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0)
2023(6643)
2022(5590)
2021(4973)
2020(4189)
2019(9261)
2018(8826)
2017(16538)
2016(9267)
2015(9907)
2014(9367)
2013(9222)
2012(8527)
2011(7774)
2010(7494)
2009(6863)
2008(6696)
2007(5841)
2006(5041)
2005(4438)
作者
(32380)
(27099)
(27078)
(25006)
(17167)
(13296)
(11861)
(10715)
(10323)
(9440)
(9331)
(9046)
(8973)
(8755)
(8520)
(8481)
(8260)
(8165)
(7894)
(7846)
(7194)
(6756)
(6435)
(6265)
(6117)
(6114)
(5956)
(5788)
(5691)
(5682)
学科
(32784)
经济(32737)
管理(24103)
(23833)
(18392)
企业(18392)
方法(16000)
数学(14313)
数学方法(14157)
(11021)
(10184)
(9263)
贸易(9262)
(9072)
(9009)
中国(8376)
业经(7403)
农业(6858)
(5907)
技术(5767)
环境(5666)
(5432)
财务(5429)
财务管理(5416)
企业财务(5134)
地方(4962)
(4880)
银行(4824)
(4799)
金融(4797)
机构
大学(134973)
学院(132748)
研究(52782)
(50699)
经济(49805)
管理(46284)
(41767)
理学(41163)
理学院(40613)
管理学(39564)
管理学院(39379)
科学(39174)
中国(36799)
农业(34027)
业大(31881)
(30383)
(29285)
研究所(28567)
农业大学(22644)
中心(22570)
(20697)
(19588)
(19068)
(18977)
(18898)
(18199)
北京(17845)
科学院(17706)
实验(17632)
财经(17093)
基金
项目(100995)
科学(77076)
基金(74562)
(71844)
国家(71302)
研究(59465)
科学基金(58001)
自然(42858)
自然科(41910)
自然科学(41889)
自然科学基金(41200)
(39823)
基金项目(39788)
社会(37724)
社会科(35763)
社会科学(35752)
(34930)
资助(30357)
教育(26350)
计划(24161)
重点(23603)
科技(22593)
(21285)
(21093)
科研(21074)
(20971)
(20285)
创新(20035)
编号(20011)
(18807)
期刊
(48641)
经济(48641)
学报(39784)
(37191)
研究(32626)
科学(30789)
大学(27641)
学学(26935)
农业(25217)
中国(24986)
管理(15853)
(14827)
(13692)
业大(13094)
农业大学(11171)
(9626)
(9469)
金融(9469)
经济研究(9396)
林业(8725)
业经(8364)
科技(8256)
财经(8237)
技术(8117)
中国农业(7735)
教育(7724)
自然(7137)
(7046)
问题(6692)
自然科(6216)
共检索到185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海滨  朱西儒  田世尧  曾杨  潘建平  王晓容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同工酶电泳法 ,测定了无色杆菌毒蛋白 (PLPT)对棉铃虫和菜粉蝶血淋巴中酚氧化酶和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无色杆菌毒蛋白感染的棉铃虫和菜粉蝶 ,3h后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比活力和酯酶活力有明显的变化。各处理中 ,酚氧化酶比活力变化与对照相比 ,均有下降 ,其中以 6h后的活力下降最显著 ;酯酶活力则有所增强 ,其中以 2 4h后的活力增强最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操海群  岳永德  彭镇华  花日茂  汤锋  
Effects of the extracts from selected bamboos on the growth and the activities of the digestive enzyme and arbaxylesterase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larvae 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s from Pleioblastus juxianensis, Bambusa multiplex, Brachystachyum albostriatum sh...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容  邓海滨  匡石滋  吴洁芳  邢巧梅  连书亭  
对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NPV)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幼虫血淋巴进行了酯酶和酚氧化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2种酶带在感染12 h后其活力发生了明显变化;酯酶酶带2 d后发生位移,酚氧化酶酶带5 d发生位移,且各自建立新的酶系统。酚氧化酶比活力分析结果表明:感染NPV后,1 d达到最高点,2~3 d处于最低点,4 d后回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龙  张春妮  戴武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春  张钟宁  华苟根  姜勇  李军  郭俊  
