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2)
- 2023(13341)
- 2022(11711)
- 2021(11095)
- 2020(9295)
- 2019(21479)
- 2018(21512)
- 2017(41520)
- 2016(22321)
- 2015(24894)
- 2014(24644)
- 2013(24206)
- 2012(22165)
- 2011(19734)
- 2010(19595)
- 2009(18057)
- 2008(17277)
- 2007(15008)
- 2006(12897)
- 2005(11238)
- 学科
- 济(81251)
- 经济(81167)
- 管理(66588)
- 业(66454)
- 企(55467)
- 企业(55467)
- 方法(38260)
- 数学(32702)
- 数学方法(32338)
- 中国(23340)
- 农(21906)
- 财(20996)
- 业经(19836)
- 技术(19470)
- 地方(17877)
- 学(17376)
- 制(15994)
- 理论(15783)
- 银(15057)
- 银行(15021)
- 农业(14834)
- 贸(14729)
- 贸易(14717)
- 易(14279)
- 行(14191)
- 和(13837)
- 务(13831)
- 融(13811)
- 金融(13807)
- 财务(13769)
- 机构
- 大学(304146)
- 学院(302589)
- 管理(126066)
- 济(115150)
- 经济(112416)
- 理学(109104)
- 理学院(107915)
- 管理学(106125)
- 管理学院(105565)
- 研究(94240)
- 中国(75873)
- 京(64695)
- 科学(59494)
- 财(54419)
- 农(45600)
- 所(45414)
- 中心(45241)
- 业大(44558)
- 江(44167)
- 财经(43714)
- 研究所(41533)
- 北京(40733)
- 范(39797)
- 经(39736)
- 师范(39474)
- 州(36642)
- 农业(35602)
- 院(34705)
- 经济学(33432)
- 财经大学(32775)
- 基金
- 项目(211890)
- 科学(167680)
- 研究(156827)
- 基金(153797)
- 家(132537)
- 国家(131393)
- 科学基金(114814)
- 社会(97914)
- 社会科(92610)
- 社会科学(92586)
- 省(83719)
- 基金项目(83151)
- 自然(75641)
- 自然科(73935)
- 自然科学(73922)
- 自然科学基金(72600)
- 教育(71559)
- 划(69776)
- 编号(64773)
- 资助(62136)
- 成果(51682)
- 创(47924)
- 重点(46197)
- 部(45891)
- 发(44179)
- 创新(43952)
- 课题(43661)
- 项目编号(40308)
- 科研(40185)
- 大学(39822)
- 期刊
- 济(122486)
- 经济(122486)
- 研究(90373)
- 中国(58087)
- 管理(45437)
- 学报(44968)
- 科学(42498)
- 农(40709)
- 财(40254)
- 教育(35517)
- 大学(34338)
- 融(33113)
- 金融(33113)
- 学学(31934)
- 农业(27800)
- 技术(26758)
- 业经(20834)
- 财经(20013)
- 图书(18691)
- 经济研究(18671)
- 经(16812)
- 科技(16726)
- 理论(16296)
- 问题(15559)
- 实践(15269)
- 践(15269)
- 技术经济(14863)
- 业(14774)
- 现代(13837)
- 版(13183)
共检索到438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强 万幼清 王洁琼
本文应用风险传导理论对P2P网络借贷风险的传导机理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P2P网络借贷风险的传导过程和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东方创投案"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P2P网络借贷风险的防控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常娥
本文采用"陆金所"作为具体案例,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平台风险四个维度分别设立相关风险评估指标加以分析佐证,最后针对我国国情,提出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中明 谢坤 黄丹
论文立足于P2P网络借贷运营的虚拟环境和P2P平台网络借贷活动所形成的资金借贷关系和独特经营特征,构建网贷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熵值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综合风险值模型,根据典型P2P样本平台数据实证分析P2P网贷行业风险状况,并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防范网贷风险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信息不对称 风险评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中明 谢坤 黄丹
论文立足于P2P网络借贷运营的虚拟环境和P2P平台网络借贷活动所形成的资金借贷关系和独特经营特征,构建网贷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熵值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综合风险值模型,根据典型P2P样本平台数据实证分析P2P网贷行业风险状况,并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防范网贷风险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信息不对称 风险评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绘 沈庆劼
2011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以年均50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2013年,全年成交额超过2 000亿元。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P2P平台数量已达911家。自2006年我国P2P网络借贷诞生以来,演变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不同模式风险各异,给投资人与监管者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就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中的五种核心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五类主要风险,并从征信体系、信息披露、产品信用评级行业以及自律标准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监管思路提出补充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延峰
随着小额融资需求的增长与P2P行业的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风险日益显露。本文从P2P网络借贷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技术风险与法律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推进征信体系对接、构建信息披露机制、整合金融审计手段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风险管控措施。
关键词:
P2P网贷 金融风险 信息披露 金融审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施克兴 熊礼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离不开中小企业的突出贡献。中小企业的壮大需要更多的融资机会,在此基础上,P2P网络借贷逐渐进入了民众视野,其门槛低、期限短、发贷快的融资方式也迅速被接受。但与此同时暴露出的风险隐患也非常明显,所以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关的风险防范建议。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风险防范 信用评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熊建宇
