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9)
2023(11742)
2022(10407)
2021(9891)
2020(8366)
2019(19373)
2018(19307)
2017(37586)
2016(20548)
2015(23140)
2014(22876)
2013(22291)
2012(20529)
2011(18305)
2010(18100)
2009(16625)
2008(16195)
2007(14088)
2006(12246)
2005(10751)
作者
(58037)
(48170)
(47742)
(45600)
(30931)
(23171)
(21872)
(19085)
(18395)
(17242)
(16772)
(16018)
(15164)
(15087)
(14812)
(14712)
(14565)
(14436)
(13872)
(13638)
(11900)
(11859)
(11586)
(10899)
(10833)
(10814)
(10604)
(10577)
(9690)
(9537)
学科
(77790)
经济(77695)
管理(58815)
(55440)
(47013)
企业(47013)
方法(38306)
数学(32950)
数学方法(32508)
(20400)
(20068)
中国(19560)
业经(17929)
(17815)
地方(14970)
(14719)
贸易(14712)
(14323)
理论(13833)
(13682)
农业(13504)
(13427)
财务(13358)
财务管理(13330)
(13044)
技术(12784)
企业财务(12670)
环境(11850)
(11686)
银行(11646)
机构
大学(286827)
学院(282506)
管理(115226)
(107875)
经济(105393)
理学(100367)
理学院(99269)
管理学(97388)
管理学院(96889)
研究(91338)
中国(69825)
(61343)
科学(58106)
(49787)
(45573)
(45288)
中心(43330)
业大(43063)
研究所(41472)
财经(40636)
(40294)
北京(38639)
(37696)
师范(37350)
(37120)
农业(35759)
(33301)
(33187)
经济学(31828)
财经大学(30596)
基金
项目(198457)
科学(156000)
基金(145038)
研究(144734)
(126138)
国家(125112)
科学基金(108081)
社会(89854)
社会科(85047)
社会科学(85024)
基金项目(77477)
(76202)
自然(71669)
自然科(70061)
自然科学(70047)
自然科学基金(68770)
教育(66175)
(64498)
资助(60232)
编号(59452)
成果(48340)
(43726)
重点(43531)
(41169)
(40955)
课题(39578)
创新(38301)
科研(38244)
教育部(37695)
大学(37575)
期刊
(113861)
经济(113861)
研究(82138)
中国(50847)
学报(47003)
科学(41736)
(41395)
管理(40949)
(36698)
大学(35607)
学学(33142)
教育(32502)
农业(28549)
(27030)
金融(27030)
技术(23792)
财经(19311)
图书(19136)
业经(18409)
经济研究(17685)
(16315)
理论(15640)
实践(14594)
(14594)
(14559)
问题(14467)
科技(14083)
技术经济(13363)
(13341)
情报(13326)
共检索到406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窦新华  孟鑫泊  周方召  
以"人人贷"P2P网络借贷平台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有效订单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P2P网贷市场中的非理性"性别歧视"问题。经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性别的风险倾向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女性的借款违约概率相比男性更低;第二,女性借款者的成功借款可能性也更低,女性更不容易获得借款,以上结果说明女性借款人在中国P2P网贷市场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非理性偏好歧视;第三,女性的学历背景也无助于提高女性的借款成功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彧  周安琪  
随着P2P网络借贷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借贷关系中的歧视现象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笔者运用"人人贷"平台的借贷数据,从借贷双方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P2P网络借贷中是否存在由地区间收入水平不均衡引发的地域歧视现象。结果表明,P2P网络借贷中存在明显的地域歧视,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贷款人倾向于向高收入地区的借款人提供资金,而不愿贷款给低收入地区的借款人;其次,低收入地区的借款人倾向于设定较高的利率以获得贷款,高收入地区的借款人则会设定较低的利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域歧视现象存在异质性,具体来说,低学历、低信用、低认证数量、高借款金额借款人受到的地域歧视较为明显,而对高学历、高信用、高认证数量、低...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彧  施一舟  
近年来,随着P2P网络借贷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借贷关系中的歧视现象开始受到关注。本文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数据,从借贷双方的角度出发,对P2P网络借贷中的婚姻歧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P2P网络借贷中存在贷款人对借款人的婚姻歧视,表现为已婚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显著为高,离异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显著为低;借款人受到婚姻歧视的影响,在发布借款订单时,已婚借款人设定的借款利率显著为低,离异借款人设定的借款利率显著为高。进一步对婚姻歧视的异质性进行研究,发现婚姻状态对不同信用等级、学历、收入、地区、资产、借款期限借款人的影响各不相同。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彧  施一舟  
