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9)
- 2023(10504)
- 2022(9134)
- 2021(8675)
- 2020(7475)
- 2019(17355)
- 2018(17205)
- 2017(33542)
- 2016(17923)
- 2015(20374)
- 2014(20153)
- 2013(19368)
- 2012(17524)
- 2011(15382)
- 2010(15367)
- 2009(13995)
- 2008(13705)
- 2007(11758)
- 2006(10015)
- 2005(8368)
- 学科
- 济(72606)
- 经济(72529)
- 管理(53682)
- 业(50341)
- 企(43314)
- 企业(43314)
- 方法(39482)
- 数学(35296)
- 数学方法(34569)
- 财(18735)
- 农(17712)
- 中国(16911)
- 业经(15030)
- 学(13350)
- 理论(13161)
- 务(12762)
- 财务(12700)
- 财务管理(12668)
- 贸(12147)
- 贸易(12139)
- 地方(12104)
- 企业财务(11929)
- 易(11830)
- 制(11719)
- 农业(11688)
- 技术(11525)
- 和(10957)
- 环境(10385)
- 划(10085)
- 银(9364)
- 机构
- 学院(247774)
- 大学(247291)
- 管理(100500)
- 济(97971)
- 经济(95990)
- 理学(87889)
- 理学院(87015)
- 管理学(84989)
- 管理学院(84542)
- 研究(75178)
- 中国(56607)
- 京(51058)
- 科学(47267)
- 财(44481)
- 农(38108)
- 业大(37579)
- 所(36575)
- 财经(36377)
- 中心(36356)
- 江(35538)
- 研究所(33392)
- 经(33203)
- 北京(31235)
- 范(30901)
- 师范(30555)
- 农业(29995)
- 经济学(29863)
- 州(28069)
- 院(27849)
- 财经大学(27317)
- 基金
- 项目(175014)
- 科学(138734)
- 基金(127959)
- 研究(125702)
- 家(111695)
- 国家(110796)
- 科学基金(96698)
- 社会(79532)
- 社会科(75517)
- 社会科学(75496)
- 省(68859)
- 基金项目(67234)
- 自然(64392)
- 自然科(63049)
- 自然科学(63037)
- 自然科学基金(61862)
- 教育(60197)
- 划(57872)
- 资助(53954)
- 编号(50684)
- 成果(39568)
- 重点(39395)
- 部(38950)
- 创(36868)
- 发(36379)
- 课题(34472)
- 创新(34416)
- 科研(34021)
- 教育部(33774)
- 大学(33070)
共检索到34496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华 侯晓轩
目前对PPP物有所值评价中折现率的讨论集中于折现率选取方法及影响因素的分析,PSC值与PPP值测算中折现率的选取包括采用相同折现率和不同折现率两种观点。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政府视角下PSC值和PPP值测算采用相同的折现率更合理,但计算PPP值中运营补贴支出时应站在私人部门视角并考虑风险差异性,采用较高的折现率。利用社会时间偏好率测算PSC值折现率,利用CAPM模型考虑风险调整确定投资者期望收益率,并结合债务成本综合加权平均测算PPP值中运营补贴支出的年度折现率。研究为公私双方折现率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有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德强
净现值法(NPV)是项目价值评估最为经典和理想的定量评价方法,相比其他评估方法更优。文章以净现值为计算基础,根据现金净流量风险与资本成本率风险分析,对资本成本率和现金净流量进行了改进与优化。一是把资本成本率分解为无风险成本率与风险成本率分别计算,使物有所值(VFM)的计算更为精确。二是通过项目现金净流量的标准离差率来确定现金净流量风险调整系数,再利用调整系数对项目的现金净流量进行调整,使各阶段现金净流量计算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综合两种方法构建了适用于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的净现值修正模型,并对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PPP项目 物有所值 价值评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晓明 冯军
文章从评估实务出发,以CAPM模型为研究基础,对模型中每个参数的确定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市场风险溢价和个别风险调整的确定。对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市场指数进行拟合优度分析,得出沪深300指数具有最高的稳定性;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个别风险进行分析,得出四类风险因子对企业个别风险的贡献,定量分析了企业的个别风险调整。
关键词:
折现率 市场风险溢价 个别风险调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贾宏俊 张树懿
VFM评价在评价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针对如何科学合理的应用VFM评价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与分析的方法,归纳出VFM评价在国内应用过程中的4个方面的22个应用障碍。通过应用障碍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提升VFM评价应用水平的对策建议,为VFM评价方法在PPP项目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建峰 赵剑锋
PPP模式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高投资和管理效率的采购方式,但采用PPP模式建设海绵城市是否比政府传统采购方式更有效尚不明确,因此需要进行物有所值(VfM)研究。通过分析海绵城市VfM评价研究现状,建立全生命周期VfM定量评价程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公共部门比较值(PSC_v)和政府方净成本的现值(PPP_v)两个指标,形成海绵城市PPP项目全生命周期VfM定量评价模型。最后,以西安市XIAOZHAI海绵城市PPP项目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践可行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慧 周颖 范志清
对PPP项目进行物有所值评价,能够为政府进行项目采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目前国际上已有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将物有所值方法应用到基础设施项目采购中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物有所值评价,有利于政府选择更为经济、更加有效的采购模式,进而提高项目的价值。鉴于此,本文在介绍物有所值理论的基础上,对成本效益分析法和公共部门参照标准比较法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介绍了其在国际上的应用现状及研究前景,从而为我国今后开展和应用该方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良君 刘冲 郑舒情
