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0)
- 2023(11697)
- 2022(9746)
- 2021(8805)
- 2020(7021)
- 2019(15700)
- 2018(15145)
- 2017(28495)
- 2016(15681)
- 2015(16727)
- 2014(16507)
- 2013(16260)
- 2012(15512)
- 2011(14249)
- 2010(14191)
- 2009(12910)
- 2008(12619)
- 2007(11181)
- 2006(9863)
- 2005(9120)
- 学科
- 济(66992)
- 经济(66920)
- 业(41549)
- 管理(41081)
- 企(30678)
- 企业(30678)
- 方法(23586)
- 中国(21365)
- 数学(20593)
- 数学方法(20427)
- 农(20252)
- 地方(19803)
- 业经(15873)
- 学(15131)
- 财(14947)
- 农业(14202)
- 贸(13697)
- 贸易(13686)
- 易(13241)
- 银(12491)
- 银行(12440)
- 融(12410)
- 金融(12410)
- 制(12161)
- 行(12046)
- 环境(11804)
- 技术(11598)
- 发(11138)
- 地方经济(11046)
- 和(8994)
- 机构
- 学院(224521)
- 大学(222572)
- 济(91311)
- 经济(89522)
- 研究(85464)
- 管理(79894)
- 理学(68750)
- 理学院(67821)
- 管理学(66556)
- 管理学院(66158)
- 中国(63112)
- 科学(56242)
- 农(51951)
- 京(47960)
- 所(45749)
- 研究所(41949)
- 农业(41252)
- 财(40658)
- 业大(40549)
- 中心(38043)
- 江(34257)
- 财经(32228)
- 院(30652)
- 北京(30116)
- 范(29657)
- 经(29413)
- 师范(29179)
- 省(28704)
- 经济学(27961)
- 州(27484)
- 基金
- 项目(154973)
- 科学(120770)
- 基金(112097)
- 研究(105077)
- 家(102136)
- 国家(101252)
- 科学基金(84440)
- 社会(67829)
- 社会科(64413)
- 社会科学(64393)
- 省(62203)
- 基金项目(59503)
- 自然(56468)
- 自然科(55149)
- 自然科学(55127)
- 自然科学基金(54154)
- 划(52679)
- 教育(46687)
- 资助(44887)
- 编号(39523)
- 发(38886)
- 重点(35694)
- 部(32828)
- 创(32634)
- 计划(31304)
- 成果(30982)
- 创新(30649)
- 科研(30311)
- 发展(29886)
- 展(29421)
- 期刊
- 济(102792)
- 经济(102792)
- 研究(64235)
- 农(48351)
- 中国(48204)
- 学报(46594)
- 科学(39912)
- 大学(33569)
- 农业(32831)
- 学学(32289)
- 财(29534)
- 管理(29016)
- 融(23325)
- 金融(23325)
- 教育(21404)
- 业经(18896)
- 业(17393)
- 经济研究(17346)
- 技术(16439)
- 财经(15791)
- 问题(13939)
- 经(13580)
- 业大(13041)
- 版(12559)
- 科技(12326)
- 商业(11141)
- 农业大学(11044)
- 贸(10914)
- 资源(10411)
- 技术经济(10212)
共检索到338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曙光 赵建奎 宁幸莲 史雨刚 孙黛珍
以3个大豆品种黑珍珠、晋豆19和晋大74种子为试材,在高温((48±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条件下对种子进行老化处理,再分别用10%,20%和30%的PEG-6000进行引发,然后测定各处理种子的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3个大豆品种种子浸泡24 h时的相对电导率均呈先下降后上升随后又下降上升的趋势;种子MDA含量逐渐上升;种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缓慢下降后缓慢升高再快速下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缓慢升高后快速下降的趋势。3个品种种子用不同浓度PEG-6000引发后,种子膜透性和MDA含量相对降低,保护酶活性提高,增强了种子抗...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唐伟 南志标
以歪头菜(Vicia unijuga)为研究材料,在恒温培养箱控制的不同温度(15,20和25℃)下,设置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梯度分别为0、–0.2、–0.4、–0.6、–0.8和–1.0 MPa的6个渗透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温度下PEG-6000渗透胁迫对歪头菜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0℃条件下,歪头菜种子的发芽参数(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生长指标(胚芽长和胚根长)显著高于15和25℃(P
关键词:
歪头菜 温度 渗透胁迫 种子发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爱花 邹成林 苏义成 翟瑞宁 莫润秀 黄开健 谭华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聚乙二醇6000(PEG-6000)对玉米萌发特性的影响,为广西抗旱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桂单162为试验材料进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分析其在不同浓度[0(对照,CK)、5%、10%、15%、20%、25%和30%]PEG-6000溶液处理下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等萌发指标。【结果】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当PEG-6000浓度为25%时,上述各指标较CK分别极显著下降77.03%、68.24%、75.52%、73.04%、83.86%、77.51%、89.67%、92.64%和91.68%(P0.05),但与PEG-6000浓度为20%时相比除胚芽长外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其他相应的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EG-6000浓度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886、-0.971、-0.975、-0.980、-0.990、-0.978、-0.978和-0.979。【结论】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芽干重、胚根干重和贮藏物质转运率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高PEG-6000浓度会延缓玉米种子发芽时间,降低发芽能力,限制其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发育,使种子的贮藏物质运转率降低。在玉米干旱胁迫研究中建议选用的PEG-6000浓度为15%或2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俊峰 张玉霞 贾玉山 格根图 田永雷 李宇宇