近年来,随着P2P网络借贷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借贷关系中的歧视现象开始受到关注。本文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数据,从借贷双方的角度出发,对P2P网络借贷中的婚姻歧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P2P网络借贷中存在贷款人对借款人的婚姻歧视,表现为已婚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显著为高,离异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显著为低;借款人受到婚姻歧视的影响,在发布借款订单时,已婚借款人设定的借款利率显著为低,离异借款人设定的借款利率显著为高。进一步对婚姻歧视的异质性进行研究,发现婚姻状态对不同信用等级、学历、收入、地区、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金焱  李建文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也是一种新型的信贷模式。不同于传统信贷模式,P2P网络借贷依托互联网技术撮合借贷双方直接完成信用交易,无须传统金融中介参与。借助人人贷平台的大数据优势,本文研究发现: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行业偏好,具体表现为工作行业会对借款的满标率、成功率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偏好其实是一种行业歧视,投资者以出借资金安全性或者损失投资预期收益为代价而选择投资于违约风险高的部分行业的借款人,即使在IT行业、金融/法律行业工作的借款人可以显著地提高投资人的福利,但其资金可得性并没有相应的提高;从解决机制来看,借款人完成工作认证、提高信息质量可以降低行业偏好,但不能消除行业歧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庄雷  周勤  
身份歧视在金融市场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将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有效。本文通过对P2P网络借贷中身份歧视程度的实证研究,来检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效率。借助"拍拍贷"网站的交易数据,从借款订单的中标概率、投标人气、利率水平三个角度检验资金借贷过程中的身份标签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网络借贷中,总体上,信息披露质量较低,存在着显著的身份歧视。对信息质量细分市场深入检验结果显示,随着信息披露质量较高,身份歧视并不显著。从政策层面看,网络借贷解决了陌生人之间的借贷问题,并随着信息披露质量逐步完善,缓解借贷市场中的身份歧视,提高了金融市场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会娟  廖理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技术与民间借贷相结合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信用是影响P2P网络借贷交易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缺少高度透明的个人信用体系,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完全由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认证机制做出。本文基于"人人贷"的数据,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框架出发,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认证机制对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信用评级越高,借款成功率越高且借款成本越低。进一步分析认证指标和认证方式对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借贷行为影响较大的是工作认证、收入认证、视频认证和车产、房产认证等认证指标。另外,相比单纯的线上信用认证方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信用认证方式更能提高借款成功率并降低借款成本。本文的研...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秀娟  张智颖  
借助"人人贷"网络借贷平台实际交易数据,分析我国P2P网络借贷中借款人职业身份信贷歧视问题,检验互联网金融中"职业身份信贷歧视"的存在性。同时,基于投资者认知偏差的视角,进一步对这种职业身份歧视是否理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借款人职业身份差异所致借款成功率差异是否一致的分析表明,对私营企业主身份借款人的信贷歧视属于"理性歧视",对网商身份借款人的信贷歧视属于"非理性歧视"。这种"职业身份歧视"的存在,是源自P2P网贷平台投资者对借款人职业身份的经济特征已有认知而进行的决策行为,并非一种纯粹的社会身份歧视行为。对网商身份借贷人的"非理性歧视"则主要源于投资者对网商身份借款人的认知偏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武军  冯雪岩  
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交易中介,体现出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那么,P2P网络借贷平台是否存在双边市场的显著特征"网络外部性"呢?本文选取了国内代表性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正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和负的自网络外部性在P2P网络借贷平台同时显著存在,验证了P2P平台的"双边市场"属性。据此,文章指出,P2P网络借贷平台应以双边市场理论为指导,注重平台的价格总水平和优化价格结构,充分发挥交叉网络外部性的正反馈作用,形成规模效应,做大做强;同时完善征信机制,提升平台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有效规避自网络外部性的负反馈作用,促进平台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雨  李洁  尹志超  
