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2)
2023(2991)
2022(2618)
2021(2487)
2020(2159)
2019(4728)
2018(4624)
2017(9213)
2016(4931)
2015(5590)
2014(5386)
2013(5296)
2012(4716)
2011(4159)
2010(4297)
2009(4074)
2008(4140)
2007(3693)
2006(3215)
2005(2719)
作者
(12714)
(10651)
(10629)
(10070)
(6686)
(4986)
(4957)
(4250)
(4003)
(3733)
(3541)
(3493)
(3461)
(3308)
(3257)
(3214)
(3100)
(3051)
(2997)
(2938)
(2623)
(2558)
(2530)
(2422)
(2401)
(2389)
(2287)
(2264)
(2238)
(2117)
学科
管理(20801)
(20554)
经济(20535)
(17090)
(16340)
企业(16340)
方法(10703)
数学(9324)
数学方法(9277)
(8116)
(5322)
人事(4732)
人事管理(4730)
(4578)
中国(4576)
(4518)
(4517)
财务(4514)
财务管理(4497)
业经(4347)
企业财务(4332)
(4272)
(4267)
工作(4258)
技术(3848)
体制(3598)
(3523)
(3479)
国家(3399)
财政(3247)
机构
大学(68565)
学院(66860)
管理(31363)
理学(27452)
理学院(27181)
(27036)
管理学(26899)
管理学院(26760)
经济(26419)
研究(19639)
(14922)
中国(14828)
(13689)
财经(11193)
科学(10519)
(10179)
(9565)
中心(9169)
(8927)
财经大学(8385)
北京(8373)
(8166)
业大(8158)
师范(8126)
商学(8111)
商学院(8044)
(7934)
研究所(7914)
经济学(7686)
(7547)
基金
项目(45629)
科学(37034)
基金(34571)
研究(34128)
(29417)
国家(29149)
科学基金(25973)
社会(23634)
社会科(22295)
社会科学(22289)
基金项目(18374)
(16988)
自然(16028)
教育(15811)
自然科(15714)
自然科学(15712)
自然科学基金(15464)
(14113)
编号(13540)
资助(13331)
成果(11442)
(10698)
国家社会(9921)
重点(9757)
(9745)
教育部(9639)
(9505)
人文(9363)
创新(9022)
项目编号(8995)
期刊
(30567)
经济(30567)
研究(18863)
(13623)
中国(12913)
管理(11322)
科学(9021)
学报(8551)
大学(6980)
(6637)
学学(6623)
教育(6086)
财经(5757)
技术(5385)
(4929)
图书(4834)
经济研究(4631)
(4428)
金融(4428)
业经(4389)
农业(4313)
财会(3975)
书馆(3917)
图书馆(3917)
技术经济(3684)
问题(3555)
(3349)
(3228)
(3220)
论坛(3220)
共检索到97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国莉  郝生跃  李晓光  
公共部门在中国的PPP项目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其关系取向对项目治理和项目绩效的影响较大。本文在提出公共部门关系取向内涵的基础上划分维度并设计测量量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公共部门关系取向对项目治理和项目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公共部门不同的关系取向对项目治理效果和项目绩效的影响有差异,其中工具关系取向和寻租关系取向会直接影响项目绩效。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在关系取向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不同的中介效应,其中关系治理在情感关系取向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寻租关系取向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契约治理在工具关系取向和寻租关系取向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宜强  Laurant Meriaud  
文章基于商业网络关系模型,对新经济社会学"嵌入"概念中的多元化的文化、历史、社会关系在货物和服务交易行为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公私合作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伙伴结构现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展开关于公私合作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结构功能的调查,描述了在公私合作项目中公共部门逐渐边缘化、银行等金融机构处于强势地位的现状,得出了在公私合作的组织结构再造系统中,公私合作必然将中小企业逐渐排除在外,将公共部门置于孤立的境况并赋予银行以网络中心地位的基本结论,提出进行组织再造、强化公共部门的学习功能的政策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不仅仅将思考的重点放在嵌入或关系的内容之上,还需要将思考扩展到嵌入的形式之中。实际上,由于关系网络结构的差异,嵌入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方式千差万别。所以在得出"成本-效益"的分析结论之前,必须分析公私合作框架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新型组织结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振  王璐  
在我国,政府参股在PPP项目中普遍存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不单纯是"合作"关系,而是"合资+合作"的双重关系,这改变了合作双方在项目中的角色定位,进而影响合作双方的行为以及项目绩效。以信任为中介变量,分析PPP项目中政府参股与项目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政府参股对项目绩效的直接线性关系不显著,但政府参股能够驱动合作双方信任的建立,合作双方信任的建立对项目绩效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因此,通过对信任这一中介变量的影响,政府参股正向影响项目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樊寒伟  和军  
本文针对事后"道德风险"的存在,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PPP项目中用户与私人企业的交易契约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在信息不对称时,最优交易契约要求私人企业承担全部风险,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风险分担,当私人企业付出努力以降低运营成本时,带有赔偿用户服务损失的契约设计在理论上可以防止私人企业道德风险的产生。但在实际PPP项目中存在道德风险时,根据收入与风险对等的原则,最优交易契约要求政府承担部分风险,这样可以避免外部不确定风险造成的私人企业损失增加。政府为保障PPP项目的有效运行,应以适当的方式介入:当私人企业的收入低于预期收入时,政府应该向私人企业提供适当的补贴,相应根据风险共享的原则,也应该保护公众...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正新  王铱  
基于PPP模式内涵对项目利益相关者进行角色定位与收益诉求界定,在此基础上引入合作博弈Shapley值模型,构建PPP项目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收益分配方案。最后结合北京地铁4号线案例,检验收益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Shapley值的收益分配方案有效地适用于PPP项目,保障合作的公平和效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振  王秀婧  张学清  
