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9)
- 2023(7243)
- 2022(6174)
- 2021(5564)
- 2020(4796)
- 2019(10939)
- 2018(10442)
- 2017(20334)
- 2016(11379)
- 2015(12396)
- 2014(12219)
- 2013(12241)
- 2012(11532)
- 2011(10401)
- 2010(10337)
- 2009(9320)
- 2008(9083)
- 2007(8160)
- 2006(7020)
- 2005(6345)
- 学科
- 济(45947)
- 经济(45899)
- 业(27304)
- 管理(26123)
- 方法(23903)
- 数学(21800)
- 数学方法(21586)
- 企(20188)
- 企业(20188)
- 学(14234)
- 农(11990)
- 财(11363)
- 中国(11006)
- 农业(8635)
- 地方(8385)
- 业经(8114)
- 贸(7977)
- 贸易(7971)
- 易(7755)
- 制(7716)
- 银(6873)
- 融(6846)
- 金融(6844)
- 银行(6815)
- 技术(6595)
- 务(6546)
- 财务(6538)
- 财务管理(6518)
- 行(6515)
- 企业财务(6263)
- 机构
- 大学(166537)
- 学院(163355)
- 研究(65019)
- 济(64524)
- 经济(63250)
- 管理(54356)
- 理学(47630)
- 理学院(46918)
- 科学(46422)
- 农(45866)
- 管理学(45720)
- 管理学院(45459)
- 中国(45174)
- 农业(37220)
- 所(36530)
- 京(35731)
- 业大(34548)
- 研究所(34048)
- 财(28721)
- 中心(28475)
- 江(25071)
- 农业大学(24193)
- 财经(23258)
- 院(23102)
- 省(22878)
- 室(22226)
- 北京(21492)
- 经(21418)
- 科学院(21074)
- 经济学(21005)
- 基金
- 项目(119603)
- 科学(92364)
- 基金(88788)
- 家(83598)
- 国家(83021)
- 研究(73481)
- 科学基金(68116)
- 自然(48861)
- 自然科(47805)
- 自然科学(47778)
- 省(47306)
- 自然科学基金(47004)
- 基金项目(46618)
- 社会(46515)
- 社会科(44238)
- 社会科学(44225)
- 划(41217)
- 资助(37298)
- 教育(34238)
- 重点(28353)
- 计划(27455)
- 部(25790)
- 发(25417)
- 编号(25267)
- 创(24731)
- 科研(24486)
- 科技(24406)
- 创新(23342)
- 业(22337)
- 大学(21043)
共检索到236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储卫华 陆承平
根据已发表的气单胞菌16SrDNA基因序列及气单胞菌气溶素(aerolysin)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PCR方法。通过对12株气单胞菌的检测,发现16SrDNA引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仅对嗜水气单胞菌扩增阳性。而Aero基因引物检测结果与采用生物学方法(鲜血平板法)检测的结果符合率为97.2%,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可检测最低1fg的模板。将16SrDNA与Aero基因结合PCR方法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与用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4.4%。该方法的建立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途径,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饶静静 李寿崧 黄克和 江树勋 潘群兴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近年中国各地大规模流行的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的主要病原,本研究针对GenBank中登录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气溶素基因(hlyA)、溶血素基因(aerA)以及为气单胞菌属所特有的内参照基因16S rRNA保守区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多重PCR产物的测序鉴定与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试图建立一种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8株嗜水气单胞菌、16株相关菌株进行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非致病性分离株均未扩增出毒力基因hlyA和aerA,而致病性分离株则至少含有hlyA基因;对40份送检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吉祥 杨慧 颜显辉 钟英斌 张晓华 李筠
从山东沿海的发病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分离到1株致病性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从该菌的染色体DNA扩增出一条长约1.4 kb的特异性片段。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克隆片段含有完整的1 254 bp溶血素基因,该溶血素基因与哈维氏弧菌VIB645的溶血素基因VhhA和VhhB的相似性分别为99.0%和98.5%;与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热稳定性溶血素基因(TDH)的相似性为74.5%;与拟态弧菌(V.mimicus)、创伤弧菌(V.vulnificus)、霍乱弧菌(V.cholerae)磷脂酶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57.4...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溶血素 基因克隆 海水环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靳晓敏 葛慕湘 张艳英 房海 陈翠珍
