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9)
2023(9404)
2022(7489)
2021(7405)
2020(6064)
2019(13973)
2018(14160)
2017(26358)
2016(14458)
2015(16423)
2014(16424)
2013(15958)
2012(14757)
2011(13292)
2010(14054)
2009(12911)
2008(12991)
2007(12220)
2006(10854)
2005(9764)
作者
(42164)
(35656)
(34904)
(33442)
(21875)
(17133)
(15777)
(13945)
(13370)
(12821)
(12064)
(12010)
(11171)
(11071)
(10819)
(10729)
(10524)
(10301)
(10224)
(9972)
(8875)
(8866)
(8830)
(8319)
(8136)
(8116)
(8041)
(7659)
(7270)
(7164)
学科
(61507)
经济(61455)
(49335)
(43574)
管理(34102)
农业(32887)
方法(24256)
(23252)
企业(23252)
数学(21460)
数学方法(20852)
业经(19419)
中国(16790)
地方(13422)
农业经济(12435)
(12305)
(11684)
(11271)
理论(10586)
(10560)
(10102)
发展(9648)
(9628)
(9571)
农村(9549)
(9477)
贸易(9468)
(9239)
建设(8898)
(8715)
机构
学院(204764)
大学(198076)
(77986)
管理(77139)
经济(76052)
研究(68046)
理学(65781)
理学院(65131)
管理学(63453)
管理学院(63129)
(56343)
中国(54474)
科学(43273)
(42989)
农业(42896)
业大(38643)
(34795)
中心(33832)
(33649)
(33352)
研究所(31264)
(27798)
师范(27526)
北京(26749)
农业大学(26711)
(26612)
财经(25410)
(25295)
技术(24469)
(23534)
基金
项目(132528)
科学(102472)
研究(99793)
基金(91981)
(80465)
国家(79653)
科学基金(67472)
社会(60472)
社会科(56681)
社会科学(56665)
(55286)
基金项目(47961)
教育(46224)
(44581)
编号(44135)
自然(42958)
自然科(41979)
自然科学(41966)
自然科学基金(41154)
资助(38097)
成果(35621)
(31697)
课题(30428)
重点(29749)
(29573)
(28534)
(27046)
创新(25199)
(25032)
科研(24753)
期刊
(98590)
经济(98590)
(62682)
研究(56043)
中国(51533)
农业(42801)
学报(34280)
科学(31457)
教育(29450)
大学(27331)
管理(25854)
学学(25639)
(25142)
业经(22872)
技术(22199)
(20547)
金融(20547)
(20185)
农业经济(14714)
农村(14393)
(14393)
(13795)
问题(13460)
经济研究(11912)
财经(11763)
图书(11368)
业大(11244)
统计(11192)
技术经济(10972)
世界(10718)
共检索到320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静林  周法兴  
公私合伙——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为破解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管理难题提供了一种模式。所谓PPP,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伙伴关系。在这种伙伴关系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通过在资金和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的分工合作,共享投资收益、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明  
一、公私合作的优势(一)有利于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具有社会效益突出、经济效益不足的特点,由于投资回报率低,追求利润的私人资本一般不愿意介入;如果仅依靠财政投资,既不能满足农村需要,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公私合作模式在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能解决农村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原慧  
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一直维持在一个极低水平,其根本原因是政府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匮乏。通过PPP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中是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办法。文章首先对近五年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然后分析了PPP融资模式对乡村发展的益处,提出了采用PPP模式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最后指出在乡村运用PPP模式时应注意控制与规避投资风险、大力发展乡镇民营经济、明确PPP模式的适用范围等,从而使PPP模式更符合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PPP) 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贾康  孙洁  
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仅仅依靠政府资金来建设,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为了发掘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的潜力,而且也为了扭转基础设施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和提高建设、管理效率,有必要注重发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经营管理模式。这包括吸引民间资金、借贷资金介入的多种形式,也包括国务院提出的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等等。通过PPP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设施,有可能成为未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种重要的经营管理模式,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作出积极的探索。本文结尾对此提出了几点初步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孙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而提出了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昱昙  
为了克服政府投资存在的固有缺陷和缓解财政压力,我国政府除传统地增加对公用事业的资金投入外,开始寻求投融资机制的改革,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项目的建设。本文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模式为例,分析了其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后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以期使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得到更好应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倪筱楠  肖梦瑶  刘凯  
一带一路涉及的主要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对大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有极大的需求,资金短缺是主要问题。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应用存在着风险,包括政治、法律、宗教、金融、建设运营风险。面对风险,我国政府与企业应当加强政治合作;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法律问题;加强宗教的对外合作交流;创新PPP项目融资方式;加快培养PPP项目的专业人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一中  杨倩楠  
运用案例分析法,着重从政府、市场和公众伙伴合作关系,政府与社会资本收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对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PPP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转变政府角色定位,完善监管责任制度;从投融资体制与回报机制方面完善激励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第三方监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孟庆标  周建亮  邵康  
基于SWOT模型视角,分析PPP模式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并分别形成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矩阵,提出运用PPP模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战略规划,为PPP模式更好地服务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春福  
PPP模式是西方国家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对基础设施进行多元治理的新模式。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治理中引入该模式是摆脱公共资源瓶颈、提高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推行PPP模式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工具作为支撑。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是政策工具创新的重要思路,也是有效推行农村基础设施治理PPP模式的重要前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山  谭建立  
PPP模式在发达国家是一个成熟的公共供给模式,在国内正式提出没多久。该模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固然有着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成熟之处。通过详细介绍该模式的概念和特征,发现该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给予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并对该模式的未来进行展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邓小鹏  申立银  李启明  
介绍了PPP模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状况,讨论和分析了香港特区政府对公共工程的管理架构、PPP模式的典型架构以及PPP模式的主要实施流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有效应用PPP模式的主要政策环境,包括政府角色、监管规制、问责机制与公众参与方式,为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引进PPP模式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天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因此,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昊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规模的加大,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以上海为例,1995—2001年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分别为:273.78亿元,378.78亿元,412.85亿元,531.38亿元,501.39亿元,449.90亿元,510,78亿元,7年增长86,57%。“十五”期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0亿左右,重大项目投资占三分之一,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管立杰  赵伟  
[目的]农村基础设施采用PPP模式能够增加项目投资、使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体现更高的经济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在农村和农业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ntropy),实现主观与客观赋权相结合,从合作障碍因素、制度保障因素、经济环境因素3个层面,确定了19个影响因子在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中的权重值。[结果]评价指标中项目收益率、政策支持力度、资金可获得性、专业人才充足性、平等合作意识指标的权重居于前5位,表明该5项指标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探索这些因素对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论]结合主要影响指标贡献度,提出注重优化组合、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注重人才培养、坚持平等互利,消除合作障碍等建议,为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