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2)
- 2023(12676)
- 2022(11076)
- 2021(10467)
- 2020(8810)
- 2019(20231)
- 2018(20247)
- 2017(39389)
- 2016(21491)
- 2015(24286)
- 2014(24623)
- 2013(24093)
- 2012(21897)
- 2011(19702)
- 2010(19646)
- 2009(18253)
- 2008(17685)
- 2007(15741)
- 2006(13630)
- 2005(12116)
- 学科
- 济(79804)
- 经济(79706)
- 管理(61445)
- 业(59109)
- 企(48765)
- 企业(48765)
- 方法(38331)
- 数学(33096)
- 数学方法(32739)
- 中国(22815)
- 财(21331)
- 农(20994)
- 学(18728)
- 制(18403)
- 业经(17571)
- 银(16620)
- 银行(16575)
- 行(15746)
- 融(15680)
- 金融(15672)
- 理论(15445)
- 地方(15174)
- 贸(14982)
- 贸易(14972)
- 易(14500)
- 务(14111)
- 财务(14039)
- 财务管理(14008)
- 农业(13296)
- 企业财务(13279)
- 机构
- 大学(302935)
- 学院(300648)
- 管理(121753)
- 济(115894)
- 经济(113121)
- 理学(104493)
- 理学院(103372)
- 管理学(101579)
- 管理学院(101038)
- 研究(98357)
- 中国(80330)
- 京(64966)
- 科学(61232)
- 财(56380)
- 农(50300)
- 所(49279)
- 中心(46421)
- 业大(45706)
- 财经(44979)
- 研究所(44858)
- 江(44409)
- 北京(41247)
- 经(40856)
- 农业(39357)
- 范(38057)
- 师范(37631)
- 州(36292)
- 院(35751)
- 经济学(34012)
- 财经大学(33696)
- 基金
- 项目(205889)
- 科学(161126)
- 研究(149803)
- 基金(149434)
- 家(129984)
- 国家(128903)
- 科学基金(110940)
- 社会(92325)
- 社会科(87311)
- 社会科学(87286)
- 省(80140)
- 基金项目(79516)
- 自然(73918)
- 自然科(72202)
- 自然科学(72184)
- 自然科学基金(70876)
- 教育(68694)
- 划(67658)
- 资助(62333)
- 编号(61720)
- 成果(49990)
- 重点(45281)
- 部(45075)
- 创(42549)
- 发(42257)
- 课题(42104)
- 创新(39622)
- 科研(39562)
- 教育部(38626)
- 大学(38511)
- 期刊
- 济(126406)
- 经济(126406)
- 研究(91745)
- 中国(57744)
- 学报(49020)
- 农(45027)
- 管理(44517)
- 科学(44234)
- 财(42415)
- 融(37872)
- 金融(37872)
- 大学(36857)
- 学学(34769)
- 教育(32944)
- 农业(30037)
- 技术(25958)
- 财经(22025)
- 业经(20653)
- 经济研究(19448)
- 经(18464)
- 理论(17211)
- 问题(15987)
- 实践(15946)
- 践(15946)
- 图书(15627)
- 业(15007)
- 科技(14315)
- 技术经济(14075)
- 版(13857)
- 现代(13306)
共检索到446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中明 刘媛媛
P2P网贷市场各主体产生的信用风险具有特定的生成演化机制。先采用博弈树对P2P网贷主体的信用风险生成演化进行理论分析,再基于"有限理性"的"最优反应动态"机制,建立P2P网贷过程的得益函数,对信用风险生成机理进行博弈仿真实验。研究表明,P2P网贷市场信用风险生成主体主要是借款人和P2P平台,生成大小与P2P平台年化收益率设定成正比,而与借款人通过网贷所得收益、借款人违约惩罚以及借款人长期守信所获奖励成反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谭中明 马庆 谭璇
P2P网贷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在粗放式发展过程中滋生出多种风险。论文基于P2P网贷生态圈视角,通过对网贷主体的信用结构和信用关系及其内生信用风险的分析,立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网贷生态圈中的三重基本信用关系,对网贷投资人、借款人、网贷平台及其相互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刻画分析,得出相应结论,提出从健全信息披露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优化网贷生态圈信用环境、建立一体化征信系统以及加强网贷行业自律体系建设等方面改善网贷市场主体博弈关系,增进主体信用行为,促进网贷生态圈良性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姚红心 王圆圆
信用风险识别是信贷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P2P网贷异军突起,信用风险识别是其关键问题。本文以"人人贷"交易数据为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出借人的信用风险识别方式。研究表明,出借人分别从贷款特征、借款人基本特征与借款人信用特征等方面进行信用风险识别,借款人信用等级和是否有实地认证对出借人的投资意愿影响很大,贷款金额、期限与利率、满标次数、历史贷款表现和财务状况等贷款特征、借款人个体特征也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同阳 谢朝阳
本文旨在研究目前P2P网贷平台中存在的个人信用风险,寻找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文章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所引入自变量的重要性并构建决策树模型,最终发现目前P2P网贷平台的信用评级存在很大问题,过度依赖线上认证而忽视信用逾期行为,缺乏动态信用评级所需要的要素,评级体系不具备欺诈识别和自动纠错的相关机制。
关键词:
P2P网贷 信用风险 决策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全颖 敬然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行业信用风险日益凸显,"倒闭潮""跑路潮"屡见不鲜,在造成出借人资金损失的同时,也影响了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P2P网络借贷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形成,一方面与网络借贷借款人违约有关,如借款人无力履约还款、借款人恶意违约;另一方面与网贷平台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防控能力较弱有关,如P2P网络借贷平台信贷管理流程不完善、未建立有效的P2P网络借贷借款人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等。为更好地推动P2P网络借贷平台健康发展,对借款人信用风险早识别、早预警,并加以有效防范,可构建主要包括输入防范要素、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预警结果输出四部分运行内容的P2P网络借贷借款人信用风险预警系统。该预警系统的运行可分为查找造成网络借贷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各种原因、得出借款人当前信用风险状态、针对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采取适当措施防范借款人信用风险、通过危机处理产生成功或失败两种不同结果等四个步骤。而为保障P2P网络借贷借款人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的顺利运行,还需要加强借款人贷后风险监控,建立借款人信用风险预警信息库,构建复合型、专家型信用风险防范管理人才队伍。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借款人 信用风险 预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霍江林 刘素荣
