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6)
- 2023(14204)
- 2022(12024)
- 2021(11412)
- 2020(9730)
- 2019(22592)
- 2018(22407)
- 2017(43394)
- 2016(23510)
- 2015(26692)
- 2014(26657)
- 2013(26460)
- 2012(23636)
- 2011(20932)
- 2010(20992)
- 2009(19603)
- 2008(19657)
- 2007(17502)
- 2006(15425)
- 2005(13741)
- 学科
- 济(94515)
- 经济(94399)
- 业(92770)
- 管理(91464)
- 企(91436)
- 企业(91436)
- 方法(48361)
- 数学(38674)
- 数学方法(37996)
- 财(32943)
- 业经(27981)
- 务(24931)
- 财务(24845)
- 财务管理(24810)
- 企业财务(23566)
- 中国(21070)
- 农(20833)
- 理论(20514)
- 制(20244)
- 技术(19148)
- 和(18925)
- 学(17727)
- 划(17575)
- 策(15745)
- 贸(15714)
- 贸易(15702)
- 易(15288)
- 地方(15173)
- 经营(14490)
- 体(14421)
- 机构
- 学院(333347)
- 大学(332720)
- 管理(143729)
- 济(128669)
- 经济(125691)
- 理学(123135)
- 理学院(121880)
- 管理学(119803)
- 管理学院(119156)
- 研究(99516)
- 中国(78728)
- 京(71003)
- 财(62961)
- 科学(61588)
- 江(50032)
- 财经(49683)
- 所(48797)
- 业大(47218)
- 中心(46852)
- 农(45763)
- 经(45046)
- 北京(44899)
- 研究所(44128)
- 范(40854)
- 州(40655)
- 师范(40510)
- 商学(38020)
- 商学院(37629)
- 财经大学(37004)
- 经济学(36874)
- 基金
- 项目(223575)
- 科学(176917)
- 研究(164008)
- 基金(163042)
- 家(140575)
- 国家(139330)
- 科学基金(122356)
- 社会(102230)
- 社会科(96906)
- 社会科学(96874)
- 省(87655)
- 基金项目(86349)
- 自然(81482)
- 自然科(79683)
- 自然科学(79666)
- 自然科学基金(78250)
- 教育(75923)
- 划(72945)
- 资助(68208)
- 编号(67726)
- 成果(53660)
- 重点(48857)
- 部(48694)
- 创(47652)
- 课题(45404)
- 发(45242)
- 创新(44222)
- 项目编号(43172)
- 科研(42695)
- 教育部(42324)
- 期刊
- 济(143876)
- 经济(143876)
- 研究(94688)
- 中国(62085)
- 管理(59770)
- 财(53619)
- 学报(47738)
- 科学(46044)
- 农(39516)
- 大学(37108)
- 教育(35990)
- 学学(34813)
- 技术(32791)
- 融(27955)
- 金融(27955)
- 农业(27286)
- 财经(24436)
- 业经(24015)
- 经济研究(21711)
- 经(20823)
- 技术经济(18586)
- 图书(17956)
- 问题(17425)
- 财会(17414)
- 业(17288)
- 理论(16433)
- 现代(16256)
- 科技(15840)
- 会计(15423)
- 统计(15349)
共检索到489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大广 何小锋
通过分析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管理层收购案例,MBO在我国的发展及现实存在的管理层筹资难、政策风险大、监管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运用PE模式进行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方案,并将社保基金引入其中,合理运用PE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解决多方利益纠葛问题。该模式将行政约束转化为经济约束,激励利益相关方主动推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从而帮助国企管理层完成收购并且获得相应报酬,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国有企业利益的全民共享。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改革 管理层收购 私募股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晨 张道武 刘晓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武文超
与其他企业形式不同,国有企业具有其特殊性,其绝大多数的资产都是归国家所有,政府有关部门通常都会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管制国企管理层的薪酬,这样,必然会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也会损害薪酬激励机制的效率。那么除了薪酬激励外,还可以采取何种激励机制来提升国有企业管理层奋斗的动力?大量文献资料表明:除了采用薪酬激励等显性激励机制来提高盈余质量外,国有企业还存在着许多隐性激励机制,而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管理层政治晋升激励。因此,文章分析了政治晋升激励与盈余质量关系,并验证了国企管理层政治晋升激励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亚军 施海萍
1.出于人情决策层决定向管理层转股。让管理层持股是否都是出自企业价值最大化、国有资本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实践证明未必如此。目前我国企业在改制中还存在这样的现象,某些企业并不是出于留住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效率,使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的目的,而是出于人情,为了解决部分所谓有功人员政策给不了的福利问题,而扛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旗帜将企业的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咸月 何光辉
“中关村”管理层收购表面上看是因为“亏损”企业的大股东急于脱手,经营者进行“蛇吞象”式的收购。实际上是一种效仿者众的管理层收购“做亏模式,”为了达到“将企业做亏后再买之”的目的,经营者通常处心积虑,从一开始就采取措施倒逼大股东就范;其危害十分巨大,不仅保护中小投资者将落空,上市公司扭亏增盈无望,而且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会成泡影。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针对“做亏模式”不同阶段特点予以控制。
