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5)
- 2023(3461)
- 2022(2841)
- 2021(2759)
- 2020(2378)
- 2019(5155)
- 2018(5205)
- 2017(9094)
- 2016(5130)
- 2015(5989)
- 2014(6043)
- 2013(5741)
- 2012(5734)
- 2011(5012)
- 2010(5292)
- 2009(4916)
- 2008(5217)
- 2007(5110)
- 2006(4484)
- 2005(4055)
- 学科
- 济(19714)
- 经济(19695)
- 业(18246)
- 管理(18164)
- 企(15942)
- 企业(15942)
- 技术(11173)
- 方法(9147)
- 数学(7571)
- 数学方法(7332)
- 学(7275)
- 技术管理(5953)
- 中国(5301)
- 农(5027)
- 理论(4768)
- 财(4109)
- 业经(4094)
- 教学(4082)
- 贸(3663)
- 贸易(3660)
- 制(3598)
- 易(3585)
- 农业(3535)
- 和(2978)
- 森(2914)
- 森林(2914)
- 林(2882)
- 划(2845)
- 教育(2822)
- 银(2766)
- 机构
- 大学(80013)
- 学院(79359)
- 研究(29026)
- 管理(28740)
- 济(28178)
- 经济(27425)
- 理学(24090)
- 理学院(23811)
- 管理学(23108)
- 管理学院(22962)
- 中国(21910)
- 科学(20450)
- 京(19290)
- 农(16290)
- 所(16233)
- 业大(15142)
- 研究所(14799)
- 中心(13472)
- 江(13325)
- 北京(12746)
- 农业(12426)
- 技术(12108)
- 财(11602)
- 院(11216)
- 省(10800)
- 范(10615)
- 师范(10465)
- 州(10373)
- 财经(8969)
- 科技(8948)
- 基金
- 项目(51752)
- 科学(38980)
- 研究(35506)
- 基金(35315)
- 家(32782)
- 国家(32538)
- 科学基金(26308)
- 省(20937)
- 社会(19933)
- 社会科(18879)
- 社会科学(18872)
- 自然(18217)
- 基金项目(18151)
- 自然科(17804)
- 自然科学(17799)
- 划(17676)
- 自然科学基金(17451)
- 教育(16510)
- 资助(15465)
- 编号(14090)
- 重点(12192)
- 成果(11413)
- 创(10942)
- 发(10807)
- 计划(10696)
- 科技(10653)
- 部(10547)
- 创新(10380)
- 课题(10213)
- 科研(10096)
共检索到127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东 曹明兰 李长青 闫飞 冯仲科
【目的】传统的无人机森林航空摄影测量需要布设像控点来平差解算。由于林地内通视条件差,采用传统光学仪器布设像控点时,效率低、而且无法保证像控点位置的均匀分布。采用GPS-RTK技术虽不受通视条件限制,但是林冠下GPS信号弱,经常出现移动站与基准站之间GPS失锁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不足,文章探索了基于PPK技术的免像控点无人机森林航空摄影测量解算方案。【方法】利用搭载了相机和双拼PPK(Post Processed Kinematic)模块的无人机,在森林上方按预定航高和重叠率对地摄影,获取到森林航空影像、POS数据和PPK数据。内业处理时,首先通过解算PPK数据得到相对精确的摄影中心外方位线元素,并以其代替原始POS数据的线元素;再利用SFM(Structure From Motion)方法得到摄影中心精确的外方位元素基础上,经过密集匹配生成DSM,通过手工编辑和正射校正后得到了最终成果DOM。【结果】用同一架加装了双频PPK模块、搭载了Canon 5D MarkII数码相机的固定翼无人机,在北京市潭柘寺森林公园按飞行航高200 m,航向重叠度80%,旁向重叠度65%进行了航空摄影。在同一台PC硬件条件下,使用相同版本的Agisoft PhotoScan和SimActive Correlator 3D软件,采用布设像控点(方案A)、基于原始POS免控制点(方案B)、基于PPK免控制点(方案C)等3种不同方案,对无人机获取的航空影像数据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方案C的效率比传统的布设像控点的方案A高45%;而在精度方面高于基于原始POS数据免像控点的B方案,可达到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相关规范的1∶2 000比例尺精度要求。【结论】PPK技术的通讯频率高、作业半径大、作业时移动站与基准站不需要实时保持通讯,采用无人机加装PPK模块结合SFM方法生成森林正射影像的方案,其成果精度能够满足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用图精度要求,避免了在林冠下布设控制点难度大和容易出现GPS失锁等问题,可节省大量外业控制点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时间,对提升森林监测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文龙 高金泽 王子恺
<正>《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是2022年8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吕翠华,杜卫钢,万保峰,胡浩。这是一本值得评价的研究书籍,深入探讨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的应用,并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笔者结合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科研项目(2022-2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J4601);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J190203),对本书内容进行深入研读和拓展。本书特别强调了在地理测绘和土地资源管理领域中,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的重要性和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清旺 李世明 李增元 符利勇 胡凯龙
