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6)
2023(3088)
2022(2432)
2021(2292)
2020(1637)
2019(3504)
2018(3351)
2017(5954)
2016(3458)
2015(3634)
2014(3614)
2013(3375)
2012(3032)
2011(2518)
2010(2520)
2009(2305)
2008(2387)
2007(2128)
2006(1760)
2005(1517)
作者
(9434)
(7997)
(7786)
(7650)
(5298)
(3921)
(3448)
(3147)
(3021)
(2971)
(2870)
(2672)
(2622)
(2522)
(2517)
(2484)
(2438)
(2381)
(2328)
(2275)
(2055)
(1970)
(1893)
(1888)
(1818)
(1794)
(1785)
(1780)
(1702)
(1630)
学科
管理(11894)
(10747)
(10121)
经济(10116)
(9629)
企业(9629)
(5792)
(4913)
财务(4908)
财务管理(4898)
企业财务(4670)
(4102)
业经(3564)
中国(3307)
(3248)
农业(2822)
方法(2731)
(2318)
银行(2317)
数学(2163)
(2160)
(2119)
地方(2108)
(2105)
数学方法(2096)
(2069)
理论(1940)
教育(1803)
(1776)
金融(1774)
机构
学院(43685)
大学(41329)
研究(15173)
管理(14254)
(13657)
经济(13269)
理学(12041)
理学院(11899)
管理学(11627)
管理学院(11556)
中国(11369)
(10308)
科学(9833)
(9010)
农业(8577)
(8305)
(8274)
业大(8162)
(7469)
研究所(7458)
中心(7162)
(6251)
财经(6147)
技术(6142)
(5912)
(5538)
农业大学(5533)
(5431)
师范(5343)
(5336)
基金
项目(30094)
科学(22977)
研究(22219)
基金(20278)
(18471)
国家(18282)
科学基金(14973)
(13521)
社会(13071)
社会科(12303)
社会科学(12300)
(11113)
教育(10657)
基金项目(10626)
自然(9712)
编号(9634)
自然科(9478)
自然科学(9478)
自然科学基金(9275)
成果(8067)
资助(7591)
重点(7389)
课题(7255)
(7075)
(6675)
(6262)
(6246)
(6246)
(6214)
计划(6208)
期刊
(17246)
经济(17246)
研究(11661)
(11096)
中国(10324)
学报(9331)
农业(8369)
(8329)
大学(6835)
科学(6718)
学学(6579)
教育(6354)
管理(5657)
(4537)
金融(4537)
(4125)
技术(3831)
业经(3571)
业大(3401)
财会(3302)
会计(3278)
(3208)
农业大学(3091)
财经(2850)
经济研究(2657)
(2448)
职业(2435)
通讯(2324)
会通(2314)
现代(2039)
共检索到67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浦娜   高巧丽   王慧   刘金朝   陈嘉玲   罗增铜   肖武名   陈淳  
以Francis背景下通过CRISPR/Cas9技术获得的敲除突变体ossaur55-1、ossaur55-2为对象,研究其是否影响水稻株型、叶色、单株穗质量、结实率等农艺性状的变化,探究基因OsSAUR55是否通过参与GA途径调控水稻株型,为相关激素途径调控水稻株型提供理论依据。调查野生型(WT)与敲除突变体成株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穗长、单株穗质量、十粒长、十粒宽、剑叶长、剑叶宽等;利用叶绿素计和光合速率测定仪测定野生型和突变体齐穗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测定基因OsSAUR55在水稻种子萌发的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原核表达法观察蛋白OsSAUR55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内源激素(GA和IAA)含量;进一步分析GA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成株期,突变体ossaur55-1和ossaur55-2都有显著的表型变化,其中突变体的株高比野生型明显变矮、叶色更绿、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结实率降低、千粒质量降低、单株穗质量降低;定量结果显示,OsSAUR55在胚芽中表达量最高,在剑叶中基本不表达;共聚焦结果显示,OsSAUR55可能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激素检测结果表明,突变体内源激素GA_4的含量显著降低;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发现,突变体中GA合成途径中基因KAO、GA13ox1、GA20ox1、KO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GA代谢途径中GA2ox5、GA2ox8、GA2ox9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野生型。初步推测,敲除基因OsSAUR55导致内源GA_4含量降低,可能通过GA途径调控水稻株型,进而影响水稻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窦祎凝  秦玉海  闵东红  张小红  王二辉  刁现民  贾冠清  徐兆师  李连城  马有志  陈明  
【目的】谷子(Setaria italica L.)具有显著耐旱性。研究旨在通过反向遗传学方法分析并鉴定在干旱条件下影响植物萌发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为研究作物干旱条件下种子萌发的调控机制创造条件。【方法】使用Clustal X 2.0和MEGA 5.05软件对谷子SiNAC18蛋白序列及其同源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SiNAC18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通过瞬时转化的方法分析SiNAC18蛋白亚细胞定位;在拟南芥中过表达SiNAC18,分析SiNA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均  马文波  明东风  杨世民  朱庆森  
