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1)
2023(2963)
2022(2484)
2021(2381)
2020(1954)
2019(4911)
2018(4640)
2017(9587)
2016(5249)
2015(6034)
2014(5938)
2013(6049)
2012(5624)
2011(5160)
2010(5179)
2009(4967)
2008(4786)
2007(4479)
2006(3987)
2005(3910)
作者
(14854)
(12153)
(12152)
(11527)
(7936)
(5796)
(5551)
(4746)
(4652)
(4427)
(4183)
(4135)
(3983)
(3896)
(3883)
(3854)
(3747)
(3560)
(3533)
(3319)
(2993)
(2981)
(2937)
(2831)
(2824)
(2822)
(2738)
(2556)
(2405)
(2363)
学科
(25720)
经济(25692)
管理(14433)
(14121)
方法(13141)
(11921)
企业(11921)
数学(11835)
数学方法(11785)
(7136)
贸易(7132)
(6973)
(6918)
(6679)
金融(6679)
市场(5994)
中国(5905)
(5551)
(5214)
银行(5202)
(5060)
(4854)
(4819)
财务(4815)
财务管理(4809)
企业财务(4668)
业经(3836)
产品(3614)
世界(3435)
国际(3334)
机构
大学(77701)
学院(75708)
(38887)
经济(38314)
管理(29173)
研究(26779)
理学(24598)
理学院(24394)
管理学(24118)
中国(24110)
管理学院(23976)
(18854)
(15967)
财经(15062)
(13914)
(13430)
经济学(13148)
科学(12680)
中心(12615)
经济学院(11880)
研究所(11703)
财经大学(11674)
(11016)
(10676)
北京(10566)
金融(10541)
(10528)
(9251)
商学(8931)
商学院(8818)
基金
项目(44396)
科学(35494)
基金(34508)
研究(31955)
(29815)
国家(29629)
科学基金(25650)
社会(21421)
社会科(20572)
社会科学(20565)
基金项目(17379)
自然(16573)
自然科(16276)
自然科学(16273)
自然科学基金(16012)
资助(15836)
教育(14835)
(14752)
(13201)
编号(12324)
(11136)
成果(10298)
教育部(9946)
重点(9664)
国家社会(9362)
人文(9255)
大学(9064)
中国(9014)
(8943)
(8768)
期刊
(40916)
经济(40916)
研究(25852)
中国(15376)
(14484)
(13634)
金融(13634)
管理(11491)
学报(9660)
科学(9051)
财经(8507)
(8501)
国际(8054)
大学(7745)
理论(7515)
经济研究(7455)
学学(7408)
(7291)
(7078)
价格(6973)
实践(6825)
(6825)
问题(5720)
农业(5544)
世界(5324)
业经(5054)
技术(5015)
教育(4332)
(4201)
统计(4074)
共检索到125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竹  李志国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2007-2011年间OPEC原油剩余产能对原油期货短期价格的冲击性影响并不显著。原因是,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增强,实体经济变动信息可迅速在市场价格变动中得到反映,投机运作的机会减少;另外,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金融危机深化的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投机活动受到抑制。因此,原油短期价格虽然受到原油剩余产能、美元汇价、投机资金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但油价最终将恢复到实体经济供求所决定的均衡水平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竹  迈克尔·特罗伊洛  王晓宇  刘超  
本文是对高油价以来的OPEC剩余产能及其相关因素对国际原油期、现货价格影响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全面总结。理论上,总结了现代原油市场价格机制理论的要点内容;实证研究上,以相关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非对称性影响几个模型方法,具体研究了OPEC剩余产能、库存、调整价差与期、现货油价的相互关系、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加深了对现代原油市场机制理论作用机理的认识。最后,还对当前油价大幅下跌现象进行了简要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干琼  许世卫  孙益国  李哲敏  
【目的】以11种不同蔬菜品种的全国月度批发价格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蔬菜品种间的短期波动强度与波动形态,估计蔬菜市场收益率分布,并对其短期波动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主要采用变异系数法、层次聚类法和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等,研究分析蔬菜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与收益率分布。【结果】不同蔬菜品种价格波动强度大小依次为茄子>青椒>尖椒>大蒜>黄瓜>豆角>菠菜>油菜>西红柿>芹菜>大白菜。波动形态有三类:明显的波峰与波谷型("V"型);窄幅紧凑波动型("W"或"M"型);波动集群型(尖峰厚尾)。蔬菜市场的收益率分布是不对称的,涨价的风险要高于降价的风险;菠菜市场价格风险最大,涨跌幅度在30%以上的概率高达40.38...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聂爽  吕杰  
养猪产业短期市场价格波动传导涉及饲料生产、猪肉生产和猪肉消费各环节,本文以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养猪业产业链各阶段产品(玉米、仔猪、生猪、猪肉)价格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从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角度分析了养猪业短期市场价格波动传导机制,以便能够适时监测及预警养猪业各阶段产品短期价格波动,通过相应政策调控来减少短期价格波动的频繁发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翔  隋建利  
我国原油市场价格波动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在定性分析我国原油价格走势的基础上,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原油市场价格中均值过程和波动率过程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原油市场价格序列当中存在显著的三区制状态,即"低价格阶段""、中价格阶段"以及"高价格阶段"。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传平  牛晓良  