比较了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枝把与加拿大杨Populuscanadensis枝把在田间对棉铃虫Helicover paarmigera (H櫣bner)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 ,2种树枝把在田间均能有效地诱集棉铃虫 ;加拿大杨枝把的诱蛾效果要强于枫杨枝把 ;枫杨枝把与加拿大杨枝把诱集的雄蛾量与上把的雌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与田间雄蛾量相关性不显著 ;将枫杨与加拿大杨制成混合枝把后与加拿大杨枝把相比诱蛾量没有变化 ,但与枫杨枝把相比则诱蛾量显著增加 ,把上的雄蛾量与上把的雌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田间雄蛾量无显著相关 ;各种树枝把上的棉铃虫雌雄比均大于 1。在预测田间棉铃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翠红  宋萍  王勤英  杨君  崔龙  孔繁芳  
毒素Ⅱ是从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胃毒杀虫活性的复合蛋白毒素。本研究以该毒素口服饲喂棉铃虫4龄幼虫,检测了毒素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生化分析研究其对棉铃虫幼虫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拌有毒素Ⅱ人工饲料的棉铃虫4龄幼虫-化蛹历期为6.65 d,比对照明显推迟2d,毒素Ⅱ对棉铃虫幼虫化蛹有明显的影响,毒素Ⅱ饲喂的幼虫化蛹率为62%,取食对照幼虫的化蛹率为98%,并且处理组蛹的平均体重也受到明显的抑制,比对照蛹的平均体重降低106.47 mg,两者差异显著;在饲毒12 h后棉铃虫幼虫中肠弱碱性类胰蛋白酶、强碱性类胰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分别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小民  李杰  郭巍  张霞  李新娜  
【目的】克隆棉铃虫中肠羧酸酯酶基因,了解该酶的分子特性,为研究棉铃虫抗药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制备抗血清,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中肠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筛选,得到编码棉铃虫羧酸酯酶基因的cDNA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网站进行序列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并以α-醋酸萘酯溶液为底物进行活性测定。【结果】测序分析表明,羧酸酯酶基因hc3(GenBank登录号:GU119888)全长2 896 bp,编码795个氨基酸。羧酸酯酶HC3的等电点pI为3.94,活性中心包括3个氨基酸残基(催化三联体):Ser204,Glu331,His44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林进添  徐伟松  马安勤  
采用比色法测定闹羊花素 Ⅲ (简称R Ⅲ )对菜粉蝶 5龄幼虫血淋巴和中肠酯酶的活性 ,并分析了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图谱。活体试验结果表明 ,R Ⅲ以每虫 5 μg定量饲喂或以 2 0mg/L浸渍叶碟后饲喂试虫 ,能显著降低血淋巴和中肠酯酶比活力 ,以每虫 1~ 3μg处理或 5mg/L浸叶饲喂处理时 ,对酶活性的影响取决于处理剂量和时间。PAGE表明 ,R Ⅲ以每虫 5 μg处理 ,酯酶酶谱发生明显变化 ,主酶带明显抑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建玉  张长禹  雷朝亮  
采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研究了紫外(ultraviolet,UV)胁迫条件下对棉铃虫体内酯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紫外线照射处理组酯酶同工酶谱带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照射时间为30min和60min时,谱带E4、E9、E10增强,谱带E2、E8减弱,谱带E1、E5、E7、E11消失,新增了谱带E3、E6;照射时间延长至90min时,谱带E4、E9增强,谱带E2、E8减弱,谱带E1、E5、E7消失,新增了谱带E3、E6。紫外线照射处理下,棉铃虫POX同工酶谱带P5有所增强,CAT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因照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欢  吕婷婷  李晓峰  王敦  
