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0)
- 2023(9478)
- 2022(7956)
- 2021(7839)
- 2020(6691)
- 2019(15966)
- 2018(15395)
- 2017(30013)
- 2016(16064)
- 2015(18592)
- 2014(18220)
- 2013(18206)
- 2012(16884)
- 2011(14954)
- 2010(15107)
- 2009(14001)
- 2008(13848)
- 2007(11694)
- 2006(10001)
- 2005(8944)
- 学科
- 济(75115)
- 经济(75046)
- 管理(47452)
- 业(43339)
- 方法(40305)
- 数学(37811)
- 数学方法(37288)
- 企(34817)
- 企业(34817)
- 财(28987)
- 中国(22025)
- 农(17952)
- 贸(15071)
- 贸易(15062)
- 易(14698)
- 地方(14288)
- 制(14159)
- 务(13738)
- 财务(13704)
- 财务管理(13650)
- 财政(13427)
- 企业财务(13052)
- 业经(12551)
- 农业(11378)
- 政(10973)
- 银(10860)
- 银行(10859)
- 融(10817)
- 金融(10816)
- 行(10283)
- 机构
- 大学(223494)
- 学院(221344)
- 济(103620)
- 经济(102047)
- 管理(87890)
- 理学(76433)
- 理学院(75684)
- 管理学(74405)
- 研究(74353)
- 管理学院(74012)
- 中国(60713)
- 财(54590)
- 京(47268)
- 科学(40704)
- 财经(40227)
- 经(36989)
- 所(35774)
- 经济学(34375)
- 中心(34282)
- 研究所(31953)
- 经济学院(31217)
- 北京(30600)
- 江(30553)
- 财经大学(30083)
- 农(28916)
- 业大(27509)
- 院(26732)
- 范(26427)
- 师范(26242)
- 州(24373)
- 基金
- 项目(147167)
- 科学(117863)
- 基金(111148)
- 研究(108704)
- 家(95230)
- 国家(94535)
- 科学基金(82815)
- 社会(72857)
- 社会科(69461)
- 社会科学(69445)
- 基金项目(57364)
- 省(52975)
- 自然(51813)
- 教育(51090)
- 自然科(50756)
- 自然科学(50746)
- 自然科学基金(49882)
- 资助(48355)
- 划(45767)
- 编号(41882)
- 部(35157)
- 成果(34292)
- 重点(32793)
- 国家社会(31648)
- 教育部(31218)
- 发(30591)
- 创(30466)
- 人文(29592)
- 课题(29326)
- 中国(29076)
- 期刊
- 济(105896)
- 经济(105896)
- 研究(71008)
- 财(45493)
- 中国(44693)
- 管理(31762)
- 科学(28264)
- 学报(27948)
- 农(24848)
- 大学(23004)
- 融(22316)
- 金融(22316)
- 学学(21721)
- 财经(21077)
- 教育(20549)
- 经济研究(20040)
- 技术(19298)
- 经(18048)
- 农业(17349)
- 问题(14152)
- 业经(14103)
- 统计(14063)
- 贸(14020)
- 世界(12527)
- 策(12416)
- 技术经济(11730)
- 国际(11584)
- 决策(11329)
- 业(10665)
- 会计(10261)
共检索到332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祥来 谢雨轩
以中国26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PPP模式对财政压力的作用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实施PPP模式显著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PPP模式主要通过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提高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两个路径降低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PPP模式缓解财政压力的效果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效果最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不显著。建议通过完善PPP法规体系,合理配置PPP资源,分层设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控PPP模式财政风险等措施,提高PPP模式的经济和财政治理效能。
关键词:
PPP模式 地方财政压力 公共服务供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詹新宇 苗真子
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财政压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中国282个地级市的财政压力和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地方财政压力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地方财政压力,有助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但当地方财政压力过大时,反而将恶化辖区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倒U型关系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尚处于地方财政压力改善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阶段,而西部地区则截然相反;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压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系数,也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论文据此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锦亮 卢洪友 朱耘婵
人口问题与地方政府财政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目前也并无定论。本文从生产效率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期OLG模型,探讨人口增长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全要素生产率小于临界值时,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对降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全要素生产率大于临界值时,人口增长率上升对降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具有积极的影响。进而,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在采用数据包络法测算各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前提下,本文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证实了在不同全要素生产率门槛区间内,人口增长对财政支出规模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巍 吴粤
在PPP项目迅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PPP模式能否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4—2015年地级市数据,采用DID-PSM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法,实证考察PPP模式的实施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实施PPP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并且作用逐年增大。目前,PPP项目投资规模大、项目平均年限短以及无示范项目的地区财政压力的下降效果更加明显。机制识别结果显示,提高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PPP模式减轻财政压力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尽管PPP模式对财政压力的影响效应不尽相同,但80%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显著降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光旗 踪家峰
将财政压力作为核心切入点,就其与边界污染及环境规制的内在联系给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并对空气污染的边界效应以及财政压力与边界空气污染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越靠近省域边界的地级市,空气污染情况越严重;财政压力越大,空气污染的边界效应就越显著。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财政压力对环境规制力度具有负向影响,存在较大财政压力的地区官员对边界污染的影响更大,故加大边界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提升区域内联防联控水平,对于遏制边界污染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谢鹏
本文利用2000~2015年全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地生财"行为总体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以地生财"行为会带来"人地失调"的城镇化格局、"去工业化"效应和扭曲的公共品供给结构,进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以地生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各区域存在显著异质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当前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摆脱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路径依赖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思明
文章基于我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通过量化省对地级市政府税收分成的变化指标,将样本分成发达地区、中等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实证检验了税收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规模、地方财政自给及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税收集权对地方财政状况的影响途径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应对税收集权的方法不一,税收集权减少了欠发达地区的整体福利水平;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其拥有充足的经济手段发展本地经济以维持原有财政支出,因此,税收集权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淑云 曾龙 李伟华
