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2)
2023(12526)
2022(10989)
2021(10567)
2020(8869)
2019(20541)
2018(20647)
2017(40226)
2016(21908)
2015(24853)
2014(24919)
2013(24106)
2012(22019)
2011(19746)
2010(19870)
2009(18247)
2008(17928)
2007(15685)
2006(13699)
2005(12002)
作者
(63011)
(52243)
(52063)
(49557)
(33355)
(25154)
(23611)
(20653)
(19922)
(18701)
(18065)
(17362)
(16532)
(16463)
(16046)
(15934)
(15666)
(15633)
(14875)
(14845)
(12989)
(12809)
(12741)
(11925)
(11635)
(11617)
(11517)
(11474)
(10543)
(10278)
学科
(85251)
经济(85157)
管理(66457)
(59862)
(51933)
企业(51933)
方法(43397)
数学(37519)
数学方法(36781)
(21682)
(20880)
中国(20707)
(20073)
业经(18681)
环境(17050)
理论(16547)
地方(16094)
(14884)
(14779)
(14479)
贸易(14471)
(14369)
(14044)
(14010)
财务(13933)
农业(13925)
财务管理(13902)
技术(13477)
企业财务(13164)
教育(11862)
机构
大学(310116)
学院(308385)
管理(124951)
(114633)
经济(111908)
理学(108999)
理学院(107828)
管理学(105544)
管理学院(105024)
研究(98118)
中国(72523)
(66498)
科学(63817)
(52261)
(49102)
(47878)
业大(47000)
中心(45008)
研究所(44947)
(43895)
财经(42417)
北京(41876)
(41157)
师范(40782)
(38465)
农业(37525)
(36410)
(36107)
技术(33606)
经济学(33168)
基金
项目(214183)
科学(167603)
研究(155031)
基金(154585)
(134738)
国家(133625)
科学基金(115079)
社会(95586)
社会科(90457)
社会科学(90430)
(83976)
基金项目(81799)
自然(76702)
自然科(74914)
自然科学(74897)
自然科学基金(73486)
教育(72146)
(70679)
资助(65095)
编号(63893)
成果(51565)
重点(47520)
(46489)
(44072)
(44029)
课题(43801)
科研(41112)
创新(40993)
大学(40004)
教育部(39782)
期刊
(123228)
经济(123228)
研究(86262)
中国(56375)
学报(50512)
科学(46190)
管理(45762)
(43372)
(39609)
大学(38365)
教育(37182)
学学(35990)
农业(30632)
技术(28308)
(22192)
金融(22192)
业经(20279)
财经(19940)
经济研究(19050)
图书(18141)
(16859)
问题(15612)
(15497)
科技(15441)
理论(15223)
技术经济(15220)
(15138)
统计(14447)
实践(14150)
(14150)
共检索到438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军  卓玉国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推进环保设施运营专业化、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政府和社会合作模式则是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阐述政府和社会合作模式及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含义的基础上,剖析了经济发达国家及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PPP模式典型案例,提出了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的支持参与、进一步加强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探索设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基金等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志刚  李学林  谭祖雪  
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油气开采企业在勘探开发作业中形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传统污染治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从循环经济思想理论出发,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科学等理论,提出了一种以油气开采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环境污染治理新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松虎  杨明娜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针对京津冀频繁出现的雾霾现状,密切三方合作,强化三方协同,加速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效应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据此,从治理结构、排污行为、治理绩效作为切入点,采用投入与产出数据包络分析法并借助Max DEa6.3软件,对目前京津冀环境污染治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如何加速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效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颖  罗冬林  刘红  
面对环境污染危机,根据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的复杂性以及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提出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模式的选择路径,即在跨界水污染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以政府治理为主导、柔性地融合运用科层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网络治理模式。研究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基础,对这三种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加以对策性选择和柔性运用,以期实现利益补偿下的区域利益共享,从而促进区域产业、能源等合理调整,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华  叶炜  林善浪  
十九大报告中将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大型经济体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矛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分析这一问题的基本框架。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该曲线进行了阐述与解释。首先在一个理论框架中分析了污染治理活动中的规模报酬递增是导致一国或地区环境污染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出现倒U型关系的本质原因。进而基于我国1998~2014年省级数据证实了上述理论假设。最后,尽管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仍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但自2010年以后有近30%的省份其污染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速度已经减缓。可以通过促进产业集聚、鼓励园区提供公共环保设施与服务等措施帮助我国加快进入倒U型曲线的右半部分,尽早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寇冬雪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利用集聚效应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污染排放强度、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产业集聚分为专业化、多样化、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四种模式,选取2003—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多样化集聚中,产业间内在关联性与环境污染呈现负相关。相关多样化集聚能显著改善环境污染,无关多样化集聚则会加剧环境污染。此外,上述结论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异质性并受城市特征的影响。专业化集聚程度的提升对西部地区和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改善作用更大,多样化集聚程度的提升对东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改善作用更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庆华  宗刚  韩金良  