PPP是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促进公共项目发展的重要模式,信任作为双方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对合作项目的绩效影响重大。基于理论推导提出假设:在PPP项目中,公私双方之间的信任与政府绩效成倒U型关系;信任作为专用资产投资产生正向影响;合作双方投入的专用资产与政府绩效成倒U型关系。最后构建PPP项目背景下信任、专用资产投资与政府绩效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罗岚  胡耀丹  罗勤  闫学涯  
采用元分析方法,基于16个独立研究样本,研究项目治理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项目治理各维度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项目治理对项目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均对项目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两者之间关系还受调节变量的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海涛  徐永顺  迟铭  
PPP项目中风险再分担对私人部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合同参照点效应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以风险再分担为前因,公平感知为中介,私人部门行为为结果的理论模型。通过对私人部门进行问卷调查,获得214份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Bootstrap和PRODOCLIN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风险再分担对私人部门角色内与角色外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风险再分担对公平感知的程序公平、分配公平和互动公平三个维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公平感知在风险再分担与私人部门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各维度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其中,风险再分担与私人部门角色内行为关系中,分配公平的中介效应最大,程序公平的中介效应最小;风险再分担与私人部门角色外行为关系中,互动公平的中介效应最大,程序公平的中介效应最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丹丹  
PPP模式既能有效节省政府在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投入,又能给投资参与者带来不菲的收益,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需求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却令社会资本望而却步,不利于PPP存量资产流动性的提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资产证券化这一解决途径并进行了简要的理论介绍,以南京地铁5号线项目为例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在PPP项目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向书坚  李凯  
2014年世界银行公布的2011年轮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测算结果与发展中国家真实经济规模存在偏差,引发了发展中国家购买力平价是否被系统性低估的疑问。为此,本文基于ICP中中国部分的测算结果,立足于国际比较项目支出法测算的角度,对中国PPP偏差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从理论上看,ICP要求参与国提供的GDP支出项数据与规格品价格数据在大国内部受到了市场分割的影响,识别这种分割程度即空间关联性是ICP数据调查的前提。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1)在ICP的第七轮与第八轮调查期内,中国内部市场分割导致了价格水平存在时空两个方面的差异,影响了中国PPP计算的准确性;(2)市场分割导致的中国各地区的价差在短期内呈现随机性,只有长期才有可能出现趋同性,但2017年轮ICP调查周期由6年缩短为3年,使得这种趋同性难以出现在ICP活动的调查期内;(3)虽然ICP2017年轮采用滚动基期计算PPP,但仍无法涵盖中国分割市场各自支出项目在空间上的不同作用力,这会使得从支出法角度测算PPP时依然不能完全消除它的偏差,需要根据不同规格品的归属赋予不同权重才能较好地提高PPP测算的准确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杜亚灵  王垚  
对中国管理情境下的PPP项目和组织间信任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整理和分析大量文献归纳出组织间信任问题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其不足及对PPP项目中信任问题研究的启示;最后,总结了现有文献对于组织间信任动态特征描述归纳为四个方面,并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之下,得出PPP项目中信任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而提出PPP项目中信任提升与维持的策略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颖红  韦方  褚芯阅  
文章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构建PPP项目中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间的信任与合作效率的关系模型,探讨双方信任对合作效率的影响机制和双方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基于对PPP项目参与者的问卷调查,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间的信任会对合作效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利益相关者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在信任与合作效率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善意信任对合作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相较于公共部门满意度,社会资本满意度对信任与合作效率的中介作用更显著。上述发现,从理论上对合作效率的研究做了新的补充,在实践中对协调各方利益,提高PPP项目合作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娜  
PPP(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民营资本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准入条件、资源要素配置以及政府管理服务等方面,仍然难以享受和国有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为更有效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需要对民营资本"一视同仁",厘清PPP部门职责,完善监管机制,发挥商业银行的规范和促进作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等吸引民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亚灵  赵欣  马辉  娄黎星  
基于扎根理论,通过访谈及文本分析获取研究资料,借助NVivo 10软件对资料进行编码,得到PPP项目中控制的结构维度,其3个副核心范畴为产出控制、行为控制和偏差控制。通过分析其与一般工程项目中发包人对承包人控制的区别,得出PPP项目控制的构念及概念模型。针对研究结论,从更加"重产出、轻行为"、侧重通过机制设计实现私人部门的"自我控制"及完善PPP项目相关立法三方面对实践部门提出具体的管理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亚灵  赵欣  马辉  娄黎星  
基于扎根理论,通过访谈及文本分析获取研究资料,借助NVivo 10软件对资料进行编码,得到PPP项目中控制的结构维度,其3个副核心范畴为产出控制、行为控制和偏差控制。通过分析其与一般工程项目中发包人对承包人控制的区别,得出PPP项目控制的构念及概念模型。针对研究结论,从更加"重产出、轻行为"、侧重通过机制设计实现私人部门的"自我控制"及完善PPP项目相关立法三方面对实践部门提出具体的管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