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6)
- 2023(6815)
- 2022(5521)
- 2021(5308)
- 2020(4797)
- 2019(11080)
- 2018(11111)
- 2017(22293)
- 2016(11995)
- 2015(13294)
- 2014(13330)
- 2013(12892)
- 2012(11837)
- 2011(10687)
- 2010(11207)
- 2009(10462)
- 2008(10308)
- 2007(9217)
- 2006(8001)
- 2005(7371)
- 学科
- 济(49433)
- 经济(49391)
- 业(32830)
- 管理(31905)
- 方法(26303)
- 企(26284)
- 企业(26284)
- 数学(23847)
- 数学方法(23298)
- 中国(13881)
- 财(12081)
- 农(11292)
- 制(11223)
- 险(10974)
- 保险(10883)
- 学(10723)
- 银(10269)
- 银行(10247)
- 行(9720)
- 融(9696)
- 金融(9694)
- 业经(9604)
- 理论(9181)
- 贸(8700)
- 贸易(8694)
- 易(8465)
- 务(8073)
- 财务(8040)
- 财务管理(8019)
- 企业财务(7542)
- 机构
- 大学(171738)
- 学院(170758)
- 济(67935)
- 经济(66525)
- 管理(65823)
- 理学(56542)
- 理学院(55905)
- 研究(54658)
- 管理学(54459)
- 管理学院(54169)
- 中国(46087)
- 京(36202)
- 科学(34154)
- 财(33693)
- 所(27931)
- 财经(26823)
- 农(26608)
- 中心(25347)
- 研究所(25337)
- 江(25280)
- 业大(24470)
- 经(24452)
- 北京(22984)
- 经济学(21344)
- 范(21037)
- 农业(20908)
- 师范(20785)
- 财经大学(20278)
- 州(20155)
- 院(19806)
- 基金
- 项目(113300)
- 科学(89283)
- 基金(83678)
- 研究(79509)
- 家(73358)
- 国家(72829)
- 科学基金(62691)
- 社会(50319)
- 社会科(47747)
- 社会科学(47730)
- 省(43378)
- 基金项目(43327)
- 自然(42302)
- 自然科(41409)
- 自然科学(41398)
- 自然科学基金(40682)
- 教育(37574)
- 划(37293)
- 资助(36421)
- 编号(31488)
- 重点(25803)
- 成果(25720)
- 部(25169)
- 创(22989)
- 发(22737)
- 科研(22068)
- 课题(22009)
- 教育部(21681)
- 创新(21650)
- 大学(21219)
共检索到249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龚鹏程 臧公庆
PPP模式是国际范围内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改革中的一种制度创新。近年来,PPP在中国同样发展飞速并得到了决策层的力推。PPP运用节奏加快的同时,制度供给的匮缺和规则架构的不合理却为其应用前景蒙上了一层"阴霾"。为了廓清PPP前路上法律、制度层面的藩篱,本文基于定性考察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一般性交易结构和不同阶段多主体间法律关系入手,对PPP模式下"特许权协议"、"行政委外"和"行政优益权"等法律风险点给予阐释,并提出应对举措。
关键词:
PPP模式 交易结构 法律风险 机制创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南申
当前PPP模式在我国的运行与发展中面临各类投资风险,因此解决PPP运行中各类投资风险问题的法律规制运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PPP模式投资中的主要风险类型,即融资风险、经营风险、政治风险和违约风险,分别从风险的分担机制、管控机制和处理机制等3个方面全面论述预防与应对PPP投资风险的法律规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夏传信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PPP模式在城镇化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准确的风险分析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PPP模式运作中存在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融资风险、运营风险,应通过增强诚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各参与方权益;完善长效机制建设,形成协作配合新格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安全的外部环境;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保障各参与方利益等对策防范和化解PPP风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恒 曹霞
PPP融资模式与传统的政府提供方式比较而言,有融资容易、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私有资本在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中的利用率等优势,但其也存在容易被忽视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PPP项目的实施是建立在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部门与参与PPP融资模式的私营机构双方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无法充分考量企业信息,只能凭借企业已经公布的信息进行判断。整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代理风险。在对现有期刊文献进行分析之后,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对PPP融资模式研究中客观存在而又容易被忽视的代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构建博弈模型加以论证,提出有关规制代理风险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建平 方培江 汤长金 严伟民 姚希凌
PPP模式是我国政府为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而新提倡的项目运作模式,此种模式也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江西南昌首批PPP项目为例,分析商业银行在PPP模式下可能面临的政府信用不确定性、社会资本方信用不易约束、项目建设存在不可预知因素、市场与营运前景不明朗问题,从尽早介入融资磋商、固化政府承诺、落实项目社会资本方要求、掌握项目资金流、强化担保措施、保留自身主动权六个方面阐述商业银行可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项目融资 政府担保 信用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贤平