【目的】通过研究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NPV)感染宿主昆虫后对宿主中肠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明确病毒在侵染宿主过程中对宿主昆虫中肠ALP的调控机理。【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HearNPV感染3龄棉铃虫,测定感染后不同时间昆虫中肠ALP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病毒感染试虫与未感染健康试虫的ALP活性和编码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差异。【结果】HearNPV感染后,能够显著抑制ALP的活性,且抑制作用与感染病毒的剂量和感染后时间的增加呈正相关。ALP活性的下降与病毒下调其编码基因ALP的表达水平有关。【结论】HearNPV感染其宿主昆虫的过程中导致宿主ALP活性显著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龙  戴武  张春妮  
【目的】探讨氟铃脲对棉铃虫的毒性机制,为苯甲酰基脲类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以及新农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棉铃虫为材料,研究了氟铃脲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探讨氟铃脲处理后对棉铃虫几丁质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氟铃脲对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供试棉铃虫3龄幼虫经氟铃脲直接浸渍处理后,逐渐表现出反应迟钝、非正常蜕皮以及表皮发育异常等中毒症状,最终畸形死亡。氟铃脲处理后96h的LC50值为226.43mg/L,表现出较强的触杀作用以及致畸活性。用氟铃脲120和240mg/L处理72h后棉铃虫3龄幼虫几丁质含量显著降低,并且120mg/L氟铃脲处理72h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松  杨亦桦  江孝静  吴益东  
比较了 6种增溶剂对棉铃虫细胞色素P4 5 0O 脱甲基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匀浆缓冲液中加入Polyoxyethyleneetherw 1,棉铃虫细胞色素P4 5 0的O 脱甲基活性为 37 80U (mOD·min-1·larva-1) ,是对照的 1 34倍 ;经Chaps、胆酸钠、Emulgen 911、Emulgen 913、Triton X10 0增溶处理后 ,O 脱甲基活性分别为 2 2 7,2 7 5 8,9 6 4 ,14 77和 19 86U ,分别是对照的 97% ,98% ,34% ,5 2 %和 70 %。对照中只有 79 2 %的个体能够被检测到活性 ,而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永生  李春芳  叶花香  青红  
室内测定了虱螨脲对棉铃虫实验种群的生物活性及低剂量下对其生命参数的影响。拒食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虱螨脲对棉铃虫三龄幼虫具有明显的拒食活性,在10 mg/kg浓度时,96 h后拒食率达到95.04%;虱螨脲也表现出较强的杀卵作用,在50 mg/L浓度下,棉铃虫1日龄卵死亡率达到87.59%。分别用叶片浸毒法和浸虫体法测定了对棉铃虫幼虫的胃毒活性和触杀活性,其对棉铃虫二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0.743 4,12.369 6 mg/L,胃毒活性约是触杀活性的17倍,表明虱螨脲对棉铃虫的作用方式主要为胃毒作用,兼有一定触杀作用。虱螨脲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力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虱螨脲可抑制幼虫生长,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为争  胡晶晶  李慧玲  郭线茹  闫凤鸣  原国辉  
【目的】拒食剂是通过改变农作物对害虫的适口性来调控其取食行为的一大类化学物质。使用拒食剂对害虫取食行为进行生态调控,可有效地克服化学防治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害虫随着取食经历会对拒食剂表现出很强的味觉适应能力,尤其是味觉习惯化限制了这类物质的大田应用。论文旨在明确两种酰胺类拒食剂胡椒碱和山椒醇作用于多食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的感觉器官类型,以及两种拒食剂取食经历对棉铃虫后期取食行为的影响,为此类拒食剂在农田大规模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在两项选择式条件下,测试棉铃虫幼虫对胡椒碱和山椒醇的嗅觉趋向性反应,并在非选择性条件下测定棉铃虫幼虫在首次接触山椒醇和胡椒碱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德良  王武刚  裴鑫德  
用不同品种棉花的嫩叶饲养棉铃虫幼虫,其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量、近似消化率、食物转化率、食物利用率均不相同,部分感虫品种与高抗品种间的差异显著。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棉叶中五个影响因子(棉酚、单宁、总蛋白、总糖、单糖)与幼虫相对生长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明确了各因子所起的作用。通过主成分分析,得知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棉酚、单宁、抽腺的作用,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总糖、总蛋白的作用。根据第一、第二主成分对样本进行了分类,与田间鉴定结果相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