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6)
2023(11385)
2022(9522)
2021(9155)
2020(7504)
2019(17264)
2018(16985)
2017(30199)
2016(17136)
2015(19330)
2014(18764)
2013(17873)
2012(16851)
2011(15578)
2010(15611)
2009(14397)
2008(14156)
2007(12698)
2006(11172)
2005(10228)
作者
(46724)
(38582)
(38442)
(36711)
(24755)
(18719)
(17578)
(15164)
(14988)
(13750)
(13310)
(13157)
(12406)
(12349)
(12124)
(12110)
(11612)
(11294)
(11230)
(11120)
(9841)
(9566)
(9241)
(8942)
(8742)
(8670)
(8661)
(8638)
(7994)
(7841)
学科
(62497)
经济(62431)
管理(46265)
(43411)
(37150)
企业(37150)
方法(26508)
中国(26095)
数学(22992)
数学方法(22719)
教育(20952)
技术(18198)
(15438)
(15115)
(14960)
业经(13496)
(13168)
贸易(13158)
理论(13062)
(12921)
技术管理(12284)
(12227)
(11075)
银行(11045)
(10706)
(10553)
金融(10553)
(10245)
农业(9977)
环境(9675)
机构
大学(239427)
学院(231402)
(97043)
经济(95169)
研究(90911)
管理(82513)
理学(70602)
理学院(69687)
管理学(68571)
管理学院(68106)
中国(64487)
(53838)
科学(52921)
(45705)
(42889)
研究所(41783)
(39453)
师范(39129)
中心(38714)
北京(35626)
(35345)
(34846)
教育(34509)
财经(33868)
(33179)
师范大学(32426)
(31130)
业大(31044)
经济学(30875)
农业(27872)
基金
项目(153303)
科学(123392)
研究(117538)
基金(110225)
(97225)
国家(96347)
科学基金(81147)
社会(74849)
社会科(70769)
社会科学(70752)
教育(60669)
(58652)
基金项目(56299)
(52900)
自然(49984)
自然科(48891)
自然科学(48872)
自然科学基金(48063)
编号(46395)
资助(44891)
成果(40478)
(37165)
(36838)
重点(36830)
课题(36572)
(34667)
创新(33867)
教育部(32161)
国家社会(31297)
中国(30042)
期刊
(103902)
经济(103902)
研究(82207)
中国(59428)
教育(56583)
学报(34821)
科学(34101)
管理(33591)
(32224)
(30941)
大学(27610)
学学(24332)
技术(23232)
农业(21916)
(19902)
金融(19902)
经济研究(18240)
财经(17322)
(15179)
(14510)
业经(13785)
职业(13612)
(13260)
问题(13018)
世界(12829)
科技(12661)
(12435)
论坛(12435)
国际(12147)
技术经济(12121)
共检索到365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涌  
本文以PISA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所蕴含教育价值观的前瞻性、发展性和战略性特征,并阐述其评价观的目的、内容和标准。在此基础上,文章比较并反思了中国关于教育目的这一传统命题在面对全球化时代时所表现出的滞后性,强调教育创新的深度内涵应是确立超越性未来观和个人能力本位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潘涌  
"莫言"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莫言圆满地实现了从"教育之不幸"到"文学之辉煌"的转换:小学生莫言的课外阅读欲从语文教师的"教育宽容"和"教学睿智"中获得井喷式的释放、其言语表现意识得到深度唤醒;辍学离校后,不期然与自然主义教育邂逅,伴随着感官的愉悦而获得身心自然的成长与满足;"后学生时期",莫言自觉守护文学创作的"才气"与言语表现的个性。"莫言"对创新中国教育文化观的启迪是:教育固然需要通过门类齐全、循序渐进的文化课程来奠定每个个体生命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化所必要的文化积淀,但其最终宗旨并不在于用某种适应既往社会的文化范型来高度"同化"千差万异的鲜活个体,而是要"异化"人———使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葛春  李会松  
近年来,为了应对我国社会转型中的价值冲突问题,国家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在此构建过程中,学校价值观教育承担了重要角色。在美国,价值观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已经形成了许多实施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成熟方法,这些方法层面的有益经验对我国正在开展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少有着三方面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洋  
价值澄清理论是美国知名的德育流派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价值澄清的七个步骤、四个要素以及20多种价值澄清策略。作为一种价值培养方式,价值澄清理论旨在通过分析、澄清和选择的过程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个体价值观。它以主体性本位、现实性突出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而广受西方欢迎,同时又存在价值相对主义、注重形式化,忽略教育结果等局限性。基于对我国价值观教育现状的思考,通过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可以得出启示: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方向引领;要增强价值观教育日常化;要充分尊重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提高受教育者筛选过滤信息、选择和分辨价值观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认同和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思想。随着对人的科学研究的深入,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呈现出从启蒙的职业教育价值观,经过理想主义职业教育价值观,直至向总体性职业教育价值观演进。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形成及演进脉络对我国立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职业教育价值观的确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于丹  周先进  
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开始大力倡导融合新时代特征的、以现代新儒学为主的东方价值观,把对全体国民的东方价值观教育作为"治国之纲"。并且从保障性、监督性、惩罚性三个角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东方价值观教育制度性支撑体系,推动了新加坡的快速健康发展。认真研究这一成就,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的视角与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辛志勇  金盛华  