对分离自发病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a)、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鲤(Cyprinus carpio)的42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采用PCR方法,进行了溶血素(Ahh)基因的检测,并将代表菌株的Ahh基因片段通过Blast与GenBank中报道的相似性较高的10株嗜水气单胞菌参考菌株进行了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检不同来源的嗜水气单胞菌均携带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小红 梁静真 黎姗梅 吕小丽 韦慕兰 韩书煜 蒙兰丽 黄钧 蒋经运
【目的】对广西全州县飞机坪鱼种场患病禾花鲤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其致病性、耐药特性及6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为细菌引起的禾花鲤疾病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患病禾花鲤的肝脏、心脏和肾脏等部位取样分离细菌,人工感染确定菌株的致病性,API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相结合进行细菌鉴定,细菌的耐药特性试验为K-B纸片扩散法,毒力基因以PCR扩增法检测。【结果】从患病禾花鲤中分离到2株致病力很强的病原菌株TH1和TH3,对健康禾花鲤的致死率均为100.00%;经生化和分子鉴定,2株分离菌株均
关键词:
禾花鲤 嗜水气单胞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帅 王荻 卢彤岩 曹永生 杨晨 朱国建 李绍戊
为实现杀鲑气单胞菌早期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研究旨在建立杀鲑气单胞菌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杀鲑气单胞菌毒力阵列蛋白基因(vapA)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可重复性和应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种间特异性,仅对杀鲑气单胞菌及其亚种有阳性扩增,与其他细菌不发生交叉反应。构建的Real-time PCR标准曲线质粒拷贝数与循环阈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所得标准曲线分别为y=–4.83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潘厚军 吴淑勤 董传甫 石存斌 叶美茜 林天龙 黄志斌
从患溃疡病的鳜肾脏中分离出一株病原细菌编号为GYK1。此株病菌人工感染鳜、银鲫、剑尾鱼,实验鱼出现出血、肌肉坏死或溃疡症状;腹腔注射攻毒,对鳜、银鲫、剑尾鱼、小鼠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8.33×104、1.06×105、1.26×105、1.05×106CFU/g;菌培养液上清能溶解鳜、加洲鲈、银鲫、小鼠、兔、绵羊、人O型血等的红细胞,在绵羊血平板上为β 溶血,不同代次和保存条件的细菌溶血性稳定。细菌在电镜下的形态、生化特性和ID32E系统自动鉴定的结果均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征;PCR扩增检测到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的毒力基因气溶素基因(aerA)209bp片段,进一步说明此株病原细菌为含...
关键词:
鳜 嗜水气单胞菌 鉴定 毒力 溶血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东康 Rachit PENGLEE 车金远 易欣鑫 邱超达 鲍宝龙
嗜水气单胞菌是水环境常见的病原体,具有较强致病性。在本研究中,首次敲除了嗜水气单胞菌aguA基因,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aguA敲除后细菌的粘附、致病、胺代谢等生物过程下降。通过qRT-PCR进一步验证发现10个粘附基因、9个发病基因和8个胺代谢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此外,转录组水平分析结合qRT-PCR验证发现VI型分泌系统基因、II型分泌系统基因、鞭毛合成相关基因、菌毛合成相关基因、溶血基因、I型分泌系统基因、肠毒素基因、RTX基因等毒力基因的RNA表达水平也出现下调。对两株菌进行草金鱼的体内感染实验,与野生菌株(WT)相比,aguA敲除株(△aguA)感染草金鱼的致病力降低了7.47倍,且aguA敲除株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了16.6%。以上结果显示aguA基因与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龚晖 林天龙 俞伏松 董传甫 陈日升 杨金先 陈振海
应用PCR技术,从1株鳗源嗜水气单胞菌ML316中扩增得到β 溶血素基因AHL316HEM,将AHL316HEM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经分析验证后重组到pcDNA3.0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DLH。转化重组质粒PDLH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DH5α能在血琼脂培养皿中形成明显的β 溶血斑,重组菌纯化的胞外产物溶血价为1.28×104HU·mg-1,同时重组菌的胞外产物能被原始菌株的高免血清特异性地识别。结果证实,克隆到鳗源嗜水气单胞菌β 溶血素基因,重组质粒PDLH能够表达具有天然生物学活性的β 溶血素,为构建嗜水气单胞菌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β-溶血素基因 克隆 表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毛秀秀 覃映雪 邹文政 郭松林 苏永全 鄢庆枇 纪荣兴
