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3)
- 2023(4362)
- 2022(3725)
- 2021(3316)
- 2020(2857)
- 2019(6196)
- 2018(6121)
- 2017(11557)
- 2016(6568)
- 2015(7312)
- 2014(7329)
- 2013(7132)
- 2012(6574)
- 2011(5951)
- 2010(6094)
- 2009(5978)
- 2008(6016)
- 2007(5528)
- 2006(4917)
- 2005(4687)
- 学科
- 管理(25288)
- 济(22034)
- 经济(21969)
- 业(20961)
- 企(18867)
- 企业(18867)
- 制(10905)
- 财(10274)
- 方法(7769)
- 体(7568)
- 体制(6655)
- 数学(6427)
- 数学方法(6349)
- 业经(6309)
- 务(6248)
- 财务(6229)
- 财务管理(6212)
- 中国(6179)
- 农(5942)
- 企业财务(5912)
- 银(5424)
- 银行(5411)
- 行(5137)
- 融(4995)
- 金融(4993)
- 学(4763)
- 划(4680)
- 环境(4606)
- 度(4537)
- 制度(4533)
- 机构
- 大学(96272)
- 学院(95156)
- 济(38814)
- 经济(37946)
- 管理(34214)
- 研究(33470)
- 理学(28927)
- 理学院(28621)
- 管理学(28146)
- 管理学院(27967)
- 中国(25746)
- 财(22342)
- 京(20526)
- 科学(19958)
- 所(17208)
- 财经(16687)
- 农(16257)
- 江(15746)
- 研究所(15254)
- 经(15013)
- 中心(14775)
- 业大(14466)
- 院(12803)
- 北京(12793)
- 经济学(12523)
- 农业(12455)
- 财经大学(12355)
- 省(11856)
- 州(11740)
- 经济学院(11174)
- 基金
- 项目(62596)
- 科学(48842)
- 基金(45732)
- 研究(45040)
- 家(40556)
- 国家(40249)
- 科学基金(33869)
- 社会(29310)
- 社会科(27759)
- 社会科学(27755)
- 省(24518)
- 基金项目(23835)
- 自然(21607)
- 自然科(21078)
- 自然科学(21069)
- 教育(20803)
- 自然科学基金(20704)
- 划(20497)
- 资助(18430)
- 制(17855)
- 编号(17178)
- 成果(15119)
- 重点(14475)
- 部(14303)
- 创(13304)
- 课题(12818)
- 发(12789)
- 创新(12621)
- 国家社会(12476)
- 性(12396)
共检索到150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振忠 廖峰 邓世兵 郑振杰
以尿素和三聚氰胺作为酚醛树脂改性单体制备苯酚-三聚氰胺-尿素-甲醛(PMUF)树脂胶黏剂,研究甲醛、苯酚、尿素、三聚氰胺及氢氧化钠用量对PMUF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DSC和13C-NMR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MUF树脂游离甲醛含量低,能满足耐水、耐候性能要求较高的人造板产品的生产。当甲醛、苯酚、尿素、三聚氰胺、NaOH的摩尔比为3.1∶1∶0.7∶0.3∶0.5时胶黏剂性能最佳,其最佳固化温度为135.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东岚 李卉 罗迎社 江大志
环氧树脂胶粘剂具有许多修补或加固结构物所需的独特性能。由于其具有极为典型的黏弹性力学性能,研究环氧树脂胶粘剂在老化过程中的动态力学行为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实验采用复配胺类固化剂,自制了一种环氧树脂基修补胶,研究了其动态黏弹性。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建立了50℃下胶粘剂的频率-模量主曲线,分别使用整数阶和不同阶数的分数阶Zener流变模型对主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研究表明,分数阶Zener模型在较宽频率范围内对主曲线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且分数阶数越低,拟合效果越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卉 罗迎社 谢建军 陈胜铭
以不同用量的同种固化剂和环氧树脂合成的胶黏剂固化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动态力学性能测定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固化剂用量不同的两组试样室温完全固化后模量较高,内耗较小。温度扫描测试表明,随固化剂用量增加,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交联度提高,活化能也相应提高。由两组试样的频率扫描测试结果得到:50℃下tanδ变化图形形状大致相同,可通过上下平移得到不同温度的tanδ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官本 雷洪 方群
