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35)
- 2023(3291)
- 2022(2769)
- 2021(2610)
- 2020(2320)
- 2019(5101)
- 2018(5022)
- 2017(9447)
- 2016(5384)
- 2015(6104)
- 2014(6293)
- 2013(6249)
- 2012(6239)
- 2011(5333)
- 2010(6552)
- 2009(6840)
- 2008(5858)
- 2007(5038)
- 2006(4460)
- 2005(4235)
- 学科
- 济(21563)
- 经济(21531)
- 管理(18503)
- 业(17956)
- 企(17211)
- 企业(17211)
- 方法(12741)
- 审计(12153)
- 数学(10582)
- 数学方法(10427)
- 财(10112)
- 务(8138)
- 财务(8126)
- 财务管理(8058)
- 企业财务(7853)
- 制(6166)
- 各类(5886)
- 中国(5311)
- 融(4935)
- 金融(4935)
- 学(4578)
- 体(4364)
- 业经(3884)
- 体制(3657)
- 农(3628)
- 银(3618)
- 银行(3612)
- 理论(3565)
- 行(3412)
- 技术(3298)
- 机构
- 大学(81580)
- 学院(80223)
- 济(29442)
- 管理(28893)
- 经济(28725)
- 理学(24540)
- 理学院(24310)
- 研究(24178)
- 管理学(23726)
- 管理学院(23596)
- 中国(21180)
- 财(18823)
- 京(18481)
- 财经(14829)
- 科学(14501)
- 经(13480)
- 所(13332)
- 江(12769)
- 农(11866)
- 中心(11849)
- 财经大学(11174)
- 北京(11173)
- 研究所(10984)
- 业大(10416)
- 州(10270)
- 农业(9430)
- 会计(9208)
- 商学(9103)
- 商学院(9038)
- 范(8967)
- 基金
- 项目(46476)
- 科学(35833)
- 基金(34202)
- 研究(31783)
- 家(29892)
- 国家(29638)
- 科学基金(25533)
- 社会(19988)
- 社会科(19023)
- 社会科学(19016)
- 基金项目(17669)
- 自然(17531)
- 省(17178)
- 自然科(17154)
- 自然科学(17150)
- 自然科学基金(16841)
- 资助(15795)
- 教育(15651)
- 划(14464)
- 编号(12746)
- 成果(11633)
- 部(10788)
- 重点(10298)
- 教育部(9463)
- 科研(9456)
- 大学(9378)
- 性(9064)
- 项目编号(8900)
- 创(8883)
- 人文(8818)
共检索到131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然 陈思 汪剑锋
本文检验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ublic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PCAOB)的审计检查能否降低中概股危机中问题公司出现的概率,以及审计师声誉对这一关系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爆发于2010-2012年间的中概股危机大多数涉及的是通过反向并购(Reverse Merger,RM)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通过系统研究这些公司的财务和审计数据,我们发现对于反向并购公司来说PCAOB审计检查能显著降低问题公司出现的概率,且对声誉较低审计师的客户这一治理作用更强。与RM样本相比,由于IPO公司更多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四大的声誉作用,PCAOB审计检查并没有显著降低IP...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峰 赵景文 涂国前 黄宇明
通过考察中国证监会1993-2004年度间所有涉及到审计师和事务所的处罚公告发布后,是否出现资本市场股票价格下降和事务所客户流失等经济后果。数据分析表明,当审计师受到处罚的事件公布后,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反应;但是,只要这种处罚没有触及到审计师的执业资格,审计师的市场份额就没有下降。借助一个理论分析的框架,我们推测认为,当聘约权主要由公司管理层和/或控股股东掌控且他们的财富与审计师声誉没有直接关联度的情况下,审计师声誉下降并不必然具有经济后果。这一研究为更好地理解审计师声誉的形成机制以及审计师声誉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凡 方卉 于东 刘峰
本文基于2010年至2013年的四个公司舞弊事件,考察了声誉受损后的审计师变更情况,发现:市场并没有用"及时离开"来惩罚声誉受损的审计师,使其失去准租,审计师的执业资格直接决定了其能否继续获取准租。我们的讨论,是对De Angelo(1981b)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的补充与修正,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传导机制,丰富规模与质量的理论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凡 方卉 于东 刘峰
本文基于2010年至2013年的四个公司舞弊事件,考察了声誉受损后的审计师变更情况,发现:市场并没有用"及时离开"来惩罚声誉受损的审计师,使其失去准租,审计师的执业资格直接决定了其能否继续获取准租。我们的讨论,是对De Angelo(1981b)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的补充与修正,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传导机制,丰富规模与质量的理论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育晖 张静远 杨艳
2001年安然事件以来,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审计师声誉是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契机,也是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度量指标,可以衡量财务报告的准确度。通过对现有审计师声誉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总结,分析了审计师声誉的界定,以及审计师声誉机制的含义,进一步讨论了审计师声誉机制的运行与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审计师声誉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审计师保持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行业监管、市场监督等是审计师声誉机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的综述有助于对审计师声誉的全面了解,并提出对其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
关键词:
审计师 审计师声誉 审计师声誉机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帆 张龙平
审计师声誉是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动机,对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在2001年安然事件后逐渐增多并引发了广泛关注。现有文献主要从审计师声誉的形成、作用、毁损与修复机制等方面展开。具体而言,监管、行业专门化、审计质量、媒体及法律等是审计师声誉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审计师声誉的建立有助于审计师保持独立、提高审计质量和收费等,而审计师声誉的毁损将会导致市场反应和溢出效应,同时也催生了相应的声誉修复问题。本文的综述有助于全面了解审计师声誉的现状并可能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建议。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声誉机制 安然事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育晖 张静远 杨艳
