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6)
- 2023(11881)
- 2022(10590)
- 2021(10212)
- 2020(8628)
- 2019(19954)
- 2018(19867)
- 2017(39221)
- 2016(21336)
- 2015(23924)
- 2014(24008)
- 2013(23589)
- 2012(21674)
- 2011(19474)
- 2010(19499)
- 2009(17903)
- 2008(17488)
- 2007(15223)
- 2006(13427)
- 2005(11879)
- 学科
- 济(79801)
- 经济(79704)
- 管理(63915)
- 业(60307)
- 企(51070)
- 企业(51070)
- 方法(37814)
- 数学(32515)
- 数学方法(32088)
- 农(22529)
- 财(22251)
- 中国(20176)
- 业经(18355)
- 学(17939)
- 贸(16261)
- 贸易(16255)
- 地方(15970)
- 易(15835)
- 制(15378)
- 农业(14837)
- 务(14629)
- 财务(14560)
- 财务管理(14534)
- 理论(14268)
- 企业财务(13765)
- 和(13382)
- 策(13283)
- 银(13097)
- 银行(13061)
- 技术(13004)
- 机构
- 大学(298546)
- 学院(297683)
- 管理(123235)
- 济(116117)
- 经济(113386)
- 理学(106902)
- 理学院(105772)
- 管理学(104013)
- 管理学院(103472)
- 研究(96468)
- 中国(74181)
- 京(63333)
- 科学(60275)
- 财(54573)
- 农(48066)
- 所(47976)
- 中心(45110)
- 业大(44548)
- 江(43950)
- 研究所(43609)
- 财经(43495)
- 北京(40058)
- 经(39531)
- 范(39080)
- 师范(38753)
- 农业(37422)
- 州(35854)
- 院(35170)
- 经济学(33077)
- 财经大学(32353)
- 基金
- 项目(204380)
- 科学(161228)
- 研究(150588)
- 基金(148856)
- 家(128714)
- 国家(127628)
- 科学基金(110493)
- 社会(93027)
- 社会科(88051)
- 社会科学(88030)
- 省(79396)
- 基金项目(79354)
- 自然(73489)
- 自然科(71790)
- 自然科学(71775)
- 自然科学基金(70491)
- 教育(69152)
- 划(66983)
- 编号(62715)
- 资助(61806)
- 成果(51154)
- 部(45155)
- 重点(44760)
- 发(42569)
- 创(42401)
- 课题(42307)
- 创新(39392)
- 科研(38974)
- 项目编号(38900)
- 教育部(38869)
- 期刊
- 济(126821)
- 经济(126821)
- 研究(88541)
- 中国(53820)
- 学报(45452)
- 管理(44186)
- 农(43426)
- 科学(42165)
- 财(40421)
- 大学(34401)
- 教育(33524)
- 学学(32214)
- 融(31199)
- 金融(31199)
- 农业(29550)
- 技术(25522)
- 业经(21654)
- 财经(20455)
- 经济研究(19510)
- 图书(17530)
- 经(17190)
- 理论(16169)
- 问题(16059)
- 实践(15092)
- 践(15092)
- 业(14560)
- 技术经济(14513)
- 科技(14508)
- 现代(13629)
- 版(13151)
共检索到433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致宁 张戡
P2P网络贷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贷款模式,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迅猛发展。由于缺乏监管与法律规范,P2P网络贷款呈现出无序和异化的发展趋势,并容易产生暴力催收等安全稳定事件,隐含着巨大的法律和道德风险。文章基于博弈理论,对特点及深层原因,为P2P网络贷款利益相关方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各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行为P2P网络贷款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业莹 刘传哲
本文基于25家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年度评价积分建立评价网络贷款平台经营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出各平台与行业平均水平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规模效益状况。通过分析平台经营效率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为非DEA有效的平台提出实现DEA有效的可行建议,并总结网贷平台发展的部分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彦铭 臧敦刚 戚名钰
文章根据P2P贷款数据高维度、非线性以及小样本等特点,选择了支持向量机方法来评估其信用风险,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的天度数据,实证结果发现:P2P网络贷款的信用风险主要由为数不多的关键属性来决定的;同时,运用支持向量机技术评估信用风险所得出的准确率为85.6%。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禹海慧
P2P网络贷款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缺乏法律规范,P2P网络贷款平台呈现出无序的发展状态,并不断异化为另类金融机构,因此隐含巨大的法律和道德风险。面对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异化,我们应根据现实情况,确立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导的监管机构框架,通过实施市场准入监管、业务活动监管、资金监管、利率监管等措施来规范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从刚 童中文
本文通过对P2P网络贷款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出该领域的五大研究热点:借贷双方行为特征研究、社交网络和社会资本相关研究、P2P网络贷款效率研究、小微企业融资新机遇以及P2P网络贷款的风险与监管。并对这些研究进行评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P2P网络贷款 互联网金融 评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庆田 张德康
近年来,发生倒闭、跑路、提现困难等问题的网贷平台数量激增,除了政府监管的缺失之外,网贷价值创造及分配机制的不合理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针对网贷各方如何参与价值共创以及进行利益分配这一焦点问题,文章构建了P2P网贷的价值网模型并从中识别出核心利益相关者,再从网贷平台双边市场的网络外部性出发构建了P2P网贷的价值共创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Shapley值法求出网贷平台、借款人和投资人各自分配到的利益和网贷平台的合理借贷利率。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会娟 何琳
