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2)
2023(444)
2022(358)
2021(367)
2020(303)
2019(759)
2018(799)
2017(1603)
2016(821)
2015(959)
2014(858)
2013(822)
2012(749)
2011(615)
2010(568)
2009(498)
2008(410)
2007(341)
2006(266)
2005(211)
作者
(1970)
(1595)
(1594)
(1464)
(955)
(749)
(730)
(623)
(575)
(569)
(566)
(534)
(513)
(506)
(491)
(472)
(458)
(448)
(440)
(433)
(394)
(375)
(354)
(352)
(345)
(334)
(333)
(330)
(328)
(314)
学科
(2462)
经济(2461)
管理(1521)
(1258)
地方(1016)
(940)
(905)
企业(905)
方法(829)
数学(737)
数学方法(725)
农业(658)
业经(648)
教学(584)
理论(560)
(539)
贸易(539)
(486)
环境(478)
中国(467)
(400)
(393)
(392)
学法(390)
教学法(390)
城市(389)
技术(384)
电子(364)
地方经济(363)
学理(355)
机构
学院(9300)
大学(8939)
管理(3485)
理学(3040)
理学院(2998)
管理学(2944)
管理学院(2929)
(2783)
研究(2714)
经济(2683)
中国(2224)
(2140)
科学(1953)
(1596)
师范(1583)
中心(1578)
业大(1465)
(1465)
(1436)
师范大学(1319)
北京(1284)
(1232)
(1214)
技术(1156)
农业(1123)
(1120)
研究所(1113)
(1101)
职业(1063)
财经(912)
基金
项目(6889)
研究(5397)
科学(5358)
基金(4717)
(4093)
国家(4058)
科学基金(3517)
社会(2996)
(2993)
社会科(2785)
社会科学(2784)
基金项目(2775)
编号(2532)
自然(2508)
(2503)
教育(2482)
自然科(2449)
自然科学(2449)
自然科学基金(2396)
成果(1789)
课题(1657)
资助(1655)
(1589)
重点(1513)
(1502)
(1445)
创新(1385)
项目编号(1373)
规划(1348)
(1327)
期刊
(3336)
经济(3336)
研究(2478)
中国(1758)
(1304)
教育(1263)
科学(1214)
学报(1092)
资源(962)
管理(938)
农业(933)
(899)
技术(864)
大学(799)
(770)
金融(770)
业经(732)
(730)
学学(697)
图书(677)
城市(601)
(576)
现代(549)
问题(477)
情报(473)
(471)
论坛(471)
地理(470)
科技(444)
(437)
共检索到12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雪云  徐以荻  张能鲲  
近年来,P2P(Peer-to-Peer)网络借贷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了资本配置流程,建立了便捷、高效的配置机制,有望参与解决金融领域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信息不对称难题,将来可能取代银行的部分中介职能。面对这一金融领域的全球性变革,人们不禁会问:这些新兴的金融模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未来的商业前景如何?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提升商业价值?笔者就此问题以陆金所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雪云  徐以荻  张能鲲  
近年来,P2P(Peer-to-Peer)网络借贷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了资本配置流程,建立了便捷、高效的配置机制,有望参与解决金融领域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信息不对称难题,将来可能取代银行的部分中介职能。面对这一金融领域的全球性变革,人们不禁会问:这些新兴的金融模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未来的商业前景如何?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提升商业价值?笔者就此问题以陆金所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常娥  
本文采用"陆金所"作为具体案例,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平台风险四个维度分别设立相关风险评估指标加以分析佐证,最后针对我国国情,提出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建刚  田静  
本文通过梳理美国P2P发展历程,将lending Club和我国P2P网贷平台进行对比,指出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建刚  田静  
本文通过梳理美国P2P发展历程,将lending Club和我国P2P网贷平台进行对比,指出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源源  毛靖文  
美国最大的P2P平台Lending CLub中只有FiCO信用评分高于660的申请者才有资格借款,且仅10%的成功率。其表明在借款时借款人属性对平台划定的其信用等级起显著影响。为分析这种影响,本文研究借款人各项属性对利率的影响,以此来探索P2P平台运营和风控机制。研究表明:该平台通过衡量借款人属性来划定借款利率时,贷款金额、总循环额度等因素影响较大。不同利率层次下对借款人的属性存在偏好,高信用等级意味着更为严格的属性考察。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借款人用来实现自我贷款利率预测,也为建立新型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式与风险控制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民  郑庆寰  