在我国PPP项目的交易中,既要求政府作为平等主体的一方履行合同约定义务,又要求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一方对整个PPP过程予以监督。由于政府权界认定不清,使得政府交易角色和监管角色产生了冲突。因此,有必要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指导,从监督和制约政府权力,保护社会资本正当权益,维护公众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构建统一的PPP法律体系,以便平衡政府双重角色,实现PPP项目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合理化、制度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曾斌
传统的法律与金融学说认为,一国投资者保护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企业的估值,进而成为该国资本市场吸引海外企业前来上市,对投资者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风险高,他们就会相应调低企业的估值,反之亦然。但是相关实证研究发现,尽管采取VIE模式的公司明显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其估值却并没有得到折损,以中概股赴美上市为例,对163个中概股赴美上市公司的样本分析得出,VIE架构对于公司估值的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焦洪宝 何红锋
BT(建设—移交)模式将工程施工和项目融资结合起来,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被广泛采用。项目建成后的项目移交,是项目发起人和项目投资人双方实现各自利益的重要步骤,不同的产权移交模式对项目发起人和项目投资人各有不同的法律风险。在对BT项目产权移交前的产权归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选择适用项目工程资产转让或项目所在公司股权转让作为产权移交模式,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峰 陈奇伟
协议控制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的一个主要途径,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践中,此种上市途径存在着很大的潜在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协议本身的风险、对投资人和债权人的风险以及协议中断后权利如何救济的风险。但是,时至今日,我国法律以及相关政策对此方面的规定仍是空白。因此,应当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从企业以及政府两个层面对其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建鹏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2018年1月发布了《关于防范变相ICO活动的风险提示》(以下简称《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指出,2017年9月4日,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94《公告》)明确提出,代币发行融资(ICO)行为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发售代币票券等违法犯罪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应立即停止从事ICO。但是,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成琳 吕宁斯
众筹模式尚处于初级阶段,现仅能回报以实物或服务,平台运营经验不足。涉嫌非法集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金融监管仍处空白等制约了众筹的发展。全面防范法律风险,有助于众筹更好地发挥民间融资便利平台的作用。
关键词:
众筹 商业模式 法律风险防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豹
当前,PPP是我国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下倡导的一种新型项目模式。本文从商业银行介入PPP模式的背景出发,研究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动因以及国内PPP模式的特点;以失败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商业银行介入PPP项目的潜在风险困境,同时研究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类型;基于现行制度的不足,从建立商业银行PPP融资风险管理团队、完善商业银行内部顾问团制度、明确商业银行对社会资本的监督权以及构建商业银行参与PPP融资支持基金具体制度四个方面为规范商业银行应对PPP项目的风险提供思考路径,并从构建PPP法律制度层面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耿启幸
证券化产品中的基础资产需具备独立性与可转让性等特征。相比较一般资产证券化产品,PPP项目证券化存在偿债风险异化、兼有公益性与盈利性双重属性、较大从属约束性等特殊性。PPP项目收益权的权利属性实为"将来债权",其相对独立性与可转让性特征也可从学理和实践操作中得到论证,具备基础资产适格性要求。然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存在制度缺陷、真实出售标准缺失等因素,导致PPP项目收益权转让无法在原始权益人与特殊目的载体之间实现有效的破产隔离。 因此,通过明确收益权的性质及将来债权的转让规则、引入信托制度并强化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法律地位、构建"SPT+专项计划"双重特殊目的载体模式以及探索建立整体业务证券化新模式等进路完善当前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
关键词:
PPP 收益权 资产证券化 破产隔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沛强
本文介绍了PPP融资模式以及该融资模式在国内外的应用前景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地铁的案例重点分析了PPP项目融资模式的法律问题,包括PPP融资模式的政府角色法律问题以及融资模式中的特许协议、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冲突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
PPP 法律问题 特许协议 纠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