应用改良的微孔板法研究了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B11的生物膜形成特性。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B11能够在聚苯乙烯酶标板表面形成稳定而明显的生物膜,其生物膜的OD590值在6h即达到小高峰,于22h达到峰值,其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着初始菌液浓度的增加,生物膜的OD590值逐步降低;25℃的生物膜的OD590值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的生物膜生成量(P0.05);培...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生物膜 形成特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强 安伟 肖雨
为了监测上海市养殖对虾中副溶血弧菌致病基因的携带情况及潜在致病株流行情况,采用PCR方法对上海地区不同对虾养殖单位中分离获得的19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及1株标准菌株进行6种致病基因的检测筛查,并采用ERIC-PCR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结果发现:19株副溶血弧菌中未检测出携带tdh、ORF8基因,只有1株携带trh基因,而tox RS/new基因携带率较高,19株中有14株检出阳性,基因携带率为73.7%。对能够引起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的副溶血弧菌特异性质粒基因的检测中发现,AP1和AP2基因均有3株检测出阳性,基因携带率均为15.8%。通过ERIC-PCR分型技术将20株副溶血弧菌分成7个不同的类群,其分辨力指数DI值为0.811,表明ERIC-PCR具有较好的基因分型能力,分型结果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时间段获得的菌株,而对不同地理位置获得的菌株区分并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从养殖对虾中分离得到的副溶血弧菌致病基因携带率总体偏低,但存在一定的流行风险,需要防范一些新的致病株的流行,这些可以为对虾养殖单位中副溶血弧菌致病流行株的预防控制提供相关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肖丹 曹海鹏 胡鲲 杨先乐
以质控菌株ATCC7966为对照,采用ERIC-PCR方法对49株分别采集于中国浙江、江苏、江西、广东、湖北、上海等主要淡水养殖区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了基因分型,并分析了嗜水气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模式,探讨了嗜水气单胞菌的基因型与区域性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关联性。实验结果表明,50株受试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可分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这12个基因型,其中Ⅷ型菌株最多,Ⅲ型和Ⅹ型菌株最少。此外,50株受试菌株对氨苄青霉素(AMP)的耐药率高达100%,对头孢氨苄(CX)的耐药率高达98%,94%以上的菌株对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ERIC-PCR 耐药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承平
尽管早在1891年就有因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引致蛙“红腿病”的报道,但由于该菌在自然界尤其是水中广泛分布,一般为正常共栖菌,因此长期以来对其致病性并未重视。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各省淡水养殖鱼类流行暴发性传染病,有报道系为该菌所致败血症。此外在其它水生经济动物、哺乳动物亦有类似发现。人类因之而发生胃肠炎及伤口感染的病例也日渐增多。嗜水气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致病性 鱼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储卫华 陆承平
以提纯的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 (ECPase)注射异育银鲫 ,鲫鱼出现典型的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症状 :病鱼体表充血、出血 ,鳃苍白 ,腹部膨大 ,肛门红肿突出 ,腹腔内有红色的腹水 ,肠壁充血发炎 ;背部肌肉注射部位发生液化、糜烂 ,鳞片竖起。病鱼各组织器官都有病变 ,其中尤以肝、肾最为严重 :肝脏肿大 ,质地脆弱 ,肝细胞水肿 ,胞浆结构疏松 ;肾小体坏死以至解体 ,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发生病变。体外试验表明 ,正常鲫鱼血清中有某种成分能够抑制蛋白酶的活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秦莉 殷建国 张薇 贾舒安 岳城
近些年来,新疆许多养殖场发生白斑狗鱼暴发性疾病而死亡。为鉴定病因,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的自然患病白斑狗鱼(Esox lucius)的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分离,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并通过人工回归感染白斑狗鱼和鲫,来验证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出的9株优势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命名为PK001-PK009。经PCR特异性检测发现,所得的9个菌株分别含有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 A)、溶血素基因(hly A)和气溶素基因(aer A)中的0-3个,从而导致了菌株间致病性的差异。通过人工回归感染实验发现,白斑狗鱼患病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并重新...
关键词:
白斑狗鱼 嗜水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致病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