P2P网贷已经成为小企业融资的新型渠道,对弥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有效供给不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Lending CLub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信息不对称理论模型,剖析P2P网贷缓解信贷配给的机制以及存在的逆向选择风险。借鉴美国JObS监管新规,建议对P2P小企业网贷实施功能性监管,建立包含平台主体法律地位、投融资限额、信息披露要求和投资者保护的全面监管框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万和  
本文基于对襄阳市P2P网络借贷行业的调研,剖析目前内陆城市网络借贷产业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其运营模式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规范发展网络借贷的政策和管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焰  王琳  张迎新  
使用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2011年7月~2013年6月间的借款标数据,研究借款者的声誉资产对借款违约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借款者的正面声誉越高,违约可能性越小,负面声誉则相反;对于出现违约的借款而言,借款者声誉和违约程度之间也存在相似的关系,且负面声誉的影响更为显著;声誉的这种资产效应对于信用等级较低和没有其他担保形式的借款者而言更加显著。这说明在以信用贷款为主的微型借贷中,借款者的声誉资产具有"抵押替代"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借款的违约风险。结论对于理解声誉机制在微型借贷中的治理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强  万幼清  王洁琼  
本文应用风险传导理论对P2P网络借贷风险的传导机理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P2P网络借贷风险的传导过程和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东方创投案"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P2P网络借贷风险的防控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学立  
P2P借贷模式自产生起,迅速在不同国家开始复制,由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信用体系,随之而来的是对P2P借贷模式的创新变异。就我国来看,主要是由"线上"P2P借贷模式向"线下"P2P借贷模式转变,并且日益演变为以"线下"P2P借贷模式为主导的趋势。本文以山东省"线下"P2P借贷发展为例,从其运作模式、运作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缪莲英  陈金龙  
本文将推荐信任与小组关系、朋友关系共同作为社会资本的替代变量,分析其对借款者违约风险的制约机制,同时利用Prosper网络借贷平台的数据,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借款者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2P网络借贷中,社会资本的存在能够降低借款者违约风险,无论是通过加入小组,还是增加投资者中朋友的个数或借款列表被推荐的次数,都可以提高借款者的社会资本,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甄别、监督以及社会惩罚作用,降低违约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2P网络借贷平台可以通过增加借款者社会资本的机制设计,降低违约风险,最终降低行业整体的违约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天维  石友蓉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发展势头迅猛,商业模式上有很多创新,但由于P2P网络借贷技术上的特殊性,并且缺乏规范和监管,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文章以知名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找出其内部控制方面潜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设立风险控制管理部门;加强多个部门间协作和信息沟通;制定有效的风险应急预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天维  石友蓉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发展势头迅猛,商业模式上有很多创新,但由于P2P网络借贷技术上的特殊性,并且缺乏规范和监管,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文章以知名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找出其内部控制方面潜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设立风险控制管理部门;加强多个部门间协作和信息沟通;制定有效的风险应急预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金焱  李建文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也是一种新型的信贷模式。不同于传统信贷模式,P2P网络借贷依托互联网技术撮合借贷双方直接完成信用交易,无须传统金融中介参与。借助人人贷平台的大数据优势,本文研究发现: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行业偏好,具体表现为工作行业会对借款的满标率、成功率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偏好其实是一种行业歧视,投资者以出借资金安全性或者损失投资预期收益为代价而选择投资于违约风险高的部分行业的借款人,即使在IT行业、金融/法律行业工作的借款人可以显著地提高投资人的福利,但其资金可得性并没有相应的提高;从解决机制来看,借款人完成工作认证、提高信息质量可以降低行业偏好,但不能消除行业歧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