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1)
- 2023(7068)
- 2022(6031)
- 2021(5344)
- 2020(4658)
- 2019(10317)
- 2018(10193)
- 2017(18869)
- 2016(10547)
- 2015(11902)
- 2014(11895)
- 2013(11708)
- 2012(10958)
- 2011(9686)
- 2010(10271)
- 2009(9948)
- 2008(9766)
- 2007(8834)
- 2006(7950)
- 2005(7573)
- 学科
- 济(38450)
- 经济(38367)
- 管理(37345)
- 业(31330)
- 企(28318)
- 企业(28318)
- 方法(16538)
- 财(15606)
- 制(14133)
- 数学(13303)
- 数学方法(13024)
- 审计(12264)
- 中国(10658)
- 学(10146)
- 务(9816)
- 财务(9786)
- 财务管理(9714)
- 体(9527)
- 企业财务(9277)
- 业经(9229)
- 农(8889)
- 体制(8135)
- 银(7836)
- 银行(7808)
- 融(7591)
- 金融(7589)
- 行(7391)
- 划(6793)
- 技术(6678)
- 环境(6501)
- 机构
- 大学(154274)
- 学院(151644)
- 济(59879)
- 经济(58446)
- 管理(54968)
- 研究(54256)
- 理学(46474)
- 理学院(45940)
- 管理学(45022)
- 管理学院(44754)
- 中国(43574)
- 京(34807)
- 财(34219)
- 科学(33335)
- 所(29117)
- 农(27758)
- 财经(25746)
- 研究所(25473)
- 江(25362)
- 中心(24675)
- 业大(23203)
- 经(23203)
- 农业(22066)
- 北京(21574)
- 院(19944)
- 省(19699)
- 州(19169)
- 财经大学(19112)
- 经济学(18562)
- 范(17291)
- 基金
- 项目(98623)
- 科学(77324)
- 基金(72672)
- 研究(68712)
- 家(65169)
- 国家(64673)
- 科学基金(54711)
- 社会(43572)
- 社会科(41309)
- 社会科学(41295)
- 省(37789)
- 基金项目(37243)
- 自然(37004)
- 自然科(36112)
- 自然科学(36098)
- 自然科学基金(35455)
- 划(32870)
- 教育(32008)
- 资助(30989)
- 编号(26390)
- 重点(23188)
- 成果(23105)
- 制(22796)
- 部(22529)
- 创(20357)
- 发(19883)
- 课题(19684)
- 科研(19576)
- 创新(19296)
- 教育部(19082)
共检索到245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瑜
本文对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出台的内部控制测评标准中的测评流程和一般方法作了概括性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修订内部控制审计标准的几点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阚京华 曹俊
2007年7月,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发布了新的内部控制审计标准——PCAOB AS5《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整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该准则取代了2004年发布的PCAOB AS2。由此,对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的审计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阐述了PCAOB NO.5和PCAOB NO2针对内部控制审计要求的变化,有助于外部审计师在资源和方法等方面做出改变,以完成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审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凌云 李宇立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评价过程主要包括管理层的自我评价和审计师的鉴证,是多方利益主体相互协调的结果。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存在相互博弈,成本效益原则是该博弈的约束条件。运用贝叶斯法则,分析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系统内各方的信念修正及作用过程,考察内部控制评价中各利益主体的连动效应,旨在构建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子健
管理层有可能与审计师合谋以获得虚假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20132015年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采用修正的Lennox(2000)审计意见购买模型以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后,促使其管理层更换审计师,且上市公司更换审计师后降低了其获得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概率,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故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的规范以监督管理层与内部控制审计师的合谋,从而真正发挥内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意见购买 审计师更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凤丽 陈娇娇
从签字内部控制审计师个人特征这一微观层面出发,以2012—2016年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审计师个人特征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的性别、学历、是否为合伙人是影响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审计师的政治面貌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一结果说明内部控制审计师个人特征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内部控制审计师个人特征可作为显性特征为上市公司利害关系人提供有用信息,研究结论为会计师事务所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监管部门制定准则和加强专业教育及培训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伟民 钟宇光 贾同生
流程图作为内部控制风险测评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对审计人员认识流程中的重要事项生成和风险控制环节,进而完成审计测评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流程图在风险控制审计过程中的有效性,对加强风险控制管理、提高审计测评效率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流程图 资助风险 评审 有效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川 沈红波 高新梓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内部控制在我国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内部控制作为一项控制措施是否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还缺乏实证证据。本文以136家房地产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效果被认可的程度以及带来的业绩后果。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能够准确地识别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程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实施对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公司业绩有显著作用;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相比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自评,既有替代作用,也有互补作用,即审计师的内部控制评价不仅包含了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评价,还具有其他的信息含量。本文的研究对内部控制的披露与评价,以及风险导向审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业绩后果 审计师 房地产企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建光 张英