[目的]分析国内外11份苜蓿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以筛选出适宜内蒙古科尔沁半干旱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方法]采用15%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以蒸馏水为对照(CK),测定11份苜蓿种子萌发期的胚根长、胚芽长,计算胚根长/胚芽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其抗旱系数等14项指标,通过方差分析筛选差异显著的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加权隶属函数对供试种子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在15%PEG~6000胁迫下,除骑士T和威神以外,其他苜蓿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均降低;除威神以外,其他苜蓿品种种子的活力指数均降低;11份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降低。通过方差分析筛选出了差异显著的9项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加权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出11份苜蓿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表现为:农菁8号>公农1号>威神>骑士T>敖汉苜蓿>巨能MT3015> Dryland>挑战者>宁苜1号>32 IQ>北极熊。[结论]根据种子萌发试验,初步认为农菁8号、公农1号和威神抗旱性较强,更适合内蒙古科尔沁半干旱地区种植;主成分分析结合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于苜蓿抗旱性综合性评价具有较好应用效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史锋厚 朱灿灿 沈永宝 施季森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不同处理组合(PEG 6000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分别对2002年不同含水量种子和2004年人工老化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预处理,并进行棉床发芽试验,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综合各指标获得以下最佳处理组合,2002年种子:含水量9.84%和6.03%+200 g.kg-1PEG 6000+处理时间1d;2004年种子:人工老化0 d+200 g.kg-1PEG 6000+处理温度25℃+处理时间2 d。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凤银 陈禅友 胡志辉
【目的】研究PEG-6000胁迫对宿根天人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研究该植物的抗旱机理提供依据。【方法】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在不同质量分数(1%,2%,5%,10%,15%,20%,25%)PEG-6000胁迫下,宿根天人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幼苗主根长、芽长、鲜质量、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PEG-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宿根天人菊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总体呈降低趋势,其中PEG-6000质量分数≥5%时,宿根天人菊种子的发芽势显著降低;PEG-6000质量分数≥15%时,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降低,25%PEG-6000处理的种子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段芬 李宪松 邸葆 王雪艳
本研究以绿萝、亮丝草、火鹤、虎尾兰和非洲菊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甲醛处理对上述5种花卉气孔开度、质膜透性、POD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花卉质膜相对透性均随甲醛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其中,绿萝的相对透性升幅最小,其次为亮丝草、火鹤、虎尾兰和非洲菊;POD和SOD活性因花卉种类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绿萝、亮丝草是有效减少室内甲醛污染的花卉种类。
关键词:
甲醛 膜透性 SOD POD 花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聪 朱月林 杨立飞 刘正鲁 陈磊
采用蛭石栽培,研究了100 mmol.L-1NaCl胁迫对菜用大豆[Glycine max(L.)Merr.]〗种子膨大、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大小(长、宽、厚度)、重量及荚重在胁迫后期受到显著抑制,且种子干物质积累受抑制(15 d时)较豆荚(12 d时)晚;NaCl胁迫使各保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升高的时期不同,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在盐胁迫3~6和6 d时显著高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对照的时期分别在胁迫9~12和12 d,说明不同保护酶对NaCl胁迫的响应速度不同;NaCl胁迫下,O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化冰 史建成 肖应辉 唐文帮 盘毅 陈立云
