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3)
- 2023(6974)
- 2022(5849)
- 2021(5366)
- 2020(4552)
- 2019(9829)
- 2018(9862)
- 2017(17774)
- 2016(9996)
- 2015(11289)
- 2014(11381)
- 2013(10832)
- 2012(10644)
- 2011(9516)
- 2010(9808)
- 2009(9024)
- 2008(9342)
- 2007(8706)
- 2006(7815)
- 2005(7084)
- 学科
- 济(43109)
- 经济(43068)
- 管理(32711)
- 业(28884)
- 企(24548)
- 企业(24548)
- 方法(16946)
- 数学(14110)
- 数学方法(13812)
- 学(13649)
- 技术(12958)
- 环境(12151)
- 地方(11854)
- 农(10344)
- 中国(10130)
- 业经(8464)
- 财(8249)
- 划(8223)
- 理论(7960)
- 地方经济(7841)
- 农业(7186)
- 和(7185)
- 技术管理(6945)
- 贸(6922)
- 贸易(6918)
- 易(6669)
- 制(6360)
- 融(6004)
- 金融(6001)
- 资源(5663)
- 机构
- 大学(154293)
- 学院(153852)
- 研究(57214)
- 济(56469)
- 经济(55106)
- 管理(53701)
- 理学(46090)
- 理学院(45432)
- 管理学(44253)
- 管理学院(43980)
- 中国(41186)
- 科学(40268)
- 京(34338)
- 所(31413)
- 农(30573)
- 研究所(29031)
- 中心(25821)
- 业大(25757)
- 江(24979)
- 农业(24385)
- 财(24178)
- 范(22886)
- 师范(22570)
- 北京(21356)
- 院(20751)
- 技术(19865)
- 州(19761)
- 财经(19465)
- 省(18337)
- 师范大学(18245)
- 基金
- 项目(105458)
- 科学(82184)
- 基金(75268)
- 研究(73013)
- 家(68411)
- 国家(67916)
- 科学基金(56521)
- 社会(45186)
- 社会科(42780)
- 社会科学(42764)
- 省(42588)
- 基金项目(39630)
- 自然(37742)
- 自然科(36822)
- 自然科学(36805)
- 划(36283)
- 自然科学基金(36101)
- 教育(33268)
- 资助(30548)
- 编号(28562)
- 重点(25127)
- 发(23861)
- 成果(23479)
- 部(22367)
- 创(22213)
- 计划(21223)
- 创新(21024)
- 课题(20735)
- 科研(20382)
- 科技(19555)
共检索到230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洁 冯炘 解玉红 刘淑琮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微生物领域。介绍了DGGE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步骤,分析了该方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概述了PCR-DGGE技术在环境微生物领域,包括在微生物处理技术、微生物生态多样性研究和功能菌种优化筛选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萍 周光宏 徐幸莲 韩衍青 徐宝财 刘军昌
应用16S rD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揭示了火腿切片在真空包装、4℃贮藏条件下主要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直接从火腿中提取总的细菌DNA,用巢式PCR和降落PCR扩增16S rDNA V3可变区序列,再通过DGGE得到动态变化指纹图谱。DGGE图谱表明,产品在贮藏初期具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说明污染微生物的多样性,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只有少数种类细菌存活并最终成为主导菌群。DGGE优势条带经DNA序列分析表明,代表最相似菌为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和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其次是长膜明串珠菌(Leuco...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洙
研究依莎褐蛋鸡和艾维茵肉鸡发育正常及迟缓鸡群的盲肠细菌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变化。使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技术,结合割胶回收DNA进行克隆和测序,分别对4、6、10、16、20和40周龄蛋鸡及1、2、4、6、7和8周龄肉鸡发育正常、迟缓鸡群盲肠内容物的细菌群落进行特异性引物图谱指纹和聚类分析,鉴定特异性和共性群落。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属在两品种发育正常鸡群盲肠内容物细菌的相似性均高于迟缓鸡群,两品种各周龄和发育正常、迟缓鸡群间指纹图谱平均条带数差异显著(P<0.05)。而Bacteroides属在发育正常鸡群盲肠内容物细菌的相似性与迟缓鸡群较为相近;发育正常、迟缓鸡...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沙娥 张智俊
