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7)
2023(3690)
2022(3128)
2021(2970)
2020(2639)
2019(6047)
2018(5795)
2017(12076)
2016(6262)
2015(6960)
2014(6999)
2013(6911)
2012(6273)
2011(5690)
2010(5744)
2009(5700)
2008(5667)
2007(5356)
2006(4667)
2005(4727)
作者
(18211)
(14890)
(14845)
(14058)
(9571)
(7114)
(6938)
(5959)
(5745)
(5485)
(5225)
(5045)
(4926)
(4760)
(4734)
(4648)
(4563)
(4463)
(4372)
(4151)
(3750)
(3556)
(3505)
(3456)
(3431)
(3420)
(3281)
(3269)
(3041)
(2980)
学科
(23685)
经济(23658)
(20160)
管理(17334)
(16003)
企业(16003)
方法(12965)
数学(11648)
数学方法(11564)
(10749)
保险(10658)
(9183)
银行(9178)
(8688)
(8358)
金融(8357)
(7973)
中国(7806)
(7202)
(6507)
贸易(6500)
(6335)
(5349)
财务(5342)
财务管理(5327)
企业财务(5090)
(4940)
业经(4778)
业务(4693)
市场(4611)
机构
大学(91277)
学院(89332)
(39670)
经济(38816)
管理(37957)
理学(31175)
中国(30987)
理学院(30917)
管理学(30480)
管理学院(30301)
研究(26421)
(23087)
(18934)
财经(17952)
(16409)
中心(15586)
(15545)
银行(14874)
(14676)
金融(14461)
(13942)
财经大学(13863)
(13821)
科学(13472)
(13280)
经济学(12857)
(12570)
北京(12372)
人民(12176)
经济学院(11613)
基金
项目(54168)
科学(43899)
基金(42837)
研究(38200)
(36425)
国家(36182)
科学基金(32650)
社会(25894)
社会科(24544)
社会科学(24535)
基金项目(22201)
自然(22132)
自然科(21740)
自然科学(21737)
自然科学基金(21401)
(18871)
资助(18737)
教育(17085)
(16233)
编号(14935)
(12612)
成果(12153)
教育部(11466)
(11286)
重点(11251)
人文(11054)
国家社会(10947)
大学(10748)
科研(10637)
创新(10620)
期刊
(42074)
经济(42074)
研究(31557)
(26572)
金融(26572)
(17720)
中国(17208)
管理(14066)
学报(11535)
(11309)
科学(10917)
财经(9688)
大学(9184)
学学(8768)
(7983)
理论(7596)
实践(6967)
(6967)
经济研究(6769)
技术(6278)
农业(6136)
业经(6007)
(5217)
国际(4959)
问题(4940)
统计(4522)
技术经济(4516)
商业(4345)
保险(4305)
(4305)
共检索到147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蒋先玲  张庆波  程健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市场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灾区,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深入研究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P2P网络借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市场之一,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是P2P网络借贷的关键环节。根据信用风险定价理论,借贷利率应该充分反映违约风险,通过检验借贷利率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验证借贷市场信用风险识别机制的有效性。基于"人人贷"平台公开的历史交易数据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信用风险识别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贷利率能部分反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但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下,其他指标与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性关系,表明相同的利率未对应相同的信用风险,平台的信用风险识别机制部分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缺乏成熟、易用的个人征信产品的情况下,无论借款人、P2P平台,还是投资者,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与实际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工作经验丰富的借款人付出了过高的借贷成本,平台在判断收入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方面出现了偏差,投资者则忽视了借款人学历的价值。建议打破个人征信数据壁垒,丰富个人征信产品,保护居民信用数据安全,以保障借贷市场的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仝凌云  曹泽阳  安利平  梁强强  
2018年6月起发生的P2P网络借贷行业大规模平台倒闭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识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成为热点问题。构建P2P平台信用风险指标体系,选取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正常和倒闭平台的指标数据引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出平台收益率、分散度、流动性和平台业务成就因子对P2P平台产生信用风险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最终通过训练BP神经网络得出4个因子识别平台信用风险准确率达到90%。以此为出借人甄选平台提供建议,为网贷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璐  
本文在对国内P2P平台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P2P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并通过梳理国外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中明  姜苏航  谭璇  
P2P网络借贷平台由于其自身运营模式的特殊性,聚集了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多重风险。论文通过分析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选取信用风险评测指标,以50家网络借贷平台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挖掘影响平台信用风险的潜在因子,并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得出各平台信用风险评测综合得分,据此析出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指出,防范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应进一步健全监管体制、建立开放共享的征信体系、加强平台风控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丽平  张利坤  徐玮  
