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8)
2023(12201)
2022(10791)
2021(10168)
2020(8496)
2019(19607)
2018(19685)
2017(38404)
2016(20982)
2015(23659)
2014(23657)
2013(23272)
2012(21600)
2011(19376)
2010(19532)
2009(17762)
2008(17037)
2007(14878)
2006(13202)
2005(11589)
作者
(59408)
(49221)
(48829)
(46656)
(31615)
(23454)
(22358)
(19311)
(18612)
(17733)
(16732)
(16387)
(15620)
(15513)
(15174)
(15153)
(14733)
(14717)
(14093)
(14085)
(12216)
(12183)
(11834)
(11308)
(10989)
(10975)
(10923)
(10827)
(9870)
(9708)
学科
(80526)
经济(80437)
管理(62618)
(60313)
(50230)
企业(50230)
方法(37614)
数学(32285)
数学方法(31878)
(22474)
(21521)
贸易(21517)
(21093)
中国(21056)
(20673)
技术(18209)
业经(17787)
(16987)
地方(16097)
农业(14875)
理论(14322)
(14140)
(13248)
(13096)
环境(12954)
(12757)
(12718)
金融(12717)
财务(12687)
财务管理(12667)
机构
大学(294582)
学院(294219)
管理(120304)
(119278)
经济(116604)
理学(104121)
理学院(103031)
管理学(101422)
管理学院(100887)
研究(98147)
中国(72679)
(62635)
科学(59546)
(53623)
(48821)
中心(44448)
研究所(44411)
(44382)
财经(42800)
业大(42724)
(42610)
北京(39762)
(38992)
(38974)
师范(38670)
(35895)
(34715)
农业(34703)
经济学(34685)
技术(31925)
基金
项目(200842)
科学(157989)
研究(150634)
基金(144986)
(124933)
国家(123894)
科学基金(106783)
社会(92903)
社会科(88157)
社会科学(88135)
(77803)
基金项目(76818)
自然(69258)
教育(69067)
自然科(67600)
自然科学(67586)
自然科学基金(66371)
(65482)
编号(62700)
资助(60235)
成果(51172)
(44822)
重点(44467)
课题(42900)
(42877)
(42175)
创新(39261)
项目编号(38802)
教育部(38545)
科研(37910)
期刊
(129120)
经济(129120)
研究(88822)
中国(53341)
管理(43681)
学报(42499)
科学(40290)
(39796)
(38337)
教育(35160)
大学(32450)
学学(30324)
农业(28475)
技术(27963)
(26401)
金融(26401)
业经(20952)
经济研究(20400)
财经(19718)
问题(17142)
(16758)
(16556)
图书(16339)
技术经济(15590)
科技(15403)
国际(15254)
理论(15202)
(14511)
实践(14109)
(14109)
共检索到431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范黎波  吴易明  
在知识经济时代,研发投入、专利技术与标准竞争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成功要素,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专利技术的主要发明者和控制者。文章基于2002~2007年国际PCT专利申请数的面板数据和与之相关的关键信息,解释了国际PCT专利申请的发展趋势及结构差异,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已经从开放经济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静态惠益"和"动态惠益",并分析了中国制造的"技术缺口"及其深刻的基础原因,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温军  张森  
本文使用2003—2015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开放度对我国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以下简称PCT申请)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经济开放度对PCT申请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主要的促进因素,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不明显;经济开放度对PCT申请的正向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为由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国内专利申请量越多、企业规模越大时,经济开放度对PCT申请的推动作用越明显。研究的政策启示有: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注重"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质量和结构;加快海外专利布局;根据区域和企业发展差异实行分类指导的创新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柳权  
专利申请权是公民(自然人)、法人就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的资格。专利申请权是取得专利权的前提;专利权不是一种天然产生的权利,它必须由申请人主动提出请求,经国家批准而产生。由于专利权主要是一种财产权利,法律允许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限内独占市场,这就使专利权人在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就国家而言,将专利权授予谁,具有重要意义;就公民和法人而言,谁有专利申请权,谁就取得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专利权的权利,增加自己的竞争实力。这种潜在的经济利益冲突,使得实践中有关专利申请权的纠纷屡屡发生。据统计,在全国各专利管理机关调处的专利纠纷中,申请权纠纷占36%,居各类专利纠纷之首,可见研讨专利申请权问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曲如晓  刘霞  