为了获得完整、高纯度的竹林土壤微生物总DNA,采用改良的十二烷基硫酸钠-高盐抽提法对5种竹林土壤进行DNA提取,通过DNA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粗提的DNA,利用细菌16 S rDNA基因的V3区引物对纯化的DNA进行了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需土壤样品少,抽提的DNA片段均在23kb以上,完整性好;采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能够有效去除粗提DNA中大部分杂质,获得高质量的DNA;以此DNA为模板进行DGGE检测所反映的微生物信息量丰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晗玥 王礼岳 阮杨 徐琪程 凌宁 沈其荣
随着对环境微生物生态系统认知的深化,对其深入研究的需求持续增加,传统的培养组学和环境DNA测序等研究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对微生物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的全面了解。单细胞分选与测序技术为环境微生物研究开创了全新的视角,成为该领域的热点与前沿。单细胞技术将微生物研究的焦点从群落水平深入到个体细胞层面,通过精准分选并测序单个微生物细胞,深入挖掘微生物的种间和种内多样性以及功能特性。本综述介绍单细胞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详细论述单细胞分选和基因组扩增的关键过程,并探讨单细胞测序数据解析过程中的生物信息学基本流程,为单细胞分选与测序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明 冯伟业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虾类,贝类和鱼类养殖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快速准确预测和诊断水产动物疾病,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业十分重要而突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 PCR 技术的介入,带动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快速发展。文章介绍了 PGR 及其衍生技术(RT-PCR,Reall—timePCR,免疫 PCR,套式引物 PCR,多重 PCR)的原理、特点及在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并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PCR 病原微生物 水产养殖 衍生技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明 肖笑 徐晟 周兴虎 周光宏 沈文飚
免疫PCR技术是一种在免疫学和PCR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检测技术,这种技术同时具有ELISA的高特异性和PCR的高灵敏性。本文介绍了免疫PCR的技术原理和反应体系,比较其不同种类和应用范围,指出免疫PCR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归纳了目前免疫PCR在食品安全等领域中的应用;并结合免疫PCR技术的优势提出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免疫PCR 方法学 食品安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耘 郁二蒙 谢骏 余德光 王广军 李志斐 王海英 龚望宝
在草鱼养殖过程中添加碳源(葡萄糖)维持水体C∶N为20∶1以培养生物絮团,通过对生物絮团细菌群落构成进行种类鉴定来评价生物絮团中功能微生物的组成。采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生物絮团形成第5、10和15天的细菌群落结构。DGGE指纹图谱结果分析表明:第5天和第10天的相似性最高,达67.4%;第5天和第15天相似性系数最低仅为40.5%。第10天时微生物多样性最高,第15天时多样性最低。对DGGE指纹图谱特征条带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主要微生物类群隶属于以下6个纲: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赵勇 孙晓红 韩丽 潘迎捷
综述了新兴的不依赖于培养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包括两类:不基于微生物总基因组DNA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单碳源利用图谱法和磷脂脂肪酸图谱法;基于微生物总基因组DNA的分子分析方法,主要有克隆文库分析法、宏基因组文库技术、G+C含量分析法、总DNA复性动力学分析法、群落水平总基因组DNA交互杂交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变性/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末端标记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核糖体基因间隔区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等。并提出了这套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前景:发现新菌种,生产新型酶制剂,优化改造新工艺,确保食品质量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勇 李武 周志华 潘迎捷 赵立平
