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0)
2023(2395)
2022(1927)
2021(1832)
2020(1663)
2019(3649)
2018(3547)
2017(7333)
2016(3739)
2015(3919)
2014(3739)
2013(3714)
2012(3378)
2011(2869)
2010(3057)
2009(3068)
2008(3110)
2007(2915)
2006(2617)
2005(2418)
作者
(9618)
(8169)
(7851)
(7701)
(5143)
(3849)
(3732)
(3089)
(2924)
(2884)
(2748)
(2667)
(2599)
(2492)
(2488)
(2416)
(2358)
(2322)
(2273)
(2195)
(2014)
(1877)
(1876)
(1875)
(1852)
(1820)
(1763)
(1664)
(1645)
(1601)
学科
(16407)
经济(16393)
(13727)
管理(13376)
(12478)
企业(12478)
方法(7824)
(7509)
数学(7188)
数学方法(7140)
(6185)
财务(6180)
财务管理(6174)
企业财务(6058)
(3235)
土地(3191)
关系(2730)
中国(2723)
业经(2532)
(2532)
(2525)
(2413)
技术(2331)
(2320)
金融(2319)
(2226)
(2215)
对外(2028)
(2008)
问题(2004)
机构
大学(51943)
学院(49757)
(22746)
经济(22288)
管理(22283)
理学(18746)
理学院(18596)
管理学(18447)
管理学院(18347)
研究(14685)
(12534)
中国(12484)
(10602)
财经(9732)
(8912)
(7485)
财经大学(7379)
中心(7283)
经济学(6835)
(6776)
北京(6773)
科学(6600)
商学(6315)
商学院(6273)
经济学院(6107)
(5909)
(5698)
研究所(5691)
业大(5688)
公司(5545)
基金
项目(30847)
科学(25120)
基金(24304)
研究(22745)
(20604)
国家(20426)
科学基金(18499)
社会(15553)
社会科(14832)
社会科学(14826)
基金项目(12703)
自然(12146)
自然科(11926)
自然科学(11922)
自然科学基金(11737)
(10421)
教育(10281)
资助(10121)
(9105)
编号(8803)
(7550)
成果(7152)
(6844)
国家社会(6762)
教育部(6753)
人文(6601)
重点(6240)
大学(6231)
(6173)
(6004)
期刊
(25645)
经济(25645)
研究(14966)
(11801)
中国(10507)
管理(8932)
(6132)
金融(6132)
科学(5976)
学报(5593)
财经(5311)
大学(4861)
学学(4626)
(4550)
国际(4229)
(4226)
技术(4109)
(3796)
财会(3671)
经济研究(3538)
教育(3350)
问题(3256)
会计(3178)
技术经济(3092)
业经(2898)
农业(2651)
世界(2433)
统计(2350)
通讯(2297)
会通(2292)
共检索到79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皓茹  
问题涉及土地的PPP项目中,投资人往往先竞标,再处理土地使用权事宜。但现实中,可能会出现已被他人"拍"走部分项目用地而无法推进整个项目的情况。那么,采用何种方式,才能保障PPP项目投资人顺利获得整个项目用地使用权?解答一、目前PPP项目用地取得方式包括划拨和有偿供应两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皓茹  
问题涉及土地的PPP项目中,投资人往往先竞标,再处理土地使用权事宜。但现实中,可能会出现已被他人"拍"走部分项目用地而无法推进整个项目的情况。那么,采用何种方式,才能保障PPP项目投资人顺利获得整个项目用地使用权?解答一、目前PPP项目用地取得方式包括划拨和有偿供应两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庆珠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使用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知,但城市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取得的相关制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认为,应该在厘清城市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范围的基础上,从法治的层面把握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取得方式、登记制度的基本要求及相对于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制度的特殊性,并进而实现相关制度的合理化建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鲁晓东  
防控项目投资风险、实现合理投资回报是社会投资人投资PPP项目的核心诉求,这对内部审计职能发挥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内部审计价值创造提供了更多空间。但是,社会投资人对审计资源的配置往往相对有限,PPP项目的审计模式和策略也比较落后,内部审计服务的供给能力与业务需求之间存在现实的矛盾。本文基于社会投资人的视角,以JH城乡污水治理PPP项目审计为例,介绍了在现实资源条件约束下对PPP项目审计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总结提炼了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所取得的经验和效果,为优化PPP项目审计策略、提升PPP项目审计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坚  
研究目的:依据《物权法》对地上、地下空间权利区分设立,以明晰权属、准确登记。研究方法:借鉴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理念,通过楼面地价充分体现土地价值,建立专有部分使用权与成员权的复合型法律关系,用建筑面积与高程的组合,构建区分建设用地使用权。研究结果:通过分析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建筑用地使用权的关系,明析区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地位。通过对地籍调查方法的细化,解决区分建设用地使用权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并举例说明。研究结论:区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提出对地上、地下空间权利的设立填补了实际操作中的空白,与现在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紧密衔接,对研究土地空间利用的不动产管理问题具有积极探索的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圣平  
问题的提出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物权法》仅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物权变动的基本规则,其具体贯彻还有赖于《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翁祥健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风口",基础设施市场开发模式和投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并衍生ABO等新型投资模式。在分析ABO模式产生背景及典型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对ABO模式下项目实施流程、实施要点、风险管理等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将其与传统PPP项目开发模式进行对比,提出社会投资人参与ABO项目的注意事项,以期为社会投资人转型发展提供帮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爱良  
201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提出"要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这是对房产作为城镇居民重要财产权的充分肯定和严格保护。70年使用权的规定需要改革"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新江  
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否应当有偿续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从财税法的角度来说,有偿续期是更好的选择,而且应进一步考虑将之纳入目前的物业税制度设计中,为建设公共财政提供财源,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耀东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正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逐步构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新机制,引导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入规范化轨道。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谢蓉  
问题甲公司计划在A市进行地铁项目开发建设,是否可以取得该地下空间的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解答一、地下空间开发对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需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可供利用的土地日趋减少,为了节约利用土地,很多大城市都开始探索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铁的建设就是其中的典型。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现代公司开发建设地铁,首先须解决的就是土地权利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地铁项目所代表的这部分资产权属是否明晰,这也将成为未来产权顺畅流转的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鹏  史浩明  
研究目的:为中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实践提供制度建议。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法、法条解释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研究结果: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主体只能是国家;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可利用土地空间以外的部分是国家设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客体范围;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审批程序需增加地质勘察、编制详细城市规划等前置程序;设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时,还需要通过完善城市规划、增加告知异议程序、事先约定不动产相邻关系等方式协调既存不动产权利人利益。研究结论:中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程序应有一定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亚荣  余敬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收回是平衡农民集体和集体成员之间利益的重要制度保障,但目前我国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消灭、收回的法律规定过于简略,并且收回行为既包括民事行为也包括行政行为,混淆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行为的性质。应从物权变动视角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的涵义,并从所有权保护角度拓展其内涵,使之符合集体土地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从民事法律规范角度,按照土地所有权及用益物权的运行逻辑,通过对目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行为作类型化处理、明确收回的对象、规范土地所有权人撤销权的行使等措施重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爱良  
201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提出"要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这是对房产作为城镇居民重要财产权的充分肯定和严格保护。70年使用权的规定需要改革"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岳晓武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建设用地行政划拨逐渐演变为多种使用方式,其使用权的类型与权能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从"物权法定"原则出发,分析了现有国有建设用地权能的变化过程、问题及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