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2)
2023(4300)
2022(3408)
2021(3169)
2020(2692)
2019(6119)
2018(5705)
2017(11731)
2016(5658)
2015(6334)
2014(6070)
2013(5938)
2012(5290)
2011(4672)
2010(4909)
2009(5137)
2008(3903)
2007(3564)
2006(3251)
2005(3243)
作者
(14975)
(12182)
(12015)
(11492)
(7577)
(5822)
(5624)
(4826)
(4558)
(4375)
(4161)
(4063)
(4030)
(3839)
(3745)
(3717)
(3626)
(3597)
(3570)
(3324)
(3072)
(2933)
(2920)
(2850)
(2791)
(2738)
(2702)
(2594)
(2498)
(2494)
学科
(25220)
金融(25219)
(22208)
银行(22203)
(21594)
(19280)
经济(19264)
(17504)
(15361)
企业(15361)
管理(14983)
中国(13900)
中国金融(10930)
(8571)
(7900)
方法(7643)
数学(6757)
数学方法(6701)
地方(6417)
(6369)
财务(6348)
财务管理(6341)
企业财务(6098)
业经(6027)
(5664)
贸易(5656)
(5603)
(5120)
(4765)
理论(4494)
机构
学院(72792)
大学(72101)
(31971)
经济(31221)
管理(28080)
中国(28072)
理学(23593)
理学院(23394)
管理学(23014)
管理学院(22885)
研究(21624)
(19366)
银行(18762)
(17687)
(17036)
(15801)
金融(15508)
中心(14566)
(14138)
财经(13525)
人民(13510)
(12269)
国人(12255)
中国人(12210)
中国人民(12141)
(11208)
科学(11132)
(11086)
经济学(10990)
财经大学(10400)
基金
项目(47014)
科学(37803)
基金(35589)
研究(35324)
(29895)
国家(29664)
科学基金(26604)
社会(23719)
社会科(22707)
社会科学(22703)
基金项目(18753)
(18564)
自然(16387)
自然科(16088)
自然科学(16088)
自然科学基金(15830)
教育(15612)
(14888)
资助(14482)
编号(14255)
成果(11699)
(11365)
(11034)
重点(10412)
(10349)
创新(10284)
国家社会(10203)
(10130)
项目编号(9600)
(9387)
期刊
(32689)
金融(32689)
(32051)
经济(32051)
研究(24000)
中国(15103)
(13205)
(10555)
管理(10045)
学报(9464)
科学(8347)
大学(7625)
学学(7270)
财经(6988)
理论(5838)
(5833)
经济研究(5483)
实践(5437)
(5437)
教育(5384)
技术(5295)
中国金融(5163)
业经(5155)
农业(5098)
农村(4323)
(4323)
国际(3838)
图书(3658)
问题(3578)
(3495)
共检索到121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付萱  
一、引言P2P(peer to peer)小额网络贷款平台近年在国内迅速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P2P小额网络贷款是通常所说的人人贷,即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闲置资金(抑或出于投资目的)出借给资金短缺者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实质上是民间借贷由"线下"发展到"线上"的网络版。这种新型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因其独特的媒介——互联网而具备了传统民间金融主体所不具备的优势,能够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建立起其自身的征信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莎莎  
P2P网贷为小额贷款而设,其创立目的与普惠金融的理念高度一致,本应该成为普惠金融的推动剂,然而我国P2P网络贷款高度繁荣的同时出现异化现象,P2P网贷平台成为了另类金融机构,与普惠金融的要求相去甚远。P2P的非理性繁荣和异化表征着我国金融环境和监管制度存在缺陷,导致P2P网贷平台不能发挥原有的功能。传统的民商法律规范面对P2P平台的异化束手无策,需要监管制度及时补位,金融法通过重新定位P2P小额信用贷款、实施平台分类监管、打击非法集资等手段对异化的平台进行矫正,使其重回践行普惠金融之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业莹  刘传哲  
本文基于25家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年度评价积分建立评价网络贷款平台经营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出各平台与行业平均水平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规模效益状况。通过分析平台经营效率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为非DEA有效的平台提出实现DEA有效的可行建议,并总结网贷平台发展的部分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彦铭  臧敦刚  戚名钰  
文章根据P2P贷款数据高维度、非线性以及小样本等特点,选择了支持向量机方法来评估其信用风险,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的天度数据,实证结果发现:P2P网络贷款的信用风险主要由为数不多的关键属性来决定的;同时,运用支持向量机技术评估信用风险所得出的准确率为85.6%。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禹海慧  
P2P网络贷款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缺乏法律规范,P2P网络贷款平台呈现出无序的发展状态,并不断异化为另类金融机构,因此隐含巨大的法律和道德风险。面对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异化,我们应根据现实情况,确立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导的监管机构框架,通过实施市场准入监管、业务活动监管、资金监管、利率监管等措施来规范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金焱  李建文  张博  
