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3)
- 2023(6485)
- 2022(5363)
- 2021(4739)
- 2020(3959)
- 2019(8691)
- 2018(8252)
- 2017(15265)
- 2016(8483)
- 2015(9045)
- 2014(8530)
- 2013(8339)
- 2012(7740)
- 2011(6934)
- 2010(6735)
- 2009(6089)
- 2008(5892)
- 2007(5119)
- 2006(4455)
- 2005(3830)
- 学科
- 济(31658)
- 经济(31612)
- 管理(23302)
- 业(22849)
- 企(17755)
- 企业(17755)
- 方法(15281)
- 数学(13765)
- 数学方法(13640)
- 学(9337)
- 农(9285)
- 财(8741)
- 中国(8215)
- 贸(7955)
- 贸易(7954)
- 易(7772)
- 业经(7177)
- 农业(6484)
- 制(5664)
- 技术(5580)
- 环境(5424)
- 务(5251)
- 财务(5249)
- 财务管理(5237)
- 企业财务(4999)
- 地方(4910)
- 银(4739)
- 银行(4679)
- 融(4622)
- 金融(4622)
- 机构
- 大学(123390)
- 学院(121003)
- 济(48313)
- 经济(47493)
- 研究(46776)
- 管理(43917)
- 理学(39106)
- 理学院(38613)
- 管理学(37723)
- 管理学院(37551)
- 农(34171)
- 科学(33370)
- 中国(33106)
- 农业(27800)
- 业大(27218)
- 京(26496)
- 所(25850)
- 研究所(24275)
- 中心(20311)
- 财(19762)
- 农业大学(18625)
- 江(17494)
- 院(17226)
- 财经(16365)
- 北京(16229)
- 省(15878)
- 室(15688)
- 经(15124)
- 科学院(15109)
- 经济学(14974)
- 基金
- 项目(92248)
- 科学(71316)
- 基金(68715)
- 家(65404)
- 国家(64897)
- 研究(55920)
- 科学基金(53460)
- 自然(38748)
- 自然科(37865)
- 自然科学(37846)
- 自然科学基金(37231)
- 基金项目(36739)
- 社会(36547)
- 省(35706)
- 社会科(34680)
- 社会科学(34669)
- 划(31564)
- 资助(27598)
- 教育(24850)
- 重点(21510)
- 计划(21173)
- 部(19566)
- 创(19526)
- 发(19345)
- 科技(19213)
- 科研(19101)
- 编号(19016)
- 创新(18346)
- 业(18069)
- 农(16166)
共检索到168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丛蔚 徐程扬 张青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绿篱植物大叶黄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P333、TIBA对其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探讨化学修剪对绿蓠植物的养分吸收机理。结果表明:(1)单施PP333极显著提高了大叶黄杨根系形态、细根根系的形态、根系活力,且随着PP333浓度升高而增大。单施TIBA仅对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细根的各根系形态指标以及活跃吸收面积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均在TIBA50 mg/L时达到最大值;(2)PP333和TIBA的交互作用对根体积、细根根系形态以及活跃吸收面积、活跃比表面积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根系体积、细根根系的根长和根体积在80 mg/LPP333与100 mg/LTIBA配合喷施下达到最大值,而细根根系的表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活跃比表面积则在80 mg/LPP333与50 mg/LTIBA配合喷施下达到最大值。PP333和TIBA通过对细根形态的影响,显著提高了根系的吸收活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彬 杨柳青 李玲
为了了解大叶黄杨在浇灌灰水后的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大叶黄杨在沐浴灰水的浇灌下,其叶片叶绿素、组织含水量、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外部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叶黄杨浇灌沐浴灰水后,植株生长正常,生理变化表现为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先升后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先降后升,表明大叶黄杨逐渐适应沐浴灰水的浇灌;植株的外部形态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表明设置的沐浴灰水浇灌的大叶黄杨与对照组的大叶黄杨植株均能正常生长且不影响景观效果。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灰水在园林灌溉应用中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叶黄杨 灌溉水 灰水 生理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丽娟 刘海轩 吴鞠 李金航 李苹 孙广鹏 李军 徐程扬
目的]探究抑制剂对大叶黄杨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其叶片形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灌木绿篱的化学修剪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在北京林业大学林场苗圃采用3种生长抑制剂(多效唑(PP_(333))、三碘苯甲酸(TIBA)以及脱落酸(ABA))对密植成绿篱状的1年生大叶黄杨扦插苗进行叶面喷施,对其生长、叶片形态及光合作用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3种抑制剂均有矮化植株、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矮化效果最佳、抑制作用最强的为PP_(333),且高浓度PP_(333)对于高生长的抑制作用持效性较长。叶宽、叶厚以及叶面积在短期PP_(333)处理下高于对照。PP_(333)能提高大叶黄杨净光合速率,主要通过增加叶厚、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及叶绿素含量来实现,并且PP_(333)使蒸腾速率提高的同时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TIBA有显著减小叶长、叶宽的作用,但能使叶厚增加,且随浓度的增加作用效果增强,主要通过减小叶面积,降低叶肉导度、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叶绿素含量来降低净光合速率。ABA能增加叶面积(10 mg·L~(-1)处理除外)、叶长以及减小叶片厚度,通过抑制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叶绿素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TI-BA及ABA均通过降低蒸腾速率,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结论]3种抑制剂均有矮化植株、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并且影响叶片发育,进而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且800 mg·L~(-1)的多效唑对大叶黄杨具有较好的正向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春燕 王雪峰
【目的】树木叶片表面的滞尘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试验对光谱检测中叶面滞尘的干扰进行初步定量探讨,为叶面滞尘对光谱反射的影响评价及建立修正模型提供方法参考。【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大叶黄杨叶片为研究对象,采集叶片样本保鲜并速回室内进行试验。使用0.000 1 g高精度电子分析天平称叶片除尘前后的质量,计算叶面滞尘量;采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Field Spec3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测量叶片除尘前后的反射光谱,得出其差异。分析除尘前后叶片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及红边参数特征的差异,比较不同滞尘量的叶片反射光谱,建立叶面滞尘量与叶片反射光谱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叶片除尘前后的光谱...
