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6)
2023(10748)
2022(8474)
2021(7629)
2020(6095)
2019(13928)
2018(14106)
2017(27057)
2016(14535)
2015(16408)
2014(16612)
2013(16052)
2012(14567)
2011(13360)
2010(13797)
2009(12588)
2008(12260)
2007(11108)
2006(10226)
2005(9632)
作者
(42497)
(35170)
(35139)
(33274)
(22473)
(16695)
(15846)
(13643)
(13624)
(12645)
(11998)
(11870)
(11426)
(11421)
(10906)
(10857)
(10564)
(10127)
(10048)
(10029)
(8989)
(8737)
(8730)
(8172)
(7943)
(7941)
(7890)
(7815)
(7201)
(6901)
学科
(70256)
经济(70193)
(37323)
管理(36646)
(27934)
企业(27934)
方法(24469)
中国(23751)
数学(21588)
(21280)
地方(21128)
数学方法(21082)
业经(17403)
农业(14262)
(13136)
(11928)
(11718)
银行(11704)
(11703)
(11563)
金融(11561)
(11407)
(11268)
地方经济(11107)
(10933)
贸易(10920)
理论(10544)
(10473)
技术(10230)
发展(10148)
机构
学院(207132)
大学(202966)
(85065)
经济(83152)
管理(76799)
研究(74067)
理学(64671)
理学院(63926)
管理学(62432)
管理学院(62066)
中国(57153)
科学(44950)
(44921)
(38032)
(37654)
(35081)
研究所(33864)
中心(33588)
(33442)
业大(29336)
(29306)
师范(29014)
财经(29003)
北京(29000)
(27185)
(26898)
农业(26732)
(26152)
经济学(25631)
技术(23991)
基金
项目(132802)
科学(104537)
研究(99148)
基金(93349)
(80919)
国家(80218)
科学基金(68897)
社会(62506)
社会科(59261)
社会科学(59247)
(54435)
基金项目(47982)
教育(45774)
(44801)
自然(42845)
自然科(41903)
自然科学(41897)
编号(41416)
自然科学基金(41088)
资助(38804)
(34628)
成果(33587)
重点(30338)
课题(30079)
发展(27985)
(27935)
(27770)
(27513)
创新(26006)
国家社会(25498)
期刊
(104388)
经济(104388)
研究(64581)
中国(49547)
(34775)
管理(31260)
学报(29438)
科学(29031)
教育(28581)
(27572)
农业(23661)
大学(23154)
(22603)
金融(22603)
学学(21571)
技术(21517)
业经(19323)
经济研究(16939)
财经(13972)
问题(13434)
(12498)
(12086)
统计(11451)
技术经济(10873)
(10657)
图书(10591)
商业(10543)
科技(9873)
现代(9744)
(9499)
共检索到329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澎  刘志伟  
新型城镇化在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同时,对城镇建设、管理水平以及城镇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一步探讨新型城镇化内涵要求的同时,寻求符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镇建设和管理模式。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力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简称PPP)模式的大背景下,进一步论证PPP管理模式不仅在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曼  王海霞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当前及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按照"纳瑟姆曲线"规律,当前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城镇化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巨大,仅仅依靠财政投入难以满足。此外,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出发,以政府为单一投资主体模式往往存在效率问题。因此,需要通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宇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一系列问题,致使城镇化水平较低、质量不高。文章在厘清新城镇化发展模式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目标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路径: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生态建设优先、强化产业支撑、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等,以期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庆华  周志波  陈丽华  
本文基于市场和政府发挥的作用,比较研究国外几种典型的城镇化模式,分析各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在中外对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国内城镇化的几大模式和典型案例,进而提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必须尊重基本经济规律,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自身实际,突破国内外城镇化模式的发展瓶颈,在政府调控与市场运行之间寻求合理平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生态型、集约化、包容性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秀娥  李冬艳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金融支持机制不完善、农民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山东、吉林、湖南等地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应制定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发挥县域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保障农民进城就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创新融资渠道,破解资金投入难题;培育新型城镇化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秋实  陈萍  
以国外城镇化发展的3种模式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当前城镇化道路在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方向上进行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最后指出,基于人口、土地、环境的约束,城乡统筹与人口、土地、工业三者并进的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及建设路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克强  路江林  李岳存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能否践行以人为核心是其质量评判的重要标准。创新性地基于产城融合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PPP模式如何通过宏微观层面的产城融合,进而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研究发现:①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PPP模式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提升了项目建设效率、强化了政府监督职能、增强了公众参与水平,整体促进了产城融合,有助于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质增效。②PPP模式既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又通过宏微观层面的产城融合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③生态环境保护和优秀文化传承对宏观层面产城融合具有较好的解释力,而公众生活便利性和生活水平改善则较好地解释了微观层面的产城融合。④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PPP模式显著增强了宏微观层面的产城融合水平,微观层面的产城融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宏观层面的产城融合不直接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而是经由微观层面的产城融合间接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因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PPP模式的优点,又要重视宏微观层面产城融合的作用,从多方面提升公众生活质量,进而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叶建勋  李琼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我国新型城镇化是政府主导、引导,自上而下的城镇化进程。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第一,科学规划、稳妥推进,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第二,以人为本,不是为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孟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指出要"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如何更好地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仪青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新"着手,全面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从政府调控与市场主导并重的城镇化、以市场为主导的低密度蔓延式的城镇化和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等方面,提出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并总结分析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遵循市场的理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改变增长方式,进行产业内涵和产城联动建设;进行制度探索,提供保障措施,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分区域组团式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志勇  
本文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山东济南城镇化发展实际,深入剖析当前难点和障碍因素,探索城镇化发展模式、动力和着力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珂  王守清  张子龙  赵丽坤  
PPP产业基金有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与市场投资需求的对接,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和管理上的支持。基于我国PPP项目融资现状,分析PPP产业基金的设立意义;然后通过对PPP项目融资特点和产业基金运作一般模式的分析比较,对PPP产业基金的设立形式、募集对象、投资对象、退出方式、运作模式中的主要步骤等进行探讨,为我国推广PPP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渔樵  方俊  吴春虹  
文章基于PPP模式分别从不同阶段对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运行体制框架进行了构建,并从不同方面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保障PPP模式创新机制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杜嫣  
文章梳理了苏南古镇形成及演变的经过与特点,分析了苏南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和要求,将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框架中,提出了苏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模式,即"旅游先导、核心保护、产业升级、生态平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刚  
本文从就业、消费等角度考察小镇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经济效应,探讨"特色小镇"模式的理论机制。借助基于小国开放经济情形构建的理论模型推演可以发现,通过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可贸易品产业,能够使小镇地区避免缺乏绝对优势产业而导致的经济衰退和劳动力外流,并使得当地居民的消费品供给比无特色产业的情况更加丰富;通过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等非贸易品产业,并吸引外地顾客来小镇当地进行消费,可以在丰富周边地区居民消费选择的同时实现劳动力的本地化就业。本文以2011-2016年地级市数据为基础构建的计量模型证实了上述机制。相关结论对于认识特色小镇模式的适用性及其在实现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