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
2023(1184)
2022(1052)
2021(983)
2020(923)
2019(2025)
2018(2088)
2017(3952)
2016(2028)
2015(2178)
2014(2037)
2013(1971)
2012(1869)
2011(1529)
2010(1629)
2009(1318)
2008(1337)
2007(1211)
2006(1051)
2005(918)
作者
(5628)
(4538)
(4479)
(4269)
(2943)
(2175)
(2033)
(1699)
(1686)
(1673)
(1586)
(1528)
(1485)
(1475)
(1472)
(1408)
(1374)
(1359)
(1295)
(1237)
(1236)
(1114)
(1109)
(1097)
(1055)
(1048)
(1005)
(995)
(983)
(946)
学科
管理(6739)
(5388)
(5020)
企业(5020)
(4370)
(4240)
经济(4231)
(3961)
银行(3956)
(3848)
(3410)
金融(3410)
(3094)
体制(2972)
(2717)
(2043)
贸易(2042)
(2035)
(1857)
财务(1855)
财务管理(1841)
企业财务(1759)
中国(1744)
人事(1703)
人事管理(1703)
方法(1676)
电子(1670)
制度(1660)
(1660)
网上(1630)
机构
大学(23378)
学院(23235)
管理(8781)
中国(8313)
研究(8042)
(7804)
经济(7557)
理学(7161)
理学院(7077)
管理学(6907)
管理学院(6868)
(5636)
科学(5221)
(5080)
(4535)
中心(4366)
(4278)
财经(4128)
(3886)
研究所(3821)
(3802)
业大(3771)
农业(3631)
(3508)
(3424)
银行(3186)
财经大学(3178)
(3112)
北京(3087)
人民(3034)
基金
项目(15969)
科学(12496)
基金(12045)
(11085)
国家(11010)
研究(10549)
科学基金(9401)
自然(6789)
自然科(6678)
自然科学(6678)
自然科学基金(6579)
基金项目(6447)
社会(6415)
社会科(6082)
社会科学(6082)
(5970)
(5269)
教育(4671)
资助(4605)
编号(4005)
重点(3670)
(3424)
(3418)
成果(3391)
计划(3346)
创新(3222)
科研(3202)
(3100)
(3012)
(2975)
期刊
(8553)
经济(8553)
研究(6895)
中国(5961)
(5644)
金融(5644)
学报(5151)
(5066)
(4238)
科学(3991)
大学(3880)
学学(3800)
管理(3791)
农业(2721)
财经(2100)
(1742)
(1663)
财会(1635)
会计(1545)
教育(1539)
技术(1511)
经济研究(1505)
理论(1425)
(1420)
业大(1413)
(1346)
实践(1314)
(1314)
业经(1250)
科技(1227)
共检索到38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  高戚昕峤  
总体上,P2P网络借贷采取了趋向宽松的监管模式,形成对传统金融监管模式、方法的重大突破8月24日,期待已久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由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和网信办四部委联合发布并实施。《暂行办法》的出台,将有助于规范网贷行业的发展,促进合法合规经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防范网贷行业金融风险的形成和聚集,从这个角度讲,《暂行办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会娟  
P2P网络借贷产生的风险包括平台面临的法律政策风险、涉及平台自身的风险、涉及借款人的风险、涉及出借人的风险和涉及第三方机构的风险等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之后平台数量飞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14年10月31日,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总数达到1474家。从行业规模来看,我国的P2P网络借贷总额已远超英国和美国。然而,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也带来了新的风险,近年来"跑路"的平台不断增加,这无疑损害了投资者的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欢  郭文  
由于P2P网贷行业长期处于无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有效监管的状况,近年来频现风险问题P2P网络借贷是一种依托于网络形成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其具有满足个人资金需求、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发展社会征信体系的功能。2008年以来,国内P2P网络贷款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然而,由于P2P网贷行业长期处于无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有效监管的状况,近年来频现风险问题,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问题开始引起投资者和业界的高度关注。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借款人风险违约风险。P2P网络贷款平台的服务对象通常是无法提供抵押担保条件,被排斥在金融服务门外的借款人,这类借款人的偿债能力通常较金融贷款的对象弱,同时,由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韶华  
P2P行业监管国际经验自2005年以来,网络借贷(P2P)以其无抵押担保、撮合速度快、借款利率低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目前,除英国、美国外,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士、波兰、爱沙尼亚、瑞典、芬兰、日本、巴西等国均有P2P存在,但以上国家P2P平台数量较少,最多不超过三家。P2P发挥的功能与传统商业银行相似,只是依托互联网来操作具体业务,呈现出无物理网点、交易无地理限制、借贷双方不见面、资金投向不易确定、资金回收风险大等特点,因此,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绘  沈庆劼  
2011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以年均50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2013年,全年成交额超过2 000亿元。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P2P平台数量已达911家。自2006年我国P2P网络借贷诞生以来,演变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不同模式风险各异,给投资人与监管者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就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中的五种核心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五类主要风险,并从征信体系、信息披露、产品信用评级行业以及自律标准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监管思路提出补充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秦军  张悦  