关键词:
雾霾 叶面滞尘 反射光谱 大叶黄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振伟 傅友
麦黄杏是一个成熟较早、品质较优的杏树优良品种.但因座果差,产量低而影响经济效益.本研究旨在探明PPP333在明显提高麦黄杏花芽形成率、花芽座果率及其产量,显著抑制营养生长,使其叶片浓绿,提高树体抗病性方面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小湾大队杏园分别取5年生(1990)麦黄杏做试材,单株小区,5次重复,PPP333分6个处理,每处理分别株施纯量PP333 1.2g、1.0g、0.75g、0.50g、0.25g,不施者作对照.1990年5月12日多点穴施,穴深20cm,施后灌水.试材处理前生长旺盛,结果少,产量低,大小及干周基本一致.处理后定期调查新捎及干周生长量,采收时记载产量,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璐瑶 张卓 孔晓 金德才 高丹蕾 袁涛
[目的]研究白粉病对大叶黄杨(Fuonymus japonicus)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互作关系及群落关键种的影响,为大叶黄杨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大叶黄杨绿化带的健康叶片(HL)及感染白粉病叶片(DL)为材料,测定其硝酸盐、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测定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特征,用ADONIS、MRPP和PERMANOVA方法分析细菌群落不相似性,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Mantel分析研究细菌群落结构与叶片理化指标的相关性,通过细菌群落的分子生态网络分析(MENA)确定群落互作关系及关键种。[结果]大叶黄杨DL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HL,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HL。大叶黄杨HL和DL叶内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无显著差异。HL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蓝细菌门、拟杆菌门,DL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蓝细菌门。HL优势属相对丰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罗尔斯通氏菌属、无色杆菌属、贪铜菌属、类芽孢杆菌属、盐孢菌属、芽孢杆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土单胞菌属、节杆菌属;DL优势属为罗尔斯通氏菌属、盐孢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芽孢杆菌属、罗河杆菌属。大叶黄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影响HL的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MENA结果显示,DL内生细菌群落的互作关系比HL更复杂,竞争关系更强。HL内生细菌群落中未发现关键种,而DL中发现了5个细菌群落关键种,分别为放线菌门的诺卡氏菌科红球菌属、类诺卡氏菌科和鱼孢菌科及变形菌门的生丝微菌科丝微菌属和华杆菌科。[结论]白粉病感染对大叶黄杨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改变了细菌群落的互作关系,说明大叶黄杨叶片内生细菌对白粉病的感染具有响应效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凯 于强 孙小婷 岳德鹏
【目的】叶面滞尘会影响植被光谱特征,削弱植被指数对植被的响应能力,影响反演评估的准确性。为探究叶面滞尘量对植被光谱响应特征及预测模型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常见常绿绿化树种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方法】从封闭区域、半封闭区域、开放区域,采集叶片样本,并收集环境灰尘。通过室内控制试验,利用ASD FildSpec Handheld光谱仪测量不同滞尘量叶片的高光谱数据,选取5个特征波段,通过光谱角的方法研究了叶面滞尘量对叶片光谱特征的影响,以及滞尘量对叶面滞尘量预测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影响。【结果】随着叶面滞尘量的增加,植被光谱曲线特征逐渐减弱,灰尘的特征逐渐增强,但光谱曲线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叶面滞尘量> 120 g/m~2时,光谱曲线的基本表现为灰尘的光谱特征。当叶面滞尘量较少时,预测模型的模拟精度相对较高,随着滞尘量的增加,所有模拟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减小;当叶面滞尘量> 120 g/m~2时,预测模型对叶面滞尘量的模拟预测能力将更差,并且均方根误差(RMSE)随着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的增加而增大,模拟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精度逐渐降低。光谱角对滞尘叶片350~1 770 nm波段区间的光谱变化十分敏感,利用叶片光谱角检测滞尘程度不需要分区域讨论,只需与阈值做简单的比较,方法简便易行。【结论】本研究通过室内控制试验,研究叶面滞尘量对植被光谱响应特征,可为建立滞尘植被光谱反射物理模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勇 杨培岭 任树梅
为了探索北方城市绿化常绿阔叶灌木抵御冬季冻害能力的水分、有机抗旱剂BGA的最佳耦合环境,在中国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内,用电导法和冻害调查法测定了小区、盆栽大叶黄杨的抗冻害能力随土壤水分和BGA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土壤水分、BGA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大叶黄杨的抗冻害能力有极显著的影响.当土壤含水量在60%~75%FC(田间持水量)时,大叶黄杨的抗冻害能力与BGA用量的关系为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其他水分水平,呈线性下降关系;施用BGA时,大叶黄杨的抗冻害能力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亦为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在60%~75%FC时最大.最后,提出了适宜于大叶黄杨抗寒性的土壤水分、BG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小宓 万宏
