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6)
2023(6147)
2022(4945)
2021(5017)
2020(4349)
2019(10237)
2018(10203)
2017(19799)
2016(10903)
2015(12650)
2014(12587)
2013(12348)
2012(10983)
2011(9326)
2010(9823)
2009(9070)
2008(9332)
2007(8429)
2006(7293)
2005(6643)
作者
(28309)
(23147)
(23030)
(22414)
(14968)
(10824)
(10666)
(8908)
(8598)
(8541)
(8054)
(7780)
(7667)
(7350)
(7298)
(7067)
(7015)
(6827)
(6654)
(6643)
(5685)
(5652)
(5638)
(5315)
(5226)
(5194)
(5174)
(5136)
(4711)
(4519)
学科
管理(46077)
(37813)
经济(37780)
(35485)
(33542)
企业(33542)
(28102)
方法(21637)
数学(19000)
数学方法(18519)
(14316)
财务(14267)
财务管理(14210)
企业财务(13540)
财政(13333)
(10814)
(10651)
中国(10599)
(8992)
理论(8827)
(8594)
业经(8014)
地方(7404)
(7184)
银行(7183)
(7061)
制度(7051)
(6737)
(6736)
(6730)
机构
学院(140603)
大学(139607)
管理(60670)
(53110)
经济(51734)
理学(50344)
理学院(49873)
管理学(48884)
管理学院(48586)
研究(39412)
(38345)
中国(35417)
(29349)
财经(24953)
科学(23126)
(22561)
(22525)
中心(19575)
(19361)
北京(18680)
财经大学(18353)
(18137)
业大(17028)
研究所(16682)
(16273)
(15707)
师范(15565)
经济学(15561)
商学(15155)
商学院(14998)
基金
项目(87157)
科学(67911)
研究(65046)
基金(62496)
(52951)
国家(52539)
科学基金(46374)
社会(39999)
社会科(38037)
社会科学(38023)
(34386)
基金项目(32197)
教育(31230)
自然(30165)
自然科(29501)
自然科学(29497)
自然科学基金(28938)
(28086)
编号(27693)
资助(27472)
成果(23369)
重点(19054)
(18977)
课题(18714)
项目编号(18105)
(17937)
大学(16869)
科研(16837)
教育部(16774)
创新(16757)
期刊
(61349)
经济(61349)
研究(43683)
(38157)
中国(33041)
管理(25895)
学报(17334)
科学(16512)
教育(15999)
(15256)
金融(15256)
技术(14797)
大学(14190)
(13499)
学学(13254)
财经(13131)
(11150)
财会(10596)
会计(10518)
经济研究(10124)
图书(9670)
(8847)
财政(8847)
农业(8764)
业经(8615)
统计(8584)
(7827)
技术经济(7445)
通讯(7170)
决策(7159)
共检索到225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璐璠  王春成  
PPP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对项目的全程参与,有力提升公共财政的项目投融资能力,是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提升公共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毫无疑问,PPP模式将形成对财政投融资模式及公共项目运行模式的实质冲击,尤其将切实影响到公共债务管理。梳理PPP模式下公共财政负债管理转型的现实土壤和制度需求,发现当中的风险因素和不确定性,探索通过PPP模式改进地方财政债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洁  
一、PPP管理模式的概念 (一)什么是PPP管理模式。 1.PPP管理模式的概念。 PPP是英语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公私伙伴关系。美国民营化大师萨瓦斯在他的《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以后简称《民营化》)一书中是这样给公私伙伴关系下的定义,他说我们可以从三种意义上使用公私伙伴关系这一术语。首先是广义界定(这多少有点夸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春成  
公共项目中的PPP模式出现于上世纪下半叶。它肇始于欧洲普通法系国家,其中以英国为主要发源地,后经欧洲大陆法传统的改造,伴随公共财政和国家治理的法制化进程而兴起,逐渐成为一种完备而成熟的公共项目融资模式,并远播南、北美洲各国,最终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在PPP项目中公共财政担当契约角色,即通过契约安排实现项目发起和管理、项目建设运行、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阮梓坪  陈学进  
本文从公共财政框架角度分析了会计管理面临转型的问题,探讨了建立适合公共财政要求的会计管理新模式。认为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应是一个以各类组织单位为管理对象,以法制约束为基础、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行业自律为辅,借助社会中介监督力量,多种管理形式并存的会计管理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文峰  陆军  
低密度、分散化的蔓延是过去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典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本文基于2007-2016年的地级市层面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了城市蔓延对地方公共财政负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蔓延显著加重了地方公共财政负担,且对于中西部地区城市、中小规模城市、人口收缩型蔓延城市的影响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城市蔓延主要提高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支出,进而加重了地方公共财政负担。因此,在土地供给的刚性约束下,未来要秉持精明增长的规划理念,推行紧凑化高效集聚的城市发展模式,尤其是中小规模的人口收缩型蔓延城市的空间规划要以存量优化、盘活与更新为导向,减轻城市蔓延带来的地方公共财政负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志胜  金雪涛  
理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政府从公共文化产品的决策者、生产者和提供者三位一体的角色向政策制定者、资金供应者和生产安排者的角色转变。该文从公共文化多元化供给模式的形成机理入手,阐释公共文化多元化供给的类型及公共财政直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间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的有效方式,并对如何发挥公共财政的积极作用提出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倩  匡小平  
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资源有偿利用的重要政策工具,选择合适的生态补偿模式对于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生态补偿模式过多依赖政府主导,生态补偿的市场化交易模式发展缓慢。为提升生态补偿效率,我国的生态补偿应在优化政府补偿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市场交易机制的激活来促进市场补偿模式的发展,实现生态补偿的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令鹤  
本文分析了非合作竞争均衡条件下政府的最优税收和公共支出政策。在理想状态下,政府对租金收入的征税税率应为 100%,而对资本的税率应为0%。但在现实情况下,政府对所有租金全部进行征税的难度很大,因此不得不对资本进行征税;与此相对应,政府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的比重偏低,而吸引资本的公共投资支出的比重偏高。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在税收和公共支出的政策上进行协调,避免恶性竞争,保持适当的税率水平,逐步削减政府在公共投资上的支出,增加社会福利支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国清  沈葳  
将“publicfinance”定义为“收入、支出或其活动”失之过窄 ;将其定义为“政府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失之过宽 ,从而就公共财政内涵及其特征作了辨析。公共财政不是和国家财政并列的财政模式 ,而是国家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模式。把国有资本财政放在公共财政之外 ,是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改革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适应新形势,转变财政支农职能,深化财政支农改革,探索新的支农模式,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一、财政支农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财政支农是国家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武若思  王春成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公共项目投融资结构。它以公、私合作为核心,以有效引入市场要素为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资源在调动市场力量、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杠杆作用,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及财政投资项目安排开辟了一种有效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汉屏  刘锡田  
一、城市公用事业中的公共品理论在传统的理念中,城市公用事业应由政府全方位提供,是政府公共财政参与和介入的重要领域。现代公共财政理论在界定公共财政支出时,对公共物品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划分,除了诸如国防、外交、公安司法等因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秦安  
在构建地方公共财政框架中,地方财源建设指导思想要重新明确。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财源建设曾经总结产生过一些好的理论,如梯级财源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献国  
公共品的层次性、成本补偿原理、均等化以及民主决策理论等是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建设的一般理论基础,而农村经济制度、经济水平和结构、意识形态、民主水平等构成我国农村公共财政模式选择的现实制约条件。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应是公共品供给体制上的分级财政、筹资体制上的向内倾斜型财政、决策体制上的民主型财政、管理体制上的法制型财政和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变化的动态发展型财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