该文采用~(13)C核磁共振(~(13)C-NMR)分析方法,对典型工艺合成条件下制备的苯酚-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PMUF)进行结构分析,判断在树脂制备过程中树脂的分子结构变化特征,为寻找PMUF树脂的较佳合成工艺条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向脲醛树脂(UF)中加入三聚氰胺后,谱图简化,认为三聚氰胺与尿素之间可能通过亚甲基醚键连接.几乎所有的苯酚在树脂中也都处于游离状态,它既未与UF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MF)发生反应,也未与游离甲醛发生反应,因此,在树脂合成后期向树脂中加入苯酚的方法不能保证共缩聚反应的发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岁明 李佩成 周孝德
研究了732型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方法和离子交换方式、酸洗、铁交换量,以及再生和其他共存离子等对脱氟剂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732型改性树脂脱氟剂可能的脱氟机理。结果表明,采用酸洗和动态交换方式可显著提高该脱氟剂的脱氟效果;共存离子和再生对该脱氟剂的脱氟效果无明显影响,树脂的最佳载铁量为69.39 m g/g,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2.36 m g/g。研究还揭示了该脱氟剂的脱氟机理及其具有操作简单、易再生、能重复使用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方传杰
生漆作为我国一种资源丰富的林木资源,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其主要成膜物质漆酚可在自然状态下(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经漆酶催化、氧化、交联固化成膜,由于其漆膜的优良性能,深受国人的喜爱。但生漆存在自然干燥成膜时间长,漆膜性脆,黏度大不宜施工,对人有强致敏性等缺点,严重制约着其使用。本研究对漆酚进行改性,制备了绿色环保的漆酚基紫外光固化涂料、水性涂料和抗菌涂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1.以漆酚(U)为原料分别与丙烯酰氯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通过酯化和环氧开环反应制得两种新颖的不饱和树脂单体,采用FT-IR和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军 张金海
采用真空涂膜法,以一定浓度的商用酚醛树脂为前驱体在多孔陶瓷管上制备复合炭膜,并考察真空度对复合膜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法可以在载体表面形成均匀的炭膜,而传统提拉法较难获得连续的炭膜,涂膜真空度为0.6MPa更利于高性能炭膜的制备。对真空法制备的炭膜进行单组份气体渗透测试,发现随着涂膜真空度的增加,复合膜的气体渗透速率显著减低,而理想选择性出现峰值。等摩尔CO2/CH4混合气的渗透测试发现:室温下炭膜的CO2渗透速率达到1.4×10-7mol.Pa-1.m-2.s-1,αCO2/CH4达到48.3,高于其努森值。扫描电镜测试表明,此复合膜表面均匀、连续,膜厚度大约4μm,与载体结...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炭膜 真空辅助 气体分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刚 席雪冬 曹明 雷洪 吴志敏 杜官本
以高浓度甲醛制备摩尔比1.1∶1的脲醛树脂,选用三种不同固化剂(NH_4Cl,HCOOH,NH_4Cl+尿素)对树脂的胶接性能和耐热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借助13C-NMR和DMA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甲醛制备的脲醛树脂具有较高的黏度和固含量,游离甲醛含量很低,仅为0.075%。较普通脲醛树脂,其羟甲基含量、缩聚度和交联度分别提高了6.33%、5.87%和58.19%。以NH_4Cl、HCOOH作为固化剂时,树脂具有较高的胶合强度,较普通脲醛树脂分别提高了74%和78%。仅以甲酸作为固化剂时,树脂
关键词:
高浓度甲醛 UF 固化剂 耐热性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永顺 黄志义 母军
为探明胶黏剂对废弃刨花板热解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技术,以20℃/min的恒定升温速率对杨木、杨木刨花板和脲醛树脂的热解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热解基本都可分为干燥失水、快速热解和缓慢分解3个阶段。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快速热解阶段进行计算,得出杨木的活化能为70.21kJ/mol,杨木刨花板的活化能为46.45kJ/mol,脲醛树脂的活化能为54.86kJ/mol。杨木刨花板和杨木具有相似的热解规律,但其最大热解速率(14.1%/min)明显低于杨木(22.1%/min)和脲醛树脂(21.7%/min),且快速热解阶段存在滞后现象,推测杨木刨花板中的脲醛树脂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尤其...