P2P网络金融在发展中不断积累风险,引入监管部门的管制是促进P2P网络金融合规运营的必要条件。基于静态博弈模型和演化博弈的思想,本文以P2P网络金融监管主体与被监管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博弈分析,提出出台监管细则、促进行业自律、降低监管成本、加大处罚力度等建议,以期为互联网金融业构建良好的金融秩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鹏程  吴志国  赵京  Melissa Guzy  
近年来P2P借贷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架构。本文对P2P借贷的优势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在借鉴英美等国P2P借贷行业监管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的P2P借贷监管应当兼顾投融资效率和投资者保护,在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尽量给P2P借贷平台足够的发展空间;加快民间信贷和隐私保护等立法进程刻不容缓;P2P借贷行业应当由中央银行和银监会联合监管,并需要建立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渠道在国内外迅速扩散。由于制度和监管缺失,P2P网络借贷这种新生金融形态蕴藏着极大风险。通过对P2P网络借贷概念、现状和运作模式的介绍,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风险,提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的构建模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渊琦  陈芳  
本文重点研究P2P网贷的各类风险,并从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入手,企图构建一个P2P网贷风险防范的制度框架,希望能在国家进行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促进网络借贷实现阳光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振芳  
P2P网贷处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初级阶段,存在着"伪互联网金融"、信用市场环境不佳、投资者缺乏风险教育、大数据信息建设及法制环境落后等市场秩序问题。市场秩序理论是政府监管的主要理论基础。针对P2P网贷创新发展,政府监管需要加强供给侧的改革要求,从市场利益和谐出发,理性构建协调各方利益的制度安排。一方面政府监管应注重从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个人征信体系、消费者权益、部门间协调机制等方面培育市场创新;另一方面改革原有的审慎监管制度,鼓励自律监管的制度建设,创新大数据信息风险预警体系。基于此提出我国P2P网贷监管的具体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彦龙  
近年来,独具本土特色的P2P网贷行业在中国迅猛发展,但同时问题频现,凸显了在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寻求平衡关系的重要性。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正式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引入一系列重要的监管举措,特别是将P2P网贷平台严格界定为信息中介,施加"小额分散"的投资限制,并制定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要求,在防控金融风险的同时要求其回归普惠金融的本质。虽然《暂行办法》借鉴了英美国家严格监管的思路,但在P2P网贷的商业模式、监管路径、信息披露要求和监管机构设置等方面仍需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持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云慧  
P2P网络借贷的迅猛发展给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美国,P2P网络借贷实行由证券监管部门、银行监管部门、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等多个部门共同监管的分散监管体制,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是通过证券监管实现的。英国自2014年4月起将P2P网络借贷纳入金融行为局(FCA)的监管范畴。我国尚未对P2P网络借贷予以监管,但P2P行业因涉及公众利益,出于风险防范和其健康发展的需要,监管问题必须尽快予以解决。由于P2P借贷公司从事的是类金融业务,故应由监管金融业务的机构予以监管。在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下,对P2P网络借贷实行统一监管的机构应为银监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2013年是金融和互联网高度融合的一年,P2P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2013年,P2P业务在飞速增长中呈现两大趋势:一方面很多平台出现关闭潮;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平台受到风投的青睐或将网店铺设全国,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看待P2P行业的"冰火两重天"、应该从哪些方面优化P2P行业发展、P2P行业该如何监管,这些问题都等待着市场给出解答。本期一线话题特别约请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管理处副处长黄旭、翼龙贷网总经理赵洋,就P2P业务的发展与监管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赛  孙洁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2011年开始,P2P网贷市场大规模爆发,平台数量和年度总交易额每年增速高达4~5倍。截至2015年2月,全国各类P2P网贷平台已达2093家,2014年全年累计成交量高达2528亿元,是2013年的2.39倍。同时,风险资金密集进驻,2013年底到2014年初,先后发生六次融资,总金额超过2亿美元。整个行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我国传统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锐  
一、国内P2P的发展状况目前,P2P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种是P2P平台只以中介身份向借贷双方提供金融信息服务,同时由合规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在这种模式下,参与交易的主体是一对一或一对多,即一笔借款需求由一个或多个借款人投资,或多个贷款需求由一个投资人借出,此间如果借款人急需用钱,可以转卖债权从而随时实现取现。在国内,这种经营方式的代表有人人贷、网贷之家。另一种是多对多的参与交易主体,即P2P平台将投资借款与贷款需求打散组合,形成不同期限和金额数目的债权与债务,甚至由P2P法人代表自己作为最大债权人将资金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