森林空间结构及动态变化规律对森林经营管理、生态环境建模等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激光雷达与摄影测量能够获取丰富的森林空间结构和类型信息,在单木、林分尺度森林环境长时间序列监测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一般搭载多回波/全波形激光扫描仪,配备高精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惯性测量单元(GNSS&IMU)等传感器,以保证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的几何定位精度。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通常搭载可见光(RGB)/多光谱相机,配备低精度GNSS&IMU,通过高重叠率航片的三维重建算法自动解算航片内外方位元素,生成具有相对参考
关键词:
无人机 激光雷达 摄影测量 点云 森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东 曹明兰 李长青 明海军
森林蓄积量能够评估林地生产力的高低及经营措施的效果,为森林经营与采伐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大多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蓄积量估算,均建立在测绘标准所生成的DOM、DSM、DEM等测绘成果基础上,而未充分利用原始影像数据上的林业特征,无法从点云层面上加入林业业务逻辑产生成果数据。获取无人机影像后,利用特征点提取与匹配方法自动相对定向,结合控制点和光束法平差的迭代求解,解算出精确的相机姿态数据,并沿核线方向一维搜索特征点进行影像密集匹配生成密集点云。对原始三维点云过滤后进行树冠分割,在聚类后的林冠点云中提取了树顶点和树高因子估测了森林蓄积量。研究结果表明,冠幅的提取精度85.15%,树高的提取精度83.69%,林分蓄积量估算的精度达到了82.46%。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发伟
国家对自然资源统一监管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为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结合无人机摄影测量与遥感产业发展实践,对拓展无人机摄影测量与遥感产业领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分析。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远翼 丁锐 唐翔 祝乐乐 刘小欢
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数字城市的蓬勃发展,无人机摄影测量建模技术快速兴起。如何在提升模型精度的同时兼顾建模效率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以福州大学宏晖文体综合楼为研究对象,对无人机飞行参数设置与建模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在旁向重叠率53%、航向重叠率53%、飞行速度9.3 m/s、边距设置为自动时建模效率最佳。
关键词:
建模效率 图像重叠率 边距设置 飞行速度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丽 卿熙宏 路蓓蓓 杨倩
工程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施工现场一般较为复杂,面积覆盖范围广、立体交叉、危险因素多、特殊区域难以进入,审计窗口期较窄。研究无人机测量技术在跟踪审计取证鉴证、收量复核、检查监督等方面的应用,可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有效解决工程审计中的困难,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关键词:
无人机 内部审计 测量技术 工程项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代文 汤国安 胡光辉 杨昕 熊礼阳 王雷
流域输沙过程是地貌学和地表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传统的输沙过程监测方法仅能得到某个区域的总输沙率,无法推算其空间分布。论文以黄土高原绥德县窑家湾小流域为例,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得到其2006年和2019年2期数字高程模型(DEM)并计算地形变化量;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和多流向算法建立泥沙在空间上的输送模型,进而计算小流域输沙率的空间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模拟泥沙在空间上的输送情况,输沙率出现质量不守恒的区域面积占比小于4%,且不守恒区域多为人类活动影响区。同时,论文讨论了DEM的选择和不同地形变化检测水平对模型结果的影响。当使用第一期DEM进行泥沙搬运路径推算时,质量不守恒区域的面积显著降低。使用误差空间分布图进行地形变化检测得到的输沙率结果鲁棒性更强。使用中误差进行地形检测得到的结果在不同置信度下变化较大。基于无人机地形变化检测的空间输沙模型能方便、快捷地提供详尽的输沙率空间分布,为地表过程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殷嘉俭 贾建华 南永天
该文以普通的光学或数字相机为工具 ,借助计算机建立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 .系统通过普通相机对固定样地摄影 ,建立以内、外方位元素 (x0 ,y0 ,f;XS,YS,ZS,ω ,k ,φ) 为未知数摄影测量共线方程 ,通过DLT变换 ,求得待定参数 ,进而把像方空间和物方空间联系起来 ,借助计算机系统 ,就可确定像方任一点坐标 (x,y)对应的物方坐标 (X ,Y ,Z) ,从而恢复物方空间立体 ,计算胸径、任一处直径、树高、树冠体积等测树指标 .这种系统不需要像控点就能建立待测目标的数字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此摄影测量系统可测量树高、胸径、树冠体积等 ,树高测量的相对误差为 2 % ,胸...
