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4)
2023(10896)
2022(8968)
2021(8575)
2020(7521)
2019(17424)
2018(17301)
2017(35278)
2016(18736)
2015(21303)
2014(21302)
2013(21108)
2012(19512)
2011(17392)
2010(18450)
2009(18049)
2008(17345)
2007(15777)
2006(14298)
2005(13315)
作者
(53283)
(43663)
(43651)
(41691)
(28076)
(20819)
(20191)
(16756)
(16693)
(15948)
(14978)
(14860)
(13936)
(13831)
(13711)
(13685)
(13002)
(12947)
(12642)
(12506)
(11042)
(10924)
(10540)
(10102)
(10062)
(9917)
(9891)
(9567)
(8814)
(8477)
学科
(75499)
经济(75407)
(59733)
管理(55438)
(50165)
企业(50165)
方法(38561)
数学(34940)
数学方法(34359)
(31108)
银行(31085)
(30583)
金融(30581)
(29691)
中国(28089)
(27231)
(23181)
(19960)
财务(19917)
财务管理(19877)
企业财务(19110)
(18415)
业经(16173)
(14832)
贸易(14814)
(14372)
(13421)
理论(12960)
地方(12524)
(12355)
机构
大学(269438)
学院(267682)
(113742)
经济(111213)
管理(104403)
理学(88499)
理学院(87624)
管理学(86009)
管理学院(85527)
研究(84673)
中国(81097)
(61238)
(56456)
财经(47994)
科学(47055)
(43465)
(42511)
中心(42237)
(39794)
(39094)
研究所(37792)
北京(36556)
财经大学(36085)
经济学(35775)
业大(34147)
(33482)
(33299)
(32674)
经济学院(32441)
银行(32152)
基金
项目(164271)
科学(129401)
基金(121214)
研究(120487)
(103676)
国家(102843)
科学基金(88943)
社会(76869)
社会科(73128)
社会科学(73104)
基金项目(63179)
(61945)
自然(57418)
教育(56471)
自然科(56167)
自然科学(56153)
自然科学基金(55189)
(52795)
资助(52521)
编号(49237)
成果(41610)
(37863)
重点(36658)
(34293)
(33685)
课题(33289)
教育部(33212)
创新(32082)
人文(32021)
科研(31804)
期刊
(121681)
经济(121681)
研究(86373)
(55410)
金融(55410)
中国(50342)
(48646)
管理(39694)
学报(36011)
(35172)
科学(33939)
大学(28671)
学学(27138)
财经(24336)
教育(23826)
技术(22241)
农业(21973)
(20497)
经济研究(20144)
业经(18289)
问题(15962)
理论(15707)
(15076)
国际(14923)
统计(14826)
实践(14176)
(14176)
财会(13298)
技术经济(13179)
(13132)
共检索到418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鹏程  邹震田  
近期以平安集团为代表的国内若干大型金融机构介入P2P借贷行业,以软银为代表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也纷纷投资于该行业。无论是大型金融机构支持还是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P2P借贷平台,都采用线上结合线下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是P2P借贷公司倒闭潮中纯线上或纯线下模式的演进,代表着该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方向。本文对线上结合线下的P2P借贷模式进行分析,对代表性平台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拥有银行牌照的大型金融机构和区域性商业银行介入该行业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学立  
由于我国对金融业的改革开放相对其他产业保守,金融抑制、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在很大领域内普遍存在,以致难以发挥金融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润滑剂、推动器的作用。当前,一方面,急需资金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工商户难以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出现了大量拥有闲置资金需要出借的中产富裕阶层。因此,作为金融中介,连结资金需求和供给双方的个人与个人之间借贷(P2P)的民间金融机构就出现了。本文通过梳理归纳目前国内几种主流P2P借贷平台运营模式,从多角度提出对其将来更加规范科学合理发展的监管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学立  
P2P借贷模式自产生起,迅速在不同国家开始复制,由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信用体系,随着而来的是对P2P借贷模式的创新变异。就我国来看,主要是由"线上"P2P借贷模式向"线下"P2P借贷模式转变,并且日益演变为以"线下"P2P借贷模式为主导的趋势。本文对"线下"P2P借贷从其运作模式、运作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小艳  
本文详细介绍了美英两国有关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概况及其特点,并结合国内P2P借贷发展实际,得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P2P借贷监管框架的若干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馨  李慧敏  
P2P网络借贷具有贷款期限短、金额小、重视贷款者信用材料、融资门槛相对较低等特点。现阶段,我国P2P网络借贷面临政策法律风险、监管风险、洗钱风险、操作风险、网络风险、信用风险。防范P2P网络借贷风险,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明确监管主体,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扩大征信范围,完善全国征信系统建设。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角度来讲,应完善网络技术,降低网络风险;明确金融职责,强化操作流程。从借贷者和贷款者角度来讲,应建立借款者与贷款者之间的互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时军  张红霞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模式,其深度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金融,能够起到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融资难问题。本文在分析P2P借贷模板和运行机制的差异基础上,进一步分析P2P借贷模式的主要风险,借鉴国外具有代表性的P2P借贷模式风险监管体系的经验,最终为完善我国P2P借贷模式风险监管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长江  杨金叶  