关键词:
杨木刨花板 热解 脲醛树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钰 夏蕾 张扬
【目的】为了解决地质聚合物木材胶黏剂的界面相容性差等问题,采用环氧树脂为有机掺杂剂构建有机–无机交联网络的方法,研究环氧树脂掺杂对地质聚合物木材胶黏剂综合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地质聚合物与环氧树脂、聚醚胺、硅烷偶联剂KH550共混制备地质聚合物基木材胶黏剂,分析不同有机掺杂剂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作用,结合FTIR、XPS、SEM-EDS和锥形量热仪等分析有机掺杂剂的作用机制。【结果】不同有机物掺杂均会提高地质聚合物浆体的黏度,当环氧树脂和聚醚胺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8%和1.2%(GECS6)时,地质聚合物浆体黏度较低,有利于均匀施胶。不同物质掺杂均会不同程度地提高地质聚合物基胶合板的胶合强度,GECS6的湿态胶合强度达到较优值0.87 MPa,相比于纯地质聚合物胶黏剂提高了248%。相较于纯地质聚合物,有机掺杂地质聚合物胶合板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下降了7.01%和17.95%,阻燃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环氧树脂与硅烷偶联剂协同作用,构建了有机–无机交联网络,提高了地质聚合物胶黏剂与木材的相容性及浆体的致密性,解决了地质聚合物木材胶黏剂的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从而增强了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阻燃性能。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肖瑞崇
竹木电热复合材料是以竹质材料为面材,木质材料为基材,碳纤维纸为发热层,通过胶黏剂热压制备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碳纤维纸作为发热材料时,电热转换效率可高达97%,辐射出的远红外线对人体有一定保健作用,可制备地热地板、发热墙板等产品,具有清洁节能、成本低且易安装、升温快速、采暖舒适性能好等特点。实际应用过程中,竹木电热复合材料在电热环境下易发生变色、翘曲变形、强度降低等现象,这对竹木电热复合地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长期通电过程中竹木电热复合材料的电热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掌握其老化规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荔 吴义强 胡云楚 刘晓梅
聚乙烯醇(PVA)用于胶合板制造具有粘接强度高、胶膜性能好等特性,但其耐水性较差。利用淀粉和硼砂改性制得了具有高强度耐水性能好的胶合板用PVA/淀粉胶黏剂,研究了胶黏剂配方中PVA与淀粉的配比、氧化剂和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PVA/淀粉胶黏剂胶合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规律。高强耐水PVA/淀粉木材胶黏剂的较佳配方是,淀粉、过硫酸铵、硼砂用量分别为PVA质量的40%、0.3%和0.2%~0.3%,双氧水用量占淀粉质量的4%~5%。该胶黏剂制备的杨木胶合板的开胶时间为24 h,胶合强度达到4.73 MPa,达到室内用Ⅱ类胶合板的性能标准。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的结果表明,PVA与淀粉之间形成了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荔 吴义强 胡云楚 翟岩岩 刘晓梅
为彻底解决人造板用醛类有机胶黏剂游离甲醛释放这一难题,探讨了一种可用于人造板工业的反应型硅酸钠无机胶黏剂的制备技术,以期替代醛类有机胶黏剂的使用。利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了反应型硅酸钠木材胶黏剂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钠水玻璃73.4%、二氧化硅13.3%、氧化镁7.8%、氧化铝3.0%、氧化锌2.4%。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无机胶黏剂的化学结构、热性能、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胶黏剂的粘接强度和耐水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氧化物为硬化剂的水玻璃胶具有比较均匀的固化形貌,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30~800℃)内,胶黏剂的热稳定性良好。该无机胶黏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浩佳 吕文华 孔静 刘强强 柴宇博
[目的]通过优化葡萄糖/三聚氰胺/尿素树脂(MUG)的葡萄糖配比及MUG树脂与硅酸钠的配比,减少二氧化硅及葡萄糖羟基残留,以改善改性材吸湿、尺寸不稳定等问题。[方法]设置葡萄糖、三聚氰胺、尿素物质的量比为m:1:4(m分别为2,4,6,8,10和12),根据红外解析树脂预聚程度,测定树脂黏度、固含量和水溶倍数等性能,筛选出优化MUG树脂的葡萄糖配比;将优化制备的MUG树脂与硅酸钠复配得5种改性剂:G_5S_(25)、G_(10) S_(20)、G_(15)S_(15)、G_(20) S_(10)、G_2S_5 (G代表MUG树脂,S代表硅酸钠,下标数值代表其在改性剂中的质量分数),通过测定改性材黏度、pH值和改性材的密度、增重率、吸水率、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优化MUG树脂与硅酸钠的复合配比。[结果](1)随着葡萄糖增加,MUG树脂的黏度、固含量增大,水溶性好,储存更稳定。(2)红外分析表明,随着葡萄糖增加,MUG树脂在1 667 cm~(-1)处的酰胺羰基峰、在1630 cm~(-1)处的酰胺N-H键弯曲振动峰均变小,在1 552和1 421 cm~(-1)处的亚氨基树脂特征峰、在770 cm~(-1)处的呋喃环特征峰均增强;当葡萄糖物质的量比增大至8以上时,上述吸收峰强度无明显变化,故葡萄糖物质的量比宜为8。(3)随着树脂含量增多,MUG树脂/硅酸钠改性剂的黏度增大、pH值降低,G_(25)S_5改性剂不稳定、易产生沉淀。(4)各组改性材中,以G_(20) S_(10)改性材的增重率最大、吸水率最低,径向、弦向、体积湿胀率最低;与素材相比,其密度提高了60.9%,浸水144 h时的吸水率下降35.4%;其径向、弦向、体积抗湿胀率分别为60.81%,34.20%和51.87%,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均比素材明显提高。[结论]MUG树脂能有效抑制硅酸钠引起的吸湿和皱缩,二者的优化复配比例为质量分数20%树脂和质量分数10%硅酸钠。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石红 陈韶云 胡成龙 陈芳 刘学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阻燃环氧树脂的特性,并学会利用仪器设备对其性能特点进行分析,设计了透明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热性能分析实验。将合成的聚甲基亚膦酸双酚A酯加到环氧树脂(EP)中、制备成系列透明阻燃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示差量热扫描仪、热重-红外连用测试仪,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EP相容性好,大大提高EP的阻燃性能。该实验涵盖的知识点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严谨规范的科研能力。
关键词:
综合型实验 阻燃环氧树脂 热性能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