P2P网络借贷是由互联网和P2P借贷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个人信用风险是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这是P2P网络借贷平台面临的主要风险。借款人自身的客观条件、还款能力、历史表现都会对P2P网络借贷个人信用风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特点,确定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并以平台借款人个人信用等级作为预测输出目标,创建BP神经网络模型,使贷款人和网贷平台能够更好地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青  李增泉  徐伟航  
我国P2P行业发展迅猛,但平台欺诈、倒闭事件也层出不穷。如何从鱼龙混杂的P2P平台中识别、规避问题平台,是政府监管和投资者决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对问题平台的基本特征进行初步概括,并从平台实力、标的特征、风控能力、治理水平等方面构建变量和模型,以提炼能够甄别问题平台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利率奇高是识别问题平台的最重要变量;同时,实力薄弱、标的类型单一、风控能力欠缺,亦是问题平台的前兆。这些风险因素不但能预测新平台出问题的概率,对资深平台是否会出问题也有良好识别能力。在控制上述变量的条件下,其他变量(如保障模式、资金托管等)不再有预测力。本文从"平台风险"的新视角出发,拓展了P2P领域的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晨  刘传哲  夏雨霏  
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真实数据探究借款描述质量与出借行为和真实信用风险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借款描述质量会显著影响出借人的决策行为,借款描述中语句通顺、长度适中、不包含负面情绪且蕴含人格更多的借款标的更容易满标;不同人格对于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另外,投资者以借款描述为媒介对于标的信用风险的认知与实际风险水平存在一定偏差,具有勤奋、追求生活品质、还款历史和尝试人格的借款人更倾向于如约还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晨  刘传哲  夏雨霏  
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真实数据探究借款描述质量与出借行为和真实信用风险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借款描述质量会显著影响出借人的决策行为,借款描述中语句通顺、长度适中、不包含负面情绪且蕴含人格更多的借款标的更容易满标;不同人格对于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另外,投资者以借款描述为媒介对于标的信用风险的认知与实际风险水平存在一定偏差,具有勤奋、追求生活品质、还款历史和尝试人格的借款人更倾向于如约还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晨  刘传哲  夏雨霏  
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真实数据探究借款描述质量与出借行为和真实信用风险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借款描述质量会显著影响出借人的决策行为,借款描述中语句通顺、长度适中、不包含负面情绪且蕴含人格更多的借款标的更容易满标;不同人格对于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另外,投资者以借款描述为媒介对于标的信用风险的认知与实际风险水平存在一定偏差,具有勤奋、追求生活品质、还款历史和尝试人格的借款人更倾向于如约还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庄晨  邢博  范小云  
文章以金融产品分类的视角,分别回顾梳理并简要评述了债权产品和产权产品适用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结合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特征和基本特点,文章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比较适合偏重定价功能的产权产品风险评价模型,金融机构网络投融资平台较适合偏重评价功能的债权产品风险评价模型,而开发基于不同参数的风险资产定价模型将成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中明  师家慧  江红莉  
P2P网络借贷平台环境下,由于集中了越来越多"不规范"的借款者,导致信用风险不断衍生传导。本文以"人人贷"平台随机抓取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的因子分析,探讨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生成与传导路径,指出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主要通过标的风险和借款者违约风险生成,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借助平台信用保护机制,最终传导至整个P2P网络借贷行业。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控制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谭中明  黄丹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在我国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同时问题平台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公安部于2016年5月查出了600多家问题平台,管控风险成为P2P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生态圈系统角度切入,通过梳理生态圈内主要信用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从信用风险的易发主体着手对其风险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P2P网贷生态圈的现状,围绕各个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信用风险防范对策,以期对P2P生态圈内的整体信用风险形成有效的控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镜秀  门明  
构建Copula-GARCH模型,并利用2013—2016年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日收益率数据,实证研究了P2P网络借贷市场对资本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显示:P2P网络借贷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与债券市场之间呈现出较弱的联动效应;P2P网络借贷市场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上、下尾部相关性均很弱,风险溢出效应不显著。结论表明:在确保金融系统稳定的同时,中国可以适度发展P2P网络借贷行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中明  谢坤  黄丹  
论文立足于P2P网络借贷运营的虚拟环境和P2P平台网络借贷活动所形成的资金借贷关系和独特经营特征,构建网贷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熵值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综合风险值模型,根据典型P2P样本平台数据实证分析P2P网贷行业风险状况,并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防范网贷风险的具体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中明  谢坤  黄丹  
论文立足于P2P网络借贷运营的虚拟环境和P2P平台网络借贷活动所形成的资金借贷关系和独特经营特征,构建网贷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熵值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综合风险值模型,根据典型P2P样本平台数据实证分析P2P网贷行业风险状况,并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防范网贷风险的具体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