及产权治理机制。将事前契约看作事后权利参考点,由于技术创新知识边界模糊,包括不可缔约的隐性知识和可缔约的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更多地体现在研究人员的人力资本中,因此,事后技术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技术转移效率损失。研究认为当创新价值和研发成本的不确定性大时,采用一体化组织形式并且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赋予公司的技术转移效率高。
关键词:
技术转移效率 不完全契约 产权 敲竹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利琼 袁桂秋
股权激励方案的契约各方无法预测公司长期发展目标并明确写入契约,也不能无争议地明确经理人如何实现业绩解锁条件。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分析股权激励对公司的绩效影响,以2008—2021年我国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实证方法,证实股权激励在实施前期能够提升公司绩效,但长期来看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无促进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不完全契约 激励绩效 人力资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明 张喆 万迪昉
以中国制度环境为背景,在不完全金融契约和激励契约并存情况下构建动态模型,围绕企业家最优努力水平考察债务契约的治理效应。本文指出债务契约发挥激励效应的条件,并指出债务契约具有对激励契约的替代效应,同时指出债务契约具有协调效应以及通过再谈判协调投资者与企业家利益的债务调整方式。
关键词:
债务 激励效应 替代效应 协调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喆 贾明 万迪昉
公私合作(PPP)被认为是通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模式。本文对现有PPP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强调了PPP的契约本质,指出合作方性质不同、产品公共化程度较高以及合作期较长是PPP区别于传统的企业间合作模式的三大特点。文章从契约视角出发,指出影响PPP效率的关键是控制权的最优配置,并提出了"从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两个方面研究PPP合作模式中控制权最优配置问题"这一研究PPP合作效率的新思路。
关键词:
PPP 不完全契约 关系契约 控制权配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清涛
违约风险直接影响着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执行及其效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分析框架观之,公费师范生违约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与师范生不同的有限理性选择、教师教育需求侧与供给侧关系的不确定性、公费教育信息非对称性以及公费投资的专用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契约的"不完全性"。为此,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公费教育契约不完全的客观实在性,联动各方利益相关者,多措并举,构建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这是防范公费师范生违约风险、保证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有效实施的可选之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珂 董萱 袁广达
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考量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投资方与供给方在不同风险偏好下的契约设计问题,结果显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投资方的可变补偿成本与治污成本参数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变化呈负相关;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投资方提供分离契约更利于实现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而高技术类型的供给方则偏向于单一契约;生态系统服务付费双方期望收益与供给方的不同技术水平均呈正相关;在不同风险组合偏好下,高技术类型的供给方在面临分离契约时的努力水平总高于单一契约,低技术的供给方则相反;当双方均为风险中性时,投资方收益最高;而当双方均为风险规避时,投资方收益最低。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崔琳 周方伟 李军林
金融监管的组织模式变革是一场持续悠久且影响深远的世界性"实验"。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以"制定监管标准权"的归属作为统一监管与分业监管的重要区别,从监管能力与监管标准入手考察不同监管组织模式的边界。通过对不同金融监管组织模式下的监管投入以及社会总效用的比较,我们发现:(1)分业监管下会存在因监管标准不一致而带来的卸责问题;(2)只有当高能力监管者的监管标准较为宽松、双方监管标准差异较小的情况下,统一监管后的社会总效用才会高于分业监管时的总效用;(3)监管机构间监管能力差异较大、金融混业程度较低时统一监管的适用边界更大。以上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现有金融监管组织模式的实践和改革提供了理论解释。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统一监管 分业监管 不完全契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南海
通过对会计本质的解读,认为会计本质上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息系统,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契约。在分析财务信息主客观约束的过程中探讨会计对象、会计目标和会计假设之间的关联性,并借助不完全契约理论探讨会计假设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关系,重新建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丰富其结构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