2013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速度较快,有效助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P2P网络借贷平台暴露出平台机构风险、融资者风险、投资人风险和监管者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当前,在鼓励P2P网络借贷平台创新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加强引导、规范和监管理念,采用"行业自律+监管"模式,尽快引入资金第三方存管和平台"去担保"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有效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柴珂楠  蔡荣成  
由于Web2.0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传统金融业在2007年金融危机后银行对于个人及中小企业的缩贷倾向,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兴起。美国已初步形成以Prosper和Lending Club为主的P2P网贷市场,并由联邦和州层面的证券监管部门和其他监管者共同参与监管;而在《多德-弗兰克法案》颁布后及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设立后,金融领域的立法和执法权向CFPB集中,形成了统一监管和多头监管共存的监管局面。这些实践经验对于中国下一步探索自身的P2P网贷平台监管模式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鹏程  吴志国  赵京  Melissa Guzy  
近年来P2P借贷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架构。本文对P2P借贷的优势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在借鉴英美等国P2P借贷行业监管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的P2P借贷监管应当兼顾投融资效率和投资者保护,在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尽量给P2P借贷平台足够的发展空间;加快民间信贷和隐私保护等立法进程刻不容缓;P2P借贷行业应当由中央银行和银监会联合监管,并需要建立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冯军政  陈英英  
P2P信贷平台是金融领域的新型商业模式,随着其客户基础的不断扩大和业务领域的扩张,将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形成直接的影响和冲击。本文首先分析了P2P信贷平台的优势与主要特点,其次以Zopa为例重点研究了P2P信贷平台的运营模式,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四种应对措施:培育新的生态网络、精确定位中小客户的价值诉求、加强客户社会信息的整合与分析能力以及探索金融服务的新手段与新方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于博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繁荣,存货质押等传统物流金融业务越来越无法满足链上企业的融资需求了,需要开拓更多以大型物流企业为平台的新型物流金融模式。而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重构物流与资金流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借助物流载体实现金融机构与借款企业的高效衔接,因此重新反思物流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功能与价值,设计适合物流金融发展特征的新型融资模式,成为物流金融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方向。文章基于供应链金融及互联网金融背景,创新性地提出了以物流企业为运营主体、融合P2P网络融资功能的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可将物流企业独特优势融入供应链金融服务,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集成,为供应链发展提供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雪云  徐以荻  张能鲲  
近年来,P2P(Peer-to-Peer)网络借贷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了资本配置流程,建立了便捷、高效的配置机制,有望参与解决金融领域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信息不对称难题,将来可能取代银行的部分中介职能。面对这一金融领域的全球性变革,人们不禁会问:这些新兴的金融模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未来的商业前景如何?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提升商业价值?笔者就此问题以陆金所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雪云  徐以荻  张能鲲  
近年来,P2P(Peer-to-Peer)网络借贷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了资本配置流程,建立了便捷、高效的配置机制,有望参与解决金融领域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信息不对称难题,将来可能取代银行的部分中介职能。面对这一金融领域的全球性变革,人们不禁会问:这些新兴的金融模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未来的商业前景如何?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提升商业价值?笔者就此问题以陆金所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雪静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率的上升,P2P网络借贷作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个人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民间借贷形式,国内网络借贷平台目前处于监管"真空"状态,"谁来管,如何管"一直是多方争论的焦点。在借鉴美、英等国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模式的同时,结合目前国内监管现状,对我国规范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绘  沈庆劼  
2011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以年均50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2013年,全年成交额超过2 000亿元。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P2P平台数量已达911家。自2006年我国P2P网络借贷诞生以来,演变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不同模式风险各异,给投资人与监管者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就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中的五种核心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五类主要风险,并从征信体系、信息披露、产品信用评级行业以及自律标准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监管思路提出补充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