针对环境污染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问题,基于新兴的第三方污染处理模式和传统的企业污染自处理模式,构建了两种模式下资源化产业链经济利润模型,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式下的产业链利润均存在最优解,最优利润的高低取决于污染物处理量;两种模式的优劣取决于第三方环境污染处理企业得到的价格和污染处理设备的投入成本;在第三方环境污染处理模式下,产业集聚区域具有更大的规模效应和更低的学习曲线;过度承担污染事故法律责任会削弱第三方环境污染处理产业的潜在投资动机;稳定的收益预期决定了第三方环境污染处理模式在不同产业中的适应性与推广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浩  
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当前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传统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的环境污染治理机制并不能有效适应生态优先的理念。因此,文章探析了以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环境组织、上级政府等为核心的多中心综合治理模式,并分析了多元治理机制的特征与优点。最后,以日本环境污染治理模式为案例,分析了多中心综合治理模式的具体运营模式与实行机制,借鉴其环境治理的经验,分析我国存在的不足与今后改进的方向,文章对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选择与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非  朱庆华  王菁  徐小琴  
以我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样本,使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方法,考察了较好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条件构成以及较好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下,制度化与非制度化治理机制的关系,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优良的制度化环境污染治理机制对缓解环境污染现状有重要作用;其次,当制度化环境污染治理机制不健全,公众为了争取自身合法的权益,只能诉诸于非制度化的方式改变环境污染现状;最后,我国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更多的是通过非制度化治理方式实现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环境污染的制度化治理机制不完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菁  陈霜华  
通过建立一个人力资本内生增长模型,将环境及环境污染治理引入内生增长框架下进行分析,其中重点探讨了在达到均衡增长路径过程中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同时考察了维持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的数据对理论模型的一些结果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清洁要素以及技术的使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对环境污染一直以来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仍然需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地方政府的行为在其中会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非  朱庆华  王菁  徐小琴  
以我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样本,使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方法,考察了较好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条件构成以及较好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下,制度化与非制度化治理机制的关系,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优良的制度化环境污染治理机制对缓解环境污染现状有重要作用;其次,当制度化环境污染治理机制不健全,公众为了争取自身合法的权益,只能诉诸于非制度化的方式改变环境污染现状;最后,我国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更多的是通过非制度化治理方式实现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环境污染的制度化治理机制不完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雯珺  曲芳芳  
在我国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中,政府大力支持的"谁污染,谁付费"的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有效性是该模式得以推广应用的前提。区别于以往集中于定性分析第三方治理模式应用的研究,分别选取已采用和尚未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城市作为对比样本,定量分析该模式的有效性。首先通过邓氏灰色关联以及熵值法计算样本城市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城市排序,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样本城市的环境治理系数并进行城市排序,最后根据Kendall-W系数检验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研究发现,已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样本城市的环境治理改善效果排序上升,说明该模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寇冬雪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利用集聚效应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污染排放强度、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产业集聚分为专业化、多样化、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四种模式,选取2003—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多样化集聚中,产业间内在关联性与环境污染呈现负相关。相关多样化集聚能显著改善环境污染,无关多样化集聚则会加剧环境污染。此外,上述结论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异质性并受城市特征的影响。专业化集聚程度的提升对西部地区和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改善作用更大,多样化集聚程度的提升对东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改善作用更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喻颖  
水污染治理的资金缺口和国家的大力倡导为PPP模式的引入提供了机遇,本文以湖南益阳水污染治理项目为例,分析了PPP模式的运作流程,并指出了当期该模式在水污染治理行业运用存在的问题,进而从PPP立法、风险分担机制、定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雁林  杜建国  金帅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是否顺从环境规制不仅受到来自政府的压力,还受环境NGO监管,是否顺从规制的决策是政府、环境NGO和企业三方博弈的结果。文章通过构建三方博弈模型,对三方在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均衡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罚金对企业的规制效果优于政府补贴,且高罚金和高补贴并存的制度会降低企业顺从规制的积极性;环境NGO的监督力度对政府检查概率有影响,但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顺从概率。因此,制定合理的惩罚与奖励机制、大力支持环境NGO的发展、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才能有效规制企业环境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