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5)
- 2023(10082)
- 2022(8290)
- 2021(7638)
- 2020(6275)
- 2019(14615)
- 2018(14566)
- 2017(28386)
- 2016(15222)
- 2015(17148)
- 2014(17427)
- 2013(17261)
- 2012(16118)
- 2011(14674)
- 2010(15329)
- 2009(14062)
- 2008(13900)
- 2007(12685)
- 2006(11663)
- 2005(10982)
- 学科
- 济(74817)
- 经济(74747)
- 管理(40277)
- 业(40254)
- 企(31366)
- 企业(31366)
- 方法(26309)
- 中国(23015)
- 数学(22965)
- 地方(22537)
- 数学方法(22359)
- 农(21257)
- 业经(18218)
- 农业(14094)
- 制(13427)
- 财(13266)
- 地方经济(12785)
- 银(12635)
- 银行(12623)
- 贸(12293)
- 贸易(12277)
- 行(12248)
- 产业(12155)
- 融(12125)
- 金融(12124)
- 学(12080)
- 发(12002)
- 易(11792)
- 技术(11707)
- 理论(11130)
- 机构
- 学院(218574)
- 大学(213190)
- 济(91878)
- 经济(89814)
- 管理(82072)
- 研究(77246)
- 理学(68552)
- 理学院(67787)
- 管理学(66295)
- 管理学院(65909)
- 中国(60964)
- 京(46989)
- 科学(45937)
- 财(42538)
- 所(39553)
- 江(35655)
- 中心(35558)
- 研究所(34949)
- 农(34519)
- 财经(31687)
- 北京(30999)
- 范(30256)
- 师范(29992)
- 业大(29552)
- 州(29372)
- 经(28363)
- 院(27977)
- 经济学(27073)
- 农业(26180)
- 省(25428)
- 基金
- 项目(134881)
- 科学(105972)
- 研究(102000)
- 基金(93859)
- 家(80474)
- 国家(79766)
- 科学基金(68594)
- 社会(63525)
- 社会科(60364)
- 社会科学(60348)
- 省(56280)
- 基金项目(48292)
- 教育(46843)
- 划(45809)
- 编号(42741)
- 自然(42400)
- 自然科(41415)
- 自然科学(41411)
- 自然科学基金(40600)
- 资助(39903)
- 发(35602)
- 成果(35163)
- 课题(31278)
- 重点(30694)
- 发展(29025)
- 展(28545)
- 创(28494)
- 部(28288)
- 创新(26615)
- 项目编号(25412)
- 期刊
- 济(115083)
- 经济(115083)
- 研究(70634)
- 中国(51434)
- 管理(34311)
- 农(34115)
- 财(31760)
- 教育(29354)
- 科学(28507)
- 学报(28321)
- 融(25112)
- 金融(25112)
- 技术(23281)
- 农业(23189)
- 大学(22409)
- 业经(21359)
- 学学(20831)
- 经济研究(18470)
- 财经(15236)
- 问题(14910)
- 经(13310)
- 统计(12728)
- 技术经济(12128)
- 业(11802)
- 策(11647)
- 商业(11439)
- 贸(10963)
- 图书(10649)
- 科技(10445)
- 决策(10431)
共检索到355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贾康 吴昺兵
在新型城镇化动力不足而发展增速放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的背景下,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理念的产业新城综合开发式建设有助于推动"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双重目标的实现。但政府难以独立完成产业发展与城市管理,需要考虑对接可发挥市场优势的PPP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产业新城在规划、规模、成本、激励等方面的高效运作,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产业新城PPP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经营性子项目与公益性子项目边界不清晰、回报机制存在合规性风险、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应明晰项目定位和产出目标,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完善政府支付模式、强化运营管理、增强风险控制能力,以期实现产业新城PPP模式实践与政策的"良性共振",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PPP模式 产业新城 回报机制 风险分担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光慧 叶建华
新城建设中处理好新城与老城的关系是决定新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在新城快速建设中既有借助产业、文化、体制、交通等融合成功处理好新城与老城关系的案例,也有二者难以融合影响新城发展的教训。建议在新城建设中,注重从新城与老城资源互动、空间布局合理、新城发展与老城改造相结合、人口导入注重内外协调四个方面入手,解决好新城与老城的融合问题。
关键词:
新城建设 老城区 协调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荣静
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对于拓宽公共项目的资金渠道、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推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PPP模式 政府 社会资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寇杰 何桢
公私合作关系即PPP成为我国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要使该模式在实践中真正发挥积极作用,应着力完善金融体制、金融市场,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增加公私部门间的信任度,建立协调与解决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推进公私合作关系立法。
关键词:
公私合作关系 公共品 项目融资 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宏 岳乾月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深入走访了南京泰乐城优养全护之家、北京市朝阳区第二社会福利中心、上海市金山区颐和苑等养老服务业PPP项目,并对其探索实践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1)法律保障有待完善,契约精神薄弱;(2)大多采用新建,整合现有养老资源力度不够。(3)风险犹存,社会资本积极性尚不高;(4)大多走中高端路线,低收入群体难以负担;(5)关键性衡量指标缺乏,监管难度大。因此,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和信用约束机制建设、整合资源优化PPP发展模式、科学合理搭建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宏观统筹发展格局、构建标准质量评估体系方面提出优化路径,助推养老服务业PPP模式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志平 安玉娟 张昊