2001年安然事件以来,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审计师声誉是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契机,也是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度量指标,可以衡量财务报告的准确度。通过对现有审计师声誉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总结,分析了审计师声誉的界定,以及审计师声誉机制的含义,进一步讨论了审计师声誉机制的运行与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审计师声誉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审计师保持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行业监管、市场监督等是审计师声誉机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的综述有助于对审计师声誉的全面了解,并提出对其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
关键词:
审计师 审计师声誉 审计师声誉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文沛 夏康健 连慧颖
在控制权转让过程中,审计师是决定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以2007-2013年的控制权转让交易为研究样本,基于管理层自利的视角,对控制权转让交易中的审计师声誉选择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受到自利动机的影响,管理层在控制权转让交易中存在着操纵审计师选聘的情况;在充分考虑了与审计师间的信任关系、信息优势以及市场反应之后,管理层更倾向于选择与年度审计声誉相近的审计师;当管理层收到非标准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后,将会丧失对审计师的信任,并且漠视由于审计师声誉变更而引起的不良市场反应,转而重视信息优势,进而在交易中选择更低声誉的审计师。研究结果为规范和监督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聘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管理层自利 审计师声誉 控制权转让交易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峰 赖烨臻
本文以PCAOB的成立和大规模检查为标志,将美国独立审计二分为前PCAOB时期和后PCAOB时期。通过分析PCAOB的成立及大规模检查活动中签发的较严厉的检查报告,本文认为,PCAOB严苛检查将会逐步改变审计的性质,使得独立审计从主要为提高上市公司对外报告可信度,逐渐转向迎合、满足PCAOB监管要求,获得一份满意的检查报告。这种改变将促使独立审计需要更多的审计准则、更细致严苛的审计流程,并导致审计收费上升。这种性质的改变将给学术研究提出新的挑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兵 辛清泉 杨德明
本文以IPO定价市场化为背景,研究实施询价后的审计师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文章以"四大"和国内排名前十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衡量审计师声誉,采用多元回归和两阶段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审计师声誉与公司询价水平正相关,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在对抑价率的检验中,我们发现审计师声誉显著降低股票抑价率。进一步地,我们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上述关系更为稳健。总体来看,审计师声誉已经初步影响了股票定价。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股票定价 IPO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瑞营 刘运国
2022年8月13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等央企从美股退市,原因是无法满足美国检查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审计工作底稿的问题早在2011年中概股危机中便发生过。那么两次审计工作底稿监管有何不同?2010-2011年中概股危机中的审计工作底稿监管问题由市场主体主导,起源于美国对冲基金做空中概股企业。这一阶段中国依赖美国的金融市场,对美国有利,因此美国将其高举轻放。而2020-2022年的中概股危机由美国发起。此时中美进入金融资本竞争阶段,审计工作底稿监管成为中美竞争的着力点,影响较大。现有关于中概股审计工作底稿的研究较多采取静态视角,而本文从金融恐怖平衡的动态视角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审计监管 中概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于富生 王成方
审计师选择一直都是审计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研究IPO公司的承销商声誉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讨审计独立性的提高是否会影响承销商声誉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影响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IPO公司的承销商声誉越高,越倾向于选择代表高审计质量的"十大"审计师,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越高,越倾向于选择代表高审计质量的"十大"审计师,非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审计师选择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审计独立性的提高,既削弱了承销商声誉与高质量审计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削弱了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高质量审计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没有对非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涂建明 王昕祎 李晓玉 童佳
本文通过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用事件研究法计算了窗口期内万福生科主审事务所——中磊会计师事务所的其他客户的累计异常报酬率,旨在发现其中由审计失败所形成的审计师声誉损失是否导致审计保险价值减损这一经济后果。并通过统计涉案事务所的核心人力资源流失和客户流失的情况,以揭示审计师声誉损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审计师声誉损失造成事务所的核心人力资源大规模流失、客户迅速流失,并引发审计的保险价值显著下降。此外,审计师声誉损失还会带来审计的信息价值减损。
关键词:
审计失败 审计师声誉 保险价值 信息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智 徐泓
从审计费用的视角,分析了我国行业专长与品牌声誉的需求,并对2007~2010年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不仅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支付了品牌声誉溢价,而且支付了行业专长溢价。这一研究证实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品牌专长增量溢价的存在,但没有发现"四大"专长增量溢价的存在,说明我国的审计市场不仅需要品牌,而且需要行业专长,这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审计师行业专长 品牌声誉 审计费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晶晶
本文采用2009~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其是否受制于审计师声誉。结果发现,总体而言,事务所转制能够抑制客户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审计质量。以审计师声誉对事务所进行进一步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审计师声誉高的事务所转制后显著地提高了审计质量,而审计师声誉低的事务所转制后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明显。本文对事务所转制的政策效果进行了检验,同时发现法律制度的运行离不开信誉基础,或者说声誉机制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以产权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