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
- 2023(51)
- 2022(35)
- 2021(32)
- 2020(43)
- 2019(68)
- 2018(92)
- 2017(80)
- 2016(90)
- 2015(110)
- 2014(97)
- 2013(91)
- 2012(110)
- 2011(89)
- 2010(81)
- 2009(57)
- 2008(53)
- 2007(48)
- 2006(35)
- 2005(21)
- 学科
- 学(265)
- 水产(149)
- 动物(142)
- 动物学(140)
- 基因(125)
- 工程(116)
- 基因工程(114)
- 物(104)
- 植(102)
- 植物(102)
- 稻(77)
- 传(65)
- 虫(63)
- 遗(60)
- 遗传(60)
- 害(59)
- 生物(59)
- 家(52)
- 家畜(52)
- 畜(52)
- 麦(51)
- 虫害(49)
- 毒(47)
- 微(45)
- 微生(45)
- 微生物(45)
- 病毒(45)
- 小麦(44)
- 病毒学(44)
- 治(43)
- 机构
- 学院(1178)
- 大学(1173)
- 农(1047)
- 农业(912)
- 科学(846)
- 研究(727)
- 实验(700)
- 室(697)
- 实验室(684)
- 业大(651)
- 重点(647)
- 农业大学(571)
- 业(553)
- 所(535)
- 研究所(531)
- 生物(475)
- 技术(421)
- 省(412)
- 科学院(388)
- 中国(357)
- 部(344)
- 家(313)
- 农业科学(296)
- 动物(296)
- 生命(296)
- 国家(292)
- 京(289)
- 学生(287)
- 大学生(281)
- 中心(279)
共检索到1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娄丽娟 史雪 罗美中
为进一步阐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分子机制,进而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提高农杆菌转化水稻效率,以水稻品种中花11为遗传转化受体材料,利用RNAi技术对水稻中拟南芥AtVIP1蛋白的同源蛋白进行了功能研究。通过同源性比对得到水稻中拟南芥AtVIP1蛋白的同源蛋白序列,命名为OsVIP1,构建了该蛋白基因2个片段(R1和R2)的RNAi表达载体pDS1301-2-R1和pDS1301-2-R2,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分别转化水稻中花11。对转基因抗性愈伤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由携带pDS1301-2-R1和pDS1301-2-R2载体转化的抗性愈伤的形成受到一定程度抑制。经PCR检测,证明2个片段R1和R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聚财 刘运超 陈玉梅 孟凤丽 王爱萍 张二芹 许倩茹 邓瑞广 张改平
利用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构建含有HPV45-L1和HPV58-L1基因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为HPV-45L1和HPV58-L1蛋白的表达提供一种新的高效、低廉的表达方式。利用PCR技术克隆人乳头瘤病毒HPV45-L1和HPV58-L1蛋白编码基因,将其重组于中间载体pMP3和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构建含HPV45-L1和HPV58-L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pMP3-HPV45-L1、pCAMBIA-1300-pMP3-HPV58-L1,随后采用根癌农杆菌侵染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曜山 张欢欢 杜建中 王亦学 孙毅
类受体激酶基因Os sIK1具有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增强水稻对于干旱和盐胁迫抗性的作用。为了丰富可利用的作物抗旱基因,获得具有较高抗旱水平的玉米新种质,通过超声波辅助花粉介导法,将水稻类受体激酶基因Os sIK1导入玉米自交系郑58中,并对转化株进行卡那霉素筛选及T1、T2、T3的PCR及sOuTheRn BlOTTIng杂交等分子检测,获得转化植株并在T3获得转基因纯合株系。对T3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对照以16.1%的Peg模拟水分胁迫进行抗旱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水分胁迫处理下,转基因玉米株系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了7.4%~19.8%,叶绿素含量提高了11.3%~106.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红 杜胜利 陈峥 魏爱民
从影响黄瓜转基因体系的外植体类型、农杆菌共浸染时间、是否加入乙酰丁香酮等因素摸索,建立了黄瓜遗传转化体系;将抗除草剂基因bar以农杆菌共浸染法导入到黄瓜父本品种M1子叶中,经历愈伤组织分化、芽诱导和生根等过程获得落地转化株系,通过特异性引物的PCR鉴定,13个株系扩增出bar基因片段。T0自交获得T1转基因植株,经1000倍除草剂巴士达喷施处理,其中84%表现为较高的抗性。
关键词:
黄瓜 基因bar 遗传转化 抗性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焕焕 朱志炎 刘之恩 何勇 张德清 田志宏
