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6)
2023(2916)
2022(2433)
2021(2357)
2020(2228)
2019(4934)
2018(4901)
2017(9895)
2016(5136)
2015(5640)
2014(5706)
2013(5638)
2012(5018)
2011(4582)
2010(4586)
2009(4596)
2008(4494)
2007(4150)
2006(3576)
2005(3516)
作者
(14733)
(12041)
(12020)
(11506)
(7790)
(5716)
(5677)
(4754)
(4752)
(4395)
(4223)
(4070)
(3990)
(3882)
(3808)
(3792)
(3752)
(3661)
(3547)
(3430)
(3105)
(2974)
(2893)
(2862)
(2854)
(2753)
(2732)
(2604)
(2431)
(2395)
学科
(16727)
(16645)
经济(16628)
管理(13963)
(12834)
企业(12834)
(10733)
保险(10640)
方法(10056)
数学(8982)
数学方法(8881)
(7474)
银行(7468)
(6989)
中国(6400)
(6141)
(5925)
(5856)
金融(5855)
(4860)
贸易(4857)
(4776)
(4656)
财务(4646)
财务管理(4630)
企业财务(4385)
各种(4372)
种类(4272)
类型(4272)
各种类型(4264)
机构
大学(71310)
学院(69468)
管理(29318)
(28013)
经济(27322)
中国(24475)
理学(24297)
理学院(24075)
管理学(23501)
管理学院(23371)
研究(19985)
(16895)
(14909)
财经(13179)
中心(12592)
(12457)
(12011)
银行(11910)
科学(11642)
(11258)
(11096)
(11004)
(10700)
金融(10531)
财经大学(10195)
北京(9714)
人民(9684)
(9552)
(9240)
国人(9214)
基金
项目(45164)
科学(36349)
基金(35340)
研究(31281)
(30473)
国家(30287)
科学基金(27005)
社会(20681)
社会科(19528)
社会科学(19523)
自然(18696)
自然科(18333)
自然科学(18331)
基金项目(18179)
自然科学基金(18026)
(16101)
资助(15672)
教育(14129)
(14085)
编号(11999)
(10246)
成果(9882)
重点(9615)
(9186)
科研(9181)
教育部(9142)
国家社会(8813)
人文(8721)
创新(8644)
大学(8618)
期刊
(27189)
经济(27189)
研究(24136)
(21131)
金融(21131)
中国(13426)
(12647)
学报(9826)
管理(9759)
科学(9017)
(8954)
大学(7668)
学学(7256)
财经(6285)
理论(5395)
实践(5093)
(5093)
(5063)
技术(4974)
统计(4799)
农业(4617)
经济研究(4417)
保险(4306)
(4306)
(4247)
决策(3874)
教育(3828)
业经(3771)
财会(3718)
图书(3643)
共检索到111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彦铭  臧敦刚  戚名钰  
文章根据P2P贷款数据高维度、非线性以及小样本等特点,选择了支持向量机方法来评估其信用风险,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的天度数据,实证结果发现:P2P网络贷款的信用风险主要由为数不多的关键属性来决定的;同时,运用支持向量机技术评估信用风险所得出的准确率为85.6%。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从刚  童中文  曹筱珏  
关键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丽平  张利坤  徐玮  
P2P网络借贷是由互联网和P2P借贷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个人信用风险是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这是P2P网络借贷平台面临的主要风险。借款人自身的客观条件、还款能力、历史表现都会对P2P网络借贷个人信用风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特点,确定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并以平台借款人个人信用等级作为预测输出目标,创建BP神经网络模型,使贷款人和网贷平台能够更好地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昕  戴一成  
近年来我国P2P网络借贷业务快速发展,然而行业内的信用风险也日益凸显,持续性的平台倒闭以及借款人违约等事件屡见不鲜,因而对网贷信用风险的事前有效评估将直接关乎我国网贷行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网贷业务特点,筛选出对网贷借款人行为具有影响的特征指标,建立网贷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选取拍拍贷和人人贷的借款人交易数据进行训练仿真。实证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拟合网络信用环境下对网贷借款人信用风险的评估,模型具备较高的预测准确率,适用于平台和投资者甄选优质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霍江林  刘素荣  
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缺失是造成P2P网贷问题平台频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分析网贷平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着手,筛选网贷平台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网贷平台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进而选取部分P2P网贷平台所披露的137组借款人信息进行实证测试,发现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形基本一致,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和模型能满足网贷平台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的需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杰  马柱  