在一块农田里于一个月内连续采集5次土样,提取土样微生物总DNA,应用PCR RFLP及PCR TGGE技术监测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细菌16SrDNA和真菌18SrDNA的PCR RFLP图谱在5个采样时间点上基本一致;细菌的PCR TGGE图谱平均有40条带,其相似性在90%以上,真菌的平均有20条带,其相似性在70%以上。说明这块农田土壤细菌区系短期内变化不大,而真菌区系存在较小幅度的动态变化,并且细菌多样性远远高于真菌多样性。比较两种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结果表明,PCR TGGE技术比PCR RFLP技术更能精确地反映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并且能同时快速地对多个样品进行有效区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 王道营 徐为民 诸永志 曹建民
利用传统平板培养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对盐水鸭在4℃贮藏期间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传统培养方法结果显示:盐水鸭在贮藏期间细菌数量增加迅速。PCR-DGGE对盐水鸭及平板培养物中的细菌组成分析结果显示: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i saprophyticus)、溶酪大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魏斯氏菌(Weissellasp.)、中度嗜盐菌(Halomonas sp.)和盐单胞菌(Cobetia sp.)是盐水鸭的主要细菌,而腐生葡萄球菌、溶酪大球菌和魏斯氏菌是平板培养物中的主要细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兰英 秦理哲 傅峰
微观力学表征技术是表征材料微纳米力学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表征材料的超微构造和解析材料的力学行为。随着材料科学研究尺度缩小,微观力学表征技术逐步从纳米向超纳米、从分子向超分子甚至粒子水平发展。按照试样信息的不同方式,微观力学表征技术主要包括纳米力学测试技术(探针技术)和超纳米力学测试技术(显微镜技术);其中,纳米力学测试技术包括准静态纳米压痕技术、动态纳米压痕技术和动态模量成像技术,超纳米力学测试技术包括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和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新型微观力学表征技术。木材是一种多孔状、层次状、各向异性的非均质天然高分子复合材料,其超微结构是细胞壁由不同厚度的层次组成。细胞壁是决定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欢欢 王伟继 吕丁 胡玉龙 孔杰
采用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肠道及其养殖水体、生物饵料中细菌种类及丰度进行研究。测序结果显示,养殖水体、生物饵料和大菱鲆幼鱼肠道等19个样品共获得有效序列547621条,可聚类于3771个可分类操作单元(OTUs),归属于养殖水体、生物饵料、健康幼鱼和发病幼鱼的操作分类单元(OTU)个数分别为3038、1090、87和777,其中,健康幼鱼与生物饵料、健康幼鱼与养殖水体特有的OTU个数分别为57和0,发病幼鱼与生物饵料、发病幼鱼与养殖水体特有的OTU个数分别为481和31。表明幼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饵料密切相关。根据细菌注释结果,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大菱鲆幼鱼肠道中占优势地位,其中,健康幼鱼肠道微生物共聚类为8个门,发病幼鱼的肠道微生物可聚类为19个门。与健康幼鱼相比,发病幼鱼肠道门水平上的3种主要优势菌群落结构出现失衡。此外,对各样品中丰度最高的100位OTU分析显示,幼鱼肠道优势菌种类与生物饵料中的优势菌种类密切相关,而每个发病幼鱼肠道优势菌种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研究旨在为大菱鲆健康养殖和微生态调控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大菱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丽云 孙培龙 张立钦
针对国内外微生物农药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综述了微胶囊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农药中的意义及微生物农药微胶囊化的控制释放作用的特点 ,阐述了界面聚合法和凝聚相分离法是微生物微胶囊制备的主要方法 ,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表 1参 1 1
关键词:
微胶囊技术 微生物农药 控制释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苗云 周光宏 徐幸莲
【目的】研究冷却猪肉贮藏过程中优势细菌的分布,为研究冷却猪肉防腐剂和延长货架期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择3个不同企业,取宰后24 h的猪背长肌,于4℃托盘包装,分别贮藏2,4,6 d提取细菌总DNA,对细菌16S rDNA的V6~V8区段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DGGE图谱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并对主要条带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对4℃贮藏的冷却猪肉DGGE图谱上的主要条带进行测序分析,获得6种不同的细菌。热杀索丝菌(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条带1)在贮藏4 d的样品中,A5没有相应条带,在贮藏6 d的样品中,A7、A8上的条带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