以P2P网络借贷行业的领军者——人人贷的交易观测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借款描述对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借款人信用等级越低,越倾向于添加借款描述,以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借款描述展示的人格数量越多,越能吸引投标人,满标用时越快,借款人越容易获得借款且借款违约率越低;进一步分析借款描述中展示的不同人格对借贷行为影响的程度,发现"勤奋"人格对借款成功率和投标人数的影响最大,而"成功"人格对投标完成时间和借款违约率的影响最大,其余的人格也都对借贷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思明 肖忠意
本文研究P2P网贷市场中社交朋友网络资本对借贷结果和违约风险的影响,并利用拍拍贷平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借款人在网贷市场中的社交朋友网络资本的质量越高,其借款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支付的利率越低且违约的可能性越低。因此,投资人可以根据借款人社交朋友网络资本的质量来判断其信用水平;网贷平台可以通过鼓励用户之间建立高质量的社会网络来缓解市场中的信用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信用违约风险。
关键词:
P2P网贷 社会资本 信息不对称 拍拍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鲁钊阳
在"三农"融资困境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有效解决的背景下,为满足农村各类融资主体的融资诉求,需要积极探索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基于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对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P2P网络借贷对于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且在控制了P2P网络借贷内生性问题后,P2P网络借贷对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要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不仅需要继续发挥传统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更需要发挥诸如P2P等新型金融主体的支农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庆田 姜南
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融资方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而利率设置的不合理是我国P2P网络借贷事故频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我国P2P网络借贷不同模式出发,分别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各类运营模式下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不同运作模式下对应的合理利率区间,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利率区间 利益相关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庆田 姜南
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融资方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而利率设置的不合理是我国P2P网络借贷事故频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我国P2P网络借贷不同模式出发,分别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各类运营模式下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不同运作模式下对应的合理利率区间,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利率区间 利益相关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付萱
一、引言P2P(peer to peer)小额网络贷款平台近年在国内迅速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P2P小额网络贷款是通常所说的人人贷,即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闲置资金(抑或出于投资目的)出借给资金短缺者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实质上是民间借贷由"线下"发展到"线上"的网络版。这种新型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因其独特的媒介——互联网而具备了传统民间金融主体所不具备的优势,能够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建立起其自身的征信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杰 马柱
与国外的P2P网络贷款平台相比,我国P2P网络贷款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界定了我国P2P网络贷款的发展边界,以发展边界为基准,对我国P2P平台出现的各种模式异化现象,包括产品异化、服务目标异化、风险控制异化等现象及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归纳分析,进一步总结了我国P2P平台出现模式异化的动因。在此基础之上,就如何对我国P2P平台的模式异化进行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尹力
由于缺乏法律规范,P2P网络贷款平台呈现出无序的发展状态,并且不断异化为另类金融机构,因此隐含巨大的法律和道德风险。面对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异化,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广明 诸唯君 周欢
本文针对缺少实物抵押和信用记录的情况,应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P2P网络融资平台中具有拖欠贷款行为的小额贷款者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具有拖欠贷款可能性的小额贷款者的关键特征,有助于借出者识别贷款对象和控制拖欠贷款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
网络融资 欠款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