以耐冷水稻品系996和冷敏感水稻品系4628为材料,在抽穗开花期采用人工气候室进行连续7 d低温(06:00—08:00,19℃;08:00—10:00,21℃;10:00—16:00,23℃;16:00—19:00,21℃;19:00—23:00,19℃;23:00—06:00,17℃)和适温(06:00—08:00,24℃;08:00—10:00,26℃;10:00—16:00,30℃;16:00—19:00,26℃;19:00—23:00,24℃;23:00—06:00,22℃)处理,研究低温胁迫对水稻剑叶保护酶活性和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水稻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碧华 罗庆熙 张百俊
试验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甘蓝品种的种子进行了热激处理,在苗期测定了热激处理对甘蓝叶片中保护酶活性和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后,耐热品种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幅大于不耐热品种,而不耐热品种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膜透性的增幅大于耐热品种。
关键词:
甘蓝 热激处理 保护酶 丙二醛 膜透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萍 侯万伟 刘玉皎
选用16份不同来源的基因型蚕豆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蚕豆苗期植株形态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指标与蚕豆品种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蚕豆植株生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抑制作用明显,并且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轻度干旱胁迫下,敏感型蚕豆品种的株高、茎粗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底部叶片干枯,影响植株正常生长;耐旱和中抗旱型蚕豆品种抑制作用不显著,植株生长良好。重度胁迫下,中抗旱型蚕豆品种胁迫指数小,抗旱系数高,表现出明显的抗旱能力;耐旱型蚕豆品种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也表现出弱抗旱性。3种保护性酶活性整体上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呈现出先升后降的...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蚕豆 植株形态 保护性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东河 李东艳 陈于和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对抗盐性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在盐胁迫条件下植株叶片的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盐分浓度的增加,植株伤害加重,叶片膜透性加大,相对含水量隆低,丙二醛含量增加,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剧,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其中抗盐性品种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水平较低,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表明膜脂质过氧化是大豆盐伤害的重要原因,而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可隆低这一伤害的程度.
关键词:
大豆 盐胁迫 脂质过氧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巨鳌 田森林
在添加亚油酸作为反应底物的条件下,以分别含有Lox1Lox3和Lox1Lox2的大豆为材料,研究Lox1Lox3和Lox1Lox2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己醛生成量.结果表明各个Lox1Lox3材料之间在己醛生成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变异系数为6.88%;各个Lox1Lox2材料之间在己醛生成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变异系数为6.51%.但进一步作显著性测验都未能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不同遗传背景对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Lox1Lox3和Lox1Lox2在生成己醛量活性方面没有明显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锋 马赛飞 裴桂英 刘健
通过用3种包衣剂对大豆种子包衣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包衣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均优于不包衣种子,其中包衣与不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差别达显著水平,发芽势、活力指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种包衣剂都能协调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增加产量,其中2号包衣剂产量增加8.6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号包衣剂产量增加5.35%,差异达显著水平,3号包衣剂增产2.29%,差异不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玉静 崔世茂 方浩 刘杰才 杨志刚 付崇毅 陈源闽
通过CO2加富、高温处理,对温室嫁接黄瓜幼苗的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等内在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旨在为黄瓜抗热高产的理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且高于对照,差异极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变化极明显。CO2加富、高温处理,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Pro、MDA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处理第6天低于对照;SOD、POD、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比高温处理要强。CO2加富、常温处理,温室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Pro、MDA含量均低于对照...
关键词:
CO2 高温 嫁接黄瓜 质膜透性 保护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