准确评估借款人信用、预测违约风险是提高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控能力、降低问题平台数量的重要措施。伴随着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平台停业、限制提现、跑路等问题频发,给行业的发展和投资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本文以国内某知名网络借贷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平台近三年的历史成功借款记录和违约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及Logistic回归研究,得出影响借款人违约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的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熊建宇
准确评估借款人信用、预测违约风险是提高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控能力、降低问题平台数量的重要措施。伴随着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平台停业、限制提现、跑路等问题频发,给行业的发展和投资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本文以国内某知名网络借贷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平台近三年的历史成功借款记录和违约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及Logistic回归研究,得出影响借款人违约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的策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青 李增泉 徐伟航
我国P2P行业发展迅猛,但平台欺诈、倒闭事件也层出不穷。如何从鱼龙混杂的P2P平台中识别、规避问题平台,是政府监管和投资者决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对问题平台的基本特征进行初步概括,并从平台实力、标的特征、风控能力、治理水平等方面构建变量和模型,以提炼能够甄别问题平台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利率奇高是识别问题平台的最重要变量;同时,实力薄弱、标的类型单一、风控能力欠缺,亦是问题平台的前兆。这些风险因素不但能预测新平台出问题的概率,对资深平台是否会出问题也有良好识别能力。在控制上述变量的条件下,其他变量(如保障模式、资金托管等)不再有预测力。本文从"平台风险"的新视角出发,拓展了P2P领域的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璐
本文在对国内P2P平台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P2P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并通过梳理国外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信用风险 网贷平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蒋先玲 张庆波 程健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市场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灾区,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深入研究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P2P网络借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市场之一,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是P2P网络借贷的关键环节。根据信用风险定价理论,借贷利率应该充分反映违约风险,通过检验借贷利率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验证借贷市场信用风险识别机制的有效性。基于"人人贷"平台公开的历史交易数据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信用风险识别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贷利率能部分反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但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下,其他指标与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性关系,表明相同的利率未对应相同的信用风险,平台的信用风险识别机制部分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缺乏成熟、易用的个人征信产品的情况下,无论借款人、P2P平台,还是投资者,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与实际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工作经验丰富的借款人付出了过高的借贷成本,平台在判断收入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方面出现了偏差,投资者则忽视了借款人学历的价值。建议打破个人征信数据壁垒,丰富个人征信产品,保护居民信用数据安全,以保障借贷市场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信用风险 个人征信报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笔者以P2P网络借贷行为为研究对象,从贷款人视角对影响P2P贷款人交易决策的因素、从借款人视角对影响借款人违约的因素、从传统中介视角对P2P风险溢出效应、从监管者视角对监管策略分别进行了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并结合监管策略研究,对当前P2P监管困境及监管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意义上,厘清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将为引导投资人进行理性交易提供逻辑借鉴,理解违约风险的形成机制、溢出特征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力的扰动作用将为强化风险监管提供路径参考,反思P2P在监管思路、监管导向与监管博弈方面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监管优化策略,将为实现创新式监管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笔者以P2P网络借贷行为为研究对象,从贷款人视角对影响P2P贷款人交易决策的因素、从借款人视角对影响借款人违约的因素、从传统中介视角对P2P风险溢出效应、从监管者视角对监管策略分别进行了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并结合监管策略研究,对当前P2P监管困境及监管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意义上,厘清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将为引导投资人进行理性交易提供逻辑借鉴,理解违约风险的形成机制、溢出特征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力的扰动作用将为强化风险监管提供路径参考,反思P2P在监管思路、监管导向与监管博弈方面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监管优化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中明 师家慧 江红莉
P2P网络借贷平台环境下,由于集中了越来越多"不规范"的借款者,导致信用风险不断衍生传导。本文以"人人贷"平台随机抓取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的因子分析,探讨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生成与传导路径,指出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主要通过标的风险和借款者违约风险生成,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借助平台信用保护机制,最终传导至整个P2P网络借贷行业。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控制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