农民和低收入人群作为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在P2P网络借贷市场中的违约风险和能否以合理的成本与平等的机会享受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服务值得深入研究。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网络借贷活动的农民提供的可认证信息不足,进而信用评分较低,获得借款后发生违约的可能性较高,而低收入人群的潜在违约风险和实际违约风险均低于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农民并未享受到优惠的借款利率,低收入人群反而面临融资贵的问题;农民和低收入人群需要机会均等的金融支持,但在P2P网络借贷市场却面临融资难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大伟  
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加速了传统金融向共享金融演变的进程,为共享金融加快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对于扩大社会融资、加速"金融脱媒"、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普惠程度大有裨益。P2P网络借贷作为共享金融的典型形式,正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等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和渠道,在完整的交易规则框架内,有效联通金融资源的供求双方,提高金融资源与服务的配置效率,合理分担金融风险,增加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鲁钊阳  
在"三农"融资困境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有效解决的背景下,为满足农村各类融资主体的融资诉求,需要积极探索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基于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对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P2P网络借贷对于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且在控制了P2P网络借贷内生性问题后,P2P网络借贷对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要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不仅需要继续发挥传统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更需要发挥诸如P2P等新型金融主体的支农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广明  诸唯君  周欢  
本文针对缺少实物抵押和信用记录的情况,应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P2P网络融资平台中具有拖欠贷款行为的小额贷款者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具有拖欠贷款可能性的小额贷款者的关键特征,有助于借出者识别贷款对象和控制拖欠贷款风险的发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杰  马柱  
与国外的P2P网络贷款平台相比,我国P2P网络贷款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界定了我国P2P网络贷款的发展边界,以发展边界为基准,对我国P2P平台出现的各种模式异化现象,包括产品异化、服务目标异化、风险控制异化等现象及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归纳分析,进一步总结了我国P2P平台出现模式异化的动因。在此基础之上,就如何对我国P2P平台的模式异化进行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尹力  
由于缺乏法律规范,P2P网络贷款平台呈现出无序的发展状态,并且不断异化为另类金融机构,因此隐含巨大的法律和道德风险。面对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异化,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从刚  童中文  
本文通过对P2P网络贷款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出该领域的五大研究热点:借贷双方行为特征研究、社交网络和社会资本相关研究、P2P网络贷款效率研究、小微企业融资新机遇以及P2P网络贷款的风险与监管。并对这些研究进行评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致宁  张戡  
P2P网络贷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贷款模式,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迅猛发展。由于缺乏监管与法律规范,P2P网络贷款呈现出无序和异化的发展趋势,并容易产生暴力催收等安全稳定事件,隐含着巨大的法律和道德风险。文章基于博弈理论,对特点及深层原因,为P2P网络贷款利益相关方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各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行为P2P网络贷款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蓝紫文  
P2P融资新模式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网络借贷模式。它的出现使目前的信贷模式更加多样化、全面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介绍P2P网络借贷运行模式和特点以及目前我国P2P网络借贷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这个创新的网络借贷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症结所在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一、P2P网络借款定义P2P网络借款,又称网贷,是指个人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借贷,贷款方在P2P网站上发布贷款需求,投资人则通过网站将资金借给贷款方。P2P网络贷款具有方便、快捷、门槛低、收益高的特点。而提供P2P网络贷款的中介机构被称为P2P网络借款平台,有资金需求的借款人与有闲置资金的投资人,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