与国外的P2P网络贷款平台相比,我国P2P网络贷款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界定了我国P2P网络贷款的发展边界,以发展边界为基准,对我国P2P平台出现的各种模式异化现象,包括产品异化、服务目标异化、风险控制异化等现象及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归纳分析,进一步总结了我国P2P平台出现模式异化的动因。在此基础之上,就如何对我国P2P平台的模式异化进行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蒋先玲  张庆波  程健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市场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灾区,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深入研究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P2P网络借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市场之一,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是P2P网络借贷的关键环节。根据信用风险定价理论,借贷利率应该充分反映违约风险,通过检验借贷利率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验证借贷市场信用风险识别机制的有效性。基于"人人贷"平台公开的历史交易数据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信用风险识别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贷利率能部分反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但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下,其他指标与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性关系,表明相同的利率未对应相同的信用风险,平台的信用风险识别机制部分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缺乏成熟、易用的个人征信产品的情况下,无论借款人、P2P平台,还是投资者,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与实际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工作经验丰富的借款人付出了过高的借贷成本,平台在判断收入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方面出现了偏差,投资者则忽视了借款人学历的价值。建议打破个人征信数据壁垒,丰富个人征信产品,保护居民信用数据安全,以保障借贷市场的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璐  
本文在对国内P2P平台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P2P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并通过梳理国外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书斌  谭中明  陈艺云  
以人人贷平台为例,运用非参数检验法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检验接入社会征信系统对P2P网贷平台运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人贷平台在接入社会征信系统后,坏账率和平台成交量发生显著变化;接入社会征信系统对于改善P2P平台的风险管理水平效果显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网贷行业社会征信系统发展滞后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肖会敏  侯宇  崔春生  
评估借款人信用是P2P网贷公司控制风险的重要步骤,对于网贷公司的正常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参考商业银行信用指标体系并根据P2P网贷自身特点,建立了P2P网贷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构建相应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一步正切法进行优化。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P2P网贷平台的相关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仿真,证明了该模型对P2P网贷平台的风险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淑锦  嵇晓佳  
立足于P2P平台,利用P2P平台个人借款人的信息建立了一套系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来甄别可能违约的借款人。基于LightGBM(一种基于决策树的Boosting模型)和Bagging提出一种新的LGB-BAG模型,有效结合了Boosting和Bagging的优势。结果表明,在决策树的个数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LGB-BAG的F_1均值(预测效果)要高于LightGBM和随机森林;并且LGB-BAG的F_1方差也要小于其余两种模型。LGB-BAG的F_1均值最高可达到0.71175,且LGB-BAG模型能够显著提高信用风险预测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陈昕  
本文对比分析了基于Logistic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4种机器学习算法综合筛选重要变量再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两阶段组合模型。应用这一模型对"人人贷"平台借款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相较于Logistic回归模型有着更高的精确度,克服了数据维度及定性变量数量的限制,而且提高了单一机器学习算法的指标解释能力,说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P2P网贷平台的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有更好的适应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业莹  刘传哲  
本文基于25家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年度评价积分建立评价网络贷款平台经营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出各平台与行业平均水平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规模效益状况。通过分析平台经营效率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为非DEA有效的平台提出实现DEA有效的可行建议,并总结网贷平台发展的部分特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禹海慧  
P2P网络贷款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缺乏法律规范,P2P网络贷款平台呈现出无序的发展状态,并不断异化为另类金融机构,因此隐含巨大的法律和道德风险。面对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异化,我们应根据现实情况,确立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导的监管机构框架,通过实施市场准入监管、业务活动监管、资金监管、利率监管等措施来规范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晨  刘传哲  夏雨霏  
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真实数据探究借款描述质量与出借行为和真实信用风险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借款描述质量会显著影响出借人的决策行为,借款描述中语句通顺、长度适中、不包含负面情绪且蕴含人格更多的借款标的更容易满标;不同人格对于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另外,投资者以借款描述为媒介对于标的信用风险的认知与实际风险水平存在一定偏差,具有勤奋、追求生活品质、还款历史和尝试人格的借款人更倾向于如约还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