长期以来,我国的价值观教育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界定,而是与道德教育互相混合和重叠,价值观教育方法也很少有研究者专门涉及。而西方的价值观教育已有很悠久的发展历史,也已积累下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国的价值观教育及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殷超  
犹太民族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独特文化思想、教育体系和历史传统持续不断地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代富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犹太人。文化群体范畴下的犹太人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各国教育界工作者甚至广大家长的广泛关注。犹太文化和中华文化之间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又存在相似的信仰观念和文化习俗,两种文化对个人成长和教育体系都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黄兆旦、阿米·德罗尔(Ami Dror)合著的《养育下一代创新者:犹太教育对中国的启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版)一书,分享了笔者在中华文化和犹太文化氛围中的十个成长和创业实践经历,还简要阐述了数位犹太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从知识发展的角度看,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实际上是在促使教育界和知识界对已有的知识观与教育观进行反思,探索与建立一种新的知识价值观。知识价值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中世纪的知识价值观和近代的知识价值观两个主要阶段。近代的知识价值观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它将人与自然界对立起来,强化与夸大了人对自然界的权力与统治,是不合适的,也是有害的。新的知识价值观必须充分体现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重;新的知识价值观以促进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交流合作及其统一为定位与使命;新的知识价值观具有使人类进一步认识自己,不断实现人的自我定义、实现自知之明的意义与功能。文理渗透与融合是新的知识价值观的教育进路。新的知识价值观不仅具有学科整合的功能,而且强调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对知识发展中客观性与建构性的内在张力给予一种新的回应方式,进而丰富发展教育学的知识与课程理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冯建军  张力奎  
21世纪即将来临,许多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战略家曾反复提醒人们: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最终必然是教育的竞争。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中国作为“赶超型现代化”或“后发展型现代化”国家,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化“先化人后化物”的经验,把教育现代化作为切入点,显然是一种远见卓识。 当前,随着苏南、上海、珠江三角洲等部分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启动和实施,理论界关于教育现代化的探讨已有不少,但多是局限在微观的学校领域,仅就学校教育论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如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条件装备、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未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纪转换年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走向,本文试图在此作些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德毅  
推动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推动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向"易班"汇集,将"易班"打造成开放式网络育人平台,增强"易班"的吸引力和黏合度。促进家校互动、医教结合、普高协调,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和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迪  史春林  
毛泽东同志的生命价值观深受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影响,并且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观思想的合理内容。毛泽东同志认为生命作为自然的存在物,生与死遵循着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要以乐观进取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看待生命,形成了以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为人民利益而死为生命价值评价标准的生命价值观。立足哲学价值论角度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的生命观,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凌春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脱离现实,要理解、认可学生的切实利益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先选取学生关注度最高的词开展深度教育。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用活动把学生和教育内容连接到一起。目前高校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本形成了教育导引体系和践行动力机制,以使学生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令英  
当代基础教育教师存在诸多消极教育情感。这与当代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过度关注自我利益、过甚的物质欲望和偏个人功利的竞争欲望密切相关。老子在"无为"思想中提出"慈爱""简物欲长德性"和"少私利多奉献",对当代教师在教育中强化爱生意识、弱化物质欲望和弱化个人功利性竞争带来重要启示,利于当代教师在教育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追求,调控消极教育情感,提升教师道德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