本文基于创新阶梯模型,构建了外国在华专利申请的技术外溢模型,并使用中国工业企业、中国海关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从理论和经验层面验证外国在华专利申请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发现:短期内外国在华专利申请对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随中国市场集中度和外国在华专利申请集中度的增加,技术外溢程度逐渐减弱。考虑技术外溢效应的非线性影响趋势,外国在华专利申请对企业生产率存在倒U型影响,且企业吸收能力对外国在华专利申请的技术外溢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中国企业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要高效获取、吸收和利用外国专利技术信息,不断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黎明   张亚峰  
专利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创新主体申请专利时对保护范围进行策略性选择的结果,本文基于申请策略差异性视角研究最优专利保护范围,探讨了专利权利要求数和保护范围对专利价值的影响。本文以首项权利要求(首权)字数测度专利保护范围,通过界定两种专利申请策略——追求宽保护范围的激进策略和追求高授权率的保守策略,从理论层面阐明了权利要求数对专利保护范围的影响路径,并利用2015—2020年中国大学专利转让价格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无论采取何种申请策略,申请人的最优选择都是在独立权利要求的限制下主张更多从属权利要求,以实现最优的专利保护范围和专利价值。在激进策略下,从属权利要求数负向调节审查过程中专利保护范围的被压缩量,引致专利保护范围从申请到授权的变化量与专利价值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在保守策略下,从属权利要求的增加可能扩大授权后专利的保护范围,进而提升专利价值。企业专利奖和经历无效挑战后维持有效的企业专利数据同样表明,适当的首权字数是专利价值的重要指标,增加从属权利要求可以缓和专利申请保护范围和专利审查强度之间的矛盾。本文丰富了有关专利保护范围和专利申请策略的文献,为培育高价值专利、优化专利组合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优化专利审查标准、提升专利审查质量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进  刘卉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出口、研发决策和专利申请的动态结构模型,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专利申请数据库以及海关数据库,研究了专利申请和出口对企业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出口参与和研发投入的增加,能够通过专利申请的概率变化使得企业未来期望的增加值变大,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同时,高生产率的企业也会自发选择进入国外市场和进行研发投入,从而进一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反事实模拟的结果表明,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专利申请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关闭所有专利申请渠道时,出口对生产率的影响将下降6.12%;当关闭出口渠道时,专利申请渠道对生产率的影响则会降低3.11%。这充分表明了出口和专利申请之间存在着互补效应。本文的结论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玉成  程龙  
专利质量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高校专利工作开展的关键。文章以申请阶段为切入点,对高校专利质量展开研究,不仅符合我国现状,而且能够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申请阶段影响专利质量因素的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条件寿命期、权利要求数量与申请人是否有企业对申请质量有显著影响;高校与企业合作申请存在第三方依赖;企业合作申请比高校更谨慎;高校专利权人的申请行为较企业更功利;在权利要求书形成过程中较企业更缺乏主动性。最后,文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高校提升专利质量的应对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玉成  程龙  
专利质量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高校专利工作开展的关键。文章以申请阶段为切入点,对高校专利质量展开研究,不仅符合我国现状,而且能够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申请阶段影响专利质量因素的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条件寿命期、权利要求数量与申请人是否有企业对申请质量有显著影响;高校与企业合作申请存在第三方依赖;企业合作申请比高校更谨慎;高校专利权人的申请行为较企业更功利;在权利要求书形成过程中较企业更缺乏主动性。最后,文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高校提升专利质量的应对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玉成  程龙  