针对现阶段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未能考虑不确定性问题,分析引入实物期权的可行性,构建含期权的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模型并测算各个参数,最后以南康区公共服务PPP项目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方法,含期权的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模型得出的VFM更接近真实值,可以为政府和社会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PPP项目 物有所值 实物期权 PSC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项勇 唐艳 郑惠云
2015年财政部颁布的《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规定将物有所值评价纳入PPP项目前期评价的必须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出现了主观性太强、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鉴于此,有必要基于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的影响因素维度展开分析,利用隶属度对影响因素进行遴选。同时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探究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得出物有所值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因素分析的注意事项及选择的优化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玲霞 韩芳
物有所值定量评价已成为项目可否采用PPP模式的重要依据。针对我国城镇棚户区改造具体实施情况,运用PSC评估法量化分析城镇棚户区改造PPP项目是否物有所值;建立初始PSC值与风险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详解风险量化过程;构建城镇棚户区改造PPP模式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模型。最后,以乌鲁木齐市老城区改造提升建设工程PPP项目作为实证案例,实证分析已建立的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模型,验证评价模型的适用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武乾 李雍 丁小燕
为推动PPP模式在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领域的发展,需运用物有所值评价方法分析PPP模式在该类项目中的适用性。在实地调研及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归纳旧工业建筑改造PPP项目的具体运作模式,建立相应的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并采用熵权法赋予指标权重,形成物有所值定性评价体系。结合某U型厂房改造项目,验证PPP模式应用的合理性,为今后相关项目进行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洪樾 袁竞峰 杜静
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VFM)评价,可为PPP项目前期立项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首先分析各国VFM定性评价相关政策,对比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VFM定性评价,然后总结我国VFM定性评价现状及问题,最后阐述各国VFM定性评价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完善VFM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施军 张敦力
面对目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借鉴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审时度势力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物有所值(VFM)评价是PPP项目建设的关键评价指标,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其中,现有探讨定性评价的文献已较为丰富,定量评价中国尚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通过××市××大桥案例分析,在假定采用PPP模式与政府传统投资方式产出绩效相同的前提下,比较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方净成本的现值(PPP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PSC值)。通过初始PSC值测算、竞争中立调整、风险调整计算出PSC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洪樾 袁竞峰 杜静
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VFM)评价,可为PPP项目前期立项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首先分析各国VFM定性评价相关政策,对比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VFM定性评价,然后总结我国VFM定性评价现状及问题,最后阐述各国VFM定性评价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完善VFM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施军 张敦力
面对目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借鉴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审时度势力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物有所值(VFM)评价是PPP项目建设的关键评价指标,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其中,现有探讨定性评价的文献已较为丰富,定量评价中国尚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通过××市××大桥案例分析,在假定采用PPP模式与政府传统投资方式产出绩效相同的前提下,比较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方净成本的现值(PPP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PSC值)。通过初始PSC值测算、竞争中立调整、风险调整计算出PSC值;通过政府股权投资和财政补贴支出、政府自留风险计算出PPP值,比较两个数值后,判断PPP模式能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剖析了PPP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成本优势。本文丰富了PPP投资模式定量评价的相关文献,为类似公共产品项目评价提供了案例借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甄德云 曹富国
由于个体禀赋的差异,对PPP本质的理解存在异质性,导致PPP实践中鱼目混珠、真假难辨。从社会共同需要的视角解析政府职能演进分类剖析PPP的哪种属性在其众多属性中扮演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角色,研究得出PPP的本质是高级、复杂的政府采购;并在此基础上论证PPP的物有所值理论,提出在复杂、综合PPP项目中政府部门追求物有所值终极目标不变,依然是公共服务的绩效交付。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