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缺失是造成P2P网贷问题平台频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分析网贷平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着手,筛选网贷平台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网贷平台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进而选取部分P2P网贷平台所披露的137组借款人信息进行实证测试,发现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形基本一致,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和模型能满足网贷平台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的需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蒋先玲 张庆波 程健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市场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灾区,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深入研究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P2P网络借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市场之一,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是P2P网络借贷的关键环节。根据信用风险定价理论,借贷利率应该充分反映违约风险,通过检验借贷利率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验证借贷市场信用风险识别机制的有效性。基于"人人贷"平台公开的历史交易数据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信用风险识别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贷利率能部分反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但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下,其他指标与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性关系,表明相同的利率未对应相同的信用风险,平台的信用风险识别机制部分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缺乏成熟、易用的个人征信产品的情况下,无论借款人、P2P平台,还是投资者,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与实际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工作经验丰富的借款人付出了过高的借贷成本,平台在判断收入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方面出现了偏差,投资者则忽视了借款人学历的价值。建议打破个人征信数据壁垒,丰富个人征信产品,保护居民信用数据安全,以保障借贷市场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信用风险 个人征信报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璐
本文在对国内P2P平台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P2P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并通过梳理国外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信用风险 网贷平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中明 谢坤 丁国平
潜藏于P2P网贷市场中的信用风险,一直是制约网贷行业安全、有效运营的内在阻力。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近年来中外学界在P2P网贷信用风险生成机理与传导、评测指标体系以及风险评测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指出当前P2P网贷信用风险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可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方向做出展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中明 谢坤 丁国平
潜藏于P2P网贷市场中的信用风险,一直是制约网贷行业安全、有效运营的内在阻力。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近年来中外学界在P2P网贷信用风险生成机理与传导、评测指标体系以及风险评测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指出当前P2P网贷信用风险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可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方向做出展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中明 姜苏航 谭璇
P2P网络借贷平台由于其自身运营模式的特殊性,聚集了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多重风险。论文通过分析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选取信用风险评测指标,以50家网络借贷平台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挖掘影响平台信用风险的潜在因子,并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得出各平台信用风险评测综合得分,据此析出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指出,防范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应进一步健全监管体制、建立开放共享的征信体系、加强平台风控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平台 信用风险 风险评测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嵩青 田芸 沈霞
近年来,我国P2P网络贷款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获得爆发式增长,但同时在信息不对称、征信主体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促进P2P网络贷款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加强征信管理与服务,将P2P网贷平台纳入征信管理范畴,强化P2P网贷平台信用管理和平台资金流动监管,加大网贷平台信用信息保护力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严复雷 李浩然
2014年以来,P2P网贷平台金融风险事件频发导致投资者受骗,并引发社会性问题。本文根据网贷之家的87个平台样本,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回归分析影响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选择判断其经营是否稳健的关键指标。实证结果表明:目前评价体系选择的网贷平台和网贷参与者两个维度的12个指标中,人均借款额、平均利率、网贷平台活跃度、提现费率等指标是对网贷平台资信水平有着重要影响的指标,而安全系数、注册资本、平均借款周期、累计待还款比率、运营时间等解释作用不显著。因此,一些判断传统金融机构资信的关键指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时面临失效,而原来不太关注的指标却发挥显著作用,这对准确把握互联网金融风险具有...
[期刊] 征信
[作者]
沈良辉 陈莹
在总结美国P2P网贷行业运营模式基础上,从信息公开制度、借款人身份真实性审核机制、内部风险评估体系等方面分析其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经验,结合我国P2P网贷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P2P网贷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P2P网贷 信用风险 运营模式 管理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