为了探究水稻油菜素内酯不敏感1相关受体激酶1前体物质OsBAK1P对水稻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通过以中花11粳稻品种为材料,根据基因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从水稻穗部cDNA中扩增得到CDS片段大小为651 bp的目的序列片段;通过酶切酶连的方法成功构建了PTCK303-OsBAK1P过表达载体和PTCK303-OsBAK1P RNA干扰载体;用农杆菌EHA105菌株转化表达正确的载体质粒并利用基因CDS扩增引物检测菌落筛选出阳性农杆菌克隆;再利用农杆菌遗传转化法侵染中花11粳稻品种的愈伤组织从而获得转基因植株;最后,相比较于中花11挑选2个表型相似的过表达、RNA干扰的T_1转基因植株测定并分析株高、穗长、叶夹角等农艺性状的变化和萌发初期的根长、胚芽鞘长度的变化以及对芸苔甾内酯(BL)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OE-OsBAK1P转基因水稻植株株高矮化,穗长变短,叶片夹角下降,种子萌发后根长增长而幼苗长度缩短,叶片对BL的响应不敏感;而RNAi-OsBAK1P转基因水稻植株株高增加,穗长变长,叶片夹角增加,种子萌发后根长缩短而幼苗长度增长,叶片对BL的响应敏感。综上,这些结果为改变水稻植株结构进而增加籽粒产量提供理论支持并可能为后续研究OsBAK1和前体物质OsBAK1P的其他功能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喆 张强 项萍
【目的】使用Gateway技术构建稻瘟菌RHO1基因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IGS)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入水稻后,观察稻瘟菌对转基因水稻的致病力。【方法】利用PCR技术从稻瘟菌cDNA扩增RHO1基因,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pBDL03-RHO1载体,电转化进入农杆菌AGL1;以水稻日本晴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获得转基因水稻植株,并对其接种稻瘟菌,分析转基因水稻对稻瘟菌抗性。【结果】通过 PCR 扩增获得了RHO1基因片段,利用BP反应构建了入门载体 pDONR 221-RHO1,采用LR反应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振艳 刘峰 苟小清 王晓军
小麦TaNADP-ME1基因对干旱、盐、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作出响应。利用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TaNADP-ME1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E1,农杆菌介导法成功转化水稻品种日本晴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通过潮霉素筛选获得了抗性愈伤,分化和生根后获得转化植株,PCR鉴定获得20株转基因水稻苗。结果为进一步确定TaNADP-ME1的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TaNADP-ME1 转化 水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艳 庞金环 吴家和 何朝族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研究OsPK1过表达对水稻的影响。将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OsPK1的全长CDS序列导入到日本晴基因组中。选择3个过表达转基因系作为代表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植株在株高、分蘖数、穗长和千粒重四方面接近野生型水稻,结实率略下降,但每穗饱满种子数明显增加。通过定量RT-PCR分析,发现有4个代谢酶在过表达植株嫩叶中表达存在着上调或下调。用GC-MS方法检测糖含量,显示OsPK1过表达株系中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蔗糖的含量与野生型差异不大。总之,对OsPK1过表达株系的鉴定,有助于更好了解OsPK1的功能,并且每穗饱满种子数明显增加具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OsPK1 过表达 丙酮酸激酶 水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会利 刘文俊 王令强 高冠军 何予卿
利用珍汕97B与南阳占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s)构建了以珍汕97B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ear isogenic line,NILs)BC3F2,通过对其320株随机分离小群体的研究,发现Qph1同时具有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其可解释的遗传变异达71.28%,局部QTL连锁分析把该QTL定位于2.1cM、180.2kb的RM6333-RM11961区间内;进一步发展6 000株大群体,筛选出230株极端隐性重组单株,利用重叠作图法将Qph1进一步精细定位于距离约为90kb的SSR标记SHL4和InDel(Insertl Deletion)标记HL13...