目的对重穗型杂交籼稻的一些主要的株型因子及其与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以15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结果重穗型品种的LAI比中、轻穗型品种有适当降低,但齐穗后其LAI和高效叶面积的衰减较慢,高效叶面积率、比叶重、粒叶比有显著提高。重穗型品种上部3叶的长度、宽度、厚度和面积均显著大于中、轻穗型品种,且它们均与每穗粒数、实粒数、单穗重、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重穗型品种剑叶叶角小而挺直,倒2、3叶叶角顺次适当增大;重穗型品种的株高有所增加,上部3叶叶位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剑叶。结论这种较优的叶层结构利于形成较为理想的受光姿态,提高光能利用率,是重穗型品种的特性及其理想株型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景蕻  李刚华  张应贵  罗启荣  杨从党  王绍华  刘正辉  王强盛  丁艳锋  
【目的】研究高寒水稻产量构成和株型特征的关系,明确精确定量栽培对高寒水稻增产的机理。【方法】以当地品种传统粳稻品种大白谷和新品种丽粳10号为试验材料,对抽穗期不同株型特征指标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相关分析,研究高海拔地区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生理生态特点,探讨高寒生态区水稻增产的主攻目标,以精确定量栽培和常规栽培相比较,分析精确定量栽培对高寒生态区水稻株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量群体之间株型方面以及有效穗、颖花量等产量构成因子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高产群体的显著特征是植株上部三叶叶长较长;上部三叶叶角较小;抽穗期叶片的比叶重大,且与叶片、茎秆及穗部性状关系密切;茎秆各节间配置合理,基部节间短,穗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朱旭东  严秋平  陈永华  陈基权  
统计分析了2000-2005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组合)在省区试中的产量、抗病性表现和优质稻品种(组合)的米质等级,总结了湖南省在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工作中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云艳  马殿荣  李金英  马巍  陈温福  
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混插其中杂草稻的生长状况。在两种杂草稻密度下,相对于分蘖中等、直立穗型沈农265,分蘖力强、大冠层、弯曲穗型辽盐16都能显著降低移栽稻田中杂草稻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分蘖、植株干物重。在12株/m2杂草稻干扰下,齐穗期沈农265的有效穗数、叶面积指数、干物重明显下降,这些最终会导致其产量的下降,而辽盐16的穗数、干物重等因子下降并不明显。在两种株型中,辽盐16对杂草稻竞争力强,这对农业生产中杂草稻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小云  金雷皓  苗潋涓  丁娜  范瑞文  董常生  
【目的】预测和验证羊驼TGF-β1是mi R-663的靶基因之一,并对mi R-663介导的TGF-β1在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利用Targetscan、RNAhybrid和RNA22在线预测mi R-663的靶基因,并对靶基因3′UTR区可能的mi R-663的作用位点进行分析。利用DNAMAN软件分析比对羊驼、人和牛等哺乳动物TGF-β1-3′UTR区的相似性。利用SacⅠ和XbaⅠ将羊驼TGF-β1基因的3′UTR区插入pmir GLO构建双荧光报告载体pmir GLO-TGF-β1-3′UTR并与mi R-663 mimic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活性来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蕾   于嘉霖   刘莉   邓光存   吴晓玲  
【目的】探究lincRNA Cox2对BCG(Bacillus Calmette-Guérin)感染的RAW264.7巨噬细胞糖酵解进程的调控作用,阐明Mtb与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利用小干扰RNA敲减lincRNA Cox2的表达,以及使用miR-129-5p mimics过表达载体,结合BCG感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incRNA Cox2、miR-129-5p和促炎因子IL-1β、TNF-α、IL-6的表达量;乳酸含量检测试剂盒检测乳酸(LD)的分泌情况;平板涂布法检测巨噬细胞菌载量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lincRNA Cox2与miR-129-5p以及miR-129-5p与AMPK的互作关系;蛋白免疫印迹检测AMPK(AMP依赖蛋白激酶)及糖酵解途径中关键基因HK1(己糖激酶1)、PKM2(丙酮酸激酶2)和LDHA(乳酸脱氢酶)的表达变化。【结果】BCG感染12 h能够极显著上调RAW264.7巨噬细胞中lincRNA Cox2的表达(P=0.000013),与BCG组相比,siRNA+BCG组中AMPK(P=0.000771)、HK1(P=0.00323)、PKM2(P=0.000135)和LDHA(P=0.002532)的表达量以及乳酸的分泌量(P=0.020802)发生显著上调,而促炎因子IL-1β(P=0.000451)、TNF-α(P=0.000147)、IL-6(P=0.0001)的表达发生显著下调,菌载量试验表明siRNA+BCG组中的巨噬细胞菌载量显著下调(P=0.000127)。