信息技术存在的安全漏洞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潜在威胁因素之一,它使企业的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和(或)信息风险增加,进而影响审计师的检查风险,最终导致审计风险和审计费用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严重型安全漏洞发生的频度与信息风险和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与审计风险显著负相关;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严重型安全漏洞发生的频度与信息风险和审计收费显著负相关,与审计风险显著正相关;对于由"四大"审计的公司而言,严重型安全漏洞发生的频度与信息风险显著负相关,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范经华 张雅曼 刘启亮
本文以2008至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是以替代方式还是以互补方式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首先,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较小。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同时抑制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存在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即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越有助于发挥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丽蓉 周曙光
本文以2008年度我国发生审计师变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内控部门提交监督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验证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内控部门是否定期提交监督报告显著负相关,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内部控制缺陷 审计师变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志鹏 张凯丽 赵炳达
以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环境不确定性、内部控制与审计师决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审计费用和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内部控制抑制了环境不确定性对审计费用和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消极影响。进一步检验发现,管理者能力越高,环境不确定性对审计师决策的消极影响越小;真实盈余管理在环境不确定性与审计师决策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完善的内部治理能充分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给企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拓展了环境不确定性对审计师决策的研究,为审计师在环境不确定性下做出合理的审计决策提供了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阳生 沈烈 汪平平
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探讨审计师的地理距离是否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并考察时间距离、审计师特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师地理距离会显著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时间距离的缩短有助于提高与审计师距离较远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具有"四大"特征的审计师亦能减弱地理距离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企业、内控鉴证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加强内控建设、评价及监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并进一步验证了高铁对企业经济行为具有正外部效应。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龚启辉 吴联生 王亚平
审计师选择是一个关系到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投资者、审计师以及上市公司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政府背景的角度,研究了政府控制对审计师选择行为及其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国有企业更可能选择中央政府背景的会计师事务所,地方国有企业更可能选择本地地方政府背景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央政府背景和地方政府背景的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更可能对中央国有企业和本地地方国有企业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研究结果表明,依赖于行政权力的稳定关系,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的政府背景特征影响了审计师选择,并进而影响审计质量。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审计师选择 审计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宏亮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为金字塔结构,然而金字塔顶层的终极控制权对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我国2011—2013年沪市和深市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终极控制权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终极控制权性质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非国际四大。其次,终极控制权的控制权比例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权性质为国有性质时,控制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为非国有性质时,控制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没有显著的关系。再次,终极控制权的现金流权比例会显著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鸿 余欣旭
签字审计师作为上市公司的“守门人”,对审计质量有很大影响。文章以201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分析了签字审计师背景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同时将内部控制水平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研究内部控制水平是否在审计师背景特征影响审计质量过程中产生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审计师比男性审计师更能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所学专业为财会类的审计师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签字审计师是否为合伙人对审计质量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水平越高,审计质量越高;但内部控制水平越高,专业背景为财会类的签字审计师对审计质量影响的边际效应越小,从而会加强级别为合伙人的审计师对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上述研究丰富了审计师背景特征等相关理论,为会计师事务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