关键词:
数字测量 近景摄影测量 固定样地 测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冯仲科 于东海 程文生
随着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改变了传统森林调查的手段,加快了森林调查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提高单木因子的采集效率和精度,降低外业的工作强度,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以多旋翼无人机为数据采集平台,实现了孤立单木的三维点云模型重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木三维信息量测算法,提出切割法和投影法两种提取树冠投影面积的方法,并提取树高、树干任意处直径、树冠投影面积、冠幅、树冠表面积、树冠体积6项测树因子参数。结果表明:1)树木的总高度和第一枝下高的提取精度分别为96.28%和95.61%,胸径和上部直径的提取精度分别为96.24%和93.78%;2)利用切割法和投影法提取树冠投影面积的精度分别为96.28%和98.24%,提取冠幅的精度分别为89.65%和91.50%,提取树冠表面积的精度分别为96.78%和97.58%,提取树冠体积的精度分别为94.29%和96.14%;3)实践证明,该技术可很好地应用到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中,并可对森林调查的方式提供新的技术参考,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坤鹏 刘时银 朱钰 谢福明 高永鹏
位于横断山区的梅里雪山地区,受地形与气候的影响,该地区光学遥感及微波遥感应用较为受限。论文基于大疆精灵4RTK无人机搭配中海达UBase,于2018年11月9日和2019年11月12日对梅里雪山地区明永冰川末端开展了2期摄影测量,估算冰川消融区表面高程变化,监测冰川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冰川区表面形态在不同位置有显著差别,航测冰川区中下部大量表碛覆盖,有少量沿冰川主流线方向发育的裂隙;航测冰川区中上部表碛覆盖较少,大量横向裂隙发育。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明永冰川末端表面高程平均变化-1.67 m。冰川表面高程变化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在航测冰川区上部高程差存在正负交替现象,航测冰川区中部以减薄为主,而航测冰川区下部以增厚为主。与高亚洲地区其他山系冰川变化对比,梅里雪山地区是冰川表面高程变化最显著的地区。
关键词:
无人机 摄影测量 冰川 梅里雪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坚 马小明 李志清 高树
航空录像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高机翼轻型或小型飞机;装备高质量视频摄像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连接,在影像上自动记录瞬时的精确地理坐标;并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处理、分析影像,获取森林病虫害信息。该项技术成本较低,易掌握,能主动选择飞行作业时间及地面影像的分辨率,在多云天气亦可作业,并能实时得到图像,即时进行分析处理,作为一种空中平台可与其它监测手段互相补充,在森林病虫害的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监测,航空录像,遥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明兰 李亚东 李长青 赵小平
【目的】无人机森林航摄影像的主体内容为颜色较单一的林冠,其纹理重复率高,而且存在非刚体性变换等导致影像的匹配难度高于普通测绘无人机航摄影像。如果直接采用普通特征算法进行影像匹配时,经常出现提取的特征点数量少、误匹配率高、特征点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本研究探索了一种可见光植被指数(VDVI)与AKAZE结合的无人机森林影像匹配方法,以提高森林影像匹配的准确率。【方法】在森林航摄影像特征提取方面表现较优的AKAZE基础上,借助可见光植被指数(VDVI),在特征检测时选择了能够有效平滑区域内部同时保留边界信息的g3函数。特征检测时利用VDVI值进行检测,特征描述时采用原始影像信息与VDVI值相互校正的方法进行描述。【结果】在同一台I7-6700HQ处理器、8G内存的ALIENWARE工作站,建立Python 3.7和OpenCV 3.4环境,对内蒙古大兴安岭伊尔施林场的白桦和兴安落叶松林地无人机森林航摄影像进行了SIFT、SURF、普通AKAZE、颜色不变量AKAZE、可见光植被指数(VDVI)AKAZE等5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VDVI与AKAZE结合的无人机森林影像匹配方法在无人机森林航摄影像上的平均匹配准确率为74.59%,比普通AKAZE高出了9.48个百分点;比颜色不变量AKAZE高出了5.26个百分点;其匹配速度在普通AKAZE和颜色不变量AKAZE之间。【结论】森林航摄影像主体内容的独特性,决定了采用普通测绘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的特征算子进行影像匹配的效果不好。在AKAZE特征各向异性的非线性滤波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传导函数,配合可见光植被指数可有效降低阴影、反光、非林冠地物等的影响,进而改善了森林影像匹配的准确率,对研究和学习森林航摄影像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滨 杨笑天 王述洋
为优化设计森林防火小型无人机的机身,降低机身质量,减少空气阻力,以双尾撑固定翼无人机为基础,利用Solid WorkS建立机身模型进行结构设计,并利用ANSYS-FlUENT对机身进行数值模拟。采用ANSYS iCEM CFd网格生成器生成PriSM网格结构进行网格划分,对机身进行气动分析。通过FlUENT仿真对设计进行改进,分析改进前后的流体场、阻力和质量差异。结果表明:可以采用ANSYS-FlUENT软件对森林防火小型无人机机身进行气动外形优化。机身的气动外形优化对减少阻力有明显的影响,改进后机身所受空气阻力减少了45.9%,机身质量减轻了27.8%。
关键词:
森林防火 无人机 优化设计 气动外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明兰 李亚东 冯海英 蔡彩
随着数字林业和精准林业建设的推进,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森林管理的需求越发突出,然而3D森林景观建模与建筑物建模相比具有冠层起伏频繁、形状不规则、光线条件复杂、纹理重复度高、像对间存在非刚体性变化等特点,直接采用普通建模方法构建的三维模型效果不理想。本研究实践了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与背包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相结合的森林景观三维场景建模方法,讨论了数据获取原理、点云配准方法及数据处理流程,并在潭柘寺森林景区进行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两种点云配准的整体误差小于2.37 mm,能够满足森林景观三维场景建模的精度要求。该方法不仅能省去倾斜摄影的外业控制点采集过程,还实现了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降低了森林景观三维建模的成本,提高了建模效率,对森林精准计测及精细化管理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