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表明lincRNA Cox2和miR-129-5p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并以AMPK为靶基因。BCG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12 h后极显著下调miR-129-5p的表达(P=0.000156),与BCG组相比,miR-129-5p mimics+BCG组中AMPK(P=0.000262)、HK1(P=0.019524)、PKM2(P=0.001658)和LDHA(P=0.000887)表达量以及乳酸分泌量(P=0.044952)发生显著下调。【结论】lincRNA Cox2通过海绵吸附miR-129-5p并靶向AMPK,促进BCG感染的RAW264.7巨噬细胞糖酵解进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金泉  岳元文  
通过水稻秧田期单位面积秧苗数与秧龄对秧田分蘖的影响研究,进一步规范了扁蒲秧、带蘖秧、多蘖秧、超多蘖秧和特多蘖秧的带蘖内涵,并指出“稀播或稀寄喷多效唑、长秧龄、提高秧田整地质量、提高秧田期的管理水平”是育成“特多蘖”秧的关键。对“特多蘖”和“超多蘖”秧在稀植条件下的分蘖成穗规律进行了追踪调查,探明了分蘖发生与成穗,成穗分蘖着生叶位与穗型大小,各类蘖穗在群体穗数及产量中的贡献率,首次提出集团分蘖(穗)的概念。总结出稀植高产的新途径:特多蘖秧为依靠秧田分蘖,主攻二次分蘖成穗、提高三次分蘖穗比重的“促一增二补三”法;超多蘖秧为依靠秧田一次分蘖,主攻本田一、二次分蘖成穗的“促一增二”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秀芳  郝宪彬  沈枫  华泽田  
【目的】研究北方杂交粳稻株型性状的遗传关系,为提高株型杂交育种效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运用SAS、QGA等软件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由10个不育系及10个恢复系为亲本配组形成100个杂交粳稻组合的株型性状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和母本相比,北方杂交粳稻多数株型性状在遗传上与父本关系更为密切;各株型性状遗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均表现为极显著且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株型高大或株叶型高大益于提高穗数及增加穗重,利于发挥杂种优势;影响北方杂交粳稻株型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株高、剑叶角、剑叶长、茎叶重。【结论】北方杂交粳稻株型性状体系复杂;在株型配组中与不育系相比,要更注意对恢复系的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会利  刘文俊  王令强  高冠军  何予卿  
利用珍汕97B与南阳占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s)构建了以珍汕97B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ear isogenic line,NILs)BC3F2,通过对其320株随机分离小群体的研究,发现Qph1同时具有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其可解释的遗传变异达71.28%,局部QTL连锁分析把该QTL定位于2.1cM、180.2kb的RM6333-RM11961区间内;进一步发展6 000株大群体,筛选出230株极端隐性重组单株,利用重叠作图法将Qph1进一步精细定位于距离约为90kb的SSR标记SHL4和InDel(Insertl Deletion)标记HL1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艳  张昊  梁振华  潘爱銮  申杰  蒲跃进  黄涛  皮劲松  杜金平  
【背景】蛋鸭卵泡发育是决定其产蛋性能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表明,禽类卵泡发育是极为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目前人们已对家禽的卵泡发育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作为决定产蛋量的重要因素,卵泡发育的具体调控机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颗粒细胞是卵泡中主要的功能细胞,可调控卵泡膜细胞和卵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成熟,同时也精确的调控卵泡的生长发育,维持卵巢的正常功能(诱导排卵、维持成熟分裂的阻断、为卵母细胞提供底物等)。circRNA是一类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卵泡发育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的】通过构建circRNA过表达载体上调circ-13267的表达,研究circ-13267在蛋鸭卵泡颗粒细胞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蛋鸭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解析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利用Q-PCR检测蛋鸭卵泡颗粒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中circ-13267的表达水平;构建circ-13267的过表达载体circ-13267-pLCDH,在蛋鸭颗粒细胞中过表达circ-13267后,利用Q-PCR法检测circ-13267、let-7-19、ERBB4、FAS和BCL2的表达水平;分别转染circ-13267-pLCDH和pLCDH-ciR于蛋鸭卵泡颗粒细胞,24 