基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数据,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证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具有马尔科夫性。视我国原油进口的价格为马尔科夫链,计算其状态转移概率。在总结我国原油进口策略的基础上,估算了在各种进口价格状态下每种策略对我国GDP造成的损失,继而建立了最优策略的线性规划模型。结果显示,即使在最优策略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仍会每月对我国的GDP造成470.78亿元的损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海云  
以1998年1月~2013年9月的普氏现货月平均米纳斯作为反映国际原油现货交易价格周期波动的分析指标,采用自回归功率谱估计技术的谱分析,将普氏现货月平均米纳斯各主周期分量单独分辨出来,并确定各主要周期长度的估计值,结果表明国际原油现货交易价格自1998年1月以来存在为期13个月的主周期和8个月的次周期波动,且该周期波动与自然环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周期性及国际政治因素密不可分。最后,根据国际原油现货价格的周期波动特征,针对政府管理部门和石油企业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金向  孙钰  
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影响我国通胀相关指数的两条途径及其主要特征,实证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CPI、PPI、MPI影响的相关性、滞后性以及冲击效果。研究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生产领域影响较大,但对消费领域影响不大。最后,本文对原油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华  
本文讨论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国际油价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成本传导的。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国际油价上涨会给PPI带来更多和更大的影响,也会促进CPI在一定程度上上升的压力。不过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PPI向CPI的传导存在一些困难,国际油价的波动对CPI影响还不显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宏勋  乔芳姝  
为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中国LNG进口价格之间的关系,选取2014年11月—2020年7月的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LNG进口价格月平均数据建立VAR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LNG进口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表现为同向变动。在短期内,当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LNG进口价格出现偏离时,中国LNG进口价格将会反方向变动以进行调整,而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相对较小。国际原油价格是中国LNG进口价格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前者对后者具有预测能力。国际原油价格的短期波动主要是受自身价格的影响,中国LNG进口价格的波动会同时受到国际原油价格和自身的影响,但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对其冲击作用,影响时滞为7个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建荣  贾梨淙  
本文以36个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因素EGARCH-M模型系统分析了原油价格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加工炼焦业等13个行业负向关联,基础资源采掘行业等6个行业正向关联;烟草制品业等17个行业关联性不强;31个行业利润变化呈非对称效应,7个行业的利润变化存在杠杆效应。因势利导,推动油价脱钩,有利于实现能源及其产业结构的共同优化;有效干预,规范定价机制,是健全石油战略储备和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娜  叶凯  茆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油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进口量大幅上涨。2010年我国原油消费量为4.39亿吨,进口原油达2.39亿吨,进口原油金额达到1 351.51亿美元,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3.8%,能源供应凸显安全性压力。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迫在眉睫。文章就国际油价的变动对我国的影响展开分析,并就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展开探讨,说明在国际油价的波动下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欣  
原油市场的供求情况、原油的开采成本、集采比以及国际政治因素和国际原油巨头的举动,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对居民消费结构、企业经营成本、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降低对国际原油市场依赖的做法来看,扩大原油进口来源地、建立原油储备、大力发展新能源、制定严格的法律政策推进节能是比较通用的做法。在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石油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更加市场化的能源价格体系、放开能源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推进能源多元化增强安全保障、加快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欢  刘洋  
随着中国近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原油的净进口量也与日俱增,这使得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运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PDL)、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基于向量自回归(VAR)的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PPI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于国内PPI在当期没有影响,而在滞后的几个时期内有着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