关键词:
中关村管理层收购 做亏模式 控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武勇
本文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涵义 ,阐述了中国企业应用管理层收购的现实意义 ,具体分析了两个企业的管理层收购实践 ,探讨了中国企业实行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产权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祁向前 崔晓静 许倩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广泛流行于欧美国家,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近几年来,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本文的宗旨在于对管理层收购自身的优缺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产权 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元元
管理层收购,在国外简称MBO。我国国有企业自1994年试点以来,由于理论模糊、政策不清、操作不规范,一直争议颇多。2003年12月,国家有关部门发文肯定了“管理层收购”这一做法,并于2005年4月将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限定在中小企业范围内。本文就管理层收购引起的所有者决策权变化、股权结构、所有者权益等问题进行深层分析,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泽蕤
文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从管理层收购的前提条件、法律、观念、技术操作等各方面论述了在中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提出了由于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全性 ,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涉及的产权交易中存在权利寻租 ,从而损害了收购过程的公平、公正。但是 ,管理层收购对我国当前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产权交易的多元化等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它的研究 ,不仅可以扩展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也可以对中国建设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员工持股计划 权利寻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兆平 夏洪胜
根据国内管理层收购(MBO)现状,特别是针对随着所有权、控制权等变化所引起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状况,分析了管理层收购后公司治理结构呈现出的新的问题与态势,并提出相应之解决策略。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公司治理结构 委托代理 冲突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正杰
管理层收购理念被引入我国是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而且一度被认为是解决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灵丹妙药。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管理层收购在探索过程中也产生了极大的争议。问题集中表现在内部人控制引发估价偏低、收购程序暗箱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分析得出一些对我国管理层收购发展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波
一、引言200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等问题作出规定。在政策导向下,国内A股上市公司MBO潜潮涌动,我国的MBO从非正式的实验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大量公司在设计MBO方案,很多国外公司摩拳擦掌酝酿建立MBO基金,掀起了我国MBO的热潮。2005年4月14日,国资委和财政部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此次的《暂行规定》对"管理层"这个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并相应扩大了外延;对资金来源、职工安置费等在以前的相关文件中设计粗略、不易厘清的问题,均在此次得以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成慧 林静
作为一种新的企业重组模式 ,管理层收购近几年引起了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注意 ,特别是在目前国有股减持的大背景下 ,许多人将此看成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案 ,并在实践中尝试进行运作。笔者认为 ,在管理层收购的操作过程中 ,应注意明确管理层收购的作用、完善融资环境、确保收购过程的透明性和充分市场化、防止管理层利用信息不对称逼迫大股东转让股权的行为等几个问题 ,以免出现偏差。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资产运作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光灿 史中辉 韩养杰
目前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正进入“后MBO时代”,操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更为隐蔽,并出现了诸多“MBO变体”。然而,MBO在我国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剖析MBO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范和发展我国MBO的有关对策和监管措施,来促使中国的MBO一步步走向成熟。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曲线MBO 子公司MB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