在分析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竞争过程中的土地价格竞争、土地财政依赖与城市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与检验方法对2003—2014年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土地出让竞争行为与经济发展效率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让价格竞争与城市生产率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说明合理的土地低价出让行为有利于促进城市生产率的提高。而土地财政依赖所导致的资源浪费与错配,抑制了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土地出让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依赖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地方政府通过适当的土地低价出让价格来招商引资,并减少政府土地财政依赖,优化地方政府产业结构、引导市场竞争以及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等方式来提高城市生产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树 高珺 黄世琦
本文使用中国2000-2013年1 130位地级市市长的信息,探讨了官员晋升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影响官员晋升速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官员晋升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临界值为1/26(即工龄为26年时),且中部地区官员晋升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强于东西部地区。对官员晋升速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官员个体特征和政治关系对晋升速度的影响显著为正。具体而言,官员参加工作时的年龄、学历、汉族身份等个体特征对晋升速度有显著影响,性别、专业背景的影响不显著;跨省交流和省级任职经历对官员晋升速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中央任职经历的影响却不显著。
关键词:
地方官员 经济增长 晋升速度 制度激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成 张家楠
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成员需求是国家治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采用2010—2018年中国282个地级市共2 538个样本数据检验横向税收竞争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横向税收竞争显著削弱了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回应性,且这种抑制效应具有普遍性,不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原因在于,横向税收竞争减少了地方政府可以用于回应辖区居民需求的财政收入,导致了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的缩减,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的回应性。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既有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的研究领域,为规范税收竞争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也丰富了有关政府回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相关政策选择。
关键词:
横向税收竞争 政府回应性 现代国家治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淑云 曾龙 李伟华
在分析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竞争过程中的土地价格竞争、土地财政依赖与城市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与检验方法对2003—2014年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土地出让竞争行为与经济发展效率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让价格竞争与城市生产率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说明合理的土地低价出让行为有利于促进城市生产率的提高。而土地财政依赖所导致的资源浪费与错配,抑制了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土地出让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依赖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树 高珺 黄世琦
本文使用中国2000-2013年1 130位地级市市长的信息,探讨了官员晋升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影响官员晋升速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官员晋升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临界值为1/26(即工龄为26年时),且中部地区官员晋升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强于东西部地区。对官员晋升速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官员个体特征和政治关系对晋升速度的影响显著为正。具体而言,官员参加工作时的年龄、学历、汉族身份等个体特征对晋升速度有显著影响,性别、专业背景的影响不显著;跨省交流和省级任职经历对官员晋升速度
关键词:
地方官员 经济增长 晋升速度 制度激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冉 陈广汉
本文构建多重目标决策模型,分析地方官员偏离居民长期福利目标而忽视教育支出的内在机制,然后采用地级市官员信息和经济因素的匹配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官员个人特征、教育背景和工作履历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偏好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教育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年龄均与辖区教育支出呈现U形的曲线关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书记和市长均倾向于减少教育支出;任期的增加使得市委书记减少辖区教育支出,具有异地交流经历的书记倾向于增加教育支出,而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市长也倾向于增加教育投入。此外,教育支出的"政治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经济溢出效应"不显著,地方政府教育支出由于官员锦标赛竞争而相互模仿,...
关键词:
地方官员 教育支出 空间溢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龙帼琼 徐天祥 李冲
本文基于并行中介和调节效应的系统分析框架,研究土地财政、城市扩张对本地房价的直接影响、传导机制、调节路径和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城市空间扩张和人口集聚共同构成土地财政收入拉高本地房价的中介变量,城市用地空间扩张作为中介机制解释了总效应的9.95%,城市人口集聚解释了总效应的2.79%,东部城市空间扩张的中介效应大于中西部城市;城市人口集聚在土地财政影响房价过程中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建设用地扩张并不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房价上涨的人口驱动力均大于空间驱动力。研究结果对土地财政生态健康和城市合理开发建设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城市扩张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旖璆 苏鑫 刘琪
激增的财政压力和下放的环保权力,诱使地方政府作出环境机会主义行为选择。为此,基于2004—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内嵌环境分权制度背景下的财政压力对地方环境规制执行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显著抑制环境规制有效执行,导致环境规制执行强度偏离社会最优;激增的财政压力以财政自给率为渠道,迫使欠发达城市出于生存需求,“理性”弱化环境规制执行强度,诱发财政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在达到中央政府环保绩效考核标准后,财政压力下的环境友好地区策略性地转移环保关注度,主动弱化环境规制,扩充本土税基,力求经济增长,其本质属于“有意为之”。因此,应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厘清政府间财政关系;压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规范监督地方政府机关行为选择;探索环境政策差别化机制,以实现中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区域塌陷的多维测度——来自284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土地财政对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商品房销售价格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与碳排放绩效——来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经验证据
双重压力下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效应——来自237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来自长三角地级市城市群的证据
地方财政与房产价格的经济解释及经验证据
财政分权、地方财政赤字与土地财政——来自中部欠发达地区J省的经验证据
农业领域PPP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来自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地区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减持之关系——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