h后利用EdU法检测蛋鸭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能力;将circ-13267的线性序列或ERBB4的3′UTR克隆到pmirGLo载体中,同时对上述野生型序列中的let-7-19结合位点进行突变,得到表达突变型序列的载体,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circ-13267与let-7-19及let-7-19与靶基因ERBB4的结合关系;在蛋鸭卵泡颗粒细胞中转染circ-13267-pLCDH和pLCDH-ciR,利用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 V-FITC检测蛋鸭卵泡颗粒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环状RNA circ-13267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结果显示,let-7-19能与ERBB4结合,进而下调荧光素酶的活性,当ERBB4序列中let-7-19的结合位点突变后,let-7-19则无法抑制荧光素酶的表达,说明ERBB4是let-7-19的一个靶基因;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环状RNAcirc-13267后BCL2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FAS和ERBB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当过表达let-7-19后,ERBB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抑制let-7-19后ERBB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与过表达circ-13267组相比,共转组中BCL2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FAS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circ-13267促进蛋鸭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被抑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的蛋鸭卵泡颗粒细胞发现,与共转染circ-13267和let-7-19组相比,仅过表达circ-13267后,晚期凋亡细胞数和总凋亡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而活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蛋鸭circ-13267在蛋鸭卵泡颗粒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circ-13267可以吸附let-7-19并靶向ERBB4基因,从而促进了蛋鸭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为解析蛋鸭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小虎  程广燕  周琳  黄家章  唐振闯  
综合国内实地调研与定量测算,未来农业供求调控面临消费需求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农业生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国际成本与品质优势明显、国内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等新挑战。本文按照确保居民基本营养需求、保障国内供给安全、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3大调控目标,依据膳食营养供给水平、居民食物消费偏好、国内资源保障水平、国际贸易风险程度、市场价格波动程度、人均农产品收益水平6大指标测算分析,遴选出3类、9种重点调控产品,并提出总体调控思路与具体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强  蔡运龙  王文博  
在国际学术前沿土地变化科学的概念框架下,耕地非农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成为核心问题之一。研究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及其调控机制,不仅是现实的迫切需求,也可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做出独特贡献。以北京为案例进行研究发现:1996 ̄2004年北京土地利用变化中,大多数地类转换都与耕地直接有关,耕地流失是北京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问题;城镇扩展主要占用耕地,且耕地生产力高的平原地区因建设占用而流失的耕地量大;远郊山区耕地被建设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小,但被生态用地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府行为与决策是北京等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流失的重要驱动因素,解决途径关键在于寻求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利用之间的平衡点、积极发挥土地管理政策的调控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国华  
宏观消费调控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宏观消费调控的目标就是消费需求管理的目标,包括宏观消费总量与宏观消费结构的调控。宏观消费总量的调控,要抓住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分割两个环节。宏观消费结构的调控,着力点应放在时尚消费需求的调节上。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我国实行宏观消费调控的方式是以间接调控为主,辅之以直接调控的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