专利质量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高校专利工作开展的关键。文章以申请阶段为切入点,对高校专利质量展开研究,不仅符合我国现状,而且能够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申请阶段影响专利质量因素的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条件寿命期、权利要求数量与申请人是否有企业对申请质量有显著影响;高校与企业合作申请存在第三方依赖;企业合作申请比高校更谨慎;高校专利权人的申请行为较企业更功利;在权利要求书形成过程中较企业更缺乏主动性。最后,文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高校提升专利质量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力  
本文通过部分中外企业专利申请状况的抽样调查,对外国企业在专利申请中采用策略与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并对国内企业在专利申请意识、策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世界已经进入了以创新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社会,并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网络和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申请专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某产品或方法不被他人所仿制,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而且还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技术竞争乃至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途径,因此企业专利申请策略的研究已经成为各国企业需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进行了部分中外企业专利申请状况的研究与比较,旨在掌握情况,找出差距,并为我国企业进行专利申请策略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洪吉  毛昊  
以在中国1985~2003年提出的所有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和相关技术领域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舒欣  安同良  
伴随着中国"爆炸式"的专利激增,中国已成为世界专利申请量第一大国,然而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专利申请动机依然鲜有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创新跨期调查,首次在国际可比框架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动机进行了测度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最重要的专利申请动机是防止被复制,同时企业也会出于防止专利诉讼侵害、增加谈判地位、获得市场进入等策略性动机申请专利。实证结果表明:①初创企业不偏好出于策略性动机申请专利,大型企业显著偏好将专利作为内部评价员工业绩的指标;②CEO教育水平的提高会显著促进企业出于防止被复制和防止专利诉讼侵害的动机申请产品创新专利;③政府补贴政策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策略性申请产品创新专利的行为;④专利有效性与策略性创新是显著负向关系。结论为政府如何激励企业实质性创新、抑制策略性创新提供富有启迪性的政策建议,同时也填补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动机的理论研究空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兵  许淯善  
专利申请费用作为知识产权价格的成本,是维持专利机制运行的重要收入来源。本文将申请费用依照需缴交程度区分为基本费用和维持费用,分别就此对中、美、日、韩与欧盟等五大知识产权国(主体)的人均GDP,即专利申请相对价格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在申请专利相对价格上虽位处五大专利国中间水平,但是由于人均GDP远低于其他国,所以专利申请相关费用对人均GDP占比仍高于其他国家。故本文建议应该综合考虑国内产业结构、专利申请情况与经济发展,适当的对申请专利相关费用进行调整,以避免专利的量与质的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林青  谭力文  
在传统的“为研发而申请专利”的逻辑下,专利仅仅是研发活动的结果和表现,其战略重要性被明显低估。产业垂直分工和知识型企业的大量涌现表明,专利申请动机已明显地从防御性技术保护向进攻性价值创造转变;专利被视作有形化的知识商品从幕后走上前台成为企业和国家竞相争夺的焦点;对专利认识也正像市场营销理念那样从供应导向观向需求导向观转变。为此,本文提出以“为专利申请而研发”作为逻辑起点的新的专利战略概念框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文华  
韩国已成为在华发明专利申请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韩国通过技术创新进行的大量技术累积,不仅使之在我国电子产品等高技术产品市场上占据有利的竞争位置,而且还在电子等领域可以挑战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本文从专利统计的角度,剖析韩国在华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可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揭示韩国在华的技术累积轨道和技术竞争优势,从而可为我国积极应对韩国对华知识产权战略并推动两国技术发展合作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韩国在华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申请及其授权的基本格局;其次,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库数据,采用法国科学技术观察所和国家工业财产局与德国弗朗霍夫创新系统研究所共同编制的国际专利分类与技术分类对照表,对韩国在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结构、技术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背后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