推动产业链金融发展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条有效途径。产业链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核心企业门槛高、确定难。核心企业是整个产业链金融的"关键",因此,银行划定的核心企业的门槛较高,如要求企业资产和年收入几十亿元,或必须是全国500强行业100强企业等。
关键词:
产业链金融 抵押物 上下游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卫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在我国的广泛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实践,PPP模式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潜在风险,若不加以纠正,势必影响PPP模式的可持续性。本文简要介绍了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从宏观层面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厘清发展思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为PPP模式的可持续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PPP 可持续 发展 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学工 刘国艳 杜飞轮 杨娟
PPP在我国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现有PPP模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有关制度框架与法规体系体制还不健全,社会信用基础薄弱,现行金融体系不适应PPP项目融资,投资回报机制与项目收入模式仍不完善。为促进我国PPP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进行相应改革,并尽快开展新型PPP模式试点。
关键词:
PPP 社会资本 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鞠传霄
当前,PPP在中国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但对于PPP的内涵仍然缺乏明确定义,对其的认识仍处于探索阶段。探究PPP的概念以及模式,对于中国当前PPP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引入世界银行相关数据,结合PPP在中国的几个发展阶段以及相应的政策变迁,分析中国在PPP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PPP改革工作,把PPP改革作为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吸引鼓励民间投资、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PPP模式激发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活力。本文在介绍PPP内涵及发展的基础上,归纳了PPP模式的特征及优势,阐述了PPP模式对经济建设的现实意义,提出了PPP模式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鞠传霄
当前,PPP在中国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但对于PPP的内涵仍然缺乏明确定义,对其的认识仍处于探索阶段。探究PPP的概念以及模式,对于中国当前PPP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引入世界银行相关数据,结合PPP在中国的几个发展阶段以及相应的政策变迁,分析中国在PPP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PPP改革工作,把PPP改革作为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吸引鼓励民间投资、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PPP模式激发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活力。本文在介绍PPP内涵及发展的基础上,归纳了PPP模式的特征及优势,阐述了PPP模式对经济建设的现实意义,提出了PPP模式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昆明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周应良 何先民 彭涛 赵聪慧 华凡凡 李丹
PPP模式在我国应用以来,在稳增长、促供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面临异化为新的政府融资平台等问题。目前,PPP项目审计实践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本文在全面梳理政策法规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近年来PPP项目审计和调研的实践,基于现行政策法规视角,紧扣“规范发展”和“阳光运行”的总要求,以PPP目标和制度要求为准绳,深入系统分析PPP发展现状,揭示应用范围泛化、论证评价虚化、目标模式异化、回报支出固化、监管问责淡化等突出问题,提出PPP项目审计应在传统投资审计的基础上,聚焦“合规”“风险”“效益”三个关键点,并分享审计实践经验,力求为PPP项目审计提供借鉴,达到“防风险”和“促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PPP模式 发展 风险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晓明 粟辉
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工作要点之一。PPP是重要金融工具,其广泛推广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有较强驱动力。合理地将PPP与绿色领域结合则能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文章通过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进行介绍,结合对PPP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针对PPP模式的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晓明 粟辉
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工作要点之一。PPP是重要金融工具,其广泛推广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有较强驱动力。合理地将PPP与绿色领域结合则能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文章通过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进行介绍,结合对PPP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针对PPP模式的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