大叶黄杨叶斑病菌(Cercospora destructive Rev.)的分生孢子在10%大叶黄杨叶榨取液、1%葡萄糖、1%麦芽糖、1%蔗糖中萌发率均在93%以上;其中以叶榨取液萌发率最高,达100%。孢子萌发的最适pH为5.2,最适温度25—30℃。自然越冬病叶产生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5—30℃。自然越冬病叶直到7月份病斑上仍能产生分生孢子,以3—5月产孢率最高。病菌于4月中旬侵入新叶,潜育期2个月左右,病害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与降雨量关系不明显。经抑菌试验和室外防治试验,筛选出有效的杀病剂依次是:40%灭病威悬浮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淑慧 裴淑兰 雷斌
The effects of three cuttages methods of Sabina chinensis using three media on survival rat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s of the mixed cuttages(Sabina chinensis with Rosa chinensis or Euonymus japonicu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single-species cuttage(Sabina chinensis),am...
关键词:
圆柏 大叶黄杨 月季 混合扦插 成活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茂良 任桂芳 王建红 冯慧 赵梁军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sistance of Euonymus japonicus , its ability of adventitious shoots regenerating from inter_node stem_segment were researched on MS medium in vitro . The effect of both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nd carbon resources in media on adventitious shoots differentiating was st...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晓风 袁军 李泽 叶思诚 姜志娜
以普通油茶幼苗为试材,研究铝(AlCl3)和磷(KH2PO4)对油茶幼苗物质分配和根系形态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铝对油茶幼苗地上部分的干鲜重、苗高、地径、侧根长、侧根数和根系干、鲜重以及根系活力等指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降低根冠比;磷可以增加油茶幼苗根系干鲜重、苗高、根冠比以及根系活力。该研究说明油茶对低磷和高铝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适宜浓度的铝磷对油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油茶 根系形态 根系活力 物质分配 铝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周园 周骏辉 梁英梅
为预防无机盐类融雪剂对城市道路绿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不同浓度氯盐融雪剂对大叶黄杨的亚急性毒理试验,分析植株的生理变化,统计种群致死率,并结合建模分析,确定种群半致死剂量。结果表明:在污染前期大叶黄杨的叶绿素a、b总量与氯盐融雪剂累积剂量呈显著正相关,污染后期则呈显著负相关;在污染毒害全程中,植物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融雪剂的施用累积剂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污染前期与融雪剂累积剂量相关性不显著,而在后期则与之呈显著负相关性。氯盐融雪剂对大叶黄杨的种群30d半致死剂量为5kg/(L·m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兆惠 车仁君 王海英 张惠君 谢甫绨
【目的】比较种植密度和单播、混播种植方式对大豆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方法】于2012和2013年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单混种植处理对超高产品种辽豆14、中黄35和普通品种辽豆11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伤流成分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3株/盆、6株/盆和9株/盆),2个种植类型(单一种植方式:各品种单播;混合种植方式:同一盆中各品种按1﹕1种植)。在大豆的开花期(R2)、鼓粒中期(R6)和生理成熟期(R8)取样,将根系从土中取出,反复冲洗,利用根系扫描仪Win Rhizo Program(Re.gent Instruments Inc.Ca...
关键词:
大豆 密度 根系形态 根系活力 伤流成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传飞 武晓颖 姚洪军 施征 高荣孚
该文利用调制式荧光仪与氧电极技术,研究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在春初返青过程中的荧光动力学及光合放氧的变化,探讨常绿阔叶植物在北方越冬过程中抵御逆境的适应机制,同时借助稳态荧光动力学曲线的变化揭示植物返青过程光暗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冬季大叶黄杨阳生叶与阴生叶的PSⅡ光化学效率、光合速率均很低;光合电子传递不通畅,低温强光双重胁迫导致阳生叶比阴生叶的电子链阻塞更严重;捕光天线系统遭遇破坏,这是植物减少过多激发能对PSⅡ反应中心破坏的一种光保护机制;PSⅡ保持较高的开放程度,借此减小激发能在供体侧积累对反应中心造成的伤害;同时非线性电子传递和天线系统之外的能量耗散是大叶黄杨越冬过程重要的光保护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