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05)
2022(107)
2021(109)
2020(117)
2019(250)
2018(259)
2017(530)
2016(271)
2015(315)
2014(291)
2013(316)
2012(299)
2011(260)
2010(291)
2009(256)
2008(287)
2007(288)
2006(311)
2005(268)
2004(245)
作者
(768)
(658)
(619)
(579)
(430)
(309)
(301)
(267)
(223)
(223)
(221)
(220)
(202)
(195)
(189)
(187)
(186)
(183)
(174)
(169)
(167)
(148)
(147)
(147)
(142)
(131)
(130)
(128)
(126)
(125)
学科
(895)
经济(890)
管理(801)
(799)
(632)
企业(632)
(404)
(395)
(390)
中国(352)
(326)
(297)
贸易(296)
(294)
(264)
农业(250)
国际(238)
方法(225)
(223)
业经(206)
制度(198)
(198)
数学(193)
(191)
劳动(191)
体制(189)
(184)
银行(184)
及其(179)
政策(179)
机构
大学(3881)
学院(3751)
(1581)
经济(1544)
研究(1456)
管理(1305)
中国(1143)
理学(1053)
理学院(1044)
管理学(1010)
管理学院(1008)
(906)
(824)
(738)
科学(726)
中心(695)
(643)
财经(643)
研究所(635)
北京(588)
(565)
(561)
(541)
(528)
师范(501)
(501)
(489)
经济学(466)
财经大学(454)
社会(438)
基金
项目(2009)
科学(1592)
研究(1587)
基金(1447)
(1258)
国家(1247)
社会(1051)
科学基金(1019)
社会科(965)
社会科学(965)
基金项目(732)
教育(718)
(689)
成果(658)
编号(645)
(637)
资助(597)
自然(565)
自然科(554)
自然科学(554)
自然科学基金(544)
(496)
课题(471)
(455)
重点(436)
(425)
国家社会(420)
教育部(409)
大学(408)
(397)
期刊
(2356)
经济(2356)
研究(1381)
中国(1046)
(721)
管理(646)
(639)
教育(550)
(540)
金融(540)
学报(520)
科学(463)
大学(442)
学学(403)
财经(361)
农业(357)
问题(350)
技术(330)
业经(319)
(313)
经济研究(312)
(308)
国际(291)
农村(241)
(241)
理论(223)
(206)
(196)
实践(194)
(194)
共检索到7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秦树东  
PPP合同是一种兼具行政属性、私法属性和公益属性的混合合同。该公私合作发展模式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应用,虽然这些国家法律传统不同,但在PPP争议解决问题上基本遵循了"先抽离PPP合同中的公法因素,进而在适当法律框架内解决争端"的解决路径。考虑到我国PPP市场现状和法律环境,我国应建立更加灵活、多元的PPP争议解决机制,在明确合同缔结前争议问题行政属性的基础上,对于合同缔结后的争议,根据其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二阶+多层"的争端解决机制有利于化解当前公法、私法二元模式在处理PPP争端时的困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高峰  
在"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所有行动计划中,第14项行动计划(使争议解决机制更有效)颇为特别:一是从面向的对象看,其余行动计划大多规范的是纳税人的行为,而第14项行动计划则对各国主管当局提出要求,要求后者提高解决相互协商案件的效果和效率;二是从内容看,其余行动计划大多是在政策或征管上提出针对BEPS的措施,加强对避税的打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路铁军  王岳森  任晓帅  
近年来,在国际工程实践中,通过诉讼或仲裁方式解决工程合同争端的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的工程争端当事方试图通过非对抗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国际工程建设的从业者们积极吸收民商事领域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成果,并将其用于解决国际工程争端,创设和推广了许多新的工程争端解决模式。与诉讼方式相比,这些新的争端解决机制具有灵活、高效和非对抗性等特点,正是这些突出的特点使其在国际上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本文对国际工程替代争端解决方法ADR的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界定,对ADR的特性进行了总结归纳,对主流国际工程合同FIDIC中ADR机制的应用和发展做了分析阐述,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梁旋  吴兴光  
争端解决机制是建设自由贸易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保障港内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有利于自由贸易港的持续健康发展。单一诉讼模式、多元调整模式、协调中心模式等均是国际上比较常见的争端解决方式,通常情况下,构建自由贸易港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应充分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法律因素。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自由贸易先行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逐步形成了比较多元、效率相对较高的争端解决机制。应采取完善调解和仲裁相结合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的争端解决机制、将中国价值追求融入争端解决机制等措施,促进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迈上新台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强永昌  权家敏  
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选择的经验研究,主要关注单边行动和WTO争端解决机制。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双边磋商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问题,检验结果表明:政治、经济因素对于双边和多边机制的选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政治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进而在结论中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伟  