本文利用中国P2P行业代表企业"人人贷"网络贷款平台的交易数据和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实证研究了房价上涨对P2P网络借贷市场上的借款利率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显著增加了P2P借贷市场上的借款利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对P2P借贷市场上生产经营类、买房类和其他消费类借款项目的借款利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增加效应在生产经营类和买房类借款项目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此外,基于异质性的分析还发现,相比于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对三四线城市借款项目的借款利率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新兴互联网信贷市场的影响机制存在,这为相关部门制定房价调控和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和补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霂晗  王大洲  
对于P2P网络借贷而言,信任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在P2P网贷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信任关系,其中投资人对P2P平台的信任受到一系列制度因素的影响。通过构建一个研究P2P网贷中制度信任的模型,并以中国P2P平台投资人用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投资人与借贷平台间信任关系的制度因素。结果显示投资人对P2P平台审核与评级系统、违约风险保障的感知会对制度信任产生最为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在当前中国社会信任状况下,P2P网络借贷向纯粹线上中介的模式转型仍面临很大挑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顺  赵翠翠  杨立  
由于P2P网络借贷市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投资者往往只能获取关于借款人较为有限的信息,这使得即使是无法核实真实性的"软信息",也成为投资者判断借款人信用风险水平和道德风险水平的重要依据。为验证借款人客观"硬信息"和主观"软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采用"人人贷"网络借贷平台2010年10月至2016年11月的42万条交易数据,整理、归纳借款人的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后,实证分析借款人主观上的"急"和客观上的"穷"两个因素对借款成功率和借款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借款人"急"和"穷"的特征会降低借款成功率,并提高其借款成本。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提高网络借贷的融资效率、投资者的风险辨别能力,完善对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的配套支持政策,促进P2P网络借贷稳健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引导P2P网络借贷投资者加强对借款人主观信息的甄别;第二,推动P2P网络借贷平台加强对借款人信息披露的管理;第三,监管当局要加强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P2P网络借贷信息共享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彭红枫  徐瑞峰  
本文基于"人人贷"平台的历史数据,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利率定价,结果表明:仅有12.18%的贷款项目利率定价基本合理;高信用等级贷款项目利率大多被高估,低信用等级贷款项目利率大多被低估;利率被低估的借款人所属行业大多为低端服务业及其它聘用人员流动性较强的服务行业,利率被高估的借款人所属行业则大多属于农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其他行业理论利率与真实利率差异不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彭倩  秦进  
本文基于"拍拍贷"平台的数据,研究P2P网络借贷中投资人的投资经验对于其投资行为的影响,即投资人会从以往的经历中学习,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而对投资策略做出调整,以获得更高的收益。本文将经验分为综合投资经验和失败的投资经验。经实证研究发现,随着综合投资经验的积累,投资人在借款项目的投标初期或投标晚期表现的同样积极;并且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富有经验的投资人倾向于选择低风险大额的投资组合。其次,随着失败的投资经验的积累,投资人更倾向于在借款项目的投标初期进行投资,并采取较为保守的投资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绘  沈庆劼  
2011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以年均50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2013年,全年成交额超过2 000亿元。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P2P平台数量已达911家。自2006年我国P2P网络借贷诞生以来,演变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不同模式风险各异,给投资人与监管者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就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中的五种核心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五类主要风险,并从征信体系、信息披露、产品信用评级行业以及自律标准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监管思路提出补充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