关键词:
水稻 株高 QTL 近等基因系 精细定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众杰 李傲 崔梦杰 许瀛之 上官凌飞 贾海锋 王晨 房经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重金属铜对葡萄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揭示重金属铜对植物的伤害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过量的硫酸铜以及硫酸铜与其螯合剂混合液处理葡萄植株幼苗,以Hoagland溶液为对照,分析根和叶片的发育情况,叶绿素含量以及铜在植株中的分布情况;克隆了铜转运蛋白基因VvCTR1,分析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并对其结构特征和物种间的同源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铜胁迫下葡萄根、茎和叶中的VvCTR1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相比,过量的硫酸铜、硫酸铜与柠檬酸或EDTA混合处理可以抑制葡萄植株新根的发育
关键词:
铜 葡萄 生理性状 基因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军 倪汉文 周志强 江树人 杨逢玉 李晓晶
在温室盆栽试验中 ,评价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品种 99- 1不同叶期对该药的抗性。与非转基因水稻品种越富比较 ,该转基因品种对草铵膦具有较强的抗性。但不同叶期的抗性存在差异 :2叶期的抗性较差 ,1~2 kg.hm-2草铵膦处理时药害较严重 ,生长明显抑制 ;4 - 8叶期的抗性明显增强 ,中毒症状轻 ,即使在高剂量2 kg.hm-2 处理下 ,生物量的积累也不受影响。不同生育期 bar基因表达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变化与抗性的关系尚需深入研究
关键词:
除草剂抗性 转基因水稻 草铵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显斌 陈玉冲 邓力华 陈芬 凌炎 黄芊 龙丽萍 黄凤宽 罗群昌 肖国樱
目的基因的稳定遗传和稳定表达是转基因水稻的必备特性,也是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的重要科目。采用PCR、Southern杂交、RT-PCR、ELISA和除草剂抗性鉴定技术,对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ar基因已整合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基因组中并可稳定遗传,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均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稳定表达,在表型上检测出Bar68-1对草铵膦除草剂具有抗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凌云 贝学军 钟广炎
用RT–PCR克隆柑橘的CsERF1基因cDNA序列,并连接到TA克隆载体pMD–19T上;经限制性内切酶2次双酶切,CsERF1基因的正、反向片段被分别插入到双元质粒pFGC5941查耳酮合成酶A(CHSA)内含子的两端,构成反向重复序列;经菌液PCR和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CsERF1基因的RNA干涉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柑橘,已获得部分抗性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素君 高佳 刘玲 刘赛军 刘金灵 刘雄伦 王国梁 戴良英
为探明BWMK1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水稻稻瘟病菌诱导后的cDNA文库,以BWMK1为诱饵,对文库进行筛选,通过验证、测序和基因编码分析,获得了7个BWMK1互作基因BWIP1~BWIP7,分别位于水稻基因组第12、2、3、10、6、4、5染色体上;7个互作基因中,除BWIP2和BWIP7未找到同源编码蛋白外,其余5个基因BWIP1编码硫甲基转运酶,BWIP3编码磷酸肌醇合成酶,BWIP4编码磷转运蛋白,BWIP5编码WD-40重复包含蛋白,BWIP6编码N-乙酰谷氨酸激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芳 智一鸣 肖凯
NF-YB型转录因子在介导植物抵御非生物逆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揭示小麦该家族成员Ta NF-YB2;1在干旱和盐分逆境下的表达特征及超表达Ta NF-YB2;1对植株抵御上述逆境能力的影响。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Ta NF-YB2;1的表达特征,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建立了超表达Ta NF-YB2;1的转基因烟草植株。结果表明,Ta NF-YB2;1 c DNA全长序列为958 bp,编码163个氨基酸残基。在24 h PEG模拟干旱和盐分处理条件下,Ta NF-YB2;1的转录本数量明显上调。正常培养下,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量未发生改变;但在干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