亚太经合组织(APEC)自成立以来,已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和进展,其根本目标是实现本地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为此,必须建立起争端解决机制,使之作为一种组织内部的法律制度来完善组织内部运作。鉴于目前APEC仍处于起步阶段,可以先行建立一个非正式机构,运用“外交途径”或法律手段,并将组织及各成员的各种因素及WTO的有关贸易的争端解决机制考虑在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伟  
WTO自建立以来,其争端解决机制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运转提供了重要保障,对国际贸易争端的顺利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在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有着诸多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同时不可避免地继承和包含GATT争端解决机制"先天性"的不足,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从具体的规则程序到实际运行的效果和作用都还存在不足之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辛宪章  
秘密性是国际投资仲裁的最基本原则,而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实现民主与公平的仲裁,因此,增加投资仲裁透明度便成为一种趋向,对此理论界的研究与仲裁实践都向此倾向。所以只有通过对国际投资仲裁程序透明度的标准及措施的规定,才是实现平衡投资仲裁秘密性与透明度关系的最优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生  高峰  
高校与学生纠纷(简称校生纠纷)与二元权力结构相关联,解决这类纠纷的目的是保障学生权益。现有的校生纠纷解决机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完善和改进。本文提出,在解决高校与学生的纠纷中,可采用包括协商、调解、申诉、行政复议、教育仲裁等非诉讼解决途径为主,诉讼解决途径为辅的多元解决方式,并在各种纠纷解决方式之间逐步建立起统一协调、良性互动、功能互补、程序衔接的有效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萃  纪文华  
近年来,区域贸易协议蓬勃发展,越来越多WTO成员投入到各种区域贸易协议之中。截至2010年5月,WTO的153个成员中只有蒙古尚未加入任何RTA。中国政府以"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作为对这一当前国际贸易体制现状的明确回应。文章立足于分析区域贸易协议框架下的争端解决机制,通过对区域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和实效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践考察,分析了区域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与实效之间所存在的现实反差。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该反差形成的深层次缘由,最后针对中国区域贸易协议框架下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桂青  
CEPA作为我国实质性区域经贸合作重要制度的安排,实施至今时近四年,并不断通过《补充协议》的形式丰富和发展双方的合作领域、范围,但其对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定一如既往的简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由一个主权国家内两个行政区域在WTO框架下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CEPA主体、调整对象和性质均具有鲜明的特征,因此,不可能直接适用WTO或现存的其他争端解决机制,而必须构建起一套独特的争端解决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笑笑  于夕媛  刘晓航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说明中国从国际社会上的积极学习者和参与者变身为主导者,展现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应有的姿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实施,相关区域的贸易争端与争议层出不穷,较为严重地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一带一路"倡议已然不只是经济问题,现如今更为突出的表现为法律问题。因此面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争端和争议,我们急需构建一个能为沿线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能够切实解决贸易争端和贸易争议问题的法律保障机制。由于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构建"一带一路"贸易争端和贸易争议解决机制是任重而道远的。文章立足于贸易争端与贸易争议的不同概念,区分二者的不同解决方式,对构建"一带一路"贸易争端与贸易争议解决机制进行并列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大学  
PPP合同争议解决的司法路径之困源于PPP合同的定性之争与现有法院组织结构的固有缺陷。PPP合同争议解决的民—行二元选择,造成了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地位难以平衡,以及公益保护的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欲找到解决困局的"阿里阿德涅之线",法院组织体系有必要作出调整,设立解决第三法域争议的专门法院——经济法院,将包括PPP合同争议在内的第三法域纠纷都纳入该法院管辖。针对PPP合同争议,经济法院应作出一些特殊程序安排:一方面,法院在特定情形下可追加消费者组织代表公共产品使用者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另一方面,法院有权签发支付令让PPP合同责任方赔偿众多使用者的损失。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傅星国  
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六十多年来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驯服"了报复,将其置于多边控制之下,成员没有授权不得实施报复。报复本身触及WTO法律体系的"中枢神经",直接关系到WTO的救济力度和公平正义。WTO成立14年来,涉及报复的案例数量虽然不多,但影响很大,引起成员和各界的高度关注。在这些案例中,上诉机构就报复问题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司法解释,但有的解释也引起一些成员的